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赞]”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一、四气五味


1、四气的认定依据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狭义的)。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这么重要,那我们要怎么去判断药物的寒热温凉呢?


药物寒、热、温、凉四气的产生,与其实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本草经疏》云: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药物禀受有差异,故有“四气”之名。


药物性能的四气,是古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反映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温性质是相对而言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强调“入腹则知其性”。深刻揭示了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的真谛。大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证候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证候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热。如薄荷、葛根主治风热表证,其性属凉;石膏、知母主治温热病气分热盛证,其性属寒;麻黄、生姜主治风寒表证,其性属温;附子、干姜主治亡阳证,其性属热等。所以一般说来,温性、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寒性、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2、 五味的认定依据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自《神农本草经》提出了“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并将其作为药性以来,历代本草均遵循之,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逐步完善了中药五味。


《吕氏春秋》记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灵枢·邪气藏腑病形》云:“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说明五味的起源多与烹饮食有关。


最初,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或气味,由人体味觉器官(口尝或鼻嗅)直接感知。如黄连昧苦,乌梅味酸,生姜味辛,甘草味甘等,皆“乳口则知其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属于药材性状的范畴。药味肇源于口尝。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的滋味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素问.至真大要论》将其概括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是将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又作了补充。具体说来,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如生姜散寒,木香行气,红花活血;酸味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和中,缓急止痛,又能缓和药性,缓解毒性;苦味具有能泄(包括降与泻)、能燥、能坚的作用,如大黄泄闭,杏仁降气,黄连泄火,苍术燥湿,知母、黄柏坚阴;咸味具有能下、能软的作用,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淡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如茯苓、苡仁渗湿利水。


根据药物的作用确定其味,五味自用于归纳药物作用之后,便渐渐发展成了理论工具,人们便采用了以功效类推定味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抽象之味。这样就出现了本草所载药物的味,与实际味道不符合的情况。比如大凡具有发散作用的定为辛味,具有补益作用的定为甘味等等。如麻黄并无明显的辛味,因其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故定为辛味。又如石膏本无味,但历代本草均记载其辛味。《本草乘雅半偈》诠释为“味之辛解,即用之释”。由此可药物五味经历了“味(口尝之味)→功能→味(性能之味)”的认知过程。尤其是性能之味,已经脱离或部分脱离口尝直接感受之味,是药物实际效用的总结,对临床用药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核心理论。这所谓的四气五味,其实和天地的关系十分密切。或者说,中药的气味,就是天地之气的偏性,在万物(药物)身上的体现。什么意思?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药性。既然是性质,那叫四性不好吗?干嘛非叫四气呀?其实这里面,藏着一层意思,就是天地之道。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人,也包括各种动物、植物,都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给我们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天带来的,是寒热风湿,这些天气的变化;地带来的,是酸甜苦辣,这些味道的不同。


我们再看中药的四气五味,你会发现,它讲的,其实是药物秉承了天地的某一种偏性,从而具有了某种治疗作用。那还有个问题,天气变化可不止四种,除了刚提到的寒热风湿,还有燥和暑。至少有六种主要的天气,为什么药性只讲四种呢?


这需要对天气做详细一点的区分。在天气里面,风、湿、燥、暑,这四种,它们不是一直都在的。暑只在特定的时间段,也就是暑天才出现,风、湿、燥,都只是偶尔出现。所以,作为天的气,它们不太具有普遍性


寒热就不一样了,天气不是寒,就是热,要么就是稍微有点寒,或者稍微有点热。也就是说,天气每天都在寒热温凉之间切换,它每天都在。而且严格的说,对每个人而言,今天是寒还是热,是温还是凉,这是个四选一的问题。每味药材也是,要么性寒或凉,要么性温或热,总有一种性质属于你。这就和偶尔出现的那四种天气,风、湿、燥、暑,不太一样了。所以,我们要认识所有中药的药性,用寒热温凉这四气来划分,明显就更适合。


当然,其它几种天气,在药性上也有体现。比如秉承风气的各种香药,藿香、麝香,木香、檀香,秉受湿气的沙参、麦冬,秉受燥气的苍术、白术,以及弥漫着暑气的白酒。不过,这几种气,就不是每个药材都有的性质了,它们更倾向于具有某种特殊的作用。比如风气足的药,就能行气;湿气足的就能养阴;偏燥气的能燥湿,偏暑气的能温补。


和天上来的这四气相比,地上长出来的五味,要好理解一些,就是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这些味道,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比如又酸又甜的苹果、橘子,辛味的辣椒、咸味的盐,还有苦味的苦苣、苦瓜。药材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们尝尝就知道了。


人有生命,全赖体内一团阳气推动。故阳气常宜培补,不宜过度攻伐。


体现在用药上,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几种邪气,风湿寒热、气滞血瘀,除热邪外,中医驱散其他几类邪气的手段,多用温法。


风邪得辛温而解,水湿痰饮得温则化,寒邪得温则散,气血得温则行。


自从神农尝百草,认识到草木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种草木,就逐渐进入医生的视野,成为医生治疗疾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中药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呢?


大自然生长万物,往往不是公平的。


这不公,倒未必是谁高谁低,谁优谁劣。而是万物所禀受的阴阳之气,通常都是不同的。天有冬夏春秋,气有寒热温凉。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咸。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中医对草药的认识,主要是从“气”“味”两个方面展开的。


所谓气,是指寒热温凉的属性,称为“四气”


所谓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称为“五味”


后世发展过程中,又在寒热温凉之外,补充了“平”性;在五味之外,补充了“淡”味


不过中医已经对“四气五味”的说法约定俗成,我们今天仍然用此来表示中药的基本性情。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展开,为大家讲述百种药物的诸般性情。


四 气


凡世间万物,皆秉阴阳二气而生。


但具体到某一种事物,往往都是阴阳的一种成分偏盛,另一种偏衰。


阴偏盛者其性多凉,阴气隆盛者多寒;阳偏盛者其性多温,阳气隆盛者多热。


寒凉就可以用来治疗热病;温热就可以用来治疗寒病。


但事物有一利则有一弊。


大寒大热的药,固然可以治疗重证大证,如阳热盛极,非大黄石膏类大寒药不能除;阴寒盛极,非附子肉桂类大热药不能去。


但寒热之药,气重力猛,一则容易矫枉过正,二则一旦用错,后果往往不堪设想,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所以,中医临床实践中,除非遇到明显严重的寒热病证,一般较少选用大寒大热之药。

图解神农本草经 ¥45 购买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中药学的经典之作《神农本草经》中,用上中下三品的方式,对药物进行了划分。


上品多性情平和,无毒,在今天看来,多属药食两用,久服无损于人;


中品则性情偏颇较为明显,常服容易造成人体内阴阳的失衡;


下品则多为性质偏颇十分明显,或大寒大热,或毒性较大,只有去病之用,无有养身之功。


所以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下面我们逐个来看一下中药的寒热温凉这四种性质。


(一)寒性药说

药性有寒,以泻人体火热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从外而侵袭;烦怒焦躁,火邪可内生于五脏;膏粱厚味,火邪可积于六腑。凡此种种,大火熊熊,能拯危救难者,非寒冷不行。或以冰冷直折其火势,或以泻下抽薪于釜底,或以清透之力还热出肌表,皆寒药之功也。


【助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的身体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感染到火热之邪。火邪主要的来源有三:外感邪气,饮食积热,情志化火。而热邪一旦形成,从其部位来看,可在表,可在里;可在气,可在血;可在脏,可在腑。虽然热病总需寒药治,但随其部位不同,治法也相应的有所区别。在表则清透,在里则清泻;在气则清气,在血则凉血;在脏则清脏,在腑则通腑。下面我们以三味药为例,来体会一下寒性药的特点。


1. 大黄


大黄素有“将军”之名,最善攻下,斩关夺门。凡热邪隆盛于体内,而腹中有大便不通者,必选大黄攻伐。试想腹中积热停滞,身上高热不退,神志躁扰不宁。遍身热象,皆由腹中积热所致;譬如一锅沸水,滚滚蒸腾,清凉求解,恰似扬汤止沸,唯有大黄,釜底抽薪,方可去除热病之根源。


2. 黄连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黄连至苦至寒,是苦寒直折类药的代表,最善清脏腑热。所谓直折,譬如以冰水浇灌柴草之火,可令火势骤减。一般来讲,清脏腑热的药,多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药擅长清某一种或几种脏腑热证。黄连最擅长的,一是清心火,二是清胃肠热。夏季炎热,人容易烦躁,是热扰心神之象;饮水时稍加一点黄连,心火得以清泻,即可神清气爽。感受暑邪,或饮食不洁,导致腹泻痢疾,泻下黄黏臭秽,或见脓血,后阴灼热疼痛,是湿热客于胃肠,可凭黄连之寒以清此热,为正治之法。


3. 石膏


邪从外入,侵袭肌表,而导致高热不退。此时需要观察一点,就是我们在上一章辨证中讲到的,辨别表里的重要指征——恶寒。如果恶寒存在,说明病邪的位置尚在于表,需要用发散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恶寒消失,甚至出现不恶寒、反恶热的表现,也就是说,患者从起初的怕冷喜多盖衣被,变成怕热喜掀开衣被时,即说明病位已经在里,需要用清热药来治疗。但这种情况下的清热,还与以上的两种情况不同。用大黄通腑,腑中本无积滞,下之徒伤正气;用黄连清泻,热邪未至脏腑,清之亦损真阳。此时唯有生石膏,能清能透,而不损脏腑正气,方是正解。


(二)凉性药说

气有小寒,谓之性凉。凡热不甚,用寒则伤正者,凉药之所为也。风热之袭表,则需凉散;阴津损而燥热生,则宜凉润;凡血有热,不宜寒凉太过,常用凉血。


【助读】如果热证本身不是很严重,或者患者体质偏于虚寒,用大寒的药来治疗,往往可以导致人体的正气受损,疾病难愈甚至加重,此时就需要选用性质仅次于寒的凉药来治疗。临床常见的凉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辛凉解表,以解在表风热之邪;甘凉清润,以治阴血不足所致的燥热内生;凉血宁血,以治血热躁动。以下我们还是举三味药为例,来体会凉药功效。

效。


1. 薄荷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薄荷以其清香宜人的气味,经常被加工成各种饮品,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凉爽。薄荷这种清凉之气,也被医生用来治疗由于外感风热邪气所导致的疾患,用以疏风清热。风热之邪本性轻浮,所袭肌表亦属轻扬之地。凡欲解此处此邪,非轻清之品不得。若治以大寒,总难免卫阳被遏,毛孔闭合,而邪走无门。


2. 麦冬


有小热伤及阴津,或是热病后期邪气渐去而阴液受损,最适宜除此小热,益此津亏者,非麦冬莫属。我们常说的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较浅的一层,称为阴津,主要来濡养肺胃大肠等;阴津受损,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舌燥、干咳、大便干燥等。较深的一层,称为阴精,主要藏于肝肾,称为一身阴之根本;阴精不足,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无力,夜尿频多,心虚胆怯,耳聋耳鸣等。我们留意麦冬的形态质地,白白胖胖的像个蚕宝宝。其性情温和,轻浮在上,而又质稠明润,故最善疗小热阴津之不足。


3. 丹参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丹参色赤入心,善于理血。与气相比,血有形,流动有一定的路径。如果用大寒药来清除血分之热,就非常容易造成血行的凝滞。譬如河流遇寒凝结成冰,再要破冰恢复水流,就是一个比较浩大繁重的工程了。所以除非遇到血中热象非常明显,出现各种出血的表现,如流鼻血、大量吐血、尿血等,中医一般不主张用大量寒药冰覆血液。而是代之以凉而能行的一类中药,比如丹参。丹参功能凉血、活血、养血,且性情平和,不燥不滞。古人盛赞“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四物汤是养血第一方)。

【张狂】本草纲目彩图 ¥48 购买

(三)热性药说

人有大寒,因用热药。冰寒禁锢之地,非熊熊烈火无以消其阴翳。寒凝在脾,则需干姜温中以固守;寒聚于肾,必经肉桂温下以培元。其寒气大盛于一身之内外,抑或阳气将脱之危重大症,非附子孰能力挽狂澜?


【助读】治热以寒,治寒以热,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思路。凡人体出现阴寒内盛的征象,寒邪盘踞,坚守不去时,即需大热之药来辅助回阳驱寒。人体五脏六腑皆可有寒邪停留,但在脾肾两脏更为常见。温中焦者,干姜最佳;暖下焦者,肉桂尤良。如果遍身内外寒邪皆盛,或者阳气暴脱欲绝,就必须选用“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了。大热之药,总量并不很多。我们下面就以这三种最常用的热药为例,来体会热药之用。


1. 附子


附子为热药之最,大寒稽留,阳气虚损,必选之药。善于行走,一身上下内外,无所不能及。寒在外,关节痹痛难忍;寒在上,胸痹喘息心悸;寒在中,脘腹冷痛便溏;寒在下,腰膝冷痛小便清长,皆赖附子之大热来温阳散寒。附子如此刚猛的热性,不但表现出如此卓著的功效,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伤害性,也就是毒性,严重者可以危及人的生命。所以中医处方用附子,常常在右上角标注一个(先)字,表示此药需要先煎煮0.5~2个小时,以减少其毒性。不过随着今天中药材质量的大幅下降,以及火神派的兴起,让医生对附子的忌惮化解了很多。有些医生用附子,起手就是30、50g。病重药重本无可厚非,但对本文的读者,即中医爱好者朋友,这种虎狼之药,还是谨慎为宜。


2. 干姜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生姜晒干后即为干姜。物虽同,性却异。生姜性温,可发散解表,民间有用姜糖水来治感冒的方法;还可温胃止呕,被誉为“呕家圣药”。干姜性热,最善入中焦,温补脾胃,散其寒邪,是温补中焦阳气的主将。干姜与附子相配,可以进一步加强附子的热性,用来挽救阳气将脱的患者。


3. 肉桂


肉桂就是我们日常炖肉时常会用到的桂皮,不过入药用的肉桂,成色更好些。与干姜相比,肉桂最擅长温补的部位在肾。有一种病有意思,上面口舌生疮,咽干鼻干,下面却腰冷疼痛,小便清长。上面一团火,下面一盆冰。中医称为“上热下寒”。上面的火,原本该在下面;但是由于下面寒邪盘踞,把异己的、虚弱的阳气赶了出来,阳气无家可归,浮游于上,才出现了上面的火象。肉桂的作用,就在于入下焦温散寒邪,让阳气来复。中医形象地将肉桂这一功效称为“引火归源”。


(四)温性药说

少火生气,温之谓也。温药于人,温和宜人。诸邪得祛,诸虚得补,能不赞之?


【助读】人有生命,全赖体内一团阳气推动。故阳气常宜培补,不宜过度攻伐。体现在用药上,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几种邪气,风湿寒热、气滞血瘀,除热邪外,中医驱散其他几类邪气的手段,多用温法。风邪得辛温而解,水湿痰饮得温则化,寒邪得温则散,气血得温则行。再看虚证,不但气虚阳虚多用温药来补,即便阴血的不足,也常以温药来治。寻思其理,补阴血之药多滋腻,若多用寒凉之性,恐不易行,难以为人所用,填补阴血。例如地黄,生用则性寒,用以清血分之热;若经酒炮制,反复蒸晒,则寒性大减,反成温性,用以补养阴血。我们还是举三味药为例,来体会温药。


1. 防风


顾名思义,防范风邪。防风最善行于肌表,辅助卫气,警惕外界风邪侵袭;譬若岗楼之哨兵。风为百病之长,凡有外邪入侵,总以风邪为先导。风邪既防,众邪无犯,平安得保。风邪未至,防风可防范之;风邪已至,防风可疏散之。实为治疗外风不可多得的妙药。


2. 陈皮


陈皮即干燥的橘子皮。之所以名之曰陈,是因为陈皮入药,是以辛燥为用。但新近之品过于辛燥,对人体正气损伤太甚。经久后燥性减,不致伤人。痰湿与两个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肺,一是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推动无力,则水湿停聚为痰;痰湿随水谷精微上呈于肺,肺脏轻灵娇嫩,湿邪最易停留。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陈皮性温燥善行,入肺脾,治疗湿痰,尤为所长。


3. 熟地


地黄生用性本寒凉,经酒蒸日晒后成为熟地,寒性渐转为温。上好的熟地,肥大柔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质地沉重,最善下行填补肾精。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购买少量,轻轻揉捏,会发现熟地柔润的同时,稍有黏腻。作为填精养血的要药,厚重柔润是补益的关键所在;但滋腻的属性,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麻烦,尤其对于脾胃虚弱之人。谚曰“用地则碍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上述寒热温凉四气之外,中药里还有一类药物,其性中正,不寒不热,谓之平。平性药为数不少,临床也较为常用,但限于篇幅,不再展开来讲。此处仅以最常用的两味药为例,帮大家体会平性药的性情。


1. 山药


有朋友问起,如何帮助脾胃虚弱的孩子调养身体,山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年前曾诊治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身材矮小,头发枯黄,脾胃虚弱,食量小。当时以反复感冒求治。处方后,嘱其母,须常以山药煮粥给孩子吃。半年后再见该小孩,头发转成乌黑,精力十分充沛,感冒也很少发生了。山药能有此效,主要是因为其性平,善于平补脾肾之气阴。对于正处生长期的小儿,久服温药容易化热,久服凉药难免损阳。唯有用山药这样中正平和,不温不凉的药物长期服用来补益,才不会有寒热之弊,最合适不过。


2. 甘草


甘草在今天医生处方中,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味药了。甘草的作用很多,但之所以大家都喜欢用甘草,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性平味甘,善于调和诸药。怎么个“调和”法呢?如上一章所讲的寒热错杂证,治疗时自当寒热药并用。而药中有寒有热,相互之间就很容易发生纠缠掣肘,从而影响疗效的正常发挥。此时如果在方药中加入少许甘草,寒热药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就可以从此化解,协力祛疾,即所谓调和。除寒热的矛盾外,甘草还可以调节表里、补泻、上下等不同类型药物之间的矛盾,从而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此外还有一点,甘草,从名称可以看出,此药甘甜,入药后,可以祛除其他药物的一些难闻的气味,使汤药味道变得可口一些。


二、引经报使


中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开始,就对中药的运用、有了非常详尽的论述。关于中药的使用特点,大致分为“性味”和“归经”两个大的部分。所谓“性味”,指的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或者说,这是中药的“本质特性”;而“归经”,指的就是中药的“外部倾向”,和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更容易沟通。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金两朝时,张元素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的厚薄、升降浮沉的缓急,创造性地提出“引经报使”之说。


所谓引经报使,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向导”即可。也就是说,在组方之时,有意添加的、能“带领”诸药直达病所的、起辅助作用的中药。一般来说,一个成方里,作为“引经报使”的中药大多只有一味,少量有两味的引经药,三味以上则极为罕见。

例如我们常说的“清热泻火”,按照张元素的理论,泻心火宜用黄连,泻肺火宜用黄芩,泻肝火宜用知母,木通偏泻小肠,石膏偏泻胃火等等。另有柴胡佐黄芩以清泄下焦,疏散少阳之火,须佐以黄连,这时候,黄芩黄连,就是所谓的“引经药”。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是以归经理论为基础,以临床治疗疾病的疗效为依据,经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总结而成的一种特殊用药经验。随着后世对其不断发展、完善与验证,最终成为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据。引经含义有二,一是引导其他药物进入所属的脏腑经络;二是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疾病所在部位,即引经药物既归某经又可引导某药入其经,着重强调中药的引导作用。故而归经是引经的前提,引经源于归经,又区别于归经,引经理论是归经理论的发展与升华。本文通过查阅历代典籍与现代文献,对引经理论的起源、构建和现代研究进行归纳与解析,厘清引经理论的形成过程,为临床合理应用引经药提供一定指导,也为引经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思路启示。

1 引经理论的溯本寻源

1.1 引经的理论构建

中药引经之说由来已久,其滥觞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1],其中“入”字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或趋向性含义,表明中药所含5味具有一定的定位和定向性,可以选择性作用于机体脏腑,如白芍、乌梅、山茱萸皆味酸归肝经;黄连、连翘、肉桂皆味苦归心经;甘草、黄芪、大枣皆味甘归脾经;麻黄、藿香、佩兰皆味辛归肺经;牡蛎、石决明、代赭石皆味咸归肾经等,故其虽为归经理论之阐述,却为引经理论之萌芽。《神农本草经》记载“菌桂,为诸药先聘通使”,提示了某些药物不但自身对脏腑经络具有选择性,还可以影响其他药物的作用趋势,文中虽未提及“引经”一词,但“通使”二字即已包含“引使”之意。由此可见,引经与归经均倾向于药物作用的定向性,但其最终作用还落实到定位上,因此中药的引经作用事实上是一种特殊的归经作用[2]。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诸多著作对引经之说进行了论述,引经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称白附子“主行药势”,桂“宣导百药”等[3],刘宋雷斅《雷公炮炙论》谓“缘蛇性窜,即令引药至于有风疾处,因定号之为使”[4],将中药引经与疾病治疗有机结合,可谓引经理论之先声。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对张仲景八味丸中应用泽泻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谓之曰:“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并在桑白皮项下提出“接螵蛸就肾经”[5],明确将“引接”概念与脏腑经络和归经理论相结合,使得中药归经引经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金元时期,大兴医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6],引经理论在此时期得以确立。金•张洁古首次提出“引经报使”理论,并在其论著《医学启源》和《珍珠囊》中明确了十二经引经药,同时对引经药物进行了归类,指出引经药所属的引经部位,使得引经理论更加完善,对促进引经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氏弟子李杲在此基础上,在其论著《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中分别增添了黄柏、桔梗、黄连为太阳、太阴、少阴经引经药,并提出用药应须“引经报使”的理念。王好古以《内经》的药理论述为依据,对张洁古的《珍珠囊》和李杲的《药类法象》《用药心法》中收载引经药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了修整与充实,并根据引经药物药性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将引经药大体分为了两类,即十二经引经药和直接与病症相关的引经药,丰富了中药“引经理论”的内在含义,阐释了引经药与脏腑在疾病状态下专属的对应关系,深化了对引经药作用特点和运用方法的认知,为后世医家合理使用引经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明清时期,引经理论已逐渐趋于成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珍珠囊》的内容进行了修补与扩展,提出“十二经各有引药,在脏在腹,在气在血,为火为热,亦有引矣”[7],并列举出了十二经引经药,如青皮、柴胡引药入足少阳胆经,葱白、升麻、桔梗引药入手太阴肺经等,还将《内经》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应用于临床,提升了引经理论的实用性。清代吴塘在《医医病书》中单独设立“引经论”章节,曰:“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8],充分阐释了引经药的引导作用。亦有医者提出“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引接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9]。陈嘉谟《本草蒙荃•各经引使》中收集的各经引经药有58种之多,且其大多数为针对病症治疗的引经药。由此可见,引经药可以直接引导方中诸药进入所属脏腑经络或直达病所,从而发挥增强疗效的作用,这与后世提出的靶向用药和载体学说存在异曲同工之妙,证实了中药引经的重要性。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中药的引经之性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谓之曰“诸药不能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则莫不透达也”,还标明“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10],故而古人有“无牛膝,不过膝”之说。可见古时医家便已能够灵活应用引经药的引经之性治疗机体不同部位的多种疾病。诸多言论的提出和验证为后续引经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引经理论成为了中药药性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得出,中药“引经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是以归经理论为基础,以药物的疗效为依据,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指导下形成的理论体系。

1.2 引经的经方应用

引经理论是临床实践之所始,集历代医家之大成,故而古代医家极为重视中药的引经之性。方以药成,中药以性能为效用基础,而方剂则以病症为组方依据[11]。引经药如同方中“向导”引领药物到达疾病所在的脏腑经络,驱邪外出,纠正人体病理偏向,促使机体恢复正常。

医圣张仲景在其论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许多方剂应用到了引经药物的配伍,如三物白散方使以桔梗为舟楫,引导巴豆驱逐胸中邪气,治疗痰阻于胸、呼吸困难等症;五苓散佐以桂枝宣通阳气,引诸药于肌表利水化湿。李杲《脾胃论》中清胃散治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方中升麻散火解毒,兼引诸药至阳明,共奏清胃凉血之功;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为佐使,引胃中清气上升治脾胃气虚诸症;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方中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二者合用引导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龙胆泻肝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苦寒泻火,兼引诸药入肝,泄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症。左金丸(《丹溪心法》)中吴茱萸引黄连入肝,导热下行,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诸症得以消除。诸此方剂举不胜举。

引经药在中药复方中多以佐使形式出现,但部分引经药也可为方中主药,如桔梗汤(《伤寒论》)中桔梗为君,载甘草入肺,治肺痈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白虎汤(《伤寒论》)中石膏为君,引诸药入阳明,治气分热盛诸症;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兼引诸药入肝经,为方中君药,治月经不调、胸闷胁痛等症;黄连阿胶汤(《伤寒论》)中黄连、黄芩泻心火,使心气下交于肾,治阴虚热盛、心烦不眠等症,柯琴曰“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这也突出体现了黄连、黄芩“引药入心”的药性理念。

2 引经理论的现代研究

“引经”是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作用趋向及其功效属性的一种抽象概括,其实质可能是某一或某些活性成分对组织器官特殊的靶向性结果。前贤对于引经的理论论述已足够详细,但却缺乏阐明其科学内涵的实验依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药引经理论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厘清中药引经作用客观存在的生物学含义,明晰引经药对其他药物的功效效应影响机制,是当前科研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部分内容从中药引经的靶向分布、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着手,对近5年引经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与解析,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2.1 基于靶向分布研究中药引经作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引经药可以引导方中诸药进入所属的脏腑经络,从而增加药效。现代研究发现引经药物能够促进其他药物在靶器官组织的吸收或分布,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这与传统理论相符。

目前,引经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经药物引导其他药物的靶向分布上,如“引药入肝”的柴胡可以促进大黄中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在大鼠肝组织中分布[12];提高解毒化浊药在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浓度[13];增强大黄-丹参药对抗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脏功能和结构[14]。“引药如肺”的桔梗可以显著增加顺铂在裸鼠肺脏和脾脏中的分布,降低其在肝脏、心脏、小肠中的药物浓度[15];促进芍药苷在小鼠肺、肾组织中的分布,且对血瘀小鼠肺脏尤为显著[16];并延长甘草次酸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时间[17]。“引药下行”的牛膝能明显提高三妙丸中小檗碱在膝关节、踝关节、肝脏、肾脏和血浆中的浓度,降低其在心脏和肺脏中的分布,改善炎症关节的血液供应,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18]。“引药上行”的冰片(龙脑)可以诱导药物有效成分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增加脑中药物含量[19-20]。防风能显著增加肝、脾、脑和小肠中白术内酯I、芍药苷、橙皮苷的分布浓度,减少肺中白术内酯I和没食子酸的分布,同时提高白术内酯I、芍药苷、橙皮苷的脑/血浆比,降低白术内酯I、芍药苷的肺/血浆比和芍药苷的脾/血浆比,因而推测大脑可能是防风发挥引经作用的重要靶器官[21]。“引药入肾”的麝香可以通过活化MAPK/ ERK1/2、PI3K/AKT和PKC通路,促进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至大鼠骨缺损处,加速骨缺损愈合[22],该研究用于信号通路与中药引经作用中,为中药引经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基于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引经作用

在中药化学分离应用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中药引经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相对较缓,其原因主要有3个:(1)现今对于“引经”效应的评价方法与中药引经的内涵尚有差距,评价技术的缺失,导致我们无法直接将现有已知成分或成分群指认为具有引经作用的物质基础;(2)引经药如其他中药一样具有成分多样性,成分与成分之间在煎煮过程中或进入体内发生相互作用或进行生物转化,难以确定某一种或某一类原生或次生化学成分具有引经作用;(3)中药引经的活性成分是否是目前已知的活性成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虽然上述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引经药引经物质基础的研究,但也并非一无所获,仍有部分引经药在此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如Shen等[23]以[18F]-连翘苷元([18F]-PH)为示踪剂,通过荧光成像和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技术探究桔梗对药物组织分布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桔梗总皂苷及其次生代谢产物3-O-β-D- 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GPD682)可以显著增加人正常肺上皮细胞通透性,促进[18F]-PH在肺组织中的分布,这与桔梗“引药如肺”的传统理论相符。亦有研究指出桔梗皂苷D可以发挥表面活性作用,促进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加麦冬总皂苷、莪术醇和蛇床子素的吸收量,增强其抗癌活性[24]。另外,桔梗的活性单体成分α-菠菜甾醇可以促进酒石酸泰乐菌素在小肠上段的吸收,并加快吸收速度,提示α-菠菜甾醇为桔梗引经的物质基础[25]。侯费祎等[26]以干细胞迁移学说为依据,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为标记,观察麝香酮对外源性BMSCs体内迁移的影响发现麝香酮能够促进外源性BMSCs向颅骨缺损处迁移和分化,促进干细胞因子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的表达,加速骨折愈合,这与姜徽的研究结果相似[27]。因而推测麝香酮是麝香发挥引经作用的物质基础。此外,曲铁兵[28]发现川芎嗪可以通过上调细胞表面特异性SDF-1受体CXCR4蛋白表达,来促进外源性BMSCs的迁移和分化,由此推测川芎嗪为川芎“引药上行”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引经中药的引经物质基础可以具有促进其他药物在体内靶向吸收和分布的作用,但反之尚缺乏足够的证据确认中药引经的物质基础。

2.3 基于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引经作用

中药引经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医药特色的突出体现,是对辨证论治的临床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药物与人体交互作用结果的集中体现和总结,内涵丰富而复杂。

近年引经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多位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梳理工作,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归纳总结,初步得出中药引经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相关药物转运体[P糖蛋白(P-gP)、寡肽转运肽1(PEPT1)、单羧酸转运肽(MCT)、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OCT2)、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2(OATP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MRP2)、Na+-牛黄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等]的功能和表达,减少药物外排,增加靶组织或靶器官药物含量[25,29-31];(2)改变细胞膜结构和细胞内pH值,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促进病变部位药物的吸收[29,32];(3)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进有效成分溶出[33];(4)引导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血-关节囊屏障、血-视网膜屏障等生理性屏障,增加药物在靶组织器官中的分布[34-37];(5)调节相关生物化学物质 [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P物质(S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等] 的释放与表达[36,38];(6)介导相关信号通路(JAK2-STAT3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开放,促进相应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及其受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等]的表达等[27-28,39-41]。

目前,对中药引经作用机制的研究与阐释尚不全面,尤其是缺乏引经效应的评价指标,但毫无疑问引经效应应该是多表型性效应、多途径中靶点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2.4 基于临床应用验证中药引经作用

中药引经是有针对性地利用引导药物的靶向作用将有效成分尽可能多的输送到靶组织或靶器官,增强药物的选择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载体学说和靶向用药存在相似之处。因此,部分医家以引经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疾病的临床特点,灵活的选用引经药,以此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如名医邵金阶对颈椎病所致头晕兼手足麻木者选用川芎、桂枝引经;对颈椎病所致偏头痛者选用川芎、白芷引经;对原发性遗尿者选用猪膀胱引经;对过敏性鼻炎者选用葱白、生姜引经等[42]。然而,引经药物不仅限于单味药,有时还可为某一方剂。如张炳厚教授对血管神经痛用治头痛之经方川芎茶调散加减;对各种皮肤疾病用五皮五藤饮类方加减等[43]。

引经药物除具有引导作用外,其本身也可发挥疾病治疗的作用。陈欣等[44]对60例外感发热成人患者临床观察发现,阳明经引经药穴位贴敷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外感发热症状,并迅速退热,且与解热镇痛类西药共同使用,退热效果更好。张智琳等[45]对比观察了单用和与桔梗联用莫西沙星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疗效的影响,发现与桔梗联用的莫西沙星片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莫西沙星,由此推断桔梗对莫西沙星片治疗CAP有增效作用。这种中西合璧的用药方式为引经药物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新的模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经药有其固有药性,或寒热,或温凉、或升浮、或沉降,忌犯“虚虚实实”之戒,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本草新编》所言:“柴胡以提气,必气虚而下陷者始可。至于阴虚火动之人,火正炎上,又加柴胡以升提之,火愈上腾,而水益下走,不死何待乎?”[46];又如《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所载:“石膏败火寒中,温病服之,无不一泻而死”[47],故而合理用药方能充分发挥引经药的引经之效。

3 结语

引经理论是历代医药学家对药物适应范围、作用趋向和配伍关系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是对归经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功效深化,也是中医药特色的突出体现。而探寻引经理论的起始源流,对引经药物相关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进行现代研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和阐释中药引经的科学内涵,从而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随着引经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进一步探明其科学性、有效性额和实用性,诸多学者将现代研究思路和前沿科学技术与传统引经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守正创新,试图为中药药性引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带来新的突破。现今,引经药性理论的研究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加以应用,越来越多中药引经的作用机制得到初步阐释,这对引经理论的深入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引经研究多为理论阐述,实验研究集中在吸收、代谢和分布,存在着中医整体观与性效关系体现不足,缺乏药证相应研究和病症背景下的验证。目前多数引经药物的引经物质基础仍处于推测、筛选和验证阶段,缺乏以性效关系为核心的引经药性功能效应指标集的确认方法。但随着分子示踪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药动学(PK)-药效学(PD)、微透析、免疫趋化追踪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必将推进引经物质基础研究的脚步。

然而系统全面的阐明中药引经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绝非易事,组分配伍多样、化学成分众多、作用机制繁杂、剂量难以掌控,加之引经理论中的脏腑经络与解剖学中的组织器官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等问题,均为引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增加了阻碍。

因此,溯本追源,重新审视中药引经理论的真实含义,探寻其中的内在规律;刮摩淬励,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引经药性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阐明引经的生物学科学内涵,对促进中医药发展、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创新中医药学术思想,指导方剂配伍、合理用药、创新药物研制和提高临床疗效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元素“引经报使”的理论出后,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归纳出了大约8种“引经药”:


1、引药上行 :这个名词很好理解,也就是引导药力上行,对病位在上、在头面的方剂,有目的地选择“引经药”。比如擅去头面诸风的“细辛”,擅通头脑的苍耳,开提肺气的桔梗,等等,都是引药上行的“引经药”。值得一提的是“桔梗”,素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当病在上焦,需要升提气机时,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


2、引药下行:所谓引药下行, 和我们理解的“峻下、泻下”不同。常作为引药下行的中药有两个:川牛膝、旋覆花。其中的“牛膝”,更是历代医家都公认的引药下行良品,而旋覆花则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病在下焦,需要气机下降的时候,多择其一即可;


3、引药到病位:古文说“引药到病所”。举个例子,羌活能引药直到上肢末梢,而它的“好兄弟”独活,则善于引药直到下肢。最出名的,莫过于头面的引经药:厥阴头痛藁本为引,少阳头痛柴胡为引,太阴头痛苍术为引等等;


4、引火归元:所谓引火归元,“元”是哪里?也就是少阴是也。比如金贵肾气丸之“肉桂”,其实就是一味最常用的“引火归元”之品。虚火上炎、阴阳互格的浮阳外越之证,肉桂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引经药”;


5、引气上升:这个也好理解,当气机下陷时,升提中气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著名的补气成方“补中益气汤”,里面就有柴胡与升麻两味“升提药”,其目的,也就是将人参黄芪补益的中气向上升提,以促进中焦的清气上升。


6、引血下行: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个“肝阳上亢”的证候,其本因是肝经阴血虚损,不能收敛阳气,乃至肝阳过度上亢,此时,可见头面红赤诸像。中医认为,这是“血随气逆”而成,常用“牛膝”作为引血下行的“引经药”,以防止“血之余气,并赶于上”而成气厥。


7、引邪外越:外邪内侵机体,如果郁而不散,容易闭塞气机。故中医常有“疏散外邪”之说,最常用的引邪外越的“引经药”就是柴胡。少阳证之小柴胡汤,柴胡之“和解少阳”,其实就是引邪外越之意;


8、引邪下泄:和引气上升相反,引邪下泄主要是诱导邪气下行,从下焦而出。比如玉女煎里的“牛膝”,就有引导火热之邪下行之用;导赤散里的木通,也有引导心经火热之邪从水道而出之功。

总之,“引经报使”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使用的经验总结,归纳起来,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中药独有的“升降浮沉”,对照病位所在的位置而来。对于实际组方,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本草   中药   附子   寒热   柴胡   脏腑   阳气   肉桂   桔梗   药性   黄连   甘草   涵义   药物   作用   经理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