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母婴评测,我们该如何看待?

本文参考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0年版)和《美日欧发达国家食品检测机构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大火的母婴评测,我们该如何看待?

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关于母婴的各类评测内容非常火,都号称自己是送到了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所谓的「检测报告」,引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猛的一看很符合逻辑,非常有道理,但是实际这里面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和漏洞

首先说结论:

下面是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可米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真正的食品抽检流程是怎样的?

根据2020年最新版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我们以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为例。


大火的母婴评测,我们该如何看待?


抽样方法以及数量:

封样和样品运输、贮存:抽样完成后由抽样人与被抽样单位在抽样单和封条上签字、盖章,当场封样,检验样品、备份样品分别封样。为保证样品的真实性,要有相应的防拆封措施,并保证封条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破损。样品的运输、贮存,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符合产品明示要求或产品实际需要的条件要求。在网络食品经营平台抽样时,抽样单和封条无需被抽样单位签字、盖章。


大火的母婴评测,我们该如何看待?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比起评测平台单个品进行检测,实际的检测的流程不管是抽样规则,样品数量,还是复检,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避免因单次的测量误差影响全局......n 个环节,n种部位,n个样品,n次检测,这些算下来,怎么都要远远优于那些所谓的评测自媒体,更不用说评测自媒体只是单次单个样品,检测的准确度必然存在一定误差。

其次,检测机构,检测方法,检测环境以及送检样品的状态这些不被大众熟知的细节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虽然都是可以叫「检测机构」,但是这里面的区别非常大。因为不只是有食品检测,还有化工品,农产品等等很多门类检测,如果检测机构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那么这个机构必须要有相关的认证证书,同时检测人员要有对应的从业资格,但是这些都并未被提及。

不同的元素进行检测可能会有多种检测方法,如果是细则有规定的,那么按照细则上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即可,但是如果没有规定的话,那么元素检测就会有多种方法,而采用不同方法检测肯定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这些也未提及。

送检样品是否已经拆开包装,中间运输中是否有污染等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这些也从未被提及。

总结下来,评测自媒体单个产品送检检测一次,相比于标准的食品抽检流程会有较大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检测机构资质,检测方法,检测环境都未详细的补充说明,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存在疑问。

最后,可米觉得影响这些评测自媒体最大的问题在于中立性。目前国内的这些评测自媒体的商业模式是做所谓的产品「评测」,「评测」出结果后,就挑选结果好的商品来放到自己的商城来进行售卖,卖出后赚取佣金。因为存在这个商业模式,这些评测机构就和产品方有了商业利益输送,就导致这些评测自媒体的中立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的,这些测评自媒体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安全起到了监督作用。

因为目前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制度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有以下几个问题:


大火的母婴评测,我们该如何看待?

所以最后可米提醒各位家长,对于评测自媒体内容要理性看待,不要照单全收,「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后看到评测视频时,可以先不要直接下单,先综合考虑宝宝实际情况,品牌历史,成分表,配料表,认证,以往的用户评价等等多方面,再决定要不要买,而这个过程,可能就避免了很多个套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封条   库房   误差   大火   食品安全   母婴   样品   国家食品   备份   环节   流程   部门   机构   食品   媒体   产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