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忽略的美学细节,朱光潜先生告诉你

近些年,不知从何起,内地娱乐圈刮起了一阵“娘 炮”妖媚风。内地出道了不少以日韩明星“花样美男”形象为标杆的“鲜肉”艺人。

这些艺人为了博眼球,追逐流量,在人设打造上多以粉面桃花、唇红齿白、矫揉造作、雌 雄不分的怪异形象示人。

幸好这股畸形的审美风潮,已被多部门已联合出手遏制。

就在刚过去的8月,国家广电总局等多部门,重拳整治乌烟瘴气的网络及娱乐圈乱象,同时进行全面的专项清查行动,还大众一片清新明朗的网络和精神净土。

9月2日,针对内地娱乐圈“饭圈”乱象,国家广播电视发布通告,要求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从严整治和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杜绝“娘 炮”等畸形审美等十项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恰逢近日,有幸读到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让我对审美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被我们忽略的美学细节,朱光潜先生告诉你

美学生活倡导者刘悦笛博士说:中国人的美学,不是“小美学”,而是“大美学”。中国语境下的“美学”不仅是西学意义上的“美学”,更是本土意义上的“觉学”。

细细品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大美学的独特魅力。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中国美学思想的有机融合,让人耳目一新。

字里行间中,大量“诗词”透出的委婉含蓄的文化力量,彰显了中国美学“无用之大用”境界,向读者娓娓地传递出美学不仅仅是“感性学”,更是“觉悟学”,看似无用,却处处彰显着“大用”的觉悟。

读完,有种胜似泛舟静谧小河上,微风拂面,清爽、恬静之感。

朱光潜先生在本书的精彩论述很多,分享3大印象深刻的内容:

一、无法定义的“美”。

通常,我们习惯将肉眼可见的物体线条、造型、图案,或耳闻能详周围的声音好听,用“美”字来形容。但“美”是什么?

朱光潜先生用“红”来举例,花红、胭脂红、血红、火红等是从光学角度,光的折射来定义,而“红”是这些物品的共同属性。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美生于美感经验,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它不完全算是物体客观存在的属性,既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它一方面又有主观的价值,有几分客观事实。只能从主观上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管辖。

两三千年来,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哲学家,难以定论什么是“美”?

虽说美没统一标准,可每个人都自带心习,去判断事物的美丑。

就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每个人眼中的松树都是不一样的。

在木商的眼里,它是一颗值几多钱的木料;在画家眼里,它是一颗苍翠劲拔的古树;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颗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因为有了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所以每个人所见的形象都是各自性格和情趣的发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朱光潜先生说: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在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这就是世间美学存在的最大意义。

被我们忽略的美学细节,朱光潜先生告诉你

二、艺术与真实人生之间的距离,全在观点和态度上的差别。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折射的投影。

朱光潜先生说,若想见到事物本身的美,就得从实物世界跳开,拉开距离,摆在适当的位置上看。

他用水边倒影的例子来说明,水体朦胧和虚幻,将沿岸物体的倒影呈现在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给人的视觉是绚烂的色彩和妩媚灵动的线条,胜过沿岸实物呈现的真实美。

这就是艺术美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同理,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不满意自己的境遇,羡慕别人,根源就在于距离。

很多青少年,隔着屏幕崇拜、羡慕明星光鲜亮丽,挣钱快。却不知当明星也不容易,付出的汗水和吃过的苦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很多明星为了拍戏,经常数月,甚至一年半载,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能陪伴家人和休息。寒来暑往,夏穿棉袄冬穿纱,意外受伤更是时有发生。

所以,艺术与现实不相容,艺术是主观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是有情趣的活动,在弥补人生与自然的缺陷的。而现实呈现出的却是面目狰狞。

三、学美学没有捷径。

朱光潜先生说: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

美,不仅仅是用眼看到外在物化的形象美、色彩美或声音美,更是用心感受和发现的过程。

感知美,不过是学美学的入门基础。

被我们忽略的美学细节,朱光潜先生告诉你

他在给初学美学的青年朋友写的《谈美——给青少年的第十三封信》中,针对大量提问:“怎么学美学?该具备哪些条件?用什么办法?”,给了几条学美学的建议:

1、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哪一条路是学好美学唯一的路。

他建议初学美学的青年,能够脚踏实地学习,多接触一些领域,如: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与哲学等,并将该领域内的内容,与美学、艺术创作融汇贯通,才能将美学成为“大美学”,任为己用,为社会服务。

2、学通一两门外语,阅读和翻译外文美学资料,掌握和积累必要的美学内容。

建议写些专题心得,同时不忘关注文艺动态,及其大家都想解决的时事热点,思考和表达其核心观点,提升自身审美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3、要努力掌握马列主义精神,有批判传承的精神,取其精华,弃之糟粕的辩证思想。

建议青年学美学,不仅要有艺术创作和欣赏基础,还要有文学、心理学、历史等基础,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彻底清除公式化、概念化,避免套公式,玩弄概念、以讹传讹。

绝不能道听途说、养成武断和不老实的习惯,把美学史当成导游书,替别人导游自己却不曾游过。

应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地去建构,中国美学与现实人生的关系,传承中国古典美学“人能弘道”,“人归生活”的当代传统。

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所要传递的思想之一:无用之大用。

他的书中还有很多精髓内容,值得多次阅读,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美学   中国   物体   主观   娱乐圈   客观   眼里   细节   现实   距离   形象   内地   建议   艺术   明星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