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文/母婴期刊

“十几岁不上学就被嫁出去了”,这是张校长的原话,对于不在大山里长大的、从小就有学上的女孩们,听见这样的话是不是很可怕呢?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古代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在古代,没人解救那些及笄后就面临成亲命运的女孩,可是在这个大山里,有人挽救了这些正值花季的少女们。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值得铭记的名字

她是张桂梅,如果不是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这一称号,恐怕没人会记得她的名字

这个圈子里,每天都有新鲜事情发生,可很多时候,人们都只是随便地看一看,然后如过眼云烟般抛在脑后,再也记不起曾经那些令人敬佩的名字,可是作为一个被领导亲自颁奖的校长,她值得我们铭记。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12年的坚守

从创建女高到如今,已有十二个年头,720个月来,风雨无阻。一开始的工作自然很难,想要改变大山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实在不易,但是她一家一户地去拜访,她不希望再看到上学期间偶尔就有女生消失的场景。

于是她创建了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而且这一做就是十二年,每天起早贪黑,帮助了上千个女孩找回了本属于他们的生活——接受教育。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我想让她们都上211,双一流,甚至是最高学府。

这是身患二十几种疾病的她说的原话,就连去接受表彰,她都想走着去,可是真的走不下来。

尽管自己身患恶疾,但她毫不在意,总是拿自己的药费来帮助教育事业。这样无私的校长,真的很难不让人敬佩。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繁华都市的父母

都市中,不是没有家庭条件不好的女孩,可是他们的父母也从不曾剥夺她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哪怕孩子众多,哪怕家里没钱,可他们还是决定将儿女都送去学校。因为他们知道,农村的孩子虽然比山里的孩子情况好上那么一点儿,但是也不能不学习。

上大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但却是一条相对来说平坦的道路,他们不想孩子跟自己一样一辈子做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他们自己无缘大学校园,可是想把孩子打造成一个满腹诗书的知识分子。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她们不想让孩子吃一丁点儿苦,不想让女儿或是儿子十几岁的年纪就出去打工,然后按照很多辍学者既定的道路走下去,他们想让孩子有个舒适安稳的未来。

大山里的父母

纵然知道孩子的任务就是该好好学习,将来找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有的父母就是无法做到,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大概没有体会过重男轻女这样的感受,但是身处大山的女孩,已经把这当做了家常便饭。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他们习惯了不被重视,习惯了听父母的话,习惯周围的女孩十几岁就嫁做人妇这样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告诉她们,他们的习惯是错误的,同为父母的孩子,为什么家里的哥哥或是弟弟就能够有学上,而她们却没有,她们大概从不曾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却还一个劲地给父母找借口,因为山里的男孩都会去上学,而山里的女孩都是她们那样的。

但是现在来了一位女士,告诉她们十几岁的时候就该读高中,然后考大学,然后她们才得以从大山女孩世世代代的命运中被解救。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这一切要怪贫穷吗,贫穷说,我只背很小一部分的锅,不能全部都怪罪与我。的确,不完全是家庭条件惹的祸,父母印入脑海的观念才是罪魁祸首,可是,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很难很难。这不,张校长用费用全免,家家户户地去游说才换来了这些女孩上学的机会 。

父母的愿望

想来张校长说过的话也是很多父母一直期盼的,只不过张校长说的话受众是学校的上千个女孩,而父母的希冀则是自己的儿女。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古有十年寒窗苦读,而如今的孩子们从三四岁就开始上学,如果读研的话,真的可以说是二十几个年头了,这并不亚于古人。让孩子考985名校,是许多父母的心愿,不论是他们的儿子还是他们的女儿,作为父母的都希望他们有学上。

教育改变命运

很多人不相信这句话,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教育带来的好处。学渣说:我什么都没学会,上学有什么用呢,只会把人变成个书呆子。学霸说:上学真的太好了,我要向许多前辈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这便是学会与没学会的区别,人类,只有享受到了某件事物带来的好处时,才不会否认它的存在以及正确性。

而教育的存在也是如此,数不清的先辈们身体力行,告诉着我们教育是多么重要,而我们,也要始终相信。

教育的魅力

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的作用便是让孩子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的确,无法否认这是教育的作用,但这也只是表面。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大家应该都听过下面这句话:

腹有诗书气自华。

饱读诗书的人就连气质都比别人好,因为老师教过他们怎么做人,告诉过他们就算不确定,但是也要自信地说出来,哪怕答案是错的。

他们学习过哪怕是错的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改正错误。他们知道出了校门之后,他们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也代表着曾经教育过他们的母校。所以,他们自信,他们昂扬。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气质,源于一个人的自信,气质的高低,源于自信的指数。如果满腹经纶还不能够让一个人足够自信的话,那么什么才可以呢?

对于一些上课总爱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总是这样说他们,有的同学上课不好好听课,但也要记得,不要扰乱课堂。

张桂梅的“强悍人生”,她用生命托起山区孩子的大学梦,致敬

这何尝不是老师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呢,不扰乱课堂,尊重老师,也是一种素质,而素质提高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气质。

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对一些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别忘了,受教育对有些人来说也是件很奢侈耽误事,所以,记得好好珍惜。(执笔:思归)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孩子   诗书   原话   山里   敬佩   铭记   强悍   贫穷   山区   校长   自信   气质   素质   父母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