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最近看了一部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本以为是俗套的爱情剧,追剧也只是因为喜欢男主角金秀贤,但看着看着,发现这部剧描述的重点其实是亲子关系、原生家庭,男女主角、配角均是有着童年创伤的人。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其中一个小配角叫权起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剧中他饰演了一个有名有望的议员的小儿子,在外人看来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不幸的是,他竟然患有躁郁症,一发病就会变身暴露狂,然后被送进当地的精神病院里。

这一年,他又被关进了精神病院,是因为他爸爸要参加政界的选举,害怕他闹事丢人,后来阴差阳错,权起道跑到了爸爸的选举现场大闹,把家丑当众抖了出来,在场的人都知道了受人尊敬的议员家中竟然有一个精神病儿子,让爸爸颜面扫地。

他边哭边说:爸爸从来都不正眼看我,就因为我没有哥哥姐姐们优秀,为了能得到爸爸的关注,所以就上蹿下跳发疯闹事,结果闹着闹着我就真的疯了!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他的妈妈跑过来扇了他一巴掌,责怪他给家里人丢人现眼,用非常难听的词辱骂他。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看到这的时候,我已经是泪流满面,原本一个正常的孩子,就这样被逼疯了,疯掉的原因竟然只是为了让爸爸多看自己一眼,哪怕就一眼。

在父母眼里,权起道不如其他子女聪明,考不上好大学,更没有体面的工作,无法给父母脸上贴金,不能给爸爸的仕途之路增加亮点,所以就不配得到父母的关注,这个理由真让人心寒。

孩子拼命捣乱,有时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

起初我实在难以理解孩子为什么要用做坏事、捣乱闹事这种负面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后来我在看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以后,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大多数的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权起道的发疯正是这个“希望特别差劲”的状态,在他那几个优秀的哥哥姐姐面前,他毫无光环,卑微的如同尘埃,倘若只是继续循规蹈矩下去,也是在父母那里激不起一点浪花,于是,他开始发疯胡闹,果然,一胡闹爸爸就会立刻出现,即便是不堪入耳的辱骂,在权起道看来,也能证明爸爸是在乎自己的,如果不在乎,连辱骂都懒得张嘴了。

剧情里有这样一组镜头,权起道在闹事之后被重新抓回了精神病院,他躺在床上,用手摸着自己被打的左脸,看着天花板微笑着叫了声“妈妈”。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他把妈妈扇过来的巴掌当成了珍贵的馈赠,如果不闹事,妈妈连巴掌都不会给他。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复盘一下自己的童年或者借鉴别人家孩子的经历就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1、孩子用捣乱闹事来获得父母全神贯注的陪伴

有一段时间我醉心于追剧,手机不离手,之前我会非常积极的陪墨仔玩玩具、做游戏,但是追剧的时候我完全不想搭理他,只想坐在沙发上刷剧,让他自己一个人在旁边玩。

他玩着玩着就开始捣乱了,乱扔玩具、发脾气、各种找事,我自然就生气了,严厉训斥他,让他把玩具收拾好,后来我反省自己,其实墨仔没有错,他只是在用捣乱的方式来抗议我看手机不搭理他这个事情,显然,目的达到了,我终于放下了手机,追着他满屋子跑,让他收拾玩具。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突然开始捣乱、莫名其妙各种找事,先不要急着发火,冷静地回想一下事发时候父母和孩子各自做了什么事情,如果是家长自顾自的玩手机,完全不搭理孩子,或者心不在焉的和孩子互动,不用怀疑,孩子是在抗议你敷衍的陪伴态度。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2、孩子用错误、极端的方式来确认父母的爱

我和我妈的关系比较冷漠,从小如此,因为我总觉得她并不爱我,有时候和她吵完架我就会离家出走,住在同学家,短则一两天,长则一周,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所以我总希望我妈会去学校找我,看看我是否安全,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找过我,最后我只好灰溜溜的自己回家,回家后又是一顿臭骂。

长大后,我经常回想,我明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为什么还要反复用离家出走这招?

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不确定妈妈是否爱自己。

离家出走的时候抱有一丝希望,出走回来的时候满怀失望,然后又寄希望于下一次的离家出走。

说到底,还是在刷存在感。

所以,当我自己成为一个母亲之后,我非常愿意去探寻孩子不寻常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只有找到这些真正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不良行为。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才是化解不良行为的良药

1、我们爱孩子,应和孩子爱我们一样,是无条件的

如果要说爱,孩子对父母的爱远比我们对孩子的爱要来得更纯粹、更真诚,孩子爱我们是无条件的,不管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裕,工作是好还是坏,对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们依然会全心全意的爱着我们,随便给颗糖就能让孩子笑逐颜开。

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经常是有条件的,建立在孩子听话、乖、不惹事、努力学习、好好吃饭、认真做作业等一系列符合我们要求的事情上。

为了达到目的,有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你不。。。。我就不爱你了。。。。”,“你再。。。我就不要你了。。。。”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陷入时刻失去爱的恐惧中,他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配得到父母全部的爱。

倘若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又该如何做,才不会失去爱。

如果孩子走上了一条积极的道路,激励自己不断进取,这便是极其幸运的,如果孩子反其道而行,追求优秀不得,转向“特别差劲儿”这条路,自暴自弃,那将是父母和孩子难以愈合的伤痛。

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不论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遇到了多大的麻烦,都不要怀疑父母对他的爱,我们爱你和你做了什么事情无关。

或许有的人会抬杠说,难道孩子违法犯罪了我们还得和他说“孩子,我们爱你”么?但如果孩子从小得到了正确的关爱,他还会违法犯罪么?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2、完全接纳孩子,接纳他们原本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育儿最怕的就是,我们拼命让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想要的那个样子,完全忽视孩子原本的样子。

比如,孩子是内向气质,但我们非要让他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孩子擅长画画,我们执意让他学书法,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我们非要让他考清华北大。

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都在对抗,孩子为了反抗家长,有可能会出现沉迷网络、逃学、叛逆等一系列不良行为。

所以不如因材施教,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特点,提供最大的支持,减少与孩子之间的对抗,让孩子树立属于自己的目标,成长为一个自己想要的模样。

我们的爱最终是要为孩子保驾护航的,而不是成为他们的阻碍和束缚。



把自己逼成疯子,只为得到爸妈的关注,这部韩剧里的孩子让人心疼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孩子   目的   精神病院   差劲   精神病   疯子   不良行为   心疼   爸爸   样子   家长   父母   玩具   妈妈   优秀   方式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