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床边的经济学家》读书笔记—从婴儿到学龄前的数据育儿指南


这是知树堂的第227篇文章,文章长度4721字,需要阅读时间5-8分钟。

导读荐语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你便面临着各类重大决定。你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事物,于是向周围寻求建议,但来自家人、朋友、专家和互联网的建议却往往相互矛盾。经济学家艾蜜莉·奥斯特(Emily Oster)梳理数百项关于早期育儿的研究,从中挖掘出了最可靠的研究成果。她揭开了育儿的神秘面纱,排除了各类错误信息。奥斯特利用可靠的数据,帮助你选择能为你的家庭和宝宝带来最大效益的方法。

要点速记

知树堂读书笔记

可靠的数据和决策框架助你做出合适的选择。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你就面临着无数抉择,思考着如何给予宝宝最好的照料。于是,你向他人寻求建议,但每个人的观点却各不相同。尽管互联网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但其中纷杂的信息却让你更加混乱,而所谓的专家建议也都相互矛盾。不过,下述的研究信息就人们在早期育儿阶段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了相关数据。

“基于同样的数据,你我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定,但我们都应将数据作为基石。”

可靠的研究是在仅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该单一因素变化造成的影响。研究各式各样,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性研究是在不控制所有变量的情况下,将一组与另一组进行对比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则是收集特定群体的数据,如具备早期阅读能力的儿童,以确定哪些因素导致了该情况的出现,而轶事证据则是来自经验或传闻的证据,比如从他人口中听闻,“我有一个朋友,她选择母乳喂养,后来她的六个孩子都考上了哈佛!”,但统计学家很快指出,轶事并不属于数据。

提前了解产后的情况,做好合适的规划有助于指引渡过育儿早期。

提前了解产后前几天和前几周的情况将会对你有所帮助。举例来说,如果你产下男婴,那么你必须决定是否要让医院为他进行包皮环切术。如果你信仰的宗教有进行割礼的传统,那么做出这个决定并不难。跟其他手术一样,包皮环切术也存在一些小风险,但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小。研究表明,包皮环切术有益健康,比如降低艾滋病、性传播感染和尿路感染的风险。但与其带来的小风险一样,该手术带来可量化的效益并不高,因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

“育儿过程中面临的抉择并没有一套适合所有人的完美答案。你只能在兼顾自己的偏好和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医务人员会监测新生儿的体重,观察其是否患有黄疸。婴儿出生后,体重通常会下降,医生会留意其体重数据,观察婴儿是否有脱水等症状。如果婴儿的体重比平均水平低太多的话,医生可能会提议奶瓶喂养搭配母乳喂养,搭配短短几天的奶瓶喂养也不会对母乳喂养造成负面影响。半数新生儿都会表现出黄疸的症状,这是因为他们的肝功能尚未成熟,无法分解红血球,但出现严重危险的概率极低。大多数情况下,黄疸会随着婴儿的发育而消退。

现在来了解一下妈妈在分娩后身体恢复方面的相关内容。在分娩后,妈妈常出现的问题是阴道撕裂,但仅有1%到5%的女性会出现严重的撕裂伤。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在这期间,正常排泄功能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剖腹产属于大型的腹部手术,因此术后所有需要腹部肌肉用力的活动都会让你感到疼痛,这时候你需要有人帮助你洗澡、穿衣以及上洗手间。

还有一点,产科护士会将婴儿紧紧包裹在襁褓中送回房中,而尼龙搭扣能帮你更容易收紧襁褓。襁褓能避免让婴儿兴奋过度,有助于平复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入睡。然而,传闻襁褓会增加出现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风险,这一点并无根据,要降低出现SIDS风险的最佳方式是让婴儿保持仰卧睡姿。

妈妈常为宝宝哭闹和荷尔蒙激增所困扰。

婴儿常常会哭闹,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你可能会以为宝宝患有肠绞痛,而事实上,仅有9%的婴儿会存在肠绞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哭闹”。但是请放心,宝宝哭闹并不是你的错,而且他们也很健康,哭闹症状通常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左右会减轻或消失。

那么产后什么时候才可以进行锻炼或是恢复性生活呢?大多数女性在产后六周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的锻炼,但应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焦虑一样,产后抑郁十分常见,锻炼有助于缓解这一情绪。孕期激增的荷尔蒙会影响你的情绪,但它在产后几周内便会减退,而产后抑郁却可能会持续几个月之久。在这个时候,请不要自责或独自承受,而是向医生寻求帮助。

人们普遍认为,产后六周后才能恢复性生活,但并无研究证明这一观点。如果存在会阴撕裂伤,则应该等到伤口愈合后再恢复性生活。一开始恢复性行为时,你可能会感到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疼痛在产后仍持续了很长时间,那么你应该咨询医生。许多治疗方法,比如物理治疗,都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母乳喂养的误区和错误信息让喂养选择变得复杂。

公共卫生官员、医生、护士、你的家人和其他妈妈都会告诉你母乳喂养的宝宝免疫力更强,智商也更高。他们还会告诉你,母乳喂养不仅能帮妈妈减重,还是一种免费的避孕方法。但事实上,你很难找到支持这些说法的研究。如果其他女性拥有比不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好的资源,受教育的水平更高,那么她们的宝宝很可能发育得更好,这一点与母乳喂养并无关联。因此,母乳喂养和婴儿发育得更好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在宝宝出生前,你是需要珍惜和保护的容器。而它出生后,你就变成了专为满足宝宝需求的哺乳工具。”

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些许儿童患胃肠道感染和皮疹的风险,但并未证明它能降低患其他儿童疾病的风险。此外,研究也并未表明在体重、智力和哮喘方面,母乳喂养能为宝宝带来长期的健康福利,但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确实会降低20%-30%。不过,即使不选择母乳喂养,你的宝宝也能够健康成长。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和睡眠训练是新手父母面临的两大难关。

SIDS是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它的具体起因仍然不明。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采取以下四项预防措施:将宝宝“放在父母的房间,让他或她独自在婴儿床上仰卧睡觉,不放任何柔软的物体在宝宝身边”。

20世纪90年代初,有研究表明,婴儿趴着睡或睡觉时盖着毯子容易引发SIDS。而上文的第二条建议,即让宝宝独自睡在婴儿床上,则颇具争议。尽管担心睡着后可能不小心闷死宝宝,与宝宝同睡仍是很多父母都会做出的选择。但如果成年人有抽烟或饮酒的习惯,那么同睡时,宝宝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最高。此外,千万不要和宝宝同睡在沙发上,在该情况下的婴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标准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育儿的建议也随之变化。但从我们的童年时期到现在,睡眠建议也许是变化更大的一项。”

大多数方法,包括流行的费伯法(Ferber method)都主张让婴儿“哭出来”。有方法提议,让宝宝哭出来,而父母只需每隔一段时间查看宝宝的情况,从而让其学会自我安抚。对婴儿进行睡眠训练能让父母好好休息,有助于减轻妈妈的抑郁程度和压力。但不赞成让婴儿哭闹的人认为,放任宝宝哭闹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不过,对经过睡眠训练后的婴儿进行行为管理,会让她或他更有安全感,更容易满足。此外,如果父母能坚持同一个计划,那么睡眠训练就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不要犹豫,接种疫苗吧!

尽管儿童疫苗接种存在争议,但科学明确表明,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它能防止儿童生病和死亡,而由疫苗引起的并发症,如过敏反应等,并不常见。此外,疫苗接种也有效预防了各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如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天花,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疫苗的出现是数百年来人类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

1998年,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发表了一篇论文,将疫苗接种和自闭症联系在一起,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疫苗的抵制。虽然科学界和医学界很快就提出异议,韦克菲尔德也被吊销了行医执照,仍有反对疫苗接种的网站继续散播虚假信息,宣扬伪科学。但各个权威的医学协会从大量的证据和研究中得出结论,支持为儿童接种疫苗。

在家育儿还是重返工作岗位是父母在情感上面临的最大育儿抉择之一。

由于需要双份收入,大多数家庭成员只能选择重返工作岗位。但如果有选择余地的话,你可以考虑为孩子做出最优选择。尽管父母多一些假期来陪伴孩子对其成长有帮助,但父母忙于工作也并不会对孩子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影响。生活中,有些人渴望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而有些人则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你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决定才是最适合每个家庭成员的,并客观地列出家庭预算,算一算照料孩子的开销是否占据了你绝大部分的薪资,想一想是存有积蓄,还是有更多时间呆在家会让你更加开心。

“确保做出的选择同样也适合作为家长的你,因为育儿质量比选择托儿服务更为重要。”

如果你和伴侣决定在休完育儿假后重返工作岗位,就需要选择一个托儿方案:是托儿中心、还是家庭日托,即由保姆或是家庭成员来照顾孩子,抑或是结合这两种方式。日托中心略微有助于孩子长期认知能力的增长,但孩子短期行为表现则会稍微差一些。而保育的质量越高,孩子成长得越好。选择看护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看其与孩子的互动情况,而托儿中心则必须为孩子提供安全干净的环境,让他们有玩耍的空间,能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儿童看护人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对待孩子需要怀有热情和爱心。

清晰易懂的辅食指导原则。

吉迪恩·拉克博士(Gideon Lack)和他的团队就过敏问题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该试验改变了婴儿早期摄入花生的相关医学建议。拉克发现,从婴儿时期便摄入花生可以降低花生过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西方国家,大多数父母都会遵照AAP的饮食建议,比如婴儿四到六个月大时,可开始食用米糊或谷类米糊,随后可每三天摄入一种水果和蔬菜,再过一个月后便可以摄入肉类。

当宝宝可以吃辅食后,则可以添加一些膨化谷物或脆谷乐(一种谷类休闲食品),而后随着孩子的发育,逐渐淘汰糊状食物。通过每次给宝宝喂食,你便可以留意他或她是否会对某类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有些孩子会对牛奶、花生、鸡蛋、大豆、小麦、坚果、鱼和贝类过敏。但要记住,不要以贿赂或是威胁的方式来让孩子吃饭,在孩子拒绝尝试某种食物后,不要当即提供其他的食物选择。

无需过度重视儿童身体发育的里程碑。

新手父母常常过于看重宝宝各种第一次的时间,比如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第一次爬、第一次走等等。但是这些发育的里程碑仅仅是取了一个广泛的正常平均值,无论你的宝宝是在8个月大还是15个月大的时候学会走路,都属于正常范围。儿科医生关注的是那些发育远远比正常范围迟缓的孩子,这表明他们可能有严重的问题,比如患有脑瘫或是更罕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父母常常会担心自己的孩子频繁生病,不过学龄前的儿童平均每年会感冒六到八次,所以看起来他们总是挂着鼻涕。

宝宝说的第一句话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你能从中瞥见她或他将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比较自己的宝宝和其他宝宝在语言能力上的差异,担心宝宝语言能力发展滞后,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儿童两岁时,词汇量约为75至550个,而一般来说,男孩的语言能力比女孩发展更慢。但是,孩子说话的早晚跟后面的成就并无关联,晚开口说话的孩子在发育成熟后,也跟其他孩子没有差别。

关于作者

艾蜜莉·奥斯特(Emily Oster)是布朗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以及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还著有《好“孕”大数据:一位经济学家的理性怀孕指南》(Expecting Better: Why the Conventional Pregnancy Wisdom Is Wrong – and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Know)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奥斯特   婴儿   儿童   都会   数据   托儿   可能会   疫苗   产后   经济学家   床边   学龄前   父母   风险   妈妈   宝宝   建议   孩子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