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专注!它怎么就成了“父母心头的伤”?

假期刚过,当你还在昏昏沉沉中开工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全身心都疲惫不堪,无心向学的感觉?可是,你的生物钟提醒你,需要离开假期,进入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了,可是大多数孩子,仍然处在假期中,于是,你们的冲突便来了。明明该好好收收心,怎么还这么不专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到认真坚持?

1、“专注”和“学习”是亲兄弟?

在专注的问题上,大多数家长第一时间飘过脑海的,便是“学习”二字。关于学习,可不仅仅是学龄段的问题。很多咨询关于孩子专注力问题的家长,都集中在5-10岁。

学龄前的孩子,虽然极少涉及课业问题,可是父母们仍然很担心,什么他学乐高不专心,总去看别人搭到哪里了;他练书法不专心,老师讲课他在下边玩笔;他学跳舞不专心,老师在上面讲他根本不看,和旁边小朋友说话……看起来,还是离不开“学”。

小学的孩子,是专注力问题的多发期。尤其是刚刚一二年级,和三年级过度转折期。这时候呈现的问题最多。有的孩子因为适应性不好,受情绪影响不能专注;有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有的是学习模式和孩子的性格与家长、老师不尽相似,在成人看来,就是存在问题的;也有的,是因为生理发展有一些不及同龄人的部分,在同等学习压力下,他的专注自然就不及他人……但无论怎样,这个阶段,既是容易发现问题的时期,也是最佳的问题解决时期。只要父母重视、上心,孩子还是有机会快速进展、赶上进度的。

可惜有不少父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拖再拖,给孩子耽误了。曾经有一位妈妈,每一年都会来咨询,每一年的问题都一样,孩子专注力不好、学习不好、叛逆,但每一年,你都能听出来,孩子严重了,在学校和在家里,都有不同程度的更糟糕。孩子一年级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有了苗头,现在孩子五年级了,妈妈依然是“老师,我家孩子可怎么办啊?”“哦,其实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是我自己太敏感了,我再观察观察。”可是,一年级时,老师还只是找家长反应孩子坐不住的问题,现在孩子五年级了,已经被放在了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没有同桌,原因是打扰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上课小动作太多影响其它人。一个女孩子,除了学习、社交问题受到影响,关键是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一年一年的过程里,将受到多少重创?

初高中的孩子,家长们常常已经来不及反应专注力的问题了,由于学习环境和学校课业的影响,家长们也不太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他们孩子调整注意力问题,更多的是在成绩上、专科上给予补足。甚至有些父母们的诉求已经远远降低于过往,只要不掉队,保持原有水平就行。其实看起来反应问题的层面上,不怎么提及专注问题,但孩子不专心、写写拖拖、一边玩一边学的问题,仍然如鲠在喉,成为父母们隐隐的痛。

Ada|专注!它怎么就成了“父母心头的伤”?

智爱家长学堂讲师倾力之作,免费收听

2、专心是一种能力,注意是一种动力

平常时候,父母们大多会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别人家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小瑕疵。比如同样的伸手去碰商场里的玩具,自己家的孩子叫作“好奇心”,别人家的孩子叫作“不懂礼貌”。这些现象大多体现在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说都行,别人却只字说不得上。这与自尊有关,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但凡提到专注问题时,多数家长容易怎么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喜欢,怎么看自己家的孩子都头痛。

专注指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一件事。其一要专心,其二要注意。专心是一种能力,注意是一种动力。有趣的是,我们常常在孩子还没有注意到,就去机械的评价孩子专不专注,这似乎有些文不对题,也很难给予孩子一个公平的定义。

他写作业,同桌在玩手机游戏,他的脖子伸的很长,死盯着同桌的手机,特别认真的看。这时候他的确没有专心在作业上面,但是他对于同桌的手机游戏,却是注意加专心,可以说相当的专注了。甚至老师喊他起来回答问题,他都没有听到。可是妈妈说孩子不够专注,赶紧治治吧,就有点跑偏。孩子确实没有将专注放在学习上,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存在注意力多动缺陷(ADHD)。

可就是有很多父母,在这种时候就带着孩子各大医院的跑,一遍一遍检查,硬是要给孩子定个什么罪名才甘心。于孩子而言,他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悄然的发生什么了呢?我有病。我是个不健康的孩子。我是个让父母操心的孩子。我不够好,甚至特别不好。算了,反正我也好不起来了,去了这么多医院都治不好,我就这样浑浑噩噩了此残生吧。

有多少孩子的自暴自弃,多少放任自流,是在这样的无形压力下,在这样的心理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加重的?

所以,在遇到孩子专注问题时,首先父母避免执拗,一味的把孩子推向问题的深渊。即使孩子真的存在很严重的注意力问题,我们也要先让自己有一个乐观的解决问题的心态。这孩子专注力不太好呢,不过这说明,他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啊,我只要帮助他能够听到或者看到、再加深一步思考就好了。没准他的思维足够跳跃,未来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呢,我只要帮助他学习到,在跳跃的思维基础上,更有条理的说明、表达出来就好了。

Ada|专注!它怎么就成了“父母心头的伤”?

今天我们的SI讲师们考试哦,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3、容易被忽视的注意力干扰源

一个人是否能够专注于某事某物,受到很多干扰因素的影响。比如外部的干扰:噪音,有其他人说话,就坐环境不舒适,光线太暗或者太刺眼,有电视、手机的影响,有其它着急做却还没有完成的事情等等。比如内部的干扰:身体疲惫,饿了渴了,生病,没兴趣,无动力,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压力,有烦恼,有消极的想法,跳跃性的思维,有阅读障碍等。

父母们在遇到孩子专注的问题时,要先想一想,有没有尽可能少的为孩子学习设置干扰障碍?有没有给孩子留一个更适合于专心学习的环境?先从我们能做到的做起。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夫妻两个有聊天习惯的、有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有看电视玩手机不静音的、有煲电话粥的、有领着孩子去开会,还一味的要求他专心致志的……这此别说孩子,就连我们成人自己,都做不到在那样的环境下专心。

曾有一对父母,在过来咨询的时候,我们提到孩子在屋子里边写作业,父母在外边看电视的问题。爸爸说:“哪有什么影响,孩子关着门,我们也把音量放的很小。”我请他闭上眼睛,在他面前用手机打开一个视频,静音。等视频播放完毕,请他睁开眼睛,问他什么感觉。他默默点头,决定不再孩子学习的时候看电视。电视的画面是动态的,色彩、亮度每时每刻都在闪动。你可以回忆一下夜晚走在满是霓虹灯的街道,闭上眼睛,你的世界就平静下来了吗?更何况,有很多家庭习惯把室内灯开的很暗来看电视,这种时候,光线的变化就更加明显,孩子屋门上那小小的玻璃窗,又怎会放过每一个闪动?孩子怎能不分心?

排除我们能第一时间处理掉的这些干扰因素后,我们要开始处理一些比较棘手、很容易被忽视的干扰源了。重要的事情,和坏情绪。

于父母而言,学习是最重要的,如果和友谊、承诺等等相比,学习排第一位;而吃饭是更重要的,相比于学习,无论你现在多么认真,都要先停下来把饭吃好。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逻辑,不管怎样,没有对错,但我们必须考虑,在孩子那个年龄段,什么对他们更重要。当孩子承诺好8点上线,给同学解答一道题的时候,你硬要他坐在那里写完作业再说,他是很难坐住的,因为于他而言,友谊很重要,承诺很重要!当他答应和同桌一起开始写数学题,然后一起写完时,你逼他先写数学再写语文,或者不要等着人家,按咱们家的时间来,他会因为背叛好友而感觉不适,写作业头脑也进不去。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写作业前,发一通脾气。什么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看看你都考的什么成绩,你再不学我揍你了啊……孩子心里面揣着极度的愤怒与不满,去写作业,要么作业本成了他的撒气站,要么拖拉、说一套做一套成了他的对抗手段。总之专注于作业已经不是他主观想要做的事情了。那么父母的期待又落空了,孩子在父母眼睛里,又成了不专注的小孩。

Ada|专注!它怎么就成了“父母心头的伤”?

其实孩子专注一件事情,并不是很难。第一,让他能够注意到并感兴趣,第二,他能够专心的去做而不受到其它事情的干扰。但在实际操作中,最难的,是孩子本可以感兴趣,父母却用强迫的手段让孩子没了兴趣,孩子本可以不受干扰,父母却用自己的标准打破了专心。这些,是我们父母需要进一步修炼和成长的。

孩子专注成就高

评价专注莫主观

年龄不同重点异

注意专心双模块

排除干扰有方法

父母成长第一位

我是Ada,感谢阅读。喜欢我的文字,就动动小手,关注我吧。会有源源不断的育儿秘籍,分享给大家。

Ada|专注!它怎么就成了“父母心头的伤”?

Ada老师登上香港《大公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专注   父母   作业   同桌   专心   注意力   干扰   心头   不好   家长   事情   老师   环境   孩子   电视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