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一提起秋冬,身体中不少部位都会打“冷颤”,其中就包括心血管。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受到寒流侵袭,心血管就会出现收缩、痉挛、血黏度增高,很容易拉响心血管疾病警报,堵塞全身健康通道。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年轻人,当心你的血管

不少年轻人,虽然看起来很壮实、精力也充沛,但身体里的血管却正在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弹性,很可能没引起你重视的时候就给予致命一击,新闻中年轻人猝死的事例屡见不鲜。

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加上上班族工作生活压力大,过劳现象很普遍,接踵而来的诸如失眠、心情差、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直接导致心血管亮起红灯。

以前心脑血管都是老年病,现在二三十岁的动脉硬化患者并不少见,发病年龄提前了二十年。心血管疾病正在呈现年轻化趋势,更要引起重视。

破除心血管健康的8大谣言

谣言1:有心脏病家族史,一定会得心脏病。

广义的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疾病,其中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某些心律失常疾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等与遗传密切相关。

而冠心病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同一家族的成员发病几率相对较高,主要与高盐、高热量、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但不能绝对说有家族史的人就一定会发病。

谣言2:“好胆固醇”足够高,可抵消“坏胆固醇”的不良影响。

(HDL-C),是一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能将血脂转运到肝脏清除。

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负责将血脂转送到外周。

如果LDL-C增高,不仅血浆总胆固醇升高,还会刺激体内合成胆固醇增加,进一步增加心血管风险。

所以,好胆固醇高一点对身体有益,但不能完全抵消坏胆固醇的坏影响

谣言3:只通过饮食调节,可将坏胆固醇水平降至极低。

体内胆固醇30%来源于食物,70%由肝脏合成产生,因此仅通过调节饮食降胆固醇是不够的。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谣言4:得了高血压肯定有感觉。

高血压大多病情隐匿、进展缓慢,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在体检时才发现,日常易被忽略。

因此,如果发现血压经常高于140/90毫米汞柱,或24小时血压波动很大,就应该及早就医。

谣言5:所有脂肪都有害。

脂肪提供热量,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3类,需要区分好坏

人造反式脂肪(部分氢化植物油)是坏脂肪,常见于烘焙食品和加工食品中,会导致LDL-C水平增高。

推荐摄入不饱和脂肪(如鱼油),限制饱和脂肪,注意搭配好数量和类型。

谣言6:每周2~3小时剧烈运动能保证心血管健康。

运动因人而异,存在个体差异,如心梗患者剧烈运动易发生心衰。

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每天40分钟、每周4~5天的运动量较合适,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谣言7:搭桥手术和支架植入会修复受损心脏。

搭桥手术和支架植入的目的是帮助心肌恢复血液供应。

打个比方,假如心脏是一块麦田,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就像浇灌麦田的沟渠。

如果血管堵塞,血供不足,心肌就会受损,严重时发生坏死,就像干旱所致的麦苗干枯。

重新给麦田灌水能否拯救麦苗,得看麦苗的枯萎程度,同样,搭桥和支架能否修复受损心脏得看心肌是否发生坏死,不能一概而论。

心肌已坏死,就不能从根本上恢复功能;若无坏死则可逆转心肌活性。

谣言8:女性不用担心心血管疾病。

肥胖和超重、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均需关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女性。

研究发现,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增加2~3倍患糖尿病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增加8倍。

这筐红色食物最养“心”

中医养生理论讲“五色入五脏”,红色食物入心、入血,有利于补益肾脏,促进血液循环,因而多吃红色食物对于保护心脑很有益处。

红色蔬菜:

西红柿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西红柿富含的番茄红素可以降低血液脂质水平,阻碍“坏”胆固醇被氧化,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颜色越红越成熟的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因此购买时最好挑选红一些、软一些的。

红辣椒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红辣椒中的辣椒素有调节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

但是辣椒素含量越高的辣椒越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饥饿感,提高食欲,肥胖者要少吃;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尽量不吃。

甜菜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甜菜根含有硝酸盐,可以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浓度,进而促进血管舒张,起到降压的作用。

但甜菜的热量在各种新鲜蔬菜中相对较高,有很多蔗糖,含量在13%~17%之间,因此其升血糖的速度较快,肥胖或者血糖高的人要少吃。

红色水果和果干

红苹果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果胶含量丰富是苹果最大的营养特点,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此外,苹果中的叶酸和维生素B对于心脏病的预防也很有作用。

但冬季气温较低,即使常温保存的苹果在食用时也会稍有寒凉之感,建议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将苹果蒸熟食用。

山楂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山楂富含的胡萝卜素、山楂素等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能营养心肌,调节血清胆固醇、血压和血脂。

但是山楂吃多了易刺激胃酸分泌,出现泛酸等不适症状,每天吃3~5个即可,也可以切成片晒干后每天泡水喝。

红枣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新鲜的红枣富含维生素C和芦丁,可以辅助降血压,但冬季常见的还是干枣,枣在晾干后,芦丁含量变化很小,维生素C损失却严重,只有鲜枣的5.8%(14毫克/100克)。

此外加热对芦丁的损失会较大,最好把干枣当零食,每天吃一把(40克左右,大的和田玉枣约3个,小的金丝枣约12个)。

枸杞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有研究表明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具有降脂、降压功能,但枸杞性热,吃得过多易上火,每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十几粒,可以直接嚼着吃、泡水喝或熬粥。

红色粮食

红薯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红薯的类黄酮含量和花青素含量丰富,有益心脑血管健康,但蛋白含量较低,不能完全替代主食,所以吃红薯时要多搭配其他粮食和蔬菜。

红豆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古代李时珍把红豆称作“心之谷”,它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富含的粗纤维有助于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其淀粉含量接近谷物,蛋白含量高于谷物,做成红豆沙可以替代部分主食,搭配桂圆熬粥能滋养心脾。

红色饮品

红茶

和心脑血管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喂它吃这几种“红色”食物

相关研究证实,与不饮茶者相比,饮用红茶的人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压更正常,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也较低。

建议两餐之间的白开水可以用红茶替代,但不要太浓。

年轻让我们开始理所应当地熬夜、节食……挥霍自己的健康,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显而易见的影响,似乎不尽情利用时间去享受当下,才是我们最大的罪孽。所以我们继续积累,直到健康耗尽,病痛将我们毫无悬念地击倒。如无意外,命运留给我们的时间是相等的,当你提前预支了生命去换取一时,你必将在未来偿还你的巨额债务,而这次,你要还利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芦丁   红色   脂蛋白   脑血管   山楂   心肌   枸杞   胆固醇   心血管   谣言   心脏病   脂肪   血管   含量   心血管疾病   心脏   食物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