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被人当做"国际间谍",毛泽东力保他,还设宴款待

1933年 ,年仅23岁的美国医学博士乔治.海德姆和另外的两个美国人一同来到中国上海,供职于一家外国医院。他们发现在这里挣钱非常容易,于是三个美国年轻人合伙开了一家诊所。一年后,另外两人都回美国了,乔治一个人留在了中国。

有美国人的背景,再加上医学博士的身份,使得乔治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其中就包括美国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通过史沫特莱的引荐,乔治也认识了宋庆龄先生和路易.艾黎,在这三人的影响下,他逐步成长为一位思想进步青年。

马海德被人当做

乔治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祖籍是黎巴嫩,虽出生在美国,但因是外来移民,他们一家人常常受到美国社会的歧视。再加上当时西方国家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实行了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经济腾飞速度快。加上在中国时,看到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同时又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使得他有很强的信念投身到中国革命中去。

乔治经常学习马列主义,他的诊所也成了地下党人秘密开会场所。渐渐地,他也取得了宋庆龄、艾黎等人的信赖。

马海德被人当做

路易.艾黎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去了陕北高原。红军将士们及随军家属,经过长途跋涉后,许多人的健康状态都不容乐观。毛泽东深知首先要保证红军们的健康问题,才能将革命的路走得更远。然而,当时红军内部,基本找不到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医生。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毛泽东于1936年3月,请宋庆龄找一位医术高超的外国医生去陕北苏区给红军们看病。

为什么要找一位外籍医生呢?

原因有二,一是外国人更容易通过国民党特务的封锁线;二是张学良也愿意帮助外国人来去自由。

宋庆龄仔细斟酌,最后决定让乔治.海德姆去陕北苏区。

乔治接到任务后,赶去了西安,不过因为红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还没确定,而且交通也存在问题,他并没能联系上红军。

马海德被人当做

马海德

1936年6月,宋庆龄再次找到乔治,让他去陕北的保安,随行的还有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简单介绍一下,保安县是党中央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的所在地。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民族英雄刘志丹于1936年4月牺牲,因他的家乡在保安县,为了纪念他,所以保安县又被称为志丹县。

乔治带上出诊皮箱和两箱药,还有共产国际的秘密文件,与斯诺会面后,便去了西安等候。之后,联络上接头人后,他们两坐上军队卡车到了延安,然后走向苏区。

1936年7月13日,乔治和斯诺到了保安。乔治第一时间便给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作了全面的身体检查。

因为语言不通,除给人看病时间外,乔治基本都是和斯诺待在一起。不过,每每听到毛泽东讲述中国革命历史时,乔治兴趣都很高,就算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也觉得像毛泽东这样要革命、为解放全中国而战斗的人的伟大。

在周恩来的建议下,乔治.海德姆有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海德。

三个月后,斯诺离开了保安,而马海德却坚定地想要留下。毛泽东知道后,高兴得很,任命马海德为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

马海德被人当做

马海德与毛泽东

可能因为马海德生长在西方,思想比较开放,加上精湛的医术,以及对中国革命的热忱,毛泽东非常喜欢他,时常派人叫他,还经常在一起吃饭。

作为党中央的核心人物,毛泽东的工作压力不用多讲,他常常睡不好觉。而"胆大心细"的马海德就常常拉着他去散步、跳舞、打乒乓球等。

马海德还常常邀请毛泽东打麻将。

伟人干啥都专注,连打麻将都不列外,特别想和牌。不过马海德的牌技就有点糟糕,只会打"十三不靠"。一次,毛泽东只差一张牌就要和了,那张要和的牌就在马海德手里,可马海德还在一板一眼地打。

毛泽东急了,说:"你能不能不打十三不靠,打别的。"

马海德委屈地说:"你们只教我这个,我不会打别的。"

毛泽东说:"以后不许打十三不靠。"

马海德说:"那我就不玩了。"

毛泽东想了想,十分无奈地说:"算了算了,你就打十三不靠吧。怪人打怪牌!"

其实呢,马海德是存心要"气"毛泽东的,他的用意是让毛主席在争争吵吵中松弛神经。 毛泽东知道其用意后,双手抱拳表感谢。

渐渐地,毛泽东对马海德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了。

1938年3月,白求恩到延安后,马海德就经常和其一起研究病例,讨论问题。后来,白求恩离开延安去了前线,马海德也想去,便向毛泽东请假。

毛泽东只说了短短一句话:"那谁管我?"

作为毛泽东的保健医生,马海德自然没去成前线。

马海德不仅仅为毛泽东看病,也会给其他中央领导人看病,像周恩来、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都为他们检查过身体,治过病。

在延安时,邓颖超就曾得过肺病,别人都说是不治之症。马海德看了后,给了一个治疗方法,让她每天躺在门板上晒太阳。果然,晒了一段时间的太阳后,邓颖超的病痊愈了。

几十年后,邓颖超碰到马海德后,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您救了我一命!"马海德的救命之恩,邓颖超一直铭记在心。

马海德被人当做

马海德在延安

除开为中央领导人看病外,马海德也会力所能及地帮一些需要帮助的普通病人,给伤员治病。

马海德除开从事医病治人的工作外,他还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工作。

马海德到红军不久,和廖承志成了好友。

1937年,廖承志曾主持过新华社工作,便让马海德将晚上的时间留给他,帮忙干活。

那期间,马海德晚上就会收听一些国外的广播,整理成资料给毛泽东等领导人。同时,他还在电台用英文向外界广播我党的主张和延安的情况。

马海德虽作为一个外国人,但是却是坚定地拥护我党人士。早在1937年2月,他便加入我党,成为第一个加入我党的西方人。

1939年底,马海德在延安的周五舞会上,认识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她就是周苏菲,当时是鲁艺文学系的学生,人也长得美。他对她一见钟情。那个年代的爱情简单、纯粹不少,两人认定彼此后,便奔着结婚去了。1940年初,他们向组织报告了要结婚之事。那时,只要组织同意就算默认两人结婚之事,可马海德觉得要给妻子一个比较正式的婚姻,于是于同年2月,去边区政府正式登记领了结婚证。

当好友路易.艾黎知道马海德结婚的消息后,寄来了200美元。于是,马海德设了一个10桌的婚宴,邀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来参加。

马海德被毛泽东戏称为"中国的女婿"。

马海德被人当做

左起:马海德、周幼马、周苏菲

马海德早早就有加入中国国籍的意愿,还向周恩来做了申请。周恩来说,我们只有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不得不将成为中国公民的意愿推迟。

新中国成立后,已在中国成家,当了我党领导人十几年的保健医生的马海德再次提出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公民的请求。经周恩来批准后,马海德的心愿终于达成,于1950年正式成为中国公民,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在1949年初时曾发生过一件国际大事,著名的美国进步女记者、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莫斯科新闻》报主编、曾前来中国推动国共合作的鲍罗廷在苏联一同被捕,斯特朗被指控为"美国间谍"。苏共中央通知我党中央,把李敦白抓起来,因他是斯特朗的助理,还说他负责收集中国的情报。

其实,这事也波及到了马海德。

1949年1月底,米高扬以斯大林特使的身份到达西柏坡,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我党领导人谈话,当时,谈话的记录员便是苏联派到延安的军医阿洛夫。米高扬就转达苏共中央的意思,一定要把美国间谍李敦白、马海德抓起来。

毛泽东当时就顶了回去,保住了马海德。

之后不久,毛泽东便在香山双清别墅宴请了即将回国的阿洛夫,同时也邀请了马海德一家人赴宴。当时,马海德并不知自己被苏方认定为"美国间谍",直到他去世后依旧不知这事。

那么,毛泽东宴请马海德一家人的用意何在呢?

据马海德之子周幼马后来理解,毛主席的真正意图有两点。一、通过阿洛夫告诉苏共:我毛泽东没有抓马海德,他是中共党员,抓不抓我说了算;二、告诉马海德:我们抓了李敦白,但没抓你,是我毛泽东保了你马海德。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有温度的领导人,他会念及到与马海德十几年的旧情,并不会因苏共的决定而抓捕他信任的人。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平反了斯特朗"国际间谍"的冤案。1955年斯特朗才被释放并驱逐出苏联,同年4月,李敦白也被释放。

1964年1月,毛泽东在北京宴请外国朋友,斯特朗和李敦白应邀出席。毛泽东对李敦白说:"你被牵连到斯特朗的案子里,我们犯了一个 很坏的错误,你是一个好同志。"

不得不说,敢于当面道歉、承认错误的毛主席很伟大。

其实,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马海德便脱下了军装,去了卫生部担任参事,不再是党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医生。

马海德不习惯坐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于是将余生都奉献在我国性病、麻风病的研究、治疗上,成为全国的性病、麻风病的防治兼任麻研室第一届主任,花了大量时间带医生在一线现场,特别是边远地区工作。一线工作环境很差,马海德长期受胃病、牙病困扰,身体也越来越差。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20世纪60年代后到80年代初,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医生从未见过性病病人。

马海德被人当做

马海德与病人

为了加快消灭麻风病,马海德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积极开展中外医学界的合作与交流,出访过十几个国家,为中国争取了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援助。1980年,他还把国外治疗麻风病的新技术,将杀菌联合药疗引进了中国,这对提高疗效意义非凡。

马海德曾提出"中国要在2000年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遗憾的是,马老于1988年10月病逝,享年78岁。

不过他的遗志被继承了。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约有8万人的麻风病人,到2000年,麻风病人已降到2000人左右。可以说,全国已基本消灭麻风病。

马海德,虽是一副外国人的面孔,可他的那颗中国心一点也不比中国面孔的中国人少。


参考文献:

《马海德:献身中国的美国人》

《马海德:一个国际友人的赤诚与坚守》

《李敦白:在中国生活三十五年的美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洛夫   陕北   路易   海德   党中央   周恩来   乔治   延安   苏联   麻风病   我党   美国   红军   间谍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