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对于许多新手家长来说,第一关是如何好好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这第二关嘛,就是学龄前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孩子哭闹本来是常事,因为孩子的语言系统没有发育完全,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此时若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就会将哭闹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大的后果。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孩子哭闹管不了,顺从一下又何妨

网上的一段视频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过一轮大的讨论。火锅店中一名小男孩向邻桌姐姐索要手机不得,竟然直接将手边的饮料直接泼向对方,而家长看到这一幕也没有劝阻,反而抓紧时间将孩子带离现场,随后了无音信。

而身边的故事也有很多,玩具店前的躺地哭闹的小孩,即将关门的游乐场门口与家长对峙不离开的孩子。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如此种种,表面上是孩子顽劣,其实际上是体现出家长的无能。孩子习惯了用哭闹来达到目的和解决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在年幼时孩子哭闹家长为了省心,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让步。等到孩子长大,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哭闹来解决问题,甚至孩子可能根本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在学龄前就应该完善孩子的心智,让孩子明白,哭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这些也将成为孩子心中的底线。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孩子要求过分,“我”来“好好管教”

有的家长会说:“我们是他父母,管教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现在不好好管教,将来闯了大祸可怎么办”。

对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心智发育不成熟,需要家长的教育。但这里说的教育可不单单是打骂孩子。

孩子想要玩具,不听话,打!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听话,打!孩子没写完作业想出门,不听话,打!打打打,孩子只要有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就知道打。是了,打,能让孩子短暂的听话,满足了家长当下的需求。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但作为家长,又是否想过只是一味地打,打掉的不只是孩子短暂的要求,更是孩子的自尊心和欲望。久而久之,孩子却不敢再哭闹,他不是变得听话懂事,而是屈服于父母的“打”。

每个人都是欲望的产物,是人都会有欲望,人的本性是如此。不单是孩子,大人也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随心而行。孩子又何尝不是呢?对于玩具的喜欢,对于窗外世界的向往,贪玩不好好吃饭,都是他们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他们好奇这个新的玩具究竟和我有的有什么不一样。外面的天空好漂亮,我好想去看一看啊。这个东西好好玩啊,我不想吃饭,就想一直跟它玩。这都是孩子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可家长一句“你要听话,现在不能”。

听话,是当代许多家长给孩子的枷锁,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家长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孩子提出意见就要挨打。这是不公平的。家长站在家庭经济地位的权威位置,他们有让别人听话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不该是打。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相互理解,彼此沟通,才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从出生就会哭,这是他们向这个崭新世界发布的宣言“我来了”。同时也是说明孩子健康平安地降生了。

此时孩子的哭闹是会让家长欣喜。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还是会哭闹,因为他们的生活无法自理,难以用语言表达自我的需要,只能通过哭泣才能体现自己的不满。他们会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也会对危险表达恐惧。

渐渐地,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了,家长欣喜于孩子的成长,却也为他们依旧的哭闹而烦闷。这时家长的家庭教育才刚刚开始。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首先,孩子的哭闹一定不会无缘无故发生,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否是正常需求。比如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比如衣服太热想脱掉一下,比如走累了想要抱着,或者简单地想要让大人注意到他们。这些都是正常的需要,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上来抬手就打,打掉的可能就是亲子关系第一次沟通的钥匙

其次,孩子可能是要提出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刚刚买过的玩具现在想要新的,再比如孩子在外贪玩就是不回家。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而这些大部分都会发生在公共场合,难道也是不由分说抬手就打吗?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他们可能无法体会社会的险恶,他们难以理解工作的辛苦,也不知道为什么买过的玩具就不能马上再买一个。作为家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回家。

不管什么样的教育,一定不要在外人在场的时候进行,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任何人都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同感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回到家里,将你与孩子单独处在同一空间里,因为教育最好还是要一对一的。

否则双方老人的介入将会是一个阻碍。但千万不要立刻离开,你只需要安静的看着他,也许他还是会哭闹,不要对他有肢体上的接触,否则孩子会认为他的哭闹是有效果的,但也不要立刻进行言语上的批评。

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批评很是委屈,你只需要安静的看着他,他也许会偷偷看看你,这是他在观察你对他哭闹的态度。

两岁的孩子,顺着他才不哭闹,必须打才能教育好吗?

等一会他反应没那么强烈了,出去拿一条毛巾或纸巾给他,让孩子知道他依然是被爱的。这时候在慢慢跟孩子交流,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此时的孩子不仅会有耐心听,也会试图去理解大人世界的规则,从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也会明白哭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交流沟通才是。

亲子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天使。希望在面对自家天使的哭闹时,每位父母都可以有耐心处理孩子的要求或者是坏情绪,毕竟都是自家的天使,谁又能真的舍得打骂呢?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孩子   贪玩   心智   久而久之   自尊心   听话   大人   好奇   欲望   家长   父母   玩具   办法   天使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