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吃不饱,宝宝突然闹腾为哪般,原来是这个时期到了

有人曾问我,宝宝什么时候最好带?我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最好带。

在生孩子之前,虽然也了解过一些育儿的知识,但是对带娃这件事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感觉不就是这样那样,那样这样就搞定了嘛,没什么大不了。

书上得来终觉浅哪。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生孩子之后,光是睡觉这一件事,就把我们折磨得精疲力尽。队友多次感慨,真想把她再塞回肚子里去。

无独有偶,昨天又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一个刚出月子的宝妈,说出了同样的话,真想把孩子再塞回肚子里去。

我轻轻一笑,有苦,也有甜,心里想道,“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可怕的两岁,崩溃的三岁,不是说说而已。

其实看着身边纠缠着你的孩子,再回过头看看带娃的那些“痛苦”的日子,似乎并没有那么痛苦。

但是当初可不这么想。我觉得应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好了伤疤忘了疼导致想法产生了变化。

和无数的父母一样,我们曾经盼望娃是个吃饭睡觉不用请,一觉睡到自然醒的天使宝宝。

然而事与愿违。我家宝宝是一个严重的睡觉困难户,抱睡俩小时,放床一秒醒,不在话下。

在孩子入睡困难,从抱睡俩小时到拍睡10分钟,我做对了这3点这篇文章中写过,我是如何与睡觉“杀手”斗智斗勇并解决这个问题的,这里不再赘述。

改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向的反馈,则是坚持改善的动力,总得让人看到点希望才行吧。

猛涨期却偏偏要打破你的希望。

每次孩子的睡眠刚刚有所改善的时候,总是会突然变得糟糕,甚至比改善前还要糟糕。

这个时候,我就得赶紧出来劝慰队友,说莫急莫急,这是孩子的猛涨期到了,是正常的成长现象,要淡定。

说的次数多了,队友难免会不淡定,来一句淡定你妹。我也只好讪讪地躲开。

那这个猛涨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顾名思义,猛涨期就是说婴儿的身体以及大脑等快速成长的时期。因为身体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婴儿出现睡眠倒退,情绪烦躁,频繁吃奶等状况。

在一周岁以内,宝宝的猛涨期一般有7到10天,2到3周,4到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这几个阶段。可以看到,周岁以内的猛涨期还是比较频繁的。不过看着宝贝的成长,相信这些过程中的小波澜,爸爸妈妈还是能够克服的。

老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育儿也是一样。提前做好功课,做到心里有数,就更不容易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坚持向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

朴素的语言,真实的经验,平静地思考。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是一言,会持续和大家分享育儿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思考,欢迎大家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宝宝   队友   频繁   糟糕   睡眠   婴儿   肚子   想法   困难   痛苦   时期   不好   父母   正确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