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寞”。

一直以来的网红城市、房地产界的扛把子——深圳,楼市开始直线下滑了。

10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了一篇名为《网红城市顶级房2个月降300万,同小区三房半年降价6次无人接盘,有中介今年没开单,发生了什么?》的文章,透露出了该城市2021年以来的房产现状。可以总结为4个字:不容乐观。

“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先看看如下几个案例:

1、跌价300万无人买,有的跌价500万。

根据第一财经的消息,福田区这几个月连续出现房产大跳水抛售的情况,然而结果不如人意,即便是在“跳楼价”的情况下,购房者依然不买账,眼看着手中的房子一天一天降低价格,售房者也无可奈何。在该片区的百花区域,方圆一公里范围内,涵盖了区域一流的学校资源,例如优质的实验小学、优质的实验中学、百花小学、荔园小学等,这些都是该城市属于 “金字塔顶”的学校,片区也被称为学Q房的摇篮,教育资源独有而且几乎算是TOP1。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优质资源配套的情况下,房子销售直线降低,据悉该小区有一套44平米的房产,在7月份之前,这套房子的对外销售挂牌价格为1600万元,然而近期却连连降低挂牌价,现在基本在1300万元左右徘徊。房产中介说到,虽然这套房子已经降低了300万元,而且属于“楼市常青树的房产”,但是购房者依然看不都不看一眼,中介估计,如果想要销售出去,接下来还会继续调低挂牌价的。

“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同一个片区的另外一套房子,总建筑面积为95平米的三居室,2021年下半年以来,接连降低了6次销售价格,4月份至9月末,几乎每个月都要“跳水价”一次,可见这位房东是多么急切地希望把手中的房子卖掉。目前房子价格为2200万元,单价为23.16万元/㎡,比起6月份之前的2700万元,累计跌价达到500万元。

2、还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开始关门了。

如果说房子降价的情况下无人购买尚且属于市场正常活动,那么让人心酸的是,中介也开始纷纷关门了。根据中介经理姜海的说法,2021年以来他们已经连续6个月没有开单和成交了,不管是在哪个区域,基本上挂牌得多,但是看房的人少,即便是有几个人来看房,他们的购房心理预期要比现实低得多。

而我们都知道,房地产中介其实是房产行业的附庸行业,就如同鲸鱼和小鱼一样,后者附着在前者周边生存。一旦整个楼市的前景不明朗,那么后者的境遇或许也不太可能高涨。2021年以来,不仅是“炒房第一城”中介工作难做,其他城市的房产中介也显得无助。在合肥、南京、成都、郑州等多个城市,中介关门数量快速增加。

“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上半年深Z超过500家中介倒闭,实名登记的星级中介人数降低11.8%,依据抽样调查的数据估算,工商注销登记的有104家,占比2.5%,正在处于歇业状态的达到220家,占比5.3%,另外的3.3%中介也没有营业,而且早就已经人去楼空了。

3、为何楼市会出现此番局面?

大家都知道,北上广深是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国炒房较多的城市,不管是房地产什么政策的出台,基本上都会率先在这几个城市进行试点和探索。而且这些一线城市由于产业多、就业岗位充足,所以吸引着全国人口的涌入,在大量人口聚集的情况下,住房需求快速增多,进而促进楼市高涨不断。

“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2021年以来,以北上深这些城市部分区域房产下滑为例,不难看出当前全国各大城市的住房市场是一副什么样的状态。吃瓜群众不免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指闻君总结了一下,主要有3个因素:

第一、楼市资金限制。房地产发展是一个“高度资金依赖”的活动,开发商买地皮需要巨额资金、建房子需要大量资金、买房人购房依然需要大量的贷款。正如黄奇帆说的那样,其实限制房产增速办法很简单,黄奇帆认为只要不让银行给楼市贷款,禁止房企背着银行炒地皮就可以了。

2020年至2021年,黄奇帆的建议似乎成真了,首先央行要求房企们遵循“三根红线”的要求,限期降低负债等指标,如果逾期未完成则降低融资增速;2021年再度加码“双上限”令,金融机构设置了向房企和购房者贷款的上限比例。资金大幅减少,买房人没有钱了,动辄上千万元的房子怎么买得上呢?

“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第二、购房需求减少。这一点,其实可以从人口数量看出,截止2020年,我国总人口为14亿人,增长率再度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亿人,占比18.3%,2020年全年新生儿只有1200万人,同比2019年再度下滑。

商品房的本质依然是商品,那么就需要大量的消费人口,87年开始,计划生育提上日程,独生子女的数量快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独生子女庞大的数量开始减少,那么作为购房主力军的“青壮年”人数减少,自然导致购房需求不足。现在看来,这个新阶段已经开始到来了,生育率降低、55岁以下的人数比重减少了,父辈们早就买了房子,年轻人购房需求缩水了。

“炒房第一城”凉了?跌价300万无人买,有中介6个月零成交

第三、学校房的改变。学q房一直被认为是地产界的“常青树”,在楼市上升期,学校房涨幅超预期,在楼市下行期,学校房依然逆势上浮。然而学校房的优质并不在于这样的房子居住体验有多高,而是占据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附属学校资源。在单校划片的格局下,这个局面才形成,随着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出现,该类房产的独特优势就开始减弱了。

2021年以来,教育双减袭来,多校划片和教育资源轮流制开始探索,大幅降低了学校房的资源独享性质,特别是“大学片区和老师轮流规则”的出现,原来顶尖的学校,今后老师可能流转了到了其他区域。那么周边房产价格自然难以支撑原本的高价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划片   百花   中介   常青树   关门   楼市   房子   区域   需求   资金   学校   房产   价格   城市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