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卖国贼"

1993年9月13日,拉宾和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并在白宫南草坪上伸出了手握住彼此。当时拉宾说了一段话:

"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次机会,并在此对你们说:够了。让我们祈祷,当我们可以说'永别了,武器'那一天,和平的日子就来临了。"

这一历史性的握手,记录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握手言和的历史性一刻。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拉宾(左)、克林顿(中)、阿拉法特(右)

199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签署了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最终协议;同年11月,以色列开始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移交在西岸的行政权力。

1994年7月,拉宾和侯赛因国王签署了《华盛顿宣言》;10月,约以两国正式签署和平条约,宣告了两国长达50年的战争状态结束。到年底,以色列与约旦建立了正常友好的外交关系;

拉宾也在用他的行动向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证明,他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决心。得到了以色列人民和阿拉伯人的广泛认可和爱戴。

两年后,即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和平集会上,拉宾激动又高兴地说:

"在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以色列人民已经证明,媾和是可能的,和平打开了通往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大门;和平不是祈祷,我们祈祷的首先是和平,但和平也是犹太人民的强烈愿望,真诚的愿望。"

和平集会上欢声笑语,许多以色列人和拉宾一样,期待与中东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他们拥护着拉宾,和拉宾一起大声高唱和平之歌。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以色列人纪念拉宾现场

拉宾正要退场时,突然一声枪响,这位和平老人倒下了。而向拉宾开枪的却是他深信不疑的以色列国的犹太人。

那么,为什么拉宾会被自己人暗杀呢?

鹰派军人

1922年出生的伊扎克·拉宾,年少时就深受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以色列还未建国前,便参加了武装组织。1947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打响,拉宾以他果敢的军事才能一战成名。到1964年,便担任了以色列总参谋长,是以色列军队的最高长官。1967年,拉宾指挥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用了6天时间,以色列便占领了占领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进驻了耶路撒冷老城,相当于当时以色列3倍的阿拉伯领土。这一战,也成了拉宾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

作为一个军人,拉宾绝对是一个作风强硬的鹰派军人。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从政生涯

拉宾于1968年退役,转而从政,并于1974年当上了以色列的总理。凭着之前的资历,看上去,拉宾做好总理不是难事,可事与愿违,这任的拉宾总理干得并不是很出色。会受多党派的牵制,而且他本人也没有推出多少利于人民的政策措施,国内经济萧条,很多棘手的问题搅在一起,比纯粹去打战要难多了。而给拉宾致命打击的是一笔存款。

1977年3月,以色列的《国士报》刊登了拉宾在美国银行有存款的消息,虽然只是2000美元的存款,但当时是违反以色列法律法规的。这时,反对党想借这事大做文章,以达到搞臭工党的目的,便联合对拉宾有意见的新闻媒体把此事大肆渲染,还鼓噪成以色列的"水门事件",宣称拉宾的人品有问题。

拉丁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被迫于同年4月7日辞职。随着代表工党的拉宾下台,以色列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也走上了统治舞台。

二任总理

这之后,拉宾并没有从政坛上消失,而是在韬光养晦,慢慢地恢复了在工党中的地位,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这一等就是15年。

1992年,拉宾再次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当时他已是70岁的老人了。

作为一个鹰派军人出生的总理,他想一改往日作风,做一个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人,并非突发奇想。

1982年的贝鲁特大屠杀发生后,35万以色列人自发走上街头抗议示威,高呼"现在就要和平"的口号。再加上巴以不断冲突,使得以色列国际名声并不好,在国外任职的拉宾就被人指着骂"杀人凶手"。另外,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大洗牌,美国称霸世界,为了自身利益。美国会拉近与阿拉伯国家的距离,来向以色列施压。

这些事都深深触动了拉宾,思考着究竟怎样才能捍卫以色列的安全。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1992年7月,拉宾在就职演说里,就向阿拉伯邻国领导人抛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国家和谈的想法。但是他并不是以一个弱者的姿态去向领囯求和,而是以一种"鹰爪鸽派"的形象,大棒胡萝卜一起挥。

关于与阿拉伯国家的和平问题,拉宾并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立即付之于行动,一上台就宣布冻结100多个被占领土地上的定居点建设,包括为新移民盖的6000套住宅。还派军警阻止犹太移民"自发地"建房行为,驱逐抢占东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住房的犹太人。还任命了两个以色列籍的巴勒斯坦人为内阁副部长。还表示以色列有可能从戈兰高地撤军。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约旦等国的核心冲突问题就是土地。拉宾能做出如此多的让步,震惊了阿拉伯世界。

不过,拉宾此举同时也遭到了反对党的反对,指责拉宾是将以军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戈兰高地给拍卖了。9月,戈兰高地上的的犹太定居者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拉宾也被部分犹太人称为"卖国贼"。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面对反对党的指责,拉宾毫不示弱,因为他心里有底,71%的以色列人同意将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人,76%的现役将领认可和巴勒斯坦和解。

虽然拉宾已迈出了和解的第一步,不过有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并不感冒,比如叙利亚总统的阿萨德。阿萨德让拉宾先把土地归还,再谈其它事。拉宾可不想如此被动,便把目光转向约旦,可侯赛因不愿做出头鸟。而此时,巴勒斯的的哈马斯也时而挑事,杀伤以军军警多人。

阿拉伯国家不配合,而国内反对党也不断抨击,拉宾深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已经沉不住气了。在1992年12月巴勒斯坦人杀害以色列边防警官后,他便下令将抓捕的415名巴勒斯坦人驱逐到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无人地带,还放话说,如果巴勒斯的人再生事,让以色列军警格杀勿论。

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上,接连碰壁的拉宾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布什政府给以色列100亿美元的贷款解冻,之后的克林顿政府也帮以解决了很多新移民的安置问题以及发展资金问题。在经济上,拉宾政府取得了一定成效,以色列国民对他的支持度也加强。而利库德集团也很难搞事情了。

以色列内部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后,在中东和平一事上,拉宾就把目光锁定在以色列最直接的对手,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

经过拉宾和阿拉法特为首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的不懈努力,1993年9月13日,拉宾和阿拉法特终于伸出了和解之手,也成为了震撼世界的历史时刻。

在此之后,中东和平进程变得顺利了不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约旦等国的关系都有了质的改变。

1994年10月4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以色列总理拉宾、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以及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以此来表彰他们三人位中东和平作出的贡献。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1995年11月4日,拉宾参加了在特拉维夫参加了一个规模约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万众瞩目中,拉宾在台上发表了讲话,宣扬中东和平政策,和以色列人一起唱着《和平之歌》。已是深夜,拉宾在人潮簇拥中走向自己的车,结果,一声枪响,他倒在了地上,赶到医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从他的身上找到了那首被鲜血染红的《和平之歌》歌单。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被鲜血染红的《和平之歌》歌单

集会现场的人们还没散去,听到拉宾逝世的消息悲痛不已。拉宾的死,同样给爱戴他的阿拉伯人以沉重打击。

暗杀拉宾的是一位27岁的大学生,名叫阿米尔,是一个经常参加抗议拉宾政策活动的右翼分子。阿米尔当场被抓,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以色列调查委员会最终得出的调查结果是:现场安保工作不当,致使阿米尔有机可趁,暗杀了拉宾,而不是人们传言的一场政治阴谋。当然,关于这个调查结果也有相当多表示怀疑的人。

拉宾逝世后,有很多他国国家元首参加了其追悼会。而作为拉宾亦敌亦友的阿拉法特也在其逝世4天后,去到拉宾家里悼念及慰问。

拉宾:深受阿拉伯人爱戴,却被一些以色列人视为

才被点燃的中东和平之光,随着拉宾的离去也逐渐暗淡下去。渴望和平的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怀念着拉宾,也许,他们都在期待着将来的某一天,会有像拉宾这样一位致力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不畏艰难的人。

参考文献:

《以色列的"鹰爪鸽派"人物-拉宾》

《拉宾在特拉维夫和平集会上的演讲》

《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以色列总理-拉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阿拉伯人   特拉维夫   鹰派   阿拉法特   约旦   巴勒斯坦   戈兰高地   犹太   以色列   阿拉伯   卖国贼   反对党   中东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