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大家好,我是卫老师,欢迎回到《大卫父子说财商》的《孩子的人生规划》系列课。
本课是第9课。

前课讲到, 刻意练习要坚持执行,存在两大阻碍。上一课,我们讲述了,培养成长型思维,帮助孩子走出舒适区,排除了第一个障碍。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而“缺乏发现问题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不知道怎样调整练习方案。”,这一个最后障碍,又要怎样去突破呢?

富人的刻意练习

笔者前几天看了TVB一套老剧《换乐无穷》的大结局,当中有以下一段剧情:

王浩信饰演的富二代,因为成长环境关系,为人多疑刻薄,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他最后被假结婚的老婆感动了,但却突然离开香港跑去美国。

人们以为他是无法面对感情而出走,但最后一刻他回来了,变成一个很阳光的人,懂得释放感情,向老婆真正的求婚。

原来他去美国,是为了去参加一个指导他学会表达感情的心理学课程。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不少人会对这段剧情感到奇怪,认为真的是富二代“人傻钱多”-----解决感情问题还要去“上课”?自己鼓起勇气改变自己不就完了啊!

其实,认为他傻的人才是真的傻。这就是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的差异。

一个人,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为自身问题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确是一件难度极高的工作。要在这个难题上突破,要么需要十分刻苦的研究与不断试错, 要么就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世上不少问题,的确是可以靠自己“再努力一点”去解决,但光靠努力,效率低下。能用钱购买别人的经验去帮助自己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把时间省下来,才是最明智的方法。

即使是足球明星还是金牌运动员,都需要教练的从旁协助,才能持续取得进步,获得好成绩。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任何能力,如果想高效取得进步,同样需要一个专业的教练。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效率导致的差异是惊人的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我认为这句话没有反映真相,应该更改为: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懂得借力,去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在第二课,我们曾以小明与大军为例作对比,推演关于理财的滚雪球效应,怎样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现在延续这个举例,分析“花钱买经验”与“靠自己努力”,怎样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彻底地拉开。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上回讲到,因为目标感与理财观的不一样,最终小明的资产,是大军的8倍。小明不但很会理财,而财政宽裕,也令他更舍得去花钱购买别人的经验去解决问题。于是,他无论培养任何能力,都能较快进入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

大军也是个有点上进心的人,但他就是舍不得花钱,凡遇上问题,总希望靠自己钻研解决。

小明请教练,遇到学习难题,一天内就可以解决;当大军遇到相同的问题,则要花三天时间自己钻研。只从短尺度的时间去看,他们俩最终都解决难题把技能学会了,好像没太大差异。但把时间尺度拉长到一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差异会有多大呢?

20年间,如果小明与大军也同样努力不懈,不停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那以十年来计算,大军只解决了1216个问题;小明共解决了3650个问题,能力提升了3650次。即使小明没大军勤快,只是隔天才学习,那也是提升了1825次,比大军更进步。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而能力提升,不是一个加数关系,而是像理财一样,是一个乘数关系。为更易于理解,我们做一个简单假设,把能力提升量化。假设每解决一个难题,能力会比过去的自己提升0.1%。

所以,努力真不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怎样更有效率解决问题,才是。这也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天赋是个极具欺骗性的词

杰出成就无关天赋,而是源于正确的练习

现在再去回味以上关于成就与天赋的话,我们能更清楚认识,为什么天赋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重要。
人的能力成长与提升,就是一个“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继续实践直至发现新的问题”的无限循环过程。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除了小部分的天才,大部分人是无法轻易发现问题与想出解决方案的。但在适当时候,有外力帮助(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老师、教练等),指出问题所在,指导怎样去解决问题,那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依然可以开启。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所以,为什么存在什么“书香世家”、“音乐世家”、“艺术世家”等等,这真不是因为“基因遗传”或者“天赋”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刻意练习良性循环的结果。即使在一个寻常家庭发现一个某方面的"天才",其大概率也并不完全是先天性的,更大可能是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开启了孩子的刻意练习良性循环。

你真的懂得把教育投资花在刀刃上吗?

所以,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真的能产生决定性的优势,但前题是你要懂得怎样启动那个“刻意练习良性循环”。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现在,很多中产家庭每年花几万甚至几十万给孩子补课,但补习的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学生成绩越差,越去补课,越补课,成绩越差。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补课,到最后还考不上高中;即便是考上了高中,那些依赖补课考上的学生,成绩也会下滑很快。

从刻意练习的角度,我们就能看清楚以上这种现象的成因。

为什么大部分补课,最终是效果令人失望的?
因为补课没有让孩子进入一个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学生只是在反复进行普通练习,所以能力一直停滞不前。

以班课为例,往往是刻意练习的第一步,对练习过程进行记录,也没有做到位,那后三步检讨、发现问题与找出解决方案,完全不可能实现,成绩好坏那是完全靠运气!

所以,“双减”政策特别针对性的禁止这类欠缺效率的垃圾班课,我认为真的是一大德政。

孩子的人生规划(第9课):启动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成才别无他路

怎样找到真正帮助到孩子的老师?

我们要去判断孩子的补课与学习是否有意义,应从刻意练习的视角进行分析。

希望家长能刷亮你的眼睛,选择一个真正能帮助你的孩子持续进步的好教练。

我是卫老师,《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财商教育》一书的作者,少儿财商教育普及推广先行者,从2008年至今,一直专注普及少儿财商教育。现在本头条号《大卫父子说财商》分享财商知识、财商教育经验与技巧。欢迎关注转发及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大卫   孩子   系数   大军   天赋   教练   效率   感情   解决方案   努力   能力   老师   发现   时间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