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之声」第四十三章 思想的震惊

第四十三章 思想的震惊


有一个错误的假定,认为心理分析的过程,大部分跟分析者的人格没有多大关系,这种错误的假定几乎已变成了神话。在这里我所指的并不是心理学工作的治疗方面,而是指观察方面。在对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之领会上,随个人的天赋而有所不回,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反对这种说法。

在我看来,很显然,个人心理的秉赋固然由它的自我分析和更进一步的分析训练而得到改变,不过,这种训练对于他的敏感性究竟有多大的帮助,毕竟我们所知仍旧甚少,臀如说,他对于无意识的言词与行为的敏感,对于它们一一的捕捉和解释的范围,对于心灵底层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之察觉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旧不知道训练能够有多少帮助。不管怎么说,天赋的不同我认为无法用训练来加以平等化。从经验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即使通过所有的学科,他的心理领会能力可能仍旧没有多大变化。即使心理分析者也只能够在他们有学习能力的范围内学习到一些事物。我确实相信心理分析的训练可以弥补性格上的一些缺瑕,改正人格上的一些缺点,但我不相信人格上缺少的东西可以由训练来弥补。

不论任何成就,如果无意识的努力在其中扮演部分角色,这种成就就必然跟成就者的秉赋有关。在对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作考察的时候,考察者天性和性格中的不同,必然对于他认识能力的深度与性质有关。心理分析者在他的工作中即使他的自我没有表现出来,即使他的人格隐藏在他的成就背后,但这绝不是说他的自我在这种工作与成就中没有发生作用。由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是最个人化的和隐秘的东西,设若不是通过分析者自己最个人的和隐秘的秉赋,又如何去领会和捕捉呢?就心理分析者来说也是一样,他要成就某种东西,他必先是某种人。

我跟我的大部分同业都不相同,我认为要猜测和领会无意识的和被压抑的心理过程,个人的性格特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心理分析者也像任何其他的科学家一样,尽可能以客观而精确的态度来观察和描述他所考察的对象。为了这个目的,观察者自身个人性质的东西,似乎应该排除在考察的过程之外,因为这种主观的观察可能会骚扰我们的认识,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应当把认识的器官加以限制。生物学家用眼睛、嗅觉和触觉来观察研究他的对象;医生也曾这些器官来诊断病人的生理变化。同样的,无意识也是一种感官,它有它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够排除它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但无意识的作用在认识的过程中确实有它重要的地位。

每一个人的无意识,其官能都是一样的,是为了捕捉他人心中隐藏的心理过程;每个人心中的无意识都有相同的倾向,和相同的心理工作法。可以说它是每个个人心中最非个人的东西,然而在对于心理过程的认识中,我们不是又提到个人因素的极大重要性吗?然而我们所提的个人因素并不是指这种无意识,而是指每个人的意识与前意识跟无意识之间的不同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人不同的,而由于这种不同的关系,也就造成了这三种意识之间的动力现象和经济现象。每一个人心中的这种关系,就反应了他的历史,以及他同外在环境和内在世界的关系。

当心理分析学家宣布,个人的抑制局限了他的领会力,他们所提出的只是因素之一——当然,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还有许多都是在心理分析学上极为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提出的这个因素是消极面的:它对于我们个人心中的领会力加了限制。但我们绝不可以说当我们把这些限制经过深度的心理分析之后,个人就能够像传说中的所罗门了解一切动物的语言一样,轻易的了解有意识的语言和无意识间被压抑的语言。因为抑制的解除只是短暂的,往往一瞬即过。意志作用是文明发展必然产生的后果之一,也必然受到文明发展的左右,往往在解除后不久又回到它的老路。

除了抑制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些消极性的性格特征,不过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心理因素有益于个人对无意识心理过程的领会。对于这些个人的特质我们所知仍旧甚少,而就我们所知的这些少部分,仍旧必须加以反复的实验和考察才能够确定它们是不是真正可靠。

在这些零碎而数量甚多却又仍旧尚未完全明了的大部份资料中,我随便提少部分来作说明。我敢确定一个人如何来处理他的情感经验,决定了他对于无意识心理过程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法国有一句名言:“风格即是人格。”弗洛依德把它改正为:“风格即是人格史。”这句话所指的可能不只是个人的生活史,也包括祖先的情感生活史。在我看来,一来人如何为他人作心理分析,也是他个人生活史的部分。我认为在对于领会与了解这般个人性的而又内在性的心理过程的时候,把个人的因索排除在外是荒唐的事情。

如果有人问我,一个心理分析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我将回答说:是道德勇气。要求心理分析者必须在头脑或知识和思想的锐利上比他的患者更优越,这是荒唐的。但是在道德勇气方面,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在的真实”方面,他却必须比患者更为优越。心理分析者的训练重点应该落在心灵的独立上,而不是如何去获取实际的理论、技论,技巧上的能力之获得远不如内在的真诚重要。

在旧的奥地利,凡是一位作战勇敢而有杰出表现的土兵,在所获得的勋章上都有这么几个字:“为了在敌人面前的勇敢。”一个心理分析者所必需的勇气似乎也可以这样说:“在他自己思想面前的勇气。”当一个人遇到他自己内心中的思想和观念,而其性质和道德、美感、逻辑的要求完全相反的时候,这种勇气的有无,立刻可以呈现出来。我们的自我对这一类的思想和观念发生特别的抗阻作用,因此对于这一类的思想和观念便有种种的对待态度。就像在面对外在的敌人时,你可以迎击和打败他们,也可以躲藏起来,或否认他们的存在,或者是逃跑。

跟这一类的思想出其不意的相遇,会产生短暂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我称之为思想的震惊。这个用词我是取自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这个用词在这本书中只出现过一次,不过是在一个很重要的段落中。从时间上的因素来说,它不适合用“恐惧”这个用词。因为震惊比恐惧时间要短,如果把恐惧比作一条线,那么震惊就像是一个点。

当我们出乎意料的感到一种思想或一种冲动,而这种思想和冲动是我们原先以为自己不可能会有的,这时便也会产生震惊。不管我们是如何诚心诚意的检查自己的自我,我们都不会意识到这种东西存在。然而,我们却无法逃避这种观念或冲动的责任,除非我们相信是撒旦或某种黑暗的力量在诱使它们,从我们内心产生。

可是为什么我管这种出其不意而产生的反应称做思想的震惊呢?难道我们不知道,虽然内心里有杀人的冲动,可是只要我们神经没有失常,我们就不会向这种冲动投降吗?思想是自由自在的,没有责任的;难道它不能免除震惊吗?我们心中不是种种思想都在反对这种杀人的冲动吗?

事实上,并不是我们内在所有的心理都在反对这类冲动,我们内心有某种隐藏的因素在欢迎着这些东西。这种震惊唯一的解释便是在我们内心,对于我们的意念和冲动既恐惧又希望它因为疏漏而成为事实。每一个人的震惊程度各有不同。但另一个事实则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熟悉了这种震惊,虽然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这种震惊往往很快由其他东西替代,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有这种震惊现象,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为什么说震惊呢?恐惧是不是更为适合的概念?从心理分析上显示出来,恐惧之情在精神骚扰方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证明出来恐惧的问题跟神经官能症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然而神经官能症的问题之根源并不是恐惧,而是震惊。据我看来,除非我们把恐惧概念更向前推进一步,使它跟情感的震惊相连接,我们就无法解决神经官能症的起源问题。在恐惧中仍旧有人类最原始的震惊遗迹在内。动作的瘫痪是由震惊引起,而不是由恐惧引起,呼吸的急迫,脸色苍白,以及浑身发冷的感觉,都是出自震惊。跟恐惧相比,震惊更为单纯,更为不确定,而且性质也更为强烈。

震惊是最早的情感,是小小的生物第一件感到的东西。我不相信人在出生的时候感到恐惧之说,而相信在出生的那一刻,人感受到最早的深刻的震惊,婴儿期以后常常所感受到的震惊便是出生震惊的复写本。生理学和心理学各方面的研究,都认为出自自然的第一种情感便是震惊。我认为在受创伤的经验中第一种感觉便是震惊。恐惧则是在面对一种危险时所感到的情感。震惊是对于强行加到我们身上的某种东西的情感反应;而恐惧则是对威胁我们的东西所产生的反应。恐惧本身是一种讯号,产生在震惊之前;它预料震惊的发生,因此保护我们使我们免于震惊所带来的深刻伤害。由此一方面来说,恐惧是对于震惊的一种预期,另一方面则是对于震惊的一种缓和。

新生的人类和动物最初的而且最普遍的心理反应不是恐惧,而是震惊。成人几乎难以察觉的最微渺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剌激,婴儿都会产生震惊的迹象,到后来慢慢对于环境的适应,才把这种震惊减低。小生命于易于震惊,在强度和频率方面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敎育的无意识目的之一,便是减低婴儿的震惊程度与频率,敎育是用刺激的反复出现而使婴儿习惯,这不仅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适应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敎育的手段。

整个的人类进化也像个体的儿童一样,对于引起震惊的刺激慢慢获得统御能力。探险家跟人类文化学者们都共同认为,最原始的部落特别容易震惊。任何不知道的东西和不熟悉的东西,对他们而言都是奇怪的,令他们恐惧的。文明的进步使人不但是在引起震惊的对象方面数量减少,而且在情感的强度上也相对减低。恐惧之出现在震惊之前作了一个屏障,使震惊得以缓和。恐惧之情和震惊不但在强度上有分别,本质上也不一样,它使得我们的自我不致于感受到特别强烈的震撼。

内在的震惊慢慢取代了外在事物所引起的震惊地位,我们必须把这件事情认作是文明进展的结果;原始世界的人所有的震惊来自外在,而我们却对自己的冲动和驱使力感到震惊,奥尼尔笔下的钟斯皇帝在大森林中见到目己被种植的幻像所围困——他往日的事情统统活过来。原始人与鬼虽从四面八方围绕,使他震惊,而文明时期的人类因种种良心的震惊而恐惧。当然,即使是文明人仍旧是有许多外在的因素使他震惊。但跟人类早先的时期比较起来,数量已经相对减少。我们可以假定,震惊的原因越是出自内在,它强度的变化越大,心理的结果也越大。恐惧做为一种替代品,来替代震惊,同时做下了一个保障,使震惊之情不再掩盖过自我。

文明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类在跟外在的事物相关的时候,或跟自己向外投射的事物关系之间,免除震惊。人类最早的英雄,可能就是在那些在使他人瘫痪的震惊之前而能够屹立不坠的。几千年以后伊比鸠鲁的努力便是走向这种文明的目标,因为他敎导人类要停止对诸神的恐惧。文化努力的持续,在这里所指示的乃是跟恐惧的奋斗,这种恐惧取代了原始震惊的地位。在人类进化的途中,这种新的任务还离成功的阶段太远,这种任务现在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无意识的冲动与思想的恐惧作战。我认为这个文化的任务有大部分落在心理分析学的身上,因为这种学识要减低个人的罪恶感,和社会恐惧感。一个人如果常常有勇气面对他自己的思想,他就会更为真诚一些;他也会比较聪慧成熟一些。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别人的恐惧——这种恐惧常常使我们不能够完全真诚——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和小孩子一样。小孩子们在做了一些事情之后,常常种找种借口,不承认他们自己幼稚的行为和愿望。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思想意念更有承认的勇气,也许我们就更能慈爱一些。以前有一个人曾经说,“爱就是没有恐惧。”他的这个说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不但是跟我们道德要求不相合的冲动会引起我们的震惊,而且跟我们原先意见不相合的观念和思想也会引起我们的震惊,譬如说,跟我们的美感要求和清洁、礼貌不相合的冲动都会引起我们的震惊,表面上看来这种说法是有点夸张,事实并不是如此,再者我们的震惊之感常常为时极短,立刻被其他的情感取代,有时不容易察觉,因此我们往往会否认这种情感的存在。

有些人只要某种言词或行为、观念跟他们习常的方式略有差别,就会感到震惊。譬如说,有些女人只要在性的方面有比较直截了当的或粗俗的念头从心中掠过,就会震惊。如果我可以由我自己所得的观察和别人所得的观察作依据,那我就可以说,有时候当我们说某种不大巧妙的言词时,我们都会觉得震惊。

病态心理现象的分析,可以很明显的显示出来这种震惊之情的存在;譬如说在突然的强迫性症状中,就是如此。我有一个患者突然感到一种强迫性的冲动,想要喝某个人马桶中的排泄物。这跟以前的传说中日耳曼的骑士李希发斯坦的情况不一样,因为按照中古时代的传说,这位骑士喜欢喝他女人的尿。可是我治疗的这个患者他想要喝的却是他的祖母。当这个患者被这种不可思议的冲动控制的时候,他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惊。另外一个人当他对他既惧怕又敬爱的父亲产生恶意的冲动和死亡的想法的时候,也感到同样的震撼。产生震撼的原因要远远超乎病理现象的范围。文明世界中的某些现象使人牺牲了人格中许许多多的部份,以便保护他们,使他们免于震惊。他们对他们的自我加上许许多多的限制,来避免震惊和因之而起的恐惧,因此良心实际使我们所有的人成为懦夫。

当我们的观念和思想荒谬或显得不着边际,或者是把不能相提并论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是把不可能的事情认作是理所当然接受了下来,或是违背了逻辑的基本定理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相同的震惊。在对于验证事实和与常识相符合的要求中,似乎有一种“无上的命令”的作用在内,不允许我们去思考不合理的,胡说八道的东西。跟这些观念和思想遭遇的时候,我们的良心似乎扮演了知性的角色,不准许我们去犯知性的罪恶,不准许我们的想象去胡作非为。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批评显然是带着道德的色彩。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跟我们幼年所受的敎育有关,在幼年的时候跟我们最为亲近的人不但敎育我们不要为恶,要有道德,同时敎育我们的思考和语言要合理,要尊重事实。违背了理性的法则,跟事实不相谐和的思想,这些一直是我们幼年所崇敬的人所不允许的。因此,当我们一旦陷入原始的思考法,而不符合成人的逻辑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往往会觉得这是一种背叛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一种知性的震惊。

当这种胡思乱想的观念在心中有意识的层面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有意识的震惊。当然,对于这种想象和意念的反应有种类的不同。有时我们会笑它们的奇怪,但往往是在初期的震惊之后才笑出来。在震惊和可笑的感觉之间往往只是一步之差。当荒谬或胡思乱想的念头出现的时候,短暂的震惊有它在心理学上的地位;如果对于理性的思考没有任何尊重的话,我们的想象,我们的非理性面可能不知所止。

心理分析者的任务之一便是要面对这种思想上的震惊——这就是说当分析者在处理他研究的材料时,如果荒谬或不相关的念头产生,他不应该吃惊的向后退。有时候冷嘲热讽的念头比较容易走到意识的领域,而奇怪的或胡思乱想的念头却反而不容易走进这个理性的——或者将要理性化的——世界中来。

患者惊惧于自己的意念,就像马突然发现自己的影子一样;当然心理分析者绝不可采用患者的这种态度。这个比喻使我想起一个例子。有一个患者受着种种的疑虑所扰,他有严重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有一次他想象到法王路易四世的谋杀者拉瓦拉克(Ravaillac)。拉瓦拉克被判死刑,五马分尸。我这个患者想象到自己被绑在绳子上,由马向四外拉扯,又想象到他被分解的尸体。第二天当他告诉我这个幻想的时候,他还在不寒而栗。“真是胡思乱想!”他惊叫道。以前我在学校的时候听过拉瓦拉克的故事,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但在我们分析的过程把这个幻想很认真的加以探讨。我们发现到他必然跟法王路易四世的谋杀者认同。他想起了在学校的时候,当他听到拉瓦拉克的做事时,他对于他父亲所养的几匹马极感兴趣。然后他又回想到另外一件事。法王路易四世是坐在马桶上被谋杀的。我这个患者幼年的时候也由于他父亲常常坐在马桶上很久而感到恼怒。他对于父亲又羡慕,又讨厌,很多的想象都是围绕着这个圈子在转。每个心理分析者都由于经验知道一些类似的例子。

即使是分析者也很容易把这些观念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要把这些东西认为在治疗上有用,具有重性,必须道德勇气。一个没有道德勇气的人,永远无法发现自己的心中和他人的心中令人震惊的东西。大部分的人当他们产生了幻想般的或无理的念头,往往就逃往合理的思考中,把那些东西排除,认为它们是胡说八道。只在理论上相信这种不招自来的念头和联想具有价值,并不能保证心理分析不受思想震惊的袭击。

我所说的道德勇气就是内在的真诚,这种内在的真诚往往不只是要把我们的思想和意念看清楚,而且应当把它们说出来。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又如何能够期望别人有勇气说出来呢?当然这种勇气必须要跟自我批评和谨慎的思考相配合,但所谓谨慎的思考绝不能只是知性的方面。在我看来,勇气是最佳的道德之一,因为它可以排除许多的错误,例如扯谎、伪善、和不真诚。在许多状况下并不是由于我们缺乏知识,也不是由于我们不够敏锐,而是由于缺乏道德勇气,使得我们不能够领会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意含。是这种道德勇气使我们发现以前从未发现的无意识心灵中所隐藏的东西。弗洛依德曾说,他之所以能够发现梦境中隐藏的意义,归功于这种勇气。我们可以慢慢越来越了解,心理上的领会跟知性关系较少,跟性格关系较多。为了要把无意识的隐藏真相带到日光之下,我们不仅需要科学,也需要良心。

克服恐惧和恐惧之前的震惊,在对于无意识的心理了解上是极为重要的。这种道德勇气在心理学的领域中,就像身体的勇气在其他的领域中一样必需。只有那无所畏惧的——“不震惊的”——就用拿破仑的话说,是那“有黑夜勇气”的人——才能够向未经探测的心灵领域前进。这种前进有它的危险,不亚于原始森林,北极冰原和地层。敢于去思考社会所禁止的东西,在自己的思想面前无所畏惧,实是心理分析者的敎育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最近一些年来,我所获得的印象,认为心理分析者自己往往也缺乏道德勇气,不敢把他们想的话说出来。在监督年青的心理分析者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从他们心中晃过的念头,本可以把他们所要去治疗的问题迎刃而解,然而这种念头却随风飘去,随着那“与任何人都无益的歪风”而逝。一个不得其所的顾虑,关于自己的观念的羞怯,向约定俗成的看法投降,不仅是使患者裹足不前,逃避他们内在的情感与思想,往往使心理分析者本身也如此。再者,心理分析者往往也追随着那种抗阻最少的路线,而不会遵循那最大利益的路线。他常常觉得想把那些看起来“愚蠢”、过份、胡思乱想、或奇怪的念头扫到一旁。他常常也会运用患者所常常运用的把戏,对于自己心中所发生的观念,常常借口不重要,不相干而扫到一旁。不偷快的事实,听起来令人触怒的,不美妙的,或不道德的话,他往往也犹豫不决,不敢告诉患者。他所作的发现如果在患者心中产生不愉快的反应,他也往往试图逃避。这种逃避与借口往往是一种掩饰,在心理分析的工作中危害至大。

心理分析者告诉患者的话,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准备才能够消化吸收,这是事实。但是当心理的时机已经到来,心理分析者便别无选择,他必须把他挖掘到的事实说出来。

给年青分析者的忠告如下:把事实说出来,整个的事实,除了事实之外没有别的。不要有虚假的谦和,也不要有虚假的尊严,不要用小心,不要自我保护!小心是智慧之母,但小孩子有时候却会不服从他的母亲;要自立,要青出于蓝,要比他的母亲更为“智慧”。把事实说出来,而不加任何的体谅,不要考虑到它突兀的结果,这正像为了挽救生命而行使外科手术一般。它虽然令人创痛,却可以治愈疾病。有些关于自己的幻像必须割除。你要做蛋糕就无法不把蛋打开。不加任何装饰,不加任何修饰,而把不愉快的事实合盘托出,不要使它显得无所谓,显得不重要,显得比较容易接受甚至显得比较可爱。不要加形容,不要加修饰,不要“对水”!铲子就是铲子,而不要说是农耕工具!态度温和,但实质上要勇敢!当患者觉得你对他是善意的,他会面对事实,告诉他事实就等于你承认他有智慧,承认他有道德勇气。道德勇气不仅是对于自己的真诚有所影响,不仅是对于自己的认识力和患者的认识力有影响,它也不仅是只具有心理医疗的价值。内在的真诚就像扯谎一样是有感染性的。谎言有千般面目,要想侦察出它幕后的真相并不容易,但事实却是不会错误的,它的音调不会是虚假的。那在隐藏的思想面前保持道德勇气的人,也可以使得别人勇敢,使他在他的生活圈子里更能够影响到别人,有助于整个的一代都更为勇敢。【译注:液体中加水稀释,称之为“对水”。】



「内在之声」第四十三章 思想的震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思想   患者   念头   恐惧   冲动   勇气   观念   事实   道德   心中   过程   东西   关系   心理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