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每次听到人家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内心总是激动又向往。

尤其在“带娃出门玩”这件事上,我和黄爸的观点高度统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所以从黄小宝会走路开始,我们大大小小也去过不少地方。

倒不至于说走就走,但基本除了一家人日常的换洗必需品,就没做什么准备,加上我懒得做攻略,都是跟着热门路线定点打卡。

朋友看了我晒出的照片,都是一片羡慕“都当妈了,精力还这么好!”,“生活好惬意啊!”

我当然是开心的,但仔细想想,又不免苦笑。一瞬间的照片展示出的状态,自然不能代表全部的我。

事实上,前面几次的旅游,若要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只能是——

人仰马翻,兵荒马乱,苦不堪言。

而且毫无用处!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拿那次去泰国来说吧,我们计划从杭州出发,先去曼谷,然后是清迈和普吉岛,把大家推荐的地方都摸个遍。

这趟旅行本是难忘的,但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行动力,早上赖个床,出门拖拉一会,半天时间就没了。

为了弥补浪费的时间,接下来就不得不加快步伐,午餐随便对付两口,直奔下一个景点,遇到还不错的地方抓紧拿着手机卡卡拍几张。

孩子的体力不如大人,所以每次到最后都是黄爸连背带抱地把小宝带回酒店。

说真的,到第三天新鲜劲过去的时候,我就受不了了,完全是凭着“钱都花了,不能白来一趟”才堪堪走完剩下的地方。

最后免税店也没去,在酒店整整躺了一天才有力气赶回来的飞机。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最让我深感无力的还是回来以后,闺蜜问小宝“这趟出去都有什么好玩的?”

我满心欢喜地期待他能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带着异域风情的画面,然而他在支吾了半天之后,求助地看着我,我就知道,完了,他大概啥也没记住。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在这之后的几次出行,我尽量会把时间规划地更加充裕一点,体力上确实会好很多,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小宝每次都只记得他想记的,比如我们去鲁迅故居,他会记得那里的臭豆腐很好吃,但是鲁迅先生的桌上为什么要有个“早”字,讲再多遍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直到后来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

好的旅行都是从“书本”开始。

什么意思呢,这就有点像读书时,老师要求我们提前预习一样。

在出发之前给孩子建立对于目的地的初步印象及兴趣。

当他到达那些地方的时候,他会有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带着自己的想象一步步去印证,直到想象和现实重叠,产生深刻的记忆。

这样的旅行目的性更强,孩子能更快地融入旅行中,透过风景看到更深的文化底蕴。

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然,预习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绘本,朗读相关的童话和诗歌,或者播放电影和动画等等,选择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就可以。

当我把这个方法套用在小宝身上之后,我发现过程完全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豁然开朗。

他会自己主动去探索,甚至反过来给我分享,回来更是讲得头头是道。

这些经历,更是让他成为同学中的小焦点,老师眼中的优秀能力,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说点实在的,我们费钱费力把孩子带出门,肯定不希望带给他的只是走马观花的景点,只满足于照片里的风景。

如果说旅行是为了增长见识,那有“见”必定要有“识”,知识也好,常识也好,才是旅行中获取的重要财富。

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旅行,我觉得我谈不上有经验,毕竟每个妈妈都是在各自的亲子生活中摸索出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而已,但对于几次旅行下来的疲惫与收获,心得倒是有几点,简单做个总结吧^^

1

---提前备课

提前让孩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再建构一个链接,让一个陌生的对象,在孩子的记忆里增添上情感内容。

2

---挑选景点

不要计划太多景点,不要赶场,最好是停留在一个地方,住下来,然后在周边玩耍。因为对孩子而言,安稳的需要,胜过猎奇的需要。

3

---适度拍照

不要把大部分时间用来教孩子摆姿势、拍照片上;最好的记忆在脑子里,不是在照片里。一天的活动时间最好不超过5、6个小时。否则舟车劳顿,只会让孩子想起旅行便觉烦闷。

4

---动手体验

如果有人小孩一起参与的动手体验就更好了,用手去触摸到了,同时内心感受到了,那才是真的进入到了孩子的记忆里,还也可以拉近亲子距离。

5

---认真倾听

平时交流中,听听孩子表达要去哪里哪里的兴趣、意向。如果孩子想去看海,那就带他看海;如果孩子想去爬山,那就带他爬山。而不是说,我觉得孩子应该看看海,或者孩子应该去爬爬山……

6

---放下手机

这个不需要解释

一起去旅行,看父母在旅途中解决各种不确定的发生,体会他们的人生观,并享受与父母亲密陪伴的时光,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分辨力。

以后孩子更能够置逆境而不狭隘,遇险阻而不迷茫,临“洪流”而不动摇,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暑假就在前面了,来评论聊聊你和孩子的旅程吧~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这才是比朋友圈更真实的状态,我失败了N次的亲子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亲子   曼谷   分辨力   鲁迅   旅行   景点   朋友圈   体力   耳朵   内心   父母   状态   真实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