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周期性呕吐的特发颅高压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4岁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间歇性清晨呕吐10 个月。每 1-3 周发生一次,仅在早晨醒来时发生,并在发生后 1-2 小时内恢复。否认有其他相关症状,例如腹痛、视力障碍、平衡障碍或大小便失禁。在过去 10 个月中可能有过几次头痛,与呕吐没有时间相关性。

血常规、代谢、内分泌、过敏和免疫检查均无异常。消化儿科进行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没有任何明显的肿块或病变,没有炎症变化。鉴于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家族史(5个表亲),最终被诊断为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并开始进行止吐治疗。然而,与其他家族患者不同,患者症状并没有消退。为了明确诊断,由当地医院转诊。

转诊时,患者处于正常的健康状态:活跃、好奇、交流如常,在检查室来回跑。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转院后,发现基层医院的脑部 MRI有轻微异常 :T2 FLAIR序列提示双侧视神经鞘扩张(红色箭头),矢状 T1 序列显示在枕骨大孔水平的蛛网膜下腔液腔轻微异常(蓝色箭头),考虑不排除颅内压升高(图 1)。

表现为周期性呕吐的特发颅高压

眼底检查显示双侧无视盘水肿。

为明确诊断,动员家属,腰穿发现脑脊液压力升高260 mm水柱,葡萄糖、蛋白质和细胞计数正常。

大脑磁共振静脉成像 (MRV) 未发现静脉窦血栓形成或狭窄。

临床诊断: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治疗经过:

开始使用乙酰唑胺 (碳酸酐酶抑制剂) 进行治疗,并在密切门诊随访后出院回家。

在最近一次出院后 12 周的门诊随访中,患儿一直没有再出现呕吐。

相关知识点

碳酸酐酶抑制剂是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药物治疗方法。在这一类药物中,乙酰唑胺是最常用的。托吡酯是一种具有碳酸酐酶抑制剂特性的经典抗癫痫药物,常用于并发头痛的患者。关于乙酰唑胺或托吡酯哪种更有效,文献中报道的结果不一。当归因于肥胖时,体重减轻在管理中变得至关重要,研究发现总体重减轻 6% 可有效减轻视盘水肿。在伴有视盘水肿和头痛的严重视力下降的情况下,有必要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视神经鞘开窗术进行脑脊液分流术。迄今为止,尚未完成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或荟萃分析来明确最佳治疗方案。

既往笔记

反复发作性呕吐,原因查不出……

2021-10-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周期性   脑脊液   视神经   乙酰   水肿   综合征   箭头   碳酸   静脉   序列   门诊   高压   头痛   患者   异常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