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经脉终始篇

新朋友点击关注↑↑↑,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经脉终始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之脉,既有终始《灵》、《素》详言之。而走头、走腹、走足、走手之义,尚未明也,愿毕其辞。岐伯曰: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 足,乃高之接下也。足三阴从足走腹,手三阴从腹走手,乃卑之趋上也。阴阳无间,故上下相迎,高卑相迓,与昼夜循环同流而不定耳。夫阴阳者,人身之夫妇也。气血者,人身之阴阳也。夫倡则妇随,气行则血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乾作天门,大肠司其事也。巽作地户,胆持其权也。泰居艮,小肠之昌也。否居坤,胃之 殃也。

雷公曰:善,请言顺逆之别。岐伯曰:足三阴,自足走腹,顺也;自腹走足,逆也。足三阳,自头走足,顺也;自足走头,逆也。手三阴,自藏走手,顺也;自手走 藏,逆也。手三阳手走头,顺也;自头走手,逆也。夫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惟足少阴肾脉绕而下行,与肝脾直行者,以冲脉与之并行也,是以逆为顺也。

陈远公曰:十二经,有头腹手足之殊,有顺中之逆,有逆中之顺,说得更为明白。


疼痛是癌症最痛苦的症状之一,有资料报道,在癌肿发展过程中,70%~8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天约有350万人忍受着癌痛的折磨,其中30%患有剧烈的疼痛。因此,有效地控制癌性痛,使之较少痛苦或无痛苦的生活,对癌症患者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癌症直接浸润引起的疼痛,癌症发展压迫神经而发生的疼痛、剧痛,以及癌瘤迅速增大而引起的牵引痛和长期卧床与衰弱引起的疼痛,针灸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本篇着重介绍针刺(以体针法为主)对常见癌痛的止痛方法。

1.脑瘤痛的针灸止痛法

(1)点刺法:点刺太阳穴出血,对颅压增高的头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具体方法如下:取两侧太阳穴,先用75%酒精消毒,继之取消毒过的三棱针对准太阳穴迅速刺入半分或一分,然后迅速退出,以出血为度。出血后不要按闭针孔,待停片刻后用干棉球擦净并轻按针孔即可。

(2)体针法:取太阳、风池、百会、上星、合谷。每次选2~3穴,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可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

2.上颌窦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主穴取迎香、百会、上星、合谷。配穴取攒竹、印堂、通天、风池。每次选用1~2对穴位,中等刺激,每次留针5~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3.鼻咽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巨醪适透四白、合谷、支沟穴。常规皮肤消毒,快速进针,到达穴位深度,产生酸、麻、胀感。中等度刺激,留针5~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4.喉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合谷,支沟(均双侧)。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得气(有酸、麻、胀感)后,中度刺激运针2分钟,留针5分钟。7天为1个疗程。

5.甲状腺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扶突、合谷、风齿痛(内关穴直上0.5寸处),皮肤消毒后,快速进针,待有酸、麻、胀感后,留针10分钟。

6.肺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三阳络、郄门、下翳风、外关、内关、合谷。每次选用3穴为1组,即三阳络透翳门配下翳风或外关透内关配合谷,交替应用。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待有酸、麻、胀感后留针10分钟,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若效果不佳时,可加针太渊穴。每日针刺1次,5天为1个疗程。

7.食管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曲池(双)、商阳(双)、足三里(双)、启膈、廉泉。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中度刺激,待病人有明显的酸、麻、胀感觉后,留针5~10分钟。每日针刺1次,5天为1个疗程。

8.胃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中等刺激,每次留针10分钟。可使疼痛缓解或暂时消失。若止痛效果不明显,可加针公孙穴(双)。如无针灸用具,可用食指垂直点压上述穴位,每次15秒,然后放松,间隔15秒再按压,反复15次。

9.肝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主穴:肝炎点(右锁骨中线直下,肋弓下缘2寸处)、足三里。配穴:阳陵泉、期门、章门、三阴交。一般只用一个主穴,除肝炎点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均取双侧;章门、期门局部取穴即可,每次只用2-3个穴位。宜缓慢进针,肝区穴位进针不宜深,切忌提插。可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震刮针柄1次,亦可长时间留针,但要注意监护,保持体位,以免折针。每日针刺1-2次,当日第2次针刺时,不复用前穴。一般进针后,疼痛渐止,止痛维持时间可达10余小时,再发疼痛时,针刺止痛效果亦佳,留针时间长者,止痛效果更好。国内学者熊浴家用此方法治疗肝癌痛11例,均获较好的止痛效果。

10.胆囊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足三里、三阴交(均双侧)、胆囊穴。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待有明显的酸、麻、胀感后,留针5分钟。每日1次,或痛时针刺。5-7天为1个疗程。

11.胰腺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三阴交、太冲、公孙穴(均双侧),常规皮肤消毒,快速进针,有明显的酸、麻、胀感后,留针1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12.大肠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足三里、上巨虚、蠡沟(均双侧或左侧)、五枢、维道。快速进针,待得气(即有酸、麻、胀感)后,给予中等度刺激。留针5-1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13.乳腺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肩井、下翳风、外关、曲池穴(均患侧或双侧)。常规皮肤消毒后,快速进针,到达穴位深度时,出现酸、麻、胀感,留针10分钟,可使疼痛立即减轻或消失,若效果不明显时,加针患侧足临泣穴。每日1次,5-7天为1个疗程。

14.宫颈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体针法:取三阴交、蠡沟、太冲(均双侧)。常规皮肤消毒,快速进针,到达穴位深度,中等刺激,产生酸、麻、胀感,此时疼痛可明显减轻或暂时消失。若止痛效果不明显时,加针双侧白环俞,可收迅速止痛之效。


消颤穴:帕金森病针灸治疗


定位:

消颤穴位于前臂内侧,在少海穴前0.5~1寸处的凹陷中。


主治:

临床上针刺或揉按对于减轻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缓病情的进一步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操作:直刺0.8~1.2寸。


附注:经验取穴,常配合头针的舞蹈震颤区使用。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经脉终始篇


附:头针的舞蹈震颤区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经脉终始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公孙   阳陵泉   支沟   针法   外经   太阳穴   经脉   穴位   针刺   疗程   黄帝   针灸   癌症   常规   疼痛   千年   皮肤   效果   快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