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父母,不同的孩子

01

前几日带孩子参加兴趣课体验,我们一群家长坐在外面等候,很自然的我们就聊了起来。

其中有一位大姐,穿的比较朴素,隐约可以看到她零零落落的白发。她的头法扎得有些乱,

她的一只手用绷带缠着,说是干活的时候被机器压着了,头发也是孩子给她扎的。

大姐看我挺亲切的,就跟我倒了一肚子的苦水。

02

她说,平时也没人可以说,接不上气的时候就去天台上哭一会,下来了继续生活。

今天过来上课的是小女儿,家里还有一个大女儿。

说起她的大女儿,那真的是闻所未闻!女孩15岁了,本该上初三了,今年开学才上初二,并且至今还未去学校报到!在家里喊着说自己人不舒服,要去住院检查身体!

大姐说,每次不想上学就变着法儿的想花样折腾他俩。

小学的时候还能管管,到了初中,整个就无法控制了。有时候,还会用死来吓唬大姐。

大姐也会听周围有类似这种偏激的孩子发生了意外,所以对大女儿便是百依百顺。

虽然言语间大姐可劲的吐槽自己的大女儿,但是在说到大女儿什么事情都会跟她说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里闪着光。大概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吧。

大姐说大女儿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还好后来生了了老二。这二女儿就贴心许多了,大女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报得课外学习,几节课就不去了,全都给这老二来捡漏了!二女儿还会理解妈妈的辛苦和不易,在学习上也没让她操过心。

03

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思索: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环境,为啥养出来的两个孩子天差地别呢?

当下这个社会,大众习惯性的把孩子的 行为举止都归因于家教问题。

作为我们这一代的家长,真的是很不容易。除了要赚钱养家,还要兼顾孩子的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生怕被同期的孩子甩开N条街。

即便有很多父母天天陪着,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按照预期成长。

两个相同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是性格,学识都不见得能均匀。

就拿我和弟弟来说,我打小学习就很自觉,我妈妈从未管过我,但是我的弟弟就完全不一样了,每天放学书包先到家,人就飞了。

印象里好像没见过他写作业,反而是我自己,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兢兢业业风雨无阻。

长大后,我和弟弟的性格也截然不同了,我慢慢的感觉到,弟弟的这种成长轨迹反而更加能适应这个时代。

现在的时代跟我小时候的情况又不太一样了。我们的小时候,玩耍很简单,只不过是几个人在一起扔扔弹珠石头,跳跳皮筋,环境是相对单纯和封闭的。

而现在的孩子,周围的信息量真的是太巨大了。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综艺节目,动漫电影,还是短视频,这些带来的正面负面的知识无孔不入的冲击着孩子们的认知。

孩子在这些信息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性格和行为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

04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父母说了孩子就能去听的,特别是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

如果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想最多的时候应该还是在6岁之前吧。那段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最强的,孩子的可塑性也是最高的。

就像刚才那位大姐,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对待大女儿的方式,她感叹道,或许是自己对他太过顺从了,才会导致如今的无法无天。

大姐现在的无可奈何,是如此的无力和心酸,任凭小女儿这样折腾着渐渐老去的父母,无计可施。

据说她心理医生也看过了,甚至以以抑郁症名义休学住院过一年,可惜,结果还是没有改变。大姐说,孩子如果真的不去读书,那就算了吧!毕竟平安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无奈的退而求其次的被动接受,我都挺心疼这位妈妈的。不知道那位15岁的女孩,她可曾心疼过自己的父母......

05

我想说,在能管束孩子的年龄选择纵容,那么就只能在无法管教的年龄承受痛苦。如果你的孩子还小,请尽早给孩子立规矩,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孩子都是很聪明的,领悟几次就明白了!

同时,也希望社会能给如今的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我们也都在摸爬滚打中学习着,努力着,让自己的孩子朝着美好的方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天台   父母   孩子   大姐   心疼   小时候   弟弟   性格   家里   家长   年龄   女儿   妈妈   环境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