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焦虑,拥抱“问题”

一、学习精华萃取

1、现在很多孩子学习现状:不愿学,没有学习动机;不能学,不知道怎么学;不乐学,没有学习兴趣;不会学,没有学习策略,这些都需要积极学习力指导,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能力、锻炼学习毅力、掌握学习策略。放下焦虑,拥抱“问题”。面对孩子“糟糕”表现时,我们动怒不如蹲下来抱抱孩子,拥抱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孩子的不安被保持,感受到被爱,内心便能慢慢平静,也就拥有更多向上、向好的动力了。

2、孩子“糟糕”表现的背后很多时候跟父母的焦虑,不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息息相关。面对孩子问题与其动怒,不如蹲下来抱抱孩子,给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一个安放的空间,当孩子感受到被爱时,内心平静后,才更有力量来解决问题。[太阳]

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前提,谨防内卷化—自我消耗、发脾气、自我攻击。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孩子的撒谎都是家长逼出来的,家长的要求过高或表达过于简单,让孩子达不到。父母要引导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而不只是要求。家长自己调整反思是关键,孩子的撒谎行为是对家长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应与提醒。

4、孩子的撒谎都是家长逼出来的,家长的要求过高或表达过于简单,孩子的撒谎其实也是对家长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应与提醒,家长要学会反思与调整。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启动自主学习,不要在行为上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和控制。让孩子有归属感,成就感对于孩子自主学习的启发非常重要。

二、连麦答疑

1、3岁孩子喜欢跑,没有安全意识,妈妈有担心?

①3岁孩子喜欢跑,是很正常的事,在安全的情况下,要让孩子跑,释放天性;但在马路上等不安全的地方就要严格要求,守规则讲安全;

②如果孩子摔倒了,我们要注意说话方式,先共情情绪,再引导行为;

③做60分的妈妈就好,做启发型、做教练型的妈妈。

2、孩子厦大读大三,学飞行器设计,报了很多地方的研究生夏令营,想去的地方没被录取有灰心,妈妈觉得孩子不要太在乎面子,孩子对于未来工作很迷茫?

①在乎面子特别好,先去肯定孩子,同时再引导,与其担忧没有得到的东西,不如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②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下,.引导孩子做好生涯规划;

③推荐学习《终身成长》、找到几个重要他人及网上找自己该专业领域的优秀牛人故事,研究学习其优秀经验;

④发挥优势,找到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热爱,掌握学习的底层逻辑,培养学习素养,成为会学习的人;

⑤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父母的优秀与自身的文化水平没有关系。

3、四年级女孩学习没动力,学习习惯不好,妈妈怎么引导?

①父母进行高效学习,建立新的学习模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能将信息—知识—能力—品格去融合,学以致用;

②列出行动清单,去行动;

③学会去鼓励肯定孩子,引导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允许孩子情绪的发生,慢慢发现孩子的不同。

4.对于家里两个孩子的竞争模式,二孩喜欢争抢东西,妈妈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处理?

①把孩子间的争夺现象当成正常化的事情,保持平常心;

②情绪先行,行为后置。问抢哭了的孩子感受,认同他的感受;同问被抢哥哥的感受,引导哥哥身份定位,愿意保护弟弟;同时引导弟弟想要的东西可以和哥哥商量,或借。

③善于正反馈,看到好的行为多多肯定,形成正循环。

④三不否:身份,情绪,动机;三优化:行为,认知,能力。

4、带了一年的英语,班上学生没学习动力,不知怎么引导?

①学生出现的行为正常化,不贴标签;

②通过游戏化方式让课堂活跃,调动积极情绪,让孩子快乐的学习,给自己取个有趣的名字,做个“活泼可爱的老师”让孩子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

③引导孩子单点突破,帮助孩子会学,多鼓励,让孩子找到信心和成就感。

④一定要预习,星号标记法,标记不会的。色彩标记法,不会的题目绿色标记。

⑤注重与家长沟通,谨访5+2=0,家校共育,让父母对孩子多肯定,每天夸孩子10次,花时间学习保军老师的家庭教育,慢慢影响。

5、16岁男孩,就读于黄冈中学高一,妈妈和孩子相处不太畅通,孩子对钱很在乎,妈妈很苦恼?

①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妈妈的爱,需要和谐关系,让爱流动。

②坚持每天听直播,列出行动清单,慢慢做出改变,让教育效果最大化。

③妈妈要增加灵活性,变柔软些,声音放轻柔、语速放慢,改改发型,可以适当增加肢体接触,拉进亲子距离,多与孩子做感性联结。

④让孩子看到你的变化,同时多多肯定、看见孩子,把自己想说的感受,用写幸福家书方式去跟孩子表达。

6、两男孩妈妈,14岁儿子读初一,学习没热情,学习不主动,没动力,成绩很差,班上倒数,孩子说得不到母爱,总想别人肯定他?

①坚持学习,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增加教育的自信心;

②去欣赏自己的妈妈,尊重看见妈妈,与妈妈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

③让孩子从小事开始,单点突破,找到成就感,及时肯定,每天表扬20次;

④搞好与孩子爸爸关系,夫妻关系是核心,男人要捧,女人要哄。多在孩子面前夸爸爸,树立爸爸的榜样作用,让爸爸的力量引领孩子成长;

⑤微信不要用孩子名字,取个更积极的微信名,多对着镜子笑一笑,积极的心理暗示,激活自身的能量,活出内在自我的精彩,成为孩子悦纳的榜样。

放下焦虑,拥抱“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单点   焦虑   标记   内心   情绪   爸爸   家长   父母   能力   东西   妈妈   动力   方式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