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大卫父子说财商:来自香港的父子俩,定居长三角10年,专注于普及财商教育,提升国人经济思维

昨天,我看了黄子华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真正的投资秘诀。

你有没有听过世界第8大奇迹啊?

股神巴菲特说,世界第八大奇迹就是利滚利(复利)。

你会这一个,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达。发达不是一件什么,这么神秘,这么离奇的事。

根据股神巴菲特所说,你只需要,由今年开始做都可以的啦。

每年,拿一点钱出来用来投资。每年赚一点,不用赚很多,不用每年百分之几十收益,赚一些,就够了。下一年,又连本带利的滚下去,不停重复。不用30年,你不用再工作。50年,跌钱你也不会去检。

人人都可以发达,只要你有50年。那问题是,在座有多少人还可以多活50年?

利滚利30年不用工作,这样就是表示什么呢?
这就是表示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多么失败。
为什么你不在我幼稚园的时候就跟我说?
你幼稚园教我利滚利,大部分人现在都不用再工作啦。是不是?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相信大部分朋友听完后,只当是个笑话一笑而过。

然而,作为一个财商教育导师,我听完这段话,发现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现在,我详细为大家分析一下。

定投与复利的威力

每年,拿一点钱出来用来投资。每年赚一点,不用赚很多,不用每年百分之几十收益,赚一些,就够了。下一年,又连本带利的滚下去,不停重复。不用30年,你不用再工作。50年,跌钱你也不会去检。

他这儿指的就是定投然后靠复利产生越来越大的被动收入。复利的威力,到底是多厉害呢?

假设小明和大文两个同龄人,都是20岁。小明爱理财,大文却觉得穷的时候理财没用。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从20岁开始,小明每个月定投2000元

每年,拿一点钱出来用来投资。

平均年化收益率10%

每年赚一点,不用赚很多,不用每年百分之几十收益,赚一些,就够了。

然后小明投资了7年就不再定投,让已有的本金和获利一路成长。

下一年,又连本带利的滚下去,不停重复。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7年之后小明的本息是24万多块钱。如果这24万多还以10%年化滚动增长。到了小明退休,就是60岁的时候,本息金额已达到640多万。

等到大文27岁时,他看到小明这几年存了不少钱而自己却一点积蓄没有,这样不成,也学小明每月定投2000元,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与小明一样也是10%。大文要到什么年龄,本息金额才能追上小明呢?

要到60岁,大文从27至60岁,每月不间断的定投2000元,本息金额才能追上只定投了7年的小明。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换句话说,小明是定投7年,用了24万本金,到60岁滚存到640多万;而大文是定投33年,需要投入本金792,000元才能在60岁滚存到640万。在理财上,7年的时间也许就是一辈子的差距。

如果小明是从20岁到60岁不间断的定投,那在60岁时本息金额是1280万,与大文对比更是一骑绝尘。

这样的操作是否现实?

那是不是说,如果你父母,在30年前就帮你开始每月定投2000元,那就现在就有过千万的现金资产,真的不再需要为五斗米折腰,工作只为兴趣,不用为谋生发愁了?

问题是,谁家有能力在30年前就每月定投2000元?30年前,即1990,我国人均月收入才不过168元啊!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1990年新民晚报关于人均月收入的报道

那换个方向去思考,即使我真的从今天开始每月定投2000元,到30年后我真有千万资产,但到那时的1000万会不会还不够一个人花一年啊?

如果你在看以上这段分析前就已想到上述这些问题,恭喜你能做到独立思考,你对理财有点慧根。不过,以上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本身那个30年定投案例的基础假设的某些缺憾,而不是复利致富的理念有问题。

首先,假设每年收益率都是10%,那就是不太科学了。收益率高低,更多是受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如果像过去30年经济增速那么猛,你的投资收益率只做到每年10%,你的投资连抵抗通胀都做不到,实质上是负增长,那就根本不是一个及格的投资者。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第二,假设每年定投金额不变,也是不合理的。如果你1990年,把200元月收入,储起60元,那应该是很会过日子了。但如果你到2000年,2010年,你还是每月储60元,你说这人穷是不是活该?

第三,中国未来30年不可能像过去30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通胀都很低,例如日本,自1990年代泡沫爆破后就基本上物价维持不变直至今天。

所以,要更贴合现实进行修正,那就应该是,每月把30%的收入存起来进行投资增值,然后你的每年投资收益率,大约等于通胀率或经济增长率加上5%(例如经济增长5%,你的年收益率就需要是10%),那你在30年至50年的复利效应下,你肯定能达到财务自由。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培养跑赢通胀的投资眼光

有人可能会说,谁能保证每年实现10%的收益呢?谁能保证投资没有亏损甚至被骗呢?

想法很正确,投资当然有风险,但是即使不投资,风险仍然是存在的。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货币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贬值,你的财产在不经意里缩水,这种风险其实更可怕。

关键是怎样做好风险管理。而要怎样做好风险管理呢?很多人忽略了,复利效应,除了生效于投资理财之外,还存在于更大的范围上。你的经济思维,你的财商,你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样存在着复利效应。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因此,子华神这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最有意思的,最值我们深思的,是最后一段话:

利滚利30年不用工作,这样就是表示什么呢?
这就是表示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多么失败。
为什么你不在我幼稚园的时候就跟我说?
你幼稚园教我利滚利,大部分人现在都不用再工作啦。是不是?

从幼稚园开始学会利滚利,开始做投资?这不是扯谈吗?

世界上公认财商最高的犹太民族,他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从孩子懂事起就开始进行财商培养(通过有偿生活机制及其他言传身教),在你30岁人还不知什么是理财的时候,他们的财商素养就已经是专业级别的了。

子华神一段关于投资的栋笃笑,别以为是笑话,照做保证你富过三代

所以为什么:

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富不过三代。
但在犹太人当中,富豪家族富过三代的是比比皆是,就是因为他们代代相传的财商教育的成功。

所以,如果你想富过三代,财商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让他的财商素养享受复利效应。如果你从小没有培养财商,那从今天起开始在你的财商上投资,例如每天看看这个头条号的文章,开始你的财商素养复利增长。

我是卫老师,《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财商教育》一书的作者,少儿财商教育普及推广先行者,从2008年至今,一直专注普及少儿财商教育。现在本头条号《大卫父子说财商》分享财商知识、财商教育经验与技巧。欢迎关注转发及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大卫   连本带利   复利   本息   通胀   威力   美国人   幼稚园   收益率   素养   金额   效应   收益   笑话   经济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