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理论及其运用

“五腧穴”就是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所属的“井、荥、俞、原、经、合”等六十六只“五行穴”。此六十六只腧穴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若能配合恰当,确实能发挥更好的疗效。本文拟就古人文献中的记载,将其意义和应用规律提出来和大家商榷。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讨论:


一、有关灵枢福寿夭刚柔篇“病在阴之阴者”四句的探讨

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臟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又说:“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这二段引文中,前面一段文意即是用阴阳学说的对立统性来分别五臟和六腑、筋骨和皮肤的不同性,后一段就指出了治疗的原则。

这段文字中的“阴阳”二字,查考了甲乙、类经等书均是一样,似无讹误可寻。但是为了这倒错却使原文上下之意不能相接,历代注家也因不敢擅改,以致所註内容多与内经其他各篇的取穴规律自相矛盾,令人费解,难以适从。兹举三家的注释如下:

(1)明、马元台灵枢注证发微:“病有在阴之阴者,即五藏有病而在于筋骨,当刺阴之荥腧;病有在阳之阳者,即六腑有病而在皮肤,当刺阳之合;病有在阳之阴者,即六腑有病而予筋骨,当刺阴经之经;病有在阴之阳者,即五藏有病而在于皮肤,当刺阳经之络”。

(2)明、张介宾类注:“阴之阴者,阴病在于阴分也,当刺其荥腧,以诸经荥腧气微;阳之阳者,阳病在阳分也,当刺其合穴,盖所入为合,犹在阳分,刺此以防深入;阳之阴者,阳病在阴也,当刺阴之经穴,盖所行为经,其气正盛,即阴中之阳;阴之阳者,阴病在阳也,当刺诸络脉,盖络脉浮浅,皆在阳分”。

3)清、张志聪灵枢集注:“病在阴之阴者,病内之五藏,故当刺荥腧;病在阳之阳者,病在外之皮肤,故当刺阳之合,谓六腑外合于皮肤,故当取腑经之合穴也;病在阳之阴者,病在外之筋骨,故当刺阴之经,谓五藏外合于筋骨,故当取阴之经也;病在朗之阳者,病在内之六腑,故当刺络脉“。

以上三位注家的意见各不相同,虽然各有发挥,但因不敢擅改经文,致多暗晦之词,而对此数穴的应用规律,实未语中其的。第一:马氏之注,这种配穴方法,笔者检视了很多针灸书籍,如此的处方例子很少,未能在文献中得到证实。第二:张介宾之注,脱离了灵枢上文以阴阳分别内外和臟腑、筋骨、皮肤的精神,以致也不够理想。第三:张志聪之注,虽较透彻,但是由于第二句和第四句中的阴阳二字掉错,故也不能和内经中的原意相合。

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了这个矛盾的地方,因此特在这里提出来和大家作一探讨性的商榷。我的意见认为这四句原文应改为:

“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腧;病在阴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粑;病在阳之阳者,刺络脉”。

这样才能符合内经中其他各篇的五腧穴运用规律。修改以后的意思是:“病在阴之阴,即病在五藏,应取藏经的荥穴或腧穴治疗;病在阴之阳,即病在六腑,应取腑经的合穴来治;病在阳之阴,即病在筋骨,应取藏经的经穴来治;病在阳之阳,即病在皮肤,应取络脉治疗。这样更正的理由,可以从几方面来论证:

1、从经络学说来论证:灵枢邪气臟腑病形篇载:“余闻五藏六府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歧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黄帝曰:荥荣输与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黄帝曰:治内府奈何?歧伯答曰:‘取之于合’。”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理解,所谓合穴,乃是荥输之气所合入的处所,即经脉原气深入之部。而足三阳之合(足三里、委中、阳陵泉)和位在其上的手三阳之下腧穴(上巨虚、下巨虚、委阳)更是阳脉(腑经)别入于内,连属于六腑的部分。所以灵枢四时气篇说:“邪在府,取之合。”因六府在内,为阴之阳。据此,则“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句,应改为“病在阴之阳者”的理由,十分明显了。

至于“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应改为“病在阳之阳者”的理由,也可以从经络学说来理解。经脉深在,络脉浅居,络脉之中还有孙络,浮处皮肤。素问皮部论说:“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傅入于腑,廪于肠胃。…”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理解,邪气中于皮肤,必定入客于络脉,这时当然要刺破络脉,洩泻其满的病邪,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为此,灵枢五邪篇说:“络脉治皮肤。”拿这句引文来对照寿夭刚柔篇经文,则刺脉,应改正为“病在阳之阳”(皮肤)的理由也彰然而毋侍赘言了。

2、从内经治疗的实例中来论证:考查内经各篇,有很多的治疗处方是遵循着改正以后的这一规律而来的。现举例如下:

1.灵枢五乱篇:“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2.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大阳病耆……取巨虚上亷;胃病者……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取之巨下廉;三焦病者、……取之委阳;膀胱病者,…取委中央;肌病者,…取阳陵泉”。

3.素问欬论篇说:“冶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素问痹论篇也说:“五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从以上的内经治疗法引文中,进一步说明了府病取合的规律性。为此,第二句“刺阳之合”所适应的疾病,必为“阴之阳”的衔文无疑了。

证实了第二句讹误之处,则第四句的错误也可以相对地得到证实。因为在同一段文字中,决不会有二个“阴之阳”---腑病的治法的。故此也必为“阳之阳”无疑。


二、有关五腧穴意义的探讨

在讨论五腧穴意义之前,首先得简单地谈谈经气的意义。笔者的理解,经气包涵着二个方面:其一是在经脉内外循行的荣卫之气流行不息的一种生理现象;其二是指经络本身的作用,即所以能够行气血、营阴阳、调虚实、处百病的一种功能现象,也就是经辂的原气。难经八难说:“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所以经络的原气,也可以理解为经袼钓生命现象。五腧穴的来由,乃系象征这种经络原气的作用而产生的。“四肢为诸阳之本”。故十二经脉的原气皆以肢端为根、为本,上向粘聚于头面躯干,而为标,此等关系在灵枢根结篇六经根结和灵枢卫气篇十二经标本中可以体验到。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籍以之喻作流水,它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如果将其说得更明确些,井穴是经脉的原气所出之根本,如流水的泉源一样;荥穴是经脉之气刚自井穴初生,其作用尙较微弱之处,如流水初出始流的样子;俞穴是经脉之气所注输入内的地方,如流水渐入深处,而灌注一样;经穴是经脉之气所行经的处所,和流水渐深,迅速流过相似;合穴是经脉之气深人作用于内藏和躯干的部位,恰如川流归海相类似。

这里还须要重点的讨论一下“原穴”和“合穴”。要理解此二穴的意义,首需了解十二经脉的标本关系,见下表:


五腧穴理论及其运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手足阳经的标部都在头部,但手足阴经其标部大都在背腧。对背腧的意义,张介宾认为:“五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所以是五藏之气转输于背部的地方;因此,也可这样理解:手足阴经的经气,是直接注输于内藏的。而手足阳经的经气仅作用于其外经所经过的部份,而最后至于头面的。

六腑所稟之气,从前节邪气藏腑病形篇的引文中已经指出,皆自位在足三阳经上的合穴处别入。所以灵枢本输篇说:“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由此可见,阴经和阳经,其经脉原气对藏府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基于上远的关系,故对合穴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阴经的合穴其经气深人内藏,故均可治疗本藏的疾病。阳经的合穴,其中手三阳经的合穴由于其脉气不直接作用于本府,所以甲乙、铜人等书中皆没有主治本府病的记载;足三阳经的合穴及手三阳经的下腧穴(即手三阳经在足三阳上的三只合穴),由于是阳脉别入内府的地方,因此是治疗本府病的主要穴位,通称“六府之合”。其名如下:


五腧穴理论及其运用


其次,六阳经脉各有一原,六阴经脉以俞代原。所谓“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大十五节气味也。”

灵枢中所说的十二原,乃是阴经(藏经)的原穴,即肺原太渊二、心原大陵二、肝原太冲二、脾原太白二、肾原太谿二;加上膏之原鳩尾一、肓之原脖胦(气海)一,计共十二穴,故是五藏稟受经气的处所。又因为此十二原皆是五腧穴中的“俞”穴,所以亦是经气注输入于内藏的地方。清·徐大椿认为:“各经之气留住深之处即为原。”也同此义。若再从“原”字的意义上来探讨,难经六十六难中解释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为原。…故所止輒为原”。从这段引文中,也可以这样理解,原穴是经脉的原气留住而深人作用于内藏的腧穴,也是轻脉原气所聚集的部位,因此能够治疗经脉和内藏的疾病。

至于阳经的原穴,灵枢本输篇中皆以所过作原,故其意义和穴近似,都是经气过的穴位。凊·张志聪解释说:“五藏合五行,六腑应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故多火之原,而原附于经也?六阳经脉在五脸穴之外,另多一原穴的理由即在于此。

此外还有五腧穴的五行属性问题,也和临床应用关系很大,必须加以讨论。难经六十六难说:“阴井木,阴井金,阴荥火,阳荣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阴经火,阴合水,阳合士。”若将其列成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出二种关系:


五腧穴理论及其运用


上表,自左而右,五行皆属相生,这就是说,五腧穴的气化是相递而生的。自上而下,五行皆为相尅,但这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内中包涵着夫妻刚柔阴阳天干相合的关系。因为阳经五行所属的天干皆为阳于,阴经五行所属的天干都是阴干,其中乙庚、丁壬、甲已、丙辛、戊癸均是相合的。故此明为相尅实际上是制中有生,说明表里二经是阴附调和,相相生的。

尚有一点值得提示一下,即是阴井为木,阳井为金的理由。对这个问题张志聪解释得很好,他说:“五藏之俞出于井木者,五藏合地之五行以应生长、化、收、藏之气,故从木火土金水而顺行;六腑之俞出于井金者,六腑应天之六气六气生于阴,而初于地,从秋冬而春夏,此阴阳逆顺之气也”。五藏合五行,以春生为始,故以井木为先;六腑应六气,生于阴而始于秋,故此井金在首,其理完全是参照天地阴阳的变化而来的。

对十二经脉五腧穴的名称,在各杂志上及针灸大成上均有记载,本交为了节省篇幅起见不再列表。


三、五腧穴的应用

1、灵枢寿天刚柔篇对于五腧穴的应用原则:

根据改正以后的经文,可以归纳出下列原则:即藏病取藏经的滎穴和俞穴;府病取位在足阳经上的六腑之合穴;筋骨有病应适当配合有关藏经的经穴同治;皮肤中邪,浮络溢满时,应刺络脉出血。

2、难经六十八难的应用原则: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藏六府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这种配穴的方法以症为主,凡五藏六府之病,所见上列何症即对症配用何穴。对此配穴法,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发挥中有进一步阐释,兹将其列表于上,以便查考。

3、难经六十九难的应用原则:

此即子母补泻配穴法。难经原文中说:“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这是以五行生尅的原理,在藏府络脉有病时的一种配穴方法,特别在母邪传子或母虚子弱的病理况下最为适宜。

此种配穴法,包括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两个方面,例如肾经的实症,可取本经的井木涌泉穴(肾属水,水生木,水实泻木子)和肝经的大敦穴(肝属木,大敦为木性经的木性穴),此即“实则泻其子”之法;虚症时,可取本经的经金复溜穴(金生水,水虚补金母)和肺经的渠穴(肺属金,经渠为金性经的金性穴),此为虚补其母之法。

有时本法也可结合五行相尅的原理来应用,尤其是当发生相乘相辱的病理机转时更有必要。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佘,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故当补本经所胜和所不胜的腧穴和补所胜及所不胜的他经的同性腧穴。例如肾经的实症:水有余就会去尅制己所胜的火和去反侮己所不胜的土,这时即须要补本经的俞土穴“太谿’和荥火穴“然谷”及补脾经(土经)的俞土穴“太白”以及心的荥火穴“少府”来防治其未病。又当“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时侯,应泻本经所不胜及所胜的腧穴和泻所胜经及所不胜经的同性腧穴。例如肾经的虚症,水不足已所不胜的土就会来侮乘,己所胜的火也会反过来相尅。因此要泻本经的土穴“太谿”和火穴“然谷”及泻脾经的土穴“太白”和心经的火穴“少府”来解除其压制,以加强作用。


四、难经七十五难的应用原则:

此种方法称为“泻南补北法”。也适用在五行制化失调,而发生反尅现象的病理机转之时。

但是其特点仅只反侮其所不胜,而不发生侮己所胜的疾病症状。难经原文:“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男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得平木也”。金虚木实,就是肺虚肝实,金克木,木克土,肝木实时,反克肺金而致肺虚,这是气有余侮其所不胜的现象,木实侮土应该脾土亦虚,此是制已所胜的必然趋势,但是原文中没有提到土虚,故是本法适应症的特点。

兹依原文之意演释为下面五格,并拟配穴一览表于后:


五腧穴理论及其运用


五、子午流注配穴原则:

此法是以五腧穴为基础,结合人体气血循环随着时间在经脉内出现盛衰的生理特点,用干支时辰来推算取穴的一种方法。其大意是:以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奇数的作阳;乙、丁、己、辛、癸属偶数的作阴;根据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的原则作为主要取穴的依据。如果阳日逢阴时或阴日逢阳时即为穴不开,则可取与之相合的日子的合穴施治,如逢时没有开穴、也没有所开的合穴,则可用子母补泻配穴法代替。


六、阳经的荥穴和俞穴的应用原则:

前面已经谈到藏病应取阴经的荥穴和俞穴来治疗。对阳经的荥穴和俞穴的主治性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荥输治外经。”其意即是阳经的荥穴和俞穴以治疗经脉所过之处的外经病为主,不能用治内府病。这一原则的具体处方例子,可以在灵枢五乱篇中找到,故此也是五腧穴临床应用的一项重要规律。


七、原穴的应用原则:

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阴经以俞代原,藏病取荥输,故原穴也能治疗本藏的疾病;阳经之原,以经穴合之,经火生合土,故治疗府病的作用也能理解。

惟手三阳经,因其下俞穴皆在足经,本府之气是上合于本经的,故此古人文献中对这三经原穴的主治记载,均未提到可治本府的病候,此点还须大家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此外十二经脉的原穴都能治疗本经的一切疾病,不论虚症和实症皆可应用。古人常将病经的原穴和与其为表里的他经的格穴配合同用,称为“主客原络”配穴法,监床疗效也很良好。


八、井穴的应用原则:

十二井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以下二种情况:

1.经络盛满,阴阳大溢时。灵枢始终篇说:“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在这种病理机转下,就需要刺十二轻井穴,洩泻其溢盛的脉气。中风闭症及中暑症时常要用到此法。

2.邪客于络,布于四末,施行缪刺时。灵枢卫气失常篇说:“皮之部,输于四末。”邪气中人,先客于皮毛,各以其皮部入傅于络脉,不得人于经俞,因此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故行缪剌时必须取各经的井穴施治。素问缪刺论中有详细的记载,此问不多赘述,仅举其原即以作参考。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包括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其中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具有特殊性能的腧穴被称为特定穴,其中五腧穴就是特定穴中的一种。


1对五腧穴的认识


五腧穴即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井、荥、腧、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五腧穴配属五行,阴经的五行属性为木、火、土、金、水;阳经的五行属性为金、水、木、火、土,五腧穴表达脏腑经络之气从小到大,阳气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始至终流注的五行模式。阴井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阳克阴经,以下4个腧穴,则按照五行生克规律依次排列,这种搭配既说明五腧穴如水流的连续性又说明阳经对阴经的五行排列是相克的。这种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观点和阴阳互根道理的。在经脉气血流注中,五腧穴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尚需对经气流注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走向是由胸走手,手走头,头至足,足至胸腹,来回顺逆往复,说明经气运行的顺序和环流无端。五腧穴的脉气流注则主要说明五腧穴的位置和作用,说明每一类穴因位置不同,深浅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其排列只有从远端到近端(由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一种排列,并不因有阴阳手足经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两者所阐述的意义不同。另外五腧穴的分布排列与卫气在四肢的运行有关。卫气与经脉腧穴有密切的联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弥散力很强,可以不受经络的约束和局限而扩散到脉外,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灵枢·邪客》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肢分肉之间而不休也。”由此可见,卫气的运行分布,基本与五腧穴在四肢的排列大致相当。五腧穴循行理论也与《足臂十一脉灸经》学术思想有关。《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的十一经脉的循行,皆起于手足远端并呈向心性走行,其脉气皆起于四肢末端而走向头胸腹,脉气由微至盛,这与五输脉气循行理论相一致。但五腧穴具有以四肢末端作为经脉之气的根本,以头面躯干为根结的向心性流注特点的产生早于十二经脉顺序交接。

五腧穴理论及其运用

2五腧穴的功能


五脏之精气营运于阴经,六腑之精气营运于阳经,五脏六腑之气出入于五腧穴,所以五腧穴既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疾病,又可以治疗脏腑经络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腧;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下面就从五腧穴各自的五行属性角度阐述五腧穴的主病特点。


2.1井穴


“病在脏者取之井”,由于精神气血魂魄藏于五脏,五脏主五志,神志病与五脏有关,故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突然改变之症,但应注意此种神志突变、意识昏迷是属阳实闭郁之证,而不适合阳气暴脱之证。阴经之井属木,阳经之井属金,木与肝相应,金与肺相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与肺共司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且井穴为阴阳两气在四肢末端相互接通转化之处,阳气从四末流注至内脏,阴气从内脏流注至四末。针之可通调阴阳逆乱气血,开窍启闭、宣通经气。现代研究表明由于井穴位于感觉最灵敏的四肢末端,其神经调节反射作用最亢进,调理阴阳能力最擅长。井穴可以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而厥证的发生是由于阴阳气机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所致。可见病在脏者取之井是有依据的。另外井穴放血又可清诸脏腑之热,宣阳解表,用于痰热扰心、邪热内陷心包、肝阳暴亢所引起精神的异常、外感、高热证候,以及气机突然阻滞不通所致的急腹痛。但在临证选穴时,要注意阳经与阴经的井穴作用是有区别的,阳经井穴可祛邪泻实,阴经井穴可行气活血、补虚。元代医家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倡用一种“大接法”,并用十二井穴,采用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之法治疗中风。如少商、商阳放血可治疗咽喉肿痛、牙痛、中风、心包经中冲、心经少冲,可清心开窍;肾经涌泉可回阳救逆;临床中由于饮食失调导致的睡眠障碍,可取厉兑、隐白以收安神作用。


2.2荥穴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阴经之荥属火,阳经之荥属水,《类经·疾病类》载:“水火失其和,则为寒为热。”火性热,水性寒,赤主热,白主寒,荥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清热又可温阳。热有实热、虚热之别,由于五脏失调,多表现为虚证,六腑失调,多表现为实证,大体上实热用阳经荥穴,如胃经荥穴内庭清泻胃热,大肠经荥穴二间用于肺热咳嗽颊赤,虚热用阴经的荥穴,如肝经荥穴行间用于肝阳上亢之面红。外感发热“井”“荥”合用,以手三阳经荥穴为主,井穴放血,且荥穴可清脏腑热。而热证、寒证最常见到肤色的改变,如肝火上炎可见面红目赤,肾阳不足,虚寒内生,可见面色白或黧黑。古代文献中早有荥穴用于病变于色者治疗,如《百症赋》所载的心包经荥穴劳宫治疗身目俱黄的黄疸,另外荥穴鱼际尚可用于色诊,见于《灵枢·经脉》所载:“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火与心相应,水与肾相应,现代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疾病可见到面色苍白的肾病面容,二尖瓣狭窄口唇发绀、双颊紫红、面色晦暗的二尖瓣面容。可见病变于色者取荥穴治疗与阴经之荥属火、阳经之荥属水的五行属性是相关联的。


2.3腧穴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腧”,即对于具有阵发性发作、时轻时重、时休时止的疾病,如风湿痹证、疟疾、癫痫,治疗上取相应的腧穴。痹证多因外感风寒湿邪,而阴经之腧属土,阳经之腧属木,土主湿,木主风,腧穴可益气化湿,故可治疗休作有时之痹证;疟疾可见阵发性寒战高热交替发作,而疟疾的发生主要在于邪犯少阳(肝胆);癫痫发作时,可见肌肉强直和全身抽搐,中医学认为其发生是因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阳经之腧属木,木与肝相应,同气相求,故取腧穴可用于治疗阵发性发作的疟疾、癫痫。可见对于病时间时甚者的疾病,可取阳经属木、阴经属土的腧穴,如临床中取太冲穴为主治疗阵发性发作之痫病,《玉龙赋》记载小肠经腧穴后溪可以治疗疟疾,“荥腧治外经”,即荥穴、腧穴可用于治疗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经筋病。如膀胱经腧穴束骨可治疗头痛、腰痛。


2.4经穴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现代医学认为发音器官由动力区、声源区、调音区组成,而肺、鼻、喉、舌均是此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区的协调,保证发音的正常。中医学认为阴经之经属金,阳经之经属火,金与肺相应,火与心相应,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亦为呼吸之门户、发音之器官,心开窍于舌,不管是肺气失调还是心气失调,均可出现发音的异常,如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喘,而咳喘可导致声音的改变。心脉痹阻所见的失音、口噤以及舌强语謇,可见中医和西医对发音关乎的脏腑器官的认识是一致的。同时由于经穴位于荥穴、腧穴之后,合穴之前,而荥腧治外经,合治内腑,可见荥穴可兼治经络病和脏腑病,可载经气上至头面,从而治疗头面五官疾患(失音),又可调理肺脏,治疗咳嗽气喘。但需要注意的是因诸阳经均上达头面五官,故在治疗头面五官疾病时,多选用阳经经穴。古书中有很多经穴治疗病于音者的记载,如《百症赋》记载了小肠经经穴阳谷穴治疗口噤以及心包经经穴间使治疗失音,《针灸甲乙经》记载经渠治疗喉痹、咳喘。


2.5合穴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张志聪认为:“肺与阳明主秋金之令,入胃之饮食,由肺气通调输布,而生此营卫血脉,故经满而血者,病在胃。饮食不节者,肺气不能输而得病也。肺与阳明,并主秋令,此章以府合藏,而藏合于四时,五行味主秋,则秋令所主藏府,皆隐于其中矣。”又阴经之合属水,阳经之合属土,水与肾相应,土与脾相应,脾与胃同居中焦,因为饮食不节而得病者,可致脾胃受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需要后天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脾胃受损,可导致先天补充不足。同时先天可以促进脾运化水谷。是故饮食不节得病者,关乎脾胃以及肾,合穴具有健脾益胃,扶正培元之功。从现代解剖学可知,由于合穴位于肘膝关节周围,此处肌束肥厚,神经干特别敏感,各种检测表明,肌梭密集处,感受器强,容易得气,疗效显著。胃经合穴足三里及脾经合穴阴陵泉均常用于治疗肠胃病。经满而血者,《针灸甲乙经》注:“经满作络满。经满而血,即血络也,盖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饮食不节,则经脉沸腾,血络满现。”临床中合穴委中、曲泽、尺泽、曲池均是常用的放血腧穴,如委中放血可治疗腓肠肌痉挛、急性腰扭伤,急性吐泻,且委中穴又名血郗;曲池放血可治疗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故可见经满而血者,取之于合是有道理的。


3结语


综上可见,五腧穴配合五行的属性,与五腧穴的主病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也为针灸临床中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选穴配穴原则提供指导。但在临床实践中,有些五腧穴并没有以上所述的主病作用,是由于十二经各有不同的经脉循行和脏腑属络,各有不同所主的病证,故各经的五腧穴主治各有其特点,且不可拘泥。如十二井穴调节阴阳、开窍启闭、解表清热、清心除烦、通行气血等,是诸井穴功能的综合,而并非每个井穴均有上述所有作用,如少冲、少泽穴专于清心除烦安神,而中冲则强于清心开窍。合穴尺泽、阴陵泉、曲池、足三里可用于饮食不节诸症的治疗,而对于其他经脉的合穴则不具有这样的作用,正是基于各经循行属络和所主病的不同。且疾病可分为两类:经络病和脏腑病,此篇所述五腧穴主治作用多为脏病,而阴经与阳经在四肢腧穴的主病特点是不一样的,阳经四肢腧穴主要用于治疗经络病(头面病),阴经的四肢腧穴多可以治疗本脏病,而对于病在脏者、色者、时间时甚者、音者、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总体上多是脏病,故在选穴上亦多选用阴经相应的五腧穴,但由于阴经、阳经互为表里、相互属络,且有表里经配穴方法治疗疾病,临证时,尚需辨证。另外凡属五运六气升降而尚未发病者,皆可取五输穴预防之。可见五腧穴尚可用于疾病的预防。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委中   难经   头面   脏腑   引文   外经   经脉   经络   气血   筋骨   阴阳   皮肤   原则   作用   疾病   理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