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欢迎来到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分享书中故事,解读大众人生。今天, 我将为你说说《半小时漫画唐诗》这本书的后半场:盛唐时期那些人和派。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昨天我们学习了诗歌从劳动号子初生逐步发展到六朝群魔乱舞阶段,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一群在“悲惨世界”的骚人勇敢的突破了六朝遗风。


不仅开创了近体诗局面,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诗的题材也不再局限于宫廷风,扩展到风土人情、边塞风光等。


今天我们来看看诗生高潮阶段:盛唐时期。


要说高潮,写诗也不像踢球一下就能蹦高了。


大唐当时的科举考试分进士科和明经,进士主考内容就是诗赋。


当官的没考个进士都抬不起头来,所以科举制也推动大唐进入一个全民写诗的时代。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这期间有一个活了86岁的传奇人物,把初唐的诗歌文化延续到了盛唐。


他的一生政绩平平却官途平坦载誉而归,是诗界少有的平顺,这个人就是“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

贺知章祖籍杭州萧山,早年迁居越州山阴。


年少时以诗文成名,36岁中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中了状元以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当了几年教授,在宰相陆象先和张说帮助下去了太常寺当礼官,正式步入公务员的行业。


这以后人生就开挂了,官虽然升得慢,却节节高升,一步步爬到三品大员的位置,稳坐中央50年重未被贬。


中宗神龙年间,他与张若虚、包融、张旭并称为“吴中四士”。


一生嗜酒,广交各路朋友,常趁酒性写诗文,与张旭论书法,也精通草书。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84岁那年在长安的紫极宫与42岁的李白因《蜀道难》相识,夸赞李白是“嫡仙人”,取金龟换酒与李白不醉不归,并将李白举荐给唐玄宗。


天宝744年,时年86岁的贺知章因病请辞,皇帝赠诗、皇太子率百官饯行,也写下了打小我们就背的《回乡偶书》,并于同年逝世。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流传在世的诗并不多,加起来才20首,传言说他写诗边写边扔。


写诗好写真性情,可以说是陈子昂倡导的“魏晋风骨”追随第一人。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他写的诗毫不雕琢清新潇洒,善用比兴寄托,引导唐诗从初升到鼎盛时期健康的发展。


李白

无论说诗说书法还是说政绩,贺知章好像也都算不上表现特别出色。


但他命好活在唐朝最好的时光,不仅耗死了大批神童走向人生巅峰,还挖掘了大唐乃至诗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诗仙”李白。


关于李白的诗作说起来,打小我们学得最多的就是他和杜甫的。


富二代李白15岁时就已有很多诗赋,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并就近游历。


到了24岁,开始辞亲跨省远游,34岁时写了《明堂赋》献玄宗想谋个官,42岁才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举荐下供奉翰林,这下也高兴坏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李白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结果玄宗找他来不过是写写娱乐诗,还处处遭人排挤,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又离开了长安。


44岁结识了33岁的杜甫,结伴同游,路遇高适,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还是没放弃他的政治理想。


又成了永王李璘的谋士,结果永王造反被发配到夜郎,逢朝廷大赦只是马仔的李白喜滋滋的写了《朝发白帝城》回到永陵,不到两年就逝世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的一生如同他写的很多诗一样,潇洒豪迈放荡不羁,也藏着不得志的落寞和心有不甘,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张九龄

唐朝诗人里官做得最大的就数张九龄,他深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没有像李白那样出门就撞见伯乐,四方寻找能傍的大佬。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不仅找到了当时文人界领袖政坛界三次为相的张说,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张悦死时还多次向玄宗举荐张九龄希望他得到重用。


张九龄也是有真本事的,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京科及第入仕以后,仕途一波三折。张说死了一阵子,玄宗才想起来张九龄有点本事,这才借着召回一路逆袭,官至宰相。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然后他也当起了别人的举荐人,孟浩然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希望张宰相提拔一下自己。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有人有人想蹭热度,也有人想趁机打压。


玄宗晚年好找乐子,张九龄是个耿直善谏的人痛斥安禄山李林甫为奸佞之臣。他的谏言无孔不入,劝玄宗以天下为重,整肃朝纲,还预言安禄山必反。


善拍马屁的宰相李林甫,抓住机会时时叨叨张九龄不好。玄宗一怒之下把张九龄贬了,有了《望月怀远》《感遇十二首》等佳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他的诗语言简单,诗风清雅积极向上,多表达人格理想,开启了山水诗“清澹”一派的盛唐诗宗。

各大派系

盛唐欣欣向荣,给了人多种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路子,除了参加科举、被举荐,还可以当兵。


国富民强,老百姓和国家都有不菲的家底,唐太宗以后的皇帝们就想通过“打仗占地盘”来炫富。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每块地盘上还设节度使,节度使下的文人写写诗,搞搞行政,都是一把好手,于是就诞生了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就主要写边塞的风景和军旅生涯的生活。


写作的手法就各种各样了,有写实景的也有写夸张一点,有写战斗情况的,有写日常生活的,有些思念家乡,有写思念妻儿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比较出名的有青春派王翰、写反战的李颀、边塞原著居民王之涣。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但边塞诗人的真正算大佬的还在后面。


01 带刀诗人高适

高适不仅打仗牛写诗也牛。把军旅生涯全部用诗写成了接地气的故事,而且还打成了将军封了侯。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在安史之乱前也没那么好运,考进士没有中,然后遇到杜甫、李白结伴开始穷游,后来被人推荐为县官又嫌当官无趣,辞官不做也写成了一首名篇《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跟随老大哥舒翰镇守潼关,老大在安史之乱中被挂掉以后,高适逃了出来被太子李亨看上,派去平定永王李璘叛乱,后来就一路官运亨通。

02 七绝圣手王昌龄

如果说高适爱写故事,王昌龄爱写景,情景交融。


王昌龄一出场就与人不同,别人忙着苦读诗书考取功名,他忙着到嵩山当道士。


没当几年觉得没啥意思,又跑到塞外去看风景,竟然诗兴难收,金句爆棚。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待了几年又想换地儿,回京一考科举就这么中了进士,被安排当了图书管理员。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没当几年,得罪了达官权贵,就开始了一路被贬的人生。官场失意情场得意,被贬期间交了很多知心诗友:孟浩然、李白、王维、岑参等。


后来觉得当官不顺辞官回家,再一次出游的时候,被刺史闾丘晓因嫉妒他才能给杀害。


03 戏精诗人岑参

岑参的诗风格与高适、王昌龄都不一样,雄伟壮观,充满想象力。


从小家贫丧父,5岁发奋读书读书9岁写诗,26岁考取进士,两次出塞,第一次出塞没啥意思回长安认识了李白、高适、杜甫等。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第二次出塞跟了名将封常清,开始写出很多脑洞大开的诗作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一年多以后安史之乱,岑参想回京在官场上混点名堂,虽然经杜甫推荐给皇帝当了个提建议的小官,但性子直也开始了一路挨贬的人生,最后病逝成都。


山水田园诗派

虽然人人想当官,但不是人人都能当上官。考个进士也不是容易的事,考完以后也未必能当上官。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于是有了另外一群人选了科举、举荐、当兵不同的路:隐居。隐居每天就是游山玩水,种种地写写诗就好了,这就出了山水田园派。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山水田园派的领军人物自然要数孟浩然,因为他几乎一生都在隐居。

01 诗星孟浩然

孟浩然出生于襄阳书香之家,9岁和弟弟一起读书习剑,17岁崭露头角,20岁游鹿门山写了《题鹿门山》。


23岁隐居鹿门山,写的诗也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风格。他的诗真诚不做作,自然无雕琢,像一幅幅水墨画。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5岁辞亲远游,广交朋友,结识了王维、李白等人,也顺道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入仕。但是一直没人举荐,听闻玄宗在洛,留滞洛阳三年一无所获。

39岁时第一次考科举不中,留于长安。此时与张说交情甚笃,拜访张说时遇到一次给玄宗方面自荐的机会,又说“不才明主弃”错失良机。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此后的孟浩然也是在出游、隐居、求官的路上反复。

不过,感觉求官更像出游写诗时附带的抒情功能罢了。

一个能因贪杯失约举荐人的求仕人,一个因贪吃几口食物而亡的人,得是多随性之人,心底也不想做官吧?

那时候书香世家的文化传承,如果没做个一官半职怎么给列祖列宗交待。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这观念让孟浩然玩得有点不太自然,总要搞点啥为自己隐居打掩护。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52岁时,王昌龄遭贬官途经襄阳,拜访孟浩然背上长了医治将好的毒疮,但孟浩然贪吃,食鲜疾发逝世。

02 诗佛王维

如果说孟浩然的诗是水墨画,王维的诗就是一幅幅色彩丰富的油画,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被称为诗佛,不仅因为他字摩诘,性子佛系,写的诗也很佛系。“维摩诘”,就是大乘佛教著名的在家菩萨,即身在红尘却又不染红尘的佛家弟子。


王维出生望族:太原王氏,9岁会写诗,15岁到长安谋仕,能诗善画通晓音律,特受贵圈喜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21岁进士及第任太乐丞,但是没任太乐丞几个月,就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就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状态。


期间遇到了老友音乐达人李龟年,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到后来,妻子去世,挚友孟浩然、张九龄也去世,王维就越来越佛系,当官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张饭票。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全心全意的装修自己的隐居豪宅辋川别墅,深居简出,写的诗也越来越佛系。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开篇:盛唐时期


安史之乱被安禄山俘虏当了伪官,大唐收复时因被俘期间写了一首爱国诗《凝碧诗》,弟弟平乱有功免了杀身之祸,这下更是过起了吃斋念佛的日子,彻底隐居起来。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61岁在别墅仙逝,一生诗作四百多手,几乎随手拈来都是一幅兼具画意、禅意、音律之美的好画作。

结束语

诗虽然兼具个人和历史的魅力,但是初读诗的人大多摸不到头脑,尤其是我国的教学一开始都是让孩子们背诵,只会背诵“僵诗”,何来赏析这一说呢?


作为一枚热爱诗词的小新,我刚开始也是浩浩荡荡诵诗队伍中懵圈的一员。此书虽浅显,却给了我更好清晰的思路。


本书的作者用漫画的形式把诗人写诗的背景和历史,轻松幽默的捋了出来,是萌新们培养诗词兴趣的良师。


关于《半小时漫画唐诗》就分享到这里了,恭喜你又读完一本书,明天我们继续学习中晚唐时的精彩故事《半小时漫画唐诗2》。


这里是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和你共读一本书,见证彼此的成长,关注我明天见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盛唐   唐诗   襄阳   边塞诗   诗史   大唐   安史之乱   边塞   长安   诗作   科举   进士   宰相   杜甫   唐人   开篇   李白   诗人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