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2点,心大了事就小了,还怕日子不香吗?

你有过心情美美找领导汇报工作,被劈头盖脸一顿痛批而心情跌入谷底吗?

你有过兴高采烈地和闺蜜聚会,突然被召回公司,而心生不满吗?

你有过兴致勃勃地参加同学聚会,被人一顿胡乱操作扫了兴致而愤愤不平吗?

……

作为社会人,每天与周遭的人发生各种联系,难免与人发生不快、诸事不顺之时,

如何迅速调整心情,回归好状态?

《不在乎的勇气》正是一本帮助消除情绪,教会我们学会直面问题,不逃避、不抱怨、不指责,安然以对,活出自己欢喜人生的生活实践操作丛书。

学会2点,心大了事就小了,还怕日子不香吗?

作者是日本超人气心理咨询师大岛信赖,他从自身心理成长痛感出发,用生活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示范,给予64个钝感力练习和生活技巧指导,视角新颖,引导人们自我心理成长,清除心中的负面情绪。

本书是继他出版《情绪暴走不是你的错》、《现在这样就很好》、《我可以不计较,但你不能理所当然》的又一力作。

他分别从“为何受伤的总是你”“练习钝感力”“你想多了”“华丽地忽略掉生活中棘手的人”“现在这样就很好”5章节的内容来阐述。

让我们从在乎他人的看法,期待被认可,被赞同、被喜爱,转变“他人的意见其实没你想的重要”,摆脱抑郁、焦虑、闷闷不乐,心中安定平和的状态。

本书中作者大岛信赖例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示范讲解如何掌握钝感力,在此分享让我很受用的2招。

一、灵魂拷问自己,分辨哪些事可以无视。

生活中,时常会被乱七八糟的琐碎事件影响了心境。

心境不好,自然情绪不好,做事效率就会降低,学会辨识哪些事是该在乎的,哪些是无关紧要可以无视的事,可以大大地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作者大岛信赖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沮丧时,让自己像个“有钱人”那样,灵魂拷问自己:这件事情值得我在乎吗?

因为通常有钱人遇事很善于转念:我的时间这么宝贵,与其在鸡毛蒜皮小事上浪费,不如把时间用去挣钱。

转念之后,他们就能很快无视繁杂琐事,调整状态重新投入工作中。

灵魂拷问能让自己从“贫穷”的思想中解脱出来,用最快的速度解开纠结和不悦,情绪回到正轨。

拿堵车来说,如果想着“怎么还堵着,司机怎么还不快点开?”,一直用这种焦躁的心情等待,就会让自己越烦躁。

而此时如果能转念拷问自己:堵车这事值得我这么焦虑吗?是我能改变的吗?如果不能,堵车时段我可以利用起来做些啥事呢?

转念:“嗯,是的,堵车是我无力改变的事实,既然这样,就好好利用这个时段看看电子书、听听音乐,看看夕阳西下,放松下工作一天紧绷的心情也是很不错。”

通过换个心境,迅速调整情绪,就不会因等待而烦躁。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也可以把这个方法用起来。

本人作为在职教育者,每天面对一群上天入地的神兽,还有一堆繁杂琐事要处理,时常感到烦躁。尝试大岛信赖教授的方法来调整情绪,屡试不爽。

当心情不悦时,尝试此法试试,一定会让你神清气爽,心情阴转晴的。

学会2点,心大了事就小了,还怕日子不香吗?

二、原来别人的“攻击”是源于嫉妒。

作者在书中举个亲身实例:曾经有一次,他被同事指着工作方案说不对,于是按照大幅度修改了工作方案,做了一系列调整,结果同事在他背后大肆地嘲笑,还说他蠢,令他内心委屈和愤怒之余,又忍不住想:为什么大家要怎么对他?

过后,偶然有天他看了电视节目《动物世界》,看到动物幼崽在嫉妒时,也会对同胞发出攻击。顿时茅塞顿开,受此启发反躬自省,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也曾有不知不觉嫉妒后辈的时刻,不自觉地给对方使绊子的时候。

作者在本书中讲到家庭生活,父母对孩子的指责呵斥,也很可能是源于嫉妒。

当父母口口声声对孩子说:“都是为了你好!”“你得改正错误!”,就很可能是出于嫉妒心理。

因为孩子的青春活力,对比之下,父母联想到自己年老体衰正在发生,于是不知不觉地变成宣泄自己嫉妒心的破坏型人格。

在日常中,父母还可能嫉妒孩子的想法与众不同,想法的创意,为了维护“父权”“母权”就会发生指责呵斥孩子,故意做出干扰其实施想法的行为,一次体现自己的权威。

这种不知不觉的嫉妒心理,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是不容易体察到它的存在。但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中,的确经常发生。

因此,当自己遭遇到别人的刁难和指责时,就想:他这是在嫉妒我!

可能是嫉妒我的美貌,也可能是嫉妒我的才华,还可能嫉妒我比他受领导器重……一旦以自己为中心去想,自然很多事就想通了,看透了,明白了!

《不在乎的勇气》这本书中,还有很多非常棒的练习钝感力的方法,每个读者get到的点不同,受用的内容也不同。

最后,送上我想说的一句话:生活是自己的,心情也是自己的,心大了,事就小了,日子自然就香了。

学会2点,心大了事就小了,还怕日子不香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烦躁   心境   实例   情绪   想法   灵魂   父母   状态   日子   发生   自然   孩子   心理   心情   作者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