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这段时间很少写文章,因为我这两个月一直在带墨仔往返于眼科医院,进行各项眼睛检查,散瞳验光,找不同的专家咨询治疗方案,面对我一直不想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墨仔的间歇性斜视及散光。

因为我自己是超高度近视,知道这个程度的近视必定会遗传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视力,所以孩子从6个月开始我就带他进行视力筛查,我一直关注的是孩子的远视储备,未曾想墨仔又出现了右眼间歇性斜视和双眼散光,真是雪上加霜。

目前墨仔的眼睛总体的问题是: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医生说斜视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散光需要佩戴眼镜,听到这个诊断结果,一时间我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为墨仔才三岁九个月,就要开始戴眼镜,可能还要在眼睛上做手术,但是,如果这是正确的、唯一的治疗方案,只能接受。

跑了两家医院,咨询了三个眼科专家之后,目前定下来的治疗方案是:配镜可稍微推后,但肯定在小学以前就必须得配了,对于间歇性斜视先进行30天的视力功能训练,观察是否有改善,再决定是否做手术以及何时做手术。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墨仔在进行视力融合训练

如果家长抱有侥幸心理,对孩子的斜视和散光问题置之不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当我将孩子斜视这个检查结果告诉家人以后,家人觉得做手术这个诊断是不是“过于夸张了”,说没关系的,长着长着就好了,还举了好几个孩子的例子,说这几个孩子小时候也是斜视,但长大就好了。

我理解家人的想法,谁都希望自己孩子身体健康,但是面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时候,这种“幸存者偏差”的经验之谈是不可取的,因为有可能会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眼睛问题一定是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有一种斜视确实是生理性斜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会自动消失,但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所有斜视的孩子都是生理性斜视,等孩子长到5、6岁发现斜视还没有消失,这个时候再去就医,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部分视觉功能就会丧失。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斜视和散光对视力造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

1、斜视和散光都容易引起弱视

出现斜视的那眼睛,眼位是不正的,会向外、向内、向上或者向下偏斜,这只眼睛反馈给大脑的图像就是不清楚的,高散光的孩子不论是看近还是看远都是不清楚的,大脑经常接受到不清楚的图像就会抑制有问题的那只眼睛的功能,从而最终导致弱视的形成。

一旦形成弱视,对孩子的视力损伤是非常大的,并且今后的治疗之路是既困难又漫长,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的不配合,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类似于遮盖、点药水、视力训练等这样的治疗手段都会被孩子抗拒,家长要付出极大的耐性引导孩子。

2、失去立体视觉和融像能力

斜视最大的危害是会让孩子失去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一种高级的视觉功能,如果丧失了这个功能,长大以后很难从事精细类的工作,比如医生、飞行员、绘图等等,即使是日常开车,也会受到影响。

3、引起孩子自卑等心理障碍

斜视从外观上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和正常孩子的眼睛是有明显区别的,看起来很“奇怪”,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外貌上的异常可能会带来不友好的嘲笑,引起自卑等心理障碍,对日后的学习、交友、工作各个方面带来不便。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斜视和散光的视力问题,一定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尽早就医,配合医生执行一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枯燥单调的训练,日复一日

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有斜视或散光

1、家长肉眼可见的一些表现

斜视是非常好发现的,因为肉眼可见的眼珠子不在眼睛中线位置,发生偏移,或者看东西的时候总是歪着头,墨仔是间歇性斜视,会在犯困、疲惫等情况下很明显的发生偏移,并不是一直偏移,正是因为偶尔才发生的偏移,才容易让人产生侥幸心理。

散光具有隐蔽性,因为从眼睛的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并且3岁以前的孩子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即使看不清可能也说不清楚,但是由于看不清,孩子可能看东西的时候会下意识的离得特别近、眯起眼睛,这些表现都是视力问题的信号,家长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发现的。

2、有意识地早筛查、定期检查

最科学最专业的手段就是尽早地给孩子做视力筛查,每次体检的时候都要选择视力检查这个项目。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眼睛只有在上学以后才可能出现近视之类的问题,因为有些眼病是具有遗传性的,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某种眼病,如果不筛查,肯定是会错过最佳治疗期的。

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孩子一定要在半岁、一岁、两岁的时候去医院做视力筛查,然后给孩子建立视力档案,每年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3、父母任何一方中有视力问题

如果父母中有任何一方有视力问题,尤其是高度近视、弱视、散光等可遗传的眼病,那就做好心理准备,孩子的视力十有八九都会有问题,是不可逆的,这个时候家长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带孩子定期检查,尽早干预,控制眼病发展的程度和速度。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年龄偏小的孩子视力检查有难度,视力训练更艰难,家长需做好心理准备

在带孩子检查眼睛的这段时间里,极度考验我的耐心和安抚能力,遇到了很多困难,也积累了很多战斗经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提前在家里教孩子认识E视力表,减少在医院视力检查时候的误差

对于小年龄段,比如一两岁左右的孩子,医生会用一个仪器来检查孩子的眼睛,查出散光度、左右眼视力等,但是到了三岁左右,再去医院检查视力,就需要看视力表了,不认识E视力表的孩子可以看带有动植物图的视力表,但是最终还是需要看E视力表。

公立医院检查视力的孩子很多,医生的耐心也有限,不可能像妈妈一样特别温柔地引导孩子,所以如果孩子不会看E视力表,速度就会慢,三四秒回答不出来,医生就会催,一催孩子就害怕了,可能就不看了,这个时候就无法准确地辨别孩子到底是看不清还是看不懂,又或者是害怕不敢说了。

解决办法就是家长可以在家里教会孩子用手比划出E的方向,模拟视力检查,如果当地有比较专业的私立眼科医院,人少服务好,也可以选择这种机构带孩子去验光。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2、斜视有关的检查与孩子认知发展水平有关系,诊断结果不一定准确

在确认墨仔是斜视以后,医生让墨仔做了几个检查,用来判断他的立体视觉功能缺损情况,其中有一个检查是需要墨仔操作鼠标将电脑屏幕中晃动的+号快速移进一个小圆圈里,操作鼠标这个动作对于3岁多的孩子来说着实太难了,孩子得摸索半天才能感受到屏幕里那个+号的移动方向和自己手里鼠标的移动方向的关系。

尝试了好几次以后,墨仔才摸到门道勉强将+号移到了圆圈上,但是这期间医生明显不耐烦了,声调高了许多,催着说快点,最后在检查单“轻度缺损”那一栏打上了一个对勾。

后来我专门问了主治医生,医生告诉我,这个“轻度缺损”不一定准确,因为孩子认知可能还达不到,配合度不高,检查结果就不一定准确。

所以这类和认知有关的检查,家长要仔细咨询医生,也要注意鉴别自己孩子的状态和配合度,不要轻易一锤定音。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3、视力训练道阻且长,枯燥无聊,小年龄段孩子配合度不高

墨仔目前在进行和斜视有关的视力训练,先训练30天,风雨无阻每天早上9点到达医院的训练室,一共有5个训练,时长加起来共计50分钟,其中有2个训练是戴着特殊眼镜在电脑上做聚焦训练,尽管电脑上的图案是可爱的小动物,但是一直盯着真的太考验小年龄段的孩子了,墨仔坐着坐着就喊着忍耐不住了,我只能蹲在旁边用各种故事引导他,坚持做完。

另外1个训练是盯着绳子上的由远到近移动的红球练习聚焦,每次珠子移动到鼻尖时候,墨子就不盯了,怎么引导都不愿意盯,这个训练试了一次后就放弃了。

还有一个训练是离导脉冲,在眼睛上戴一种特殊眼镜,墨仔害怕闭上眼睛,哭着闹着就是不戴,我是用各种好吃的、小汽车作为奖励才能进行下去。

基本上每天的训练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哪个训练是要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才能完成的。

年龄大的孩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就是这种三四岁、两三岁的孩子,会各种不配合,不配合训练就意味着训练效果会打折扣,也特别考验家长的耐性。

3岁儿子确诊斜视加散光,父母视力问题会遗传,尽早干预千万别拖

墨仔最不配合的一项训练,离导脉冲

虽然训练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只要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再难也得坚持下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斜视   视力   视力表   弱视   眼病   间歇性   右眼   近视   儿子   家长   视觉   父母   眼睛   医生   功能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