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开学季,孩子教育,该何去何从?

有校外辅导班的时候,很多人抱怨。经济压力大,学校教的内容不够,孩子太累,学习越来越内卷等,不一而足。

双减政策落地,取消了学科类校外辅导,校外培训机构改为公益性机构。照理来说,释放了很多家庭的压力,但是,还有很多抱怨的声音。声称加剧教育不公平者有之,声称加重家长负担,造成学历歧视者亦有之。

归根结底,这些抱怨还是对于孩子教育成长之路的迷茫。

以前的模式很简单。

孩子数学不好?简单,报班;孩子面临中考、高考?简单,报班;别的孩子都在学乐高?简单,报班;辅导孩子写作业脾气暴躁?简单,报班。哪里不会报哪里。总之,就没有什么问题是报补习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报几个。

有没有效果不好说,反正在家长看来,是有效果的,起码有了心理安慰,还解放了时间。

压力是大了点,但胜在简单。培训班的核心就在于让家长觉得简单

简单,别看它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它却是很多事情的原动力和最终的追求。就比如说最常见的习惯和应激反应,都是大脑为了追求简单而偷的懒。

抗拒复杂,追求简单,这就是大脑的本质,是顺应人性的。

现在呢?双减政策一落地,辅导班没了,简单不了了,无怪乎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对家长来说,什么是简单?孩子教育少操心甚至是不用操心,就是简单。

双减政策下,该怎么样让孩子的教育重新变得简单,毕竟大多数家长都挺忙的,压力挺大的。

答案就藏在一句话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自驱力,有了自驱力,家长就可以少操心,家长少操心,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学生时代,学习好或者体育好的同学一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天赋固然是不可忽略的,但更普遍的是对学习或是体育这件事的兴趣。

有人说那孩子就是没兴趣该怎么办呢?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兴趣往往来自于过程或是结果带来的正向反馈。学习过程中的逐步深入,解题构思中的柳暗花明,碰见“拦路虎”中的化险为夷,学有成果后的收获感,都是正向反馈,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

这无疑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需要引导、关注、鼓励孩子,和孩子们一起攻坚克难,一起体会进步的快乐,并逐步内化为孩子自己的能力。

轨道修好了,火车自然会来。

当然了,学习只是教育的一方面,并不是全部。不可能所有人都对学习有兴趣,千人千面,各有所好。

家长不执拗于某一方面,做好引导,放宽心,于教育而言,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会报   各有所好   孩子   政策   辅导班   校外   何去何从   操心   大脑   反馈   家长   事情   兴趣   声音   压力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