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医学心悟》中止嗽散,以荆芥、桔梗散风利咽,宣通肺气;以紫菀、百部微温润肺,消痰宁嗽;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气,祛壅塞之痰以止咳;陈皮、甘草快膈利气而和中。合能宣肺肃肺,治诸般咳嗽,不论新久。


程钟龄自云:“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容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揆其本意,乃通治外感咳嗽之方。若治“诸般咳嗽”,必随证损益。运用得法,效实优于它方。


1.风寒咳嗽,鼻塞身重,加苏叶、杏仁,寒束皮毛,恶风冷,咳而且喘者,则以麻黄代荆芥,增杏仁、苏子,兼哮再入射干。


2.痰饮咳嗽去荆芥,加桂枝平降冲逆,加白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加茯苓益土而渗水饮。若呕,去桔梗之升提,入半夏降逆祛痰;痰盛喘满而咳,不用荆芥,合三子养亲汤效佳。


3.风热咳嗽,咽喉红肿,身热有汗,减百部、紫菀、荆芥,加牛子、蝉蜕、浙贝、银、翘;胸胁振痛,再加蒌皮、橘络;热甚加淡黄芩;若寒热往来加柴胡。


4.小儿百日咳,止嗽散少用荆芥,重用百部、白前,加牵牛子散结气,加赭石重坠镇吐,初起即服甚验;若咳剧衄血,则去荆芥,加郁金、桑白皮、海蛤売;亦可只用百部、白前,煎2次,计并一起再熬,化入水糖至不太苦为度,日夜频饮,患儿易于接受,疗效甚佳。


紫菀止咳化痰,王海藏紫菀汤治咳血证,伍以甘、桔、参、苓、阿胶、知母、贝母等;百部润肺,新久咳嗽均效,《日华诸家本草》谓其“治传尸骨蒸痨热”。紫菀、百部二味,系止嗽散主药,吾常合夏枯草之益阴血,生黄精之补脾润肺、已燥咳,用于肺痨久咳,得标本两顾之宜。


仲景经方治疗咳嗽

柴胡桂枝汤治疗咳嗽


伤寒六七日,发热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病例 间歇性的咳嗽了半年多,咳嗽是阵发性发作,发作时连续咳嗽。遇到寒冷的刺激就加重。小便控制不住,自己就“溜达”出来了。伴随有一个很重要的症状就是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嗓子不舒服。早晨起来的时候口里面粘腻不爽,睡眠也是时好时坏,所幸吃饭还好。诊其舌脉: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缓。


处方:柴胡9g,桂枝6g,黄芩12g,生白芍12g,党参6g,茯苓9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9g,射干12g,僵蚕12g,蝉衣9g,生甘草3g。


2剂水煎服。柴胡桂枝汤,治咳嗽,还是一个经反复治疗无效的慢性咳嗽。


张仲景给自己的方子不就经常化裁,麻黄汤把桂枝换成石膏不就成了麻杏石甘汤,理中汤加人参不就成了桂枝人参汤,小柴胡汤加了桂枝和芍药不就成了柴胡桂枝汤。


真武汤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久嗽不止,时见喘促,是肺肾两虚,金水不交之症,但咳嗽之作,虽为肺病,然肺为标,肾为本,故咳嗽者必挟有饮邪,宜先利其水道,则上焦之水饮亦必下行,源流俱清,咳嗽自平,惟肾具有水火两脏,水虚者宜滋,火虚者宜温,今诊得右尺细濡,真火不足之象,先用真武汤加减治法。


炒白术三钱 泡附子五分 白茯苓三钱 炒白芍三钱 五味子八分 细辛五分 干姜八分


按:真武汤加姜、辛、味治咳嗽为伤寒成法,与小青龙一虚一实,可谓双壁。

伤寒论全本图解全译 ¥48.1 购买

国医大师王琦:治疗痛风经验方

痛风是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并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认为痛风之病机为患者自身体质偏颇,终致湿热痰瘀结聚,阻滞经络气血运行,浊毒停积于筋骨关节,而非风寒湿邪外袭。倡导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治疗痛风,注重体质与疾病、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为理论依据,因人制宜改善患者的偏颇体质;以四妙勇安汤为主方,古方新用,另据病情灵活加减用药,祛风通络,清热除湿,祛痰化瘀以祛浊毒,临床效果显著。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可并发肾脏病变,且与其他代谢综合征有相关性,全球痛风患病率约为0.08%。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可受地域环境及饮食结构的影响,沿海一带多发,广州地区痛风患病率居全国首位。西医学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通过饮食或药物控制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水平。急性期可给予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起效快,但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造成皮肤黏膜、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以及特殊器官的损害,如排尿困难、神经炎、肝功能异常等。王琦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和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对内伤杂病、男科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痛风一病,王琦教授诊疗思路与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师从王琦教授,跟诊学习,收益良多,现将王琦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体质偏颇 湿热痰瘀

体质偏颇为本:痛风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痛风》,但其含义与现代医学的痛风不同。


在众多古代文献中,将风寒湿热瘀等邪气痹阻经络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均归为痹症,又有历节、筋挛等称谓。明·秦景明的《证因脉治·痹症论》中有道:“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木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曰闭。”而痛风属热痹范畴。关于热痹,在《内经》中早有论述:“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表现为关节伸屈不利,红肿热痛等。


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机体的固有特质,是百病滋生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应从体病相关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所述“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的旺盛与否取决于其体质状态。


痛风患者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存在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体质偏颇。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痛风的高发体质,以痰湿体质最为多见,余者次之。诸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其余几种体质也可发生痛风,但所占比例较少。痰湿体质是8种偏颇体质中的一种,因体内津液运化失司,痰湿凝聚而形成,主要特征为黏滞重浊。究其根本,则为脾胃功能失常,对水液以及水谷精微的运化能力减弱,进而津液输布异常,停积于体内,水饮痰湿渐生。长此以往,痰湿凝聚,阻遏气机,困阻清阳,则脾湿更甚,周而复始,终成痰湿之体。因其水液代谢障碍,机体产生的尿酸无法正常排出,沉积在肢体关节处,形成痛风,表现为水液泛溢四肢,骨节肿胀、胸脘痞闷、足肿面浮等。


《张氏医通·卷六·痛风历节》有云:“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此外,痰湿体质人群多嗜食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鱼、烧烤等,这些食物大多含有嘌呤成分,为外源性尿酸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痛风的发生。与此同时,过食肥甘厚腻又可加剧体内痰湿的堆积,使得痰湿体质偏颇更甚。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体质状态。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饮酒过多、嗜食辛辣食物等因素,导致机体湿热蕴结而形成。《万病回春·卷五·痛风》中提到“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湿热结聚于体内,灼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而易发痛风。


湿热痰瘀交阻为标,然非风寒湿邪之过:王琦教授认为,痛风的病机为患者自身存在体质偏颇,湿、热、痰、瘀交阻,经脉不通,而非风寒湿邪外袭机体,这与现在许多医家的观点不同。奚九一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先天禀赋或年高肾气不足致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减弱,排泄湿浊量少速缓,日久困脾,脾失健运,肾失蒸腾,湿浊内生。邓运明教授认为痛风以脾胃失和,湿热痹阻为主要病机,惯用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之法治疗本病。牟淑敏教授治疗本病主张据临床表现进行分期辨证治疗,将其分为湿热壅盛型、阳虚寒凝型、脾虚湿盛型、肝肾亏虚型。王琦教授指出无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或血瘀体质等体质的痛风患者,发病之初或因湿阻,或因热结,或因血瘀,然日久湿与热结,热与血结,循环往复,必成湿热痰瘀结聚之势,阻碍气血运行,浊毒留聚筋骨关节,而有红肿热痛,伸屈不利的表现。


治疗特色

调体治疗贯穿始终:王琦教授治病遵循辨体—辨病—辨证三辨合参的原则,认为治病当先治本,根据体质具有可调性,通过使用药物、精神调摄等方法可以调整体质偏颇,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正气和抗御外邪的能力。故针对每一个痛风患者,必先辨其体质,根据患者各自的体质特点加减用药。痛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在发作期,用药针对疾病本身,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泄浊的药物为主,同时予以调体方剂;在缓解期,则以调理偏颇体质为主,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御邪能力。


针对不同体质的痛风患者,遣方用药也不尽相同。对于痰湿体质者,予以自创经验方“益气健运汤”治疗,主要组成为山楂、荷叶、海藻、昆布、蒲黄、黄芪等药物,以健脾益气、化痰消脂,除湿化浊;湿热体质者治疗当清热泻火,分消湿浊,常用薏苡仁、白茅根、赤小豆、茵陈等药物;血瘀者多用桃仁、生地黄、赤芍、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通络。其余几种体质发作痛风少见,气虚者以黄芪、白术、党参等益气健脾;阴虚者应加熟地黄、山茱萸、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清热;阳虚者应加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补元阳;气郁者应加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川芎以疏肝行气;特禀质应予乌梅、防风、蝉蜕、灵芝等益气固表,凉血消风。


主病主方:王琦教授认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在临床上常以主病主方的思想来治疗疾病,王琦教授善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四妙勇安汤首见于华佗的《神医秘传》,是治疗热毒脱疽的名方,王教授古方新用,取异病同治之意,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清热解毒。玄参凉血解毒,泻火滋阴,两药合用则既可清气分之邪热,又泻血分热毒,有气血双清之效。当归以养血活血散瘀,可养阴血以濡四末,兼润肠通便;甘草和中,清解百毒,缓急止痛。四药合用则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此方有抗炎解毒、抑制血细胞凝聚、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遣方用药灵活,参考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王琦教授遣方用药灵活,除主方四妙勇安汤外,另根据病情对主方进行加减。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土茯苓、薏苡仁、忍冬藤、萆薢、金樱子等。如土茯苓可清热利湿,活络除痹,通利关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土茯苓镇痛作用良好,可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生薏苡仁淡渗利湿,清热消肿,可促进尿酸的排出;金樱子可抑菌、消炎,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在《本草新编》中记载其有开尿窍以利水的功效;防己利水消肿,其有效成分盐酸青藤碱可抗变态反应及抗炎;姜黄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有研究显示姜黄有降血脂、降尿酸及抗炎杀菌等作用;威灵仙祛风通络,且可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起到抗炎消菌、镇痛的作用。


病案举隅

患者,男,43岁,2012年12月19日因右侧脚趾骨节灼热疼痛前来就诊。患者自2012年1月开始出现右侧脚趾骨节疼痛、红肿、灼热的症状,查血尿酸688 μmol/L,每月发作1~2次。未曾服药治疗。其面色暗,额头面部出油多,易生粉刺痤疮,脱发,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身重不爽。夜间睡眠时打鼾,痰多,胸闷,口微干,有口臭,嗳气。纳可,寐差,醒后疲乏,精神萎靡。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患者患有高脂血症,中度脂肪肝,喜饮酒。舌淡胖,苔黄腻,脉沉滑。


王琦教授辨其体质类型为:痰湿体质兼夹湿热体质。诊断:痹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证型:热痹。治疗:应辨体—辨病—辨证合参,故予健脾利湿,化痰泄浊以调整体质偏颇;同时针对疾病本身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用处方:黄芪20g,制苍术20g,生蒲黄(包煎)10g,生薏苡仁20g,生山楂30g,赤小豆20g,忍冬藤30g,萆薢20g,土茯苓20g,晚蚕砂(包煎)15g。30剂,每天1剂,水煎服。


按:因患者处于缓解期,故以调理体质偏颇为主,稍佐以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患者体胖,面色晦暗,额头出油多,腹部肥满,夜间睡眠时打鼾,痰多,苔白腻,脉滑,是典型的痰湿体质,此外患者又有大便黏滞不爽,易生粉刺痤疮,苔黄腻,可认为兼夹湿热体质。王琦教授使用自创方药益气健运汤,以益气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之法调整患者体质偏颇,痰湿体质源于气虚阳弱,脾湿运化失常而水湿内停,进而痰湿夹瘀,方中制苍术可解湿郁、消痰水;生山楂合生蒲黄以活血祛瘀,黄芪益气健脾,生薏苡仁、赤小豆、忍冬藤利水渗湿;另加萆薢、土茯苓、晚蚕砂清热利湿祛浊。


2013年1月23日二诊:血尿酸540 μmol/L,服药期间共疼痛1次,疼痛程度较之前减轻,精神渐振,嗳气减轻。患者查有甲状腺结节。处方:一诊方加夏枯草20g,蒲公英30g,皂角刺20g,30剂,每天1剂,水煎服。


按:因患者服用前方后精神状态转好,嗳气减轻,且血尿酸降低,痛风发作时疼痛症状减轻,故治依前法。因患有甲状腺结节,故加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用此三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2013年3月20日三诊:血尿酸433 μmol/L。体重减轻,咳痰减少,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滑。处方:第二诊方加金银花20g,当归15g,玄参20g,金钱草30g,金樱子20g,昆布20g,海藻20g,炮甲粉(冲服)3g,30剂,每天1剂,水煎服。


按:患者体重减轻,咳痰减少,痰湿体质已得到改善,故此次处方主要针对痛风疾病本身,予以四妙勇安汤加减,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加金钱草清热利湿,金樱子开尿窍以利尿酸排出;除原调体方药外,另予昆布、海藻化痰软坚以助调体;针对甲状腺结节加入炮山甲活血散结、消肿溃坚。


2013年4月26日四诊:两次查血尿酸分别为410μmol/L、390μmol/L,痛风未发作,病愈。血脂明显改善,体重减少10kg。故用调体方继续调体,以期患者得以阴平阳秘,体质平和。


后定期随访,两年来未再发作。

  

痛风易复发,坚持以调理自身体质偏颇为治疗原则。痛风作为一种难治疗,易复发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通过详述王琦教授治疗该病经验,笔者认为,对于该病,防胜于治。《内经》曰:“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败。”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即在未病阶段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进行体质类型辨识,针对好发体质人群,及时进行干预,可通过饮食、锻炼、精神调摄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调整体质偏颇,纠正阴阳失衡,消除痛风发生的内在病理基础,从而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对于已病防变和愈后复发,应在治疗过程中关注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调理自身体质偏颇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因人制宜。


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中医看病为何必须看人?

在工作中,经常有病人在网上给中医发邮件,甚至把医院的检查片子也发过来,想请中医生开方用药。但是只看看片子就开药方,对中医而言是很草率的行为。


因为,中医自古以来就主张察色按脉,要看病人的精气神,所以必须见人,才可以出方。《黄帝内经》称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小编特摘选国医大师熊继柏的《中医看病必须四诊合参》(选自《中医创造奇迹——熊继柏诊治疑难危急病症经验集》)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中医看病的思考》(选自《经方的魅力——黄煌谈中医》)两篇文章,或可对你有所启发。


中医看病必须四诊合参


文|熊继伯


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内经》亦讲到:“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由《难经》到《内经》,老祖宗已经为我们定下四诊,但是我们在临床中能不能用、会不会用,这是个大问题。有些人是学而不用,有些人是学了不会用。望、闻、问、切四诊无论哪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作为中医,既要善于望,又要善于闻,更要善于问,而且还要善于切,四诊合参, 缺一不可。


望诊,包括望神色形态、望面色、望眼神、望动作举止、望舌荅、望舌色,这都属于望诊。一些关键病、疑难病,尤其是危重病,望诊特别重要。其中,尤以望神和望舌最为重要。我们学过很多的望诊知识,比如望舌,白苔、灰苔、黑苔、黄苔分别主什么病?红舌、绛舌、黑舌分别主什么病?舌体有胖有嫩,舌质有紫有红有淡。这些基本的知识我们都学过,但最大的问题是在临床上会不会用。我讲几个活生生的例子吧。


第一个例子是我当年在农村当医生,一个19岁的女孩子,姓文,因为感冒发热,当地医生没治好,被送到当地人民医院。下午送到医院,晚上就昏迷了,连续3天3晚不醒。医院组织几次大会诊,没能得出结论,院长就去请我。院长描述说病人进医院的时候还能讲话,自昏迷后一直未醒。病人无半身不遂,无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体温不到38℃。当时病人牙关紧闭,双拳紧握,我嘱护士用镊子将其口撬开,立即有涎液从口角流出,整个舌体被白厚腻苔覆盖,诊脉是细脉。这就是湿痰蒙蔽心包证,我开了个标准的菖蒲郁金汤。西医用注射器从鼻饲管将药灌进去,24小时灌服了2付药,到第二天傍晚时病人苏醒。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个病人就是通过望舌苔来解决问题的。我讲这个例子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医诊病要注意望舌。


30多年前,我们学校一名教师的孩子在医院的急诊室治疗,发热4天4夜,手足发抖,患儿呈昏睡状态。学校领导请我去看病。当时小孩一身肌肤热得烫手,体温有40.5℃,两侧扁桃体肿大,伴有脓点,西医诊断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未昏迷,呼之能应,停止呼唤就很快入睡,伴手足颤抖,舌绛红无苔。患儿舌绛红无苔,提示热入营分,方用清营汤。1剂药于4小时内分8次喂完后患儿就退热了,再进1剂即愈。当时我就是根据患儿的舌绛红无苔开的这个处方。这两个例子说明望诊的重要性,临床望诊切莫小视。


闻诊,《中医诊断学》上讲是两种闻,一种是闻声音,一种是闻气味,而重点在于闻声音。听声音很重要,有些临床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需要我们在临床上不断地摸索、认识。我经常讲学理论不等于会临床,书读得好也不一定会临床,理论和临床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因为疾病是千变万化的,不是完全按照书上所说的那样。比如太阳病一定是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阳病一定是口苦、咽干、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这只是一个提纲,张仲景云:“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面我讲两个闻诊的例子。


我年轻的时候在农村当医生,有一次坐在理发店躺椅上理发,门口围了十几个病人等我看病。突然门外抱进来一个小孩,我一听就说:“来了个白喉的危重病人。”众人皆吃惊,问我如何知道是个“白喉”?关于“白喉”,书上描述其呼吸喘促声是犬吠声,所谓“犬吠声”,是指狗在晚上害怕时的一种嘶叫声,那种空而嘶的声音。即使我这样描述,大家也还是不清楚,只有在白喉病人前亲耳听到过,才会知道什么是“白喉”。这个危重病人被我给治好了,现在估计有五十多岁了。这个例子讲的就是“白喉”的犬吠声。


“文化大革命”后期,我还在农村医院当医生,当时的农村基层医生人人都必须参加防疫工作,防治疟疾、麻疹,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等。当时正值春季,石门县组织卫生防疫大检查,有一个公社的防疫专干汇报说没有传染病,我们查了一天也确实没有发现什么,于是天黑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回去。当路过一个小村落的围墙外面,我突然听到里面有特殊的咳嗽声,我就说这里有“百日咳”,大家都不相信,我们走进去查,一下子发现8个“百日咳”的患儿。后来他们都说,以后你们检査不要再派熊医生来了,他太厉害了。“百日咳”是什么样的声音呢?书上叫顿咳,俗名叫鸬鹚咳。这种咳嗽很凶,连续咳嗽,咳到最后伴有一声拉长的如鸬鹚的叫声,这就是“百日咳”,是种很特殊的声音。


上面说的就是闻诊。别看中医看病看似很简单,作为一个中医,鼻子、耳朵、眼睛都要很灵敏,一个耳聋的人是当不好中医的。病人的咳嗽声、喘息声,声音的悠扬、短促、重浊、清长都是不一样的。鼻炎的患者,一听就知道是鼻炎,他鼻涕堵塞了鼻道,说话时鼻音很重。这就是闻诊所得,关于闻诊在这里就不作一一详述。


问诊,《中医诊断学》载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等,假如每个病人我们都是这样问诊,从头问到脚,病人会觉得你很仔细,但是你的问诊并不一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在香港看病的时候,香港的医生就是这样做的。我在那里看了几个半天的门诊,几位教授和博士坐在旁边一起看。他们的问诊很详细很具体。其实问诊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必须是单刀直入的。


我在临床上的问诊是很简单的,第一要抓住主症,第二是善于抓特点,第三是有目的地问。有些人说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比如有个病人自述头痛,问他疼痛多久了,他又说脖子痛,问他脖子哪里痛,他又说到自己腰痛,问他腰痛多久了的时候,他又说自己腿麻,等等。这种病人可以讲很多症状,但往往是不靠谱的。


还有一种病人,专门讲西医的诊断,比如有个病人说自己有慢性胆囊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前列腺炎等一系列的西医疾病诊断,追问他到底哪里不舒服,他说咳嗽、咽喉痛,这种病人讲了一堆与自身不适无关的东西。


所以我们当医生一定要自己清楚,第一要抓住主症,不管病人讲多少个症状,要抓住病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主症有针对性地问。比如对一个头痛的病人就要针对性地问:“头痛在哪个部位?”答:“全头痛。” “哪个地方最厉害?”答:“不清楚。” 病人不清楚哪里最痛,你就用手指一个一个部位指着问,总有个地方是疼痛最厉害的,一定要把疼痛的部位搞清楚。再问:“痛了多久了?”答:“疼了蛮久。” “蛮久是多久了?”答:“很久了。”有些病人就是有这么糊涂,但是我们医生要搞明白, 一个是疼痛的部位,一个是疼痛的时间。辨清时间以明确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辨清部位以明确头痛的六经归属,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一个咳嗽患者,咳了3个月,要考虑是慢性咳嗽;咳了半个月,要考虑是外感咳嗽。问有没有伴咽痒,证实是否是外感咳嗽;问有没有痰,辨別是燥咳、阴虚咳,或痰饮咳嗽、风寒咳嗽;问痰是黄色的还是白色的,辨別是风寒还是风热咳嗽。这样三言两语就很淸楚了,这就是问诊的奥妙所在。


再举个例子,一个小便频多的病人,就要问其小便是黄的还是清的?小便解出来热不热?每次小便有没有解干净,等等。如果小便色黄、小便频数、小便有不尽感、尿道口有灼热感,这就很清楚是热证了。所以问诊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要单刀直入,不要东扯葫芦西扯瓢,不着边际,空费气力。


切诊主要指切脉,切脉特别重要,切莫把切脉当作儿戏,切脉不是做样子的,一般的病没有很大关系,关键的病、特殊的病,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这个脉象就特别重要。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有次我到我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ICU看一个高热40℃的病人,上午发热,下午突然进入昏迷。我看到病人后首先就切脉,发现是虾游脉。什么是虾游脉?“虾游静中跳一跃”,这是明代李梴和清代陈修园都讲过的话。虾子潜水的时候首先缓慢蜷缩身体,然后突然弹开,在水中快速跳出一段距离,如此反复。这个脉象就是这样的,是死脉,我说这个病人没救了。问护士体温是多少,护士说1小时前是36.8℃,我让她再次测量体温,这次是35.4℃ (到了体温表的最低测试度),病人的家属求我救他,我开了个参附汤,用上好的高丽参30g、附子30g煎煮喂服,病人生命多维持了24小时,直到第二天晚上才死亡。这就是看脉的功夫。如果一个中医不会看脉,对病人的情况不全面了解,就不知道如何开方,甚至对这种阳衰气脱的病证,还会错误地开出清热的寒凉方药,那就是不会诊脉的体现。


有次在医院坐门诊的时候,门外推进来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先生,60多岁,咳嗽、气喘几个月,舌苔薄白,并没有热象,我切脉时却发现他的脉数大而滑。这个病人的脉象与他的体质和症状是完全相反的,我怀疑他是肺癌,因为数大而滑的脉象十有八九是肿瘤,于是我让病人去做CT检查以证实我的判断。几个小时后CT检查结果出来证实患者是肺癌。这就是诊脉的判断。


20年前在中医大学门诊部看病的时候,有个广州军区的女子,恶寒8年,汗出不止,大热天看病的时候戴着棉帽,穿着毛衣、军大衣、棉裤、棉袜、棉鞋,她的老公背着一袋子的毛巾帮她擦汗。病人主诉描述只有3句话:“我的骨头是冷的, 我的心脏是冷的,我的毛孔是张开的(一直汗出不止)。”病人脉象沉取有力,一息有五至,这个症状和脉象是相反的。我一看她的舌苔白厚腻,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病人是湿浊郁遏阳气,外湿内热,方用三石汤治疗数月,使之痊愈。这个病人治好的关键在于会看脉。诊脉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古人曾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需要长期实践慢慢摸索的。


中医看病的思考


文|黄煌


我门诊上,不单纯看病,重视看人


我的门诊上不分科,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的病都有,只要是想吃中药的,都可以来。我不是不重视专科,而是不单纯看病,重视看人。如果说,西医是治人的病,那么,中医就是治病的人。


我坚持认为,没有一种疾病能脱离具体的人体而存在,病与人是密切关联的。疾病是平面的,是在教授的书上的,没有具体的人体,就没有所谓的疾病。


但是,许多医生看病只找所谓的病因,就是不看人。为何有严重的副作用?为何没有疗效?为何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为什么出现超级细菌、霉菌感染?大多都是这种思维方式惹的祸。


我们看病为何要看人?


我们看病为何要看人?因为人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以及心理行为特征的高级的有机体。


(1)我们不能忽略人内在的抗病能力。有的时候,疾病的痊愈不是药物的作用,而是自愈的,顺应了这种天赋的能力,就是因势利导,就能事半功倍。


(2)我们不能忽略每个人的体质特性。人不同,就是同一种病,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的感冒,林黛玉的处方与李逵的用药能一样吗?


(3)我们不能忽略每个人常常有多种疾病共存的事实。据说,住院老人的诊断常常达5种或以上,死亡老人的解剖结果显示,平均每人有7处病理改变。对于这样的情况,仅仅瞄准一种病能行吗?


我们不能忽略人是有心理行为特征的,而心理行为往往参与治病的过程,进而影响病情的发展。中医更重视这个问题,不信,可见明代医家李中梓的《不失人情论》。


重视疾病而忽略个体,如果是西医如此思考,可以理解,因为基于生物医疗模式的思维就是如此,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当代许多中医竟然大谈专病,活脱脱的西医思维,如此这般,中医的疗效如何能显现?


其实,人体里的细菌等微生物也非必定是致病的,只是因其所生存生长的环境不同或时间不同,于是就成了病原物,将其斩尽杀绝既没必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让他们各行其职,才是正途。因为他们也是人生命现象的一部分。


人与实验动物是有区别的。生活的环境那么复杂,能与单纯的隔绝的实验室一样吗?现在教科书谈的疾病,是实验室的结果,单因素的研究环境,与复杂的临床岂能相提并论?


所以,实验室的东西只能参考,不能全信,临床观察不可少,对现实的人的观察不可少。观察人的能力是医生最重要的能力。


易混淆的33组中药药对鉴别对比

学中医是一条艰难的路,小编甚是理解中医学子的辛酸泪,所以特意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对药的总结对比来,笔记本借大家看!拿走不谢!


(一)药性相近,相辅相成


1、桑白皮、黄芩、芦根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除烦,利尿通淋。三药伍用,善治肺热咳嗽、痰湿壅肺之证,热随三焦小便出,泻火理肺不伤阴。


2、麻黄、桂枝

麻黄、桂枝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黄汤。麻黄善宣肺气,遍彻皮毛,通腠散寒,解肌发汗,利水消肿;桂枝善发汗解肌,透达营卫,扶脾阳达营郁,温经脉宣卫寒。二药伍用,善治风寒表实证,可增强发汗解表、温化寒痰之功,同奏调和营卫、温经止痛之功。亦用于各类过敏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疾病。


3、桑叶、菊花

桑叶、菊花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桑菊饮。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二药协同,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祛火解毒,平肝抑阳之效更强。用于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咳嗽等。


4、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连翘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金银花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又疏散风热,透热达表;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为疮家圣药。二药伍用,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外透热达表,内清里热解毒,还能流通气血,消肿散结止痛。用于各类风热表证、热毒痈疔等。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5、栀子、淡豆豉

栀子、淡豆豉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栀子豉汤。生栀子走气分,泻三焦之郁火,从小便而出,焦栀子外达气分,内入血分,凉血止血,气血两清;淡豆豉解表除烦,下气调中,宣发郁热。二药伍用,降中有宣,清解相宜,共奏清热除烦、内外并除之功。用于湿热黄疸、心烦失眠等。


6、生石膏、知母

生石膏、知母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白虎汤。生石膏体重而降,辛散透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知母上清肺金而泻火,中除胃火滋胃阴,下泻无根之肾火,三焦接顾,虚实两清。二药伍用,增强清热解肌、止咳平喘、泻火降糖之效,石膏清解,知母清润,解润相合,制短展长。用于温病热盛气分证、消渴中消证等。


7、丹参、葛根

丹参、葛根伍用,为王师经验用药,初出自拟方降浊合剂。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一味丹参,功比四物;葛根解肌退热,透疹外达,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二药伍用,活血化瘀,降脂抗凝,除烦安神。用于三高症、眩晕、过敏性紫癜等。


8、瓜蒌皮、降香

瓜蒌皮、降香伍用,出自王师自拟益气养阴强心汤。瓜蒌清热化痰,宽胸理气;降香外用止血定痛,内服化瘀止血,理气止痛。二药伍用,共奏宽胸理气、化痰散瘀之功。用于痰瘀内阻之胸痹证、高脂血症、心脏病等。


9、牡丹皮、山栀

牡丹皮、山栀伍用,出自《内科摘要》加味逍遥散。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栀子详见“栀子、淡豆豉”伍用功效。二药伍用,共奏清肝凉血、泻火解郁、调经理血之功。用于各类郁证、月经失调等。


10、南沙参、北沙参

沙参至清分南北。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北沙参补肺阴,清肺热,益胃生津。二药伍用,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气阴双补,相互促进。用于咳嗽、咽炎、肝病、肾炎等。


11、沙参、麦冬

沙参、麦冬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沙参补五脏之阴,尤肺胃之阴为甚,详见“南沙参、北沙参”伍用功效;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二药伍用,甘寒救液,柔和缓润,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同于各类脾胃阴虚证。


12、石菖蒲、远志

石菖蒲、远志伍用,出自《圣济总录》远志汤。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避秽宁神;远志宣泄通达,安神益智,去痰开窍,消散痈肿。二药伍用,豁痰通窍、鸣锣开道,彰直达病所之功。用于眩晕、耳鸣、失眠、癫痫等。


13、灵磁石、五味子

灵磁石、五味子伍用,出自《重订广温热论》耳聋左慈丸。灵磁石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二药伍用,有滋肾安神、通利耳窍、定志宁神之功。用于耳鸣耳聋、心悸等。


14、荆芥、防风

荆芥、防风伍用,出自清·徐洄溪《医略六书》荆防散。荆芥解表散风,药性平和,透疹消疮,寒热皆可,炒炭止血,妇科常用;防风辛散祛风,胜湿止痛,甘缓温润,祛周身之风。二药伍用,相辅相成,温而不燥,加强祛风解表、适散邪气、胜湿止痒、理血止血之效。用于各类皮肤病、外感疾病、内伤血证。


15、怀山药、淮小麦

怀山药、淮小麦伍用,出自王师自拟调肝理脾汤。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淮小麦养心除烦以宁神志。此二药配伍,不仅能健脾胃、资化源,更有养心安神、除烦助眠之效。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失眠等。


16、乌药、小茴香

乌药、小茴香伍用,出自《医学发明》天台乌药散。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小茴香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二药伍用,共奏和胃温中理气、发肾散寒止痛之功。用于各类痛证。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17、仙茅、仙灵脾

仙茅、仙灵脾伍用,出自《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二仙汤。仙茅辛热燥烈,善补命门,振兴阳道,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仙灵脾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二药伍用,同奏温肾壮阳、激发肾气之功。用于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眩晕等。


18、女贞子、旱莲草

女贞子、旱莲草伍用,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二至丸。女贞子滋补肝肾,健腰强膝,乌须黑发,明目利耳;旱莲草滋补肝肾,促发眉生,凉血止血。二药伍用,同奏滋养肝肾、清泄相火之功。用于阴虚型血证、脱发、月经失调等。


19、泽兰叶、水蛭、川牛膝

泽兰叶、水蛭、川牛膝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泽兰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川牛膝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三药伍用,共奏活血通络、利湿散结、利尿通淋、引火下行之功。


20、黄芪、黄精、绞股蓝

黄芪、黄精、绞股蓝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补肾益精,延缓衰老;绞股蓝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三药伍用,补诸虚,调五脏,共奏补气降脂、健脾益肾、祛风化湿之功。


21、露蜂房、天龙、地龙

露蜂房、天龙、地龙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露蜂房攻毒杀虫,攻坚破积,祛风止痛;天龙祛风定惊,活络散结;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三药伍用,共奏通络攻坚、散结止痛之功,适用于胃癌、肺癌早期病变,或胃、肺不典型增生。


22、蝉蜕、僵蚕、蛇蜕

蝉蜕、僵蚕、蛇蜕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加味利咽开结汤。蝉蜕宣散透发,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通络止痛;蛇蜕祛风定惊,明目退翳,解毒止痒。三药伍用,共奏疏风抗敏、利咽开结、解毒止痒之功。


23、蚤休、三叶青

蚤休、三叶青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化瘀止血;三叶青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活血止痛。二药伍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二)药性相反,相制相约


1、川连、吴茱萸

川连、吴茱萸伍用,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左金丸。川连大苦大寒,入心泻火,清热燥湿,尤清中焦湿热为宜;吴茱萸大辛大热,疏肝开郁,降逆止呕。二药伍用,一寒一热,辛开苦降,相反相成,共奏清肝泻火、温中止呕之功。用于各类胃病。


2、大黄、附子

大黄、附子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附子大辛大热,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兼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二药伍用,一寒一热,阴阳相合,辛开苦降,去性取用,解毒泄浊。用于肾病、尿毒症、肠痈等。


3、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菊花伍用,出自清·董西园《医级》杞菊地黄丸。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曰;菊花详见“桑叶、菊花”伍用功效。二药伍用,补中寓清,清中寓补,共奏益肝明目之功。用于高血压、各类脑病等。


4、川连、干姜

川连、干姜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川连详见“川连、吴茱萸”伍用功效;干姜既能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温暖中焦,又可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二药伍用,寒热平调,辛开苦降,和胃降糖,温中止痛。用于各类胃病、泄泻等。


5、苍术、玄参

苍术、玄参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平和降糖方。苍术辛散苦燥,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玄参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软坚散结。二药伍用,一燥一润,一开一阖,共奏健脾养阴、化浊降糖之效。用于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等。


6、半夏、夏枯草

半夏、夏枯草伍用,出自《冷庐医话·不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二药伍用,苦辛并用,寒温互济,阴阳相交,安志助眠。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等。


7、丹参、白芍

丹参、白芍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加味酸甘宁心合越鞠汤。丹参详见“丹参、葛根”伍用功效;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丹参活血主动,白芍养阴主静,二药伍用,动静结合,共奏养血活血、益阴助眠、除烦安神之功。


8、荷叶、牡蛎

荷叶、牡蛎伍用,出自王师自拟眩晕Ⅱ号方。荷叶轻清向上,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善清暑利湿,升阳止血;牡蛎质重沉坠,潜泄肝胆浊阴之气下达,善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共奏升清降浊、平肝潜阳、易阴利湿之功。


9、薤白、白头翁

薤白、白头翁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薤白辛散苦降,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消肿散结。二药伍用,一温一寒,共奏温脾阳、清肠热、行气导滞、解毒止痢之效。


10、茜草、旋覆花、柴胡

茜草、旋覆花、柴胡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四逆旋覆花汤。茜草善走血分,凉血止血,活血行血,化瘀通经;旋覆花降气平喘,消痰行水,降逆止呕;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三者伍用,气血同治,升降有序,同奏疏肝行气、降逆化痰、消胀利膈、活血通经之功。


巧用“药对”,疗效倍增

在中药处方中,常见有荆防、乳没、知柏等药名,这些都是两味药搭档使用的缩写,也有将功效相近的药物搭配应用,如佛手配香橼、仙茅配仙灵脾、金钱草配海金砂、石菖蒲配远志等。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对这样的配伍俗称“药对”,也就是中药配伍中的相须,使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类似西医的“联合用药”。


荆芥配防风


这两味药均为辛温解表药。除都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外,荆芥偏重于祛风理血;防风擅长胜湿解痉,两药搭配使用,更增强解表祛风胜湿的作用。《症因脉治》中记载的防风汤,即用荆芥与防风配伍,佐以葛根,治疗风邪伤卫、有汗恶风有显著疗效。


乳香配没药


同为活血药,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但乳香更擅于调气活血,对气血凝滞引起的心腹疼痛效果显著;没药散血祛瘀疗效更强,两者合用,更增强活血祛瘀的作用。


《御药院方》中载方,取米粉120克(炒黄),加乳香面、没药面各15克,搅匀,用适量黄酒调成膏状,敷于筋骨损伤处,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


知母配黄柏


知母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两药同用,更增强滋阴降火之功。如知柏地黄汤中,以六味滋补肾阴,配以知母、黄柏苦寒协助泻肾火,起到很好的滋阴降火作用。


又如大补阴丸中,黄柏、知母同用,再配以熟地黄、龟甲,共奏滋阴降火之功。方中用黄柏、知母苦阴之品,平相火而保真阴,这是清源的一面;用熟地黄滋阴,龟甲潜阳,益水以配火,这是培本的一面。


壮水而又制水是本方的特点,故凡遇阴分不足、火旺于内而现有骨蒸劳伤,年老之人腰膝疼痛者,服之极为有效。


香橼配佛手


两味均为理气药,用于胃痛且胀,多有气滞,不论虚证实证,均常用此两味药搭配使用。但也有所侧重,温燥之性,香橼偏重,佛手次之。故胃脘痛宜用香橼,加之胃胀尤甚者宜配佛手同用。

仙茅配仙灵脾


这两味药均入肝肾,具有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用于治疗因肾阳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无力,阳痿宫冷,不孕等症,两药配伍应用,更增其温肾助阳之功,特别用于治疗肾阳亏虚型的更年期综合征,再佐以女贞子、旱莲草疗效更加显著。


金钱草配海金砂


这两味药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钱草功专清热利胆、通淋排石,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还可治疗胆石症。金钱草功专清热利胆、通淋排石。海金沙甘、淡、寒,人小肠、膀胱经。


海金沙功专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二药相伍,相须为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的力量增强。


石菖蒲配远志


这两味药均入心经,为宁心安神常用药。石菖蒲偏重于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远志侧重于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二者配伍,可使心肾相交,进一步增强宁心安神、开窍化痰之功,多用于痰迷神窍,神志昏迷,痰浊阻络或痰浊中阻,痰火扰心而致的烦躁、失眠、健忘等症。


最强的中药绝配,最全处方常用药对,100%收藏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常用药对


【威灵仙 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 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 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 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 附子】 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 柏子仁】 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 牡蛎】 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 珍珠母】 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 代赭石】 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 蜈蚣】 6只;3只 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 僵蚕】 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 露蜂房 】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 露蜂房】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 蝉衣】 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 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 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枳实 厚朴】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 效果较大。

【香附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 治气分郁滞。

【延胡索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 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

【柴胡 郁金】 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 长于疏泄。


【川楝子 路路通】 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槟榔 沈香】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 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 药力峻猛。

【小茴香 沈香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 药力和缓。

【莪朮 三棱】 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鸡内金 三棱 】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 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桃仁 红花】 10g;5~10g 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五灵脂 蒲黄】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 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 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泽兰 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 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乳香 没药 】5~10g 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 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 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水蛭 (虫亡)虫】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 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 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麦芽 谷芽】 10~15g(炒用) 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 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款冬 紫菀】 各10g 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牡蛎 玄参】 30g(生用);15g 软坚散结、消瘤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廮证。

【熟地 当归】 10~15g;10g 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熟地 白芍】 10~15g;10g 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 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当归 丹参 】10g(温炒);15~20g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鸡内金 白朮】 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蜈蚣 当归】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 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附子 人参】 30g(先煎);10g(浓煎) 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玉竹 生地】 10g;15g 滋阴养津,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 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麦冬 天冬】 各10g 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之消渴、干咳病。 胃家素寒者应慎用。

【何首乌 仙灵脾】 10~15g(2~3个月) 平补肾中阴阳、生精强身,可用于精子异常之不孕证。

【益智仁 补骨脂】 各10g 收涩、温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泄、劳淋。

【蛤蚧 紫河车】 1~1.5g;1.5~3g 补益肺肾,适用于久哮、久喘劳嗽之病证。 哮喘久嗽之病证,以正虚标实为多,故使用时应加些祛邪药。


【菟丝子 杞子】 各10~15g 平补肾中阴阳,适用于肾精不足证。

【山茱萸 山药】 10~15g;10g 益肾涩精,适用于男子肾虚遗精、女子肾虚带下。 以不热不燥、补而不滞、能补能涩为特点。

【仙灵脾 仙茅】各10g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 1. 和蛇床子、石楠叶药对相比,2. 药性较缓。3. 和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相比,4. 均有补肾助阳之用,5. 彼药对温补柔润,6. 此药对温补燥烈。

【蛇床子 石楠叶】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 1. 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2. 药性较峻。3. 宜暂用,4. 不5. 宜久服,6. 久用宜加苁蓉、锁阳温润之药物。

【肉苁蓉 巴戟天】 补肾助阳,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之优,适用于肾虚证。 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均有补肾助阳之用,此药对温补柔润,彼药对温补燥烈。


【覆盆子 紫石英】 10g;10~15g 暖宫补肾、固精止带,适用于肾阳虚寒证。

【鹿角 巴戟天】 3~10g(煎服)、1~2g(吞服);10g 益肾助阳、温通督脉、填补精血,适用于肾督阳虚病证。 须防伤阴之弊。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相须药对


【紫河车 鹿角】 5g;3g 填补精血,温补肾督。适用于肾督阳虚,精血亏乏之证。 阴虚有火者禁用

【赤石脂 禹余粮】 10-20g 涩肠,固崩漏、带下,适用于久泄、崩漏、带下之病证 仅供收涩之用,若脾肾两虚者,加上培补脾肾之药。

【木蝴蝶 凤凰衣】 3g;5g 润咽喉,开音。适用于音喑病,对慢性喉炎、声带小节失音尤为适宜。

【硼砂 乌梅】 1-2g;5g 止呕,适用于胃虚之呕吐,而尤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呕吐。

【柴胡 升麻】 3-8g 升举阳气。适用于气陷证


【槟榔 常山】 10g (常山酒蒸炒熟) 截疟,并能缓和胃肠,顺胃气,引药下行,避免单用常山截疟有呕吐之弊。适用于湿疟。 发作前二小时服用较好。

【槟榔 南瓜子】 30g;30-60g 杀虫,适用于蛔虫、绦虫、姜片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临卧一次,次日早 晨再服一次为宜。

【葛花 枳椇子】 10g 醒脾解酒毒,适用于酒毒引起的病证。 病情重者,尚需在辨证前提下加 入适宜方药。

【威灵仙 金钱草】 10-30g;30-50g 利胆排石,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病。 用于肾结石,亦有较好疗效。


【黄芩 白朮】 10g 安胎,适用于脾虚胎热之胎动不安。 剂量要度量脾虚、胎热程度而定。

【麻黄 桂枝】 5~10 g 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 防风】 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辛夷 苍耳子】 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渊病。


【葱白 豆豉】 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

【菊花 桑叶】 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 芒硝】 生用10g;后下冲入10g

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 知母】 30~60g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 石膏】 30~45g先煎;15~30g先煎 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 鲜竹叶】 60g;30g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 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

【甘草 桔梗】 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 连翘】 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 垂盆草】 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天癸子 土贝母】 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

【鱼腥草 野荞麦根】 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

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

【虎杖 红藤】 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 黄芩】 3g(吞服)、 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 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 山栀】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 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 知母】 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 鲜生地】 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病中后期。 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 丹皮】 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 仅适用于血瘀热之轻证。

【皂荚 明矾】 1g;0.5g 减肥、祛痰、降脂,适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 1. 服2. 药期长,3. 需3个月以上。4. 需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鲜茅根 茅花】 30g;5~10g 清热、止血、生津,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血证。

【藿香 佩兰】 各10g 化湿解暑,适用于湿困脾胃、暑湿中阻之病症。


【藿香 猪胆汁】 丸剂吞服,10g/bid 清胆通窍,适用于鼻渊病。 症状消失后需再服一周方能消去病根。

【生姜 枳实】 各10g 消痞除痰,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胸痹。

【制半夏 干姜】 10~15g;2~8g 散寒化饮、降逆止呕,适用于寒饮呕吐、胃痛。

【石菖蒲 远志】 5~10g(干)10~20g(鲜);5~10g 宁心、化痰,适用于心虚挟痰之心悸、少寐病证。


【石菖蒲 制南星】 10~15g(干)、30g(鲜);5~10g 醒脑开窍、解郁化痰,适用于痰浊内闭之神昏、痰湿内阻之闭经。

【制半夏 茯苓】 10~15g;15g 化饮降逆、渗湿利水,适用于痰饮上逆所致眩悸、咳喘。 此药对与半夏、威灵仙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彼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聚;此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

【浮萍 木贼草】 10g;6g 祛风、利水、退肿,适用于风水病。

【蝼蛄 蟋蟀】 2~5只(煎服)、1~2只(吞服) 利水退肿,适用于鼓胀腹水。


【茯苓 猪苓】 水湿潴留在里è茯苓30g;水湿潴留在外è茯苓皮30g;10~15g 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潴留证。

【路路通 地龙】 10g 清热利水、通利脉络,适用于湿热丹毒病。

【马鞭草 王不留行】 15~20g;10g 活血利水,适用于湿脚气病。

【石打穿 刘寄奴】 10~15g 清热利水、通络散结,适用于水热互结的鼓胀病。

【槟榔 茯苓皮】 10g;20~30g 行水退肿,适用于气滞水停之水肿病。


止咳第一方:止嗽散之运用


相反药对


(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


【桂枝 白朮】 10g 1. 营卫,2. 发汗止汗,3. 有扶正祛邪之妙。适用于太阳中风病及表虚客邪之证。

2.白芍剂量倍于桂枝组成药对,功擅调和阴阳,和中止痛,适用于太阳病误下腹痛、血虚挟寒之脘腹痛。

【黄耆 防风】 10-15g;10g 补气固表,祛风解表。有固表不恋邪,解表不伤正之妙。适用于体虚感冒。

【附子 麻黄】 3-5g;10g(先煎20分) 温阳解表,内温真阳,外散风寒,补中有发,发中有补。

【薄荷 玉竹】 5-8g(后下);10-15g 育阴清热解表,适用于阴虚体质的风热表证。


【人参 石膏】 1:3(党参、太子参10g;石膏30g) 益气清热,有补虚不恋邪,清热不伤正之妙,适用于热盛津伤或温病余热未清损及津气的病证。 病重正气欲脱者,用别直参或西洋参为宜。

【五味子 制大黄】 6g;10-15g 滋肝阳、清湿热、降血清转氨酉每,降后无反跳。有益肝不恋湿热,祛邪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虚实夹杂证见单项血清转胺酉每增高证。

【生地 黄柏】 15g;10g 清热泻火,滋补肾阴,有滋肾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肾虚挟湿热之痿痹病。


【当归 大黄】 10g;生大黄5-10g;制大黄10g 养血祛痰,适用于血虚血瘀证。

【黄耆 葶苈子】 10-15g 益气泻肺,补泻兼行、寒温并调、升降同施之妙,适用于肺虚痰盛之肺胀、心悸证。 白朮 泽泻 10g:20g 健脾涤饮,适用于饮邪眩晕病证。

【牡蛎 椿根皮】 生、煅牡蛎并用各30g:10-20g 养阴清热,愈带止崩。既清下焦湿热以祛邪,又养肝肾以固涩,有养阴不滞邪,祛邪不耗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湿热下注之崩带病证。

【山药 牡蛎】 生、煅各30g:30-60g 清热而无苦寒伤脾之害,养阴却无滋腻泥膈之虑,止泄又无兜涩恋邪之虞。有扶正不滋邪,祛邪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脾肾阴亏,开阖失职之泄泻。 煎汤代茶,频频服之。


【山茱萸 石韦】 10g;10-15g 消除蛋白尿作用。摄精泄浊,消除蛋白尿,有开阖既济之妙,有摄精不恋邪,泄浊不伤肾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型慢性肾炎患者。

【黄耆 防己】 10-15g;肿偏上,木防己15g,肿偏下,汉防己15g 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水湿壅滞之肿胀。

【白朮 枳实】 10g 消痞除胀利湿,有祛邪不伤正,健脾不碍邪之优。

【白朮 槟榔】 白朮成人剂量30g以上。3:1若不足此比例,服后有腹痛之副作用 通利大便,有补脾胃不碍气运,助气机不伤脾胃的双相调节作用。 须空腹服药,每日二次,一次250ml以上,服后多饮开水,效果更佳。


【党参 石菖蒲】 10-15g;石菖蒲干者10g,鲜者15-20g 强心益气,化湿开窍,有补不恋邪,通不伤正之妙,适用于气虚挟痰湿之胸痹。 心气虚甚者,别直参易党参。

【太子参 合欢皮】 10-15g;10g 调畅心脉,益气和阴,有益气养阴不窒气机,解郁和血不伤气阴之妙。适用于气机郁结,气阴两亏之胸痹病。

【鸡血藤 海风藤】 10-15g;15g 除痹通络,既祛风湿,又补血行血,扶正兼祛邪,适用于虚实相兼痹病。

【益智仁 萆薢】 3-10g;10-15g 泄浊摄精,有分利不伤肾,固摄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之白浊、遗尿、遗精等病证。


【黄耆 槟榔】 黄耆生用10-15g;8-10g 益气退肿,有行水退肿不伤正,益气固表不留邪之优。 初服时有腹痛、耕动不舒之感,此乃正邪相搏之征,毋需更药,继续服之即效。

【白朮 莪朮】 10-15g;10g 既理气又补气,既破血又利湿,适用于气虚血瘀及血瘀湿阻之鼓胀、闭经等病证。 人参 莱菔子 人参改用党参10-15g;莱菔子10g 益气消积化痰。有补不碍邪,消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脾虚食积气滞、肺虚痰气阻塞之喘咳。

【白芍 赤芍】 无养血祛瘀,柔肝泄肝,适用于阴亏挟瘀之胁痛。

【楮实 丹参】 10g 纠正心律,既能补肾养血,以填不足之阴,又能活血通络,以疏络脉之瘀,有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功,适用于老年心律不齐。


【生地 地骨皮】 10-15g;10g 补肾滋阴,凉血调经,有滋其不足,清其有余,适用于阴虚血热型的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少之病证。 锁阳 忍冬藤 10g;10-15g 滋阴清热通络,有滋肾润燥不恋邪,清热通络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肾虚挟热之痿证。

【龟版 铁扫帚】 15g;30g 益肾清湿热,有祛邪不伤正,滋阴不恋邪之优。适用于慢性肾炎正虚邪实型。

【鹿角霜 地鳖虫】 6g;10-15g 温补肾阳,祛瘀止痛之力 甚宏,适用于肾亏挟瘀之腰痛。 用此药对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

【鳖甲 穿山甲】 鳖甲先煎15g;10g 消症除积聚,适用于症块积聚病。

【续断 川山膝】 10-15g;8-12g 补肝肾,祛瘀通经,适用于肾亏挟之腰痛、闭经病证。


【桑寄生 丝瓜络】 无 补肝肾,通脉络,有补而不滞,通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肾虚络脉不和之腰腿痛病证。

【阿胶 黄连】 10-15g;黄连吞服1-2g,煎3-5g 育阴清热,水火既济,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之功,适用于水亏火炽所致不寐。 阿胶 石膏 10-15g;15-20g 养阴润肺,清热润燥,适用于温燥客肺之病证。

【制半夏 半夏、茯苓】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此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聚;彼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


【党参 黄耆】 各10~15g 益气、补脾肺,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桂枝 黄耆】 5~10g;10~15g 补益卫阳之虚、中气不足,适用于血痹、中虚挟寒之脘痛病证。 有温阳补中之效。

【桂枝 人参】 5~10g;10~30g 通阳补气、宣阳化阴,适用于营卫不和虚寒证。

(二)寒热相反药对


【大黄 附子】 寒实便秘、关格病大便秘者,生大黄后下5-10g,;10g 温通大便,利尿泌浊,有温阳不助邪,通便不伤正之妙,适用于寒实便秘或肾阳不足,湿浊上泛之关格病。 关格病大便通者以制大黄易生大黄10g

【黄连 吴萸】 6:1 清泄肝火。黄连配吴萸,能直达肝经,以防格拒;吴萸伍黄连,能发挥止痛、引热下行之特长,又避药物之热性,适用于肝火郁结之胁痛。

【龟板 鹿角】 以熬膏为宜,各5g开水冲服 阴阳两补,生精血,强精骨,适用于阴阳两亏之痿证。 每日加别直参2g效果更佳。脾胃运化力弱者慎服。

【瓜蒌 薤白】 10g 宣畅气机,消除痰浊,适用于痰浊阻滞,阳气不通之胸痹。

【黄连 干姜】 5g 辛开苦降,清热燥湿,有清热不恋湿,祛湿不助热之妙,适用于湿热互结之呕吐。 加黄芩、吴萸效果更佳。

【黄芩 制半夏】 8-10g;10g 辛开苦降,清热降逆止痢,适用于湿热所致的呕吐、下痢证。 常加用黄连、厚朴增其辛开苦降之功。

【黄连 制半夏】 黄连吞服3g,煎服3-5g;10g 清热降逆,消痞止痛,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胸痹。 常加用黄芩、干姜之类,疗效更佳。


(三)升降相反药对


【肉桂 黄连】 1:10 辛开苦降,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有「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妙,适用于心肾失交之不寐。 此类病人应忌烟酒辛辣之物,服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根除。

【柴胡 黄芩】 8-10g;10g 和解少阳,有解表又清,升沟又降浊之妙,适用于少阳经寒热或少阳经发热。 临床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发热,效果尚佳。

【柴胡 制半夏】 外感5-10g、内伤2-5g;10g 一在外感病中能解表清里;二在内伤杂病中能升清降浊。


【佩兰 钩藤】 10g(新鲜者加倍);10-15g后下 降肝阳,升清阳,有升清不助阳上越,降肝不恋浊之妙。适用于肝阳挟湿浊之头痛。 白蒺藜 骨碎补 10g 沈降补肾不碍疏肝,升散肝热不碍滋肾特点适,适用于肾虚肝热之牙痛。

【桔梗 櫍榔】 3-6g;6-10g 宣三焦气机,利水祛湿,有升降既济之妙,适用于湿脚气,风水病证。

【葛根 槟榔】 10g 理顺升降。适用于升降失调之脘腹胀、泄泻病证。


【荆芥 大黄】 10g;10-15g 使气化能下及,腑气能通畅,故可治大小便不通。

【夏枯草 牡蛎】10g;生牡蛎30g 敛阴不致郁结,升散不耗阴液,有升降既济、除邪匡正之妙。适用于肝阴亏损、风阳上扰之头痛病。

【麻黄 地龙】 3-4.5g;9-12g 宣肺平喘,有升降既济、开合适度之妙,适用于痰浊阻塞气道之喘哮病。


(四)润燥相反药对


【杏仁 制半夏】 10g 润肺止咳,燥湿化痰,润燥相济,有润肺不恋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肺燥脾湿之咳嗽。

【玄参 苍朮】 10g 治夜盲,有寒温润燥相济之妙。

【生地 苍朮】 15g;10g 滋阴燥湿,有滋阴不碍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挟湿之痿病。

【麦冬 制半夏】 10-15g;5g 养胃阴、降呕逆,适用于胃阴亏损之呕吐病。


(五)散敛相反药对


【细辛 五味子】 2-4.5g;5g 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一散一敛,有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之优。适用于寒饮伏肺之哮喘病。

【干姜 五味子】 3-5g;5-8g 温肺祛饮,止咳平喘,散敛既济,有宣肺不伤肺气,温肺不耗肺津之妙,适用于寒饮咳喘之病证。


(六)其它相反药对


【桂枝 炙甘草】 5-10g;3-5g 温通心阳,适用于心气虚寒证。

【白芍 炙甘草】 30g少则效差;3-5g 酸甘化阴,适用于拘急性疼痛。

【槟榔 丹参】 10g;15g 行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病证。

【桂枝 当归】 5-10g;10g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适用于血虚挟寒证。


【蜈蚣 白芥子】 1-3g;5-10g 搜风涤痰,对疑难痼疾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风痰挟瘀之头痛,痰瘀阻络之痛风、腰腿痛、中风、面瘫、淋巴结肿大、慢性腰肌劳损。

【威灵仙 地龙】 10g 既清外侵风湿热之邪,又除内蕴瘀血之患,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之病。

【黄连 木香】 3-6g;5-8g 治痢


相使药对


【附子 磁石】 10-30g;30g(均先煎30分钟) 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温肾潜阳,有温下之力,而无热上之弊,适用于阳虚浮火上越之证。

【茯苓 桂枝】 15-30g;3-5g 只治里不治表。茯苓得桂枝之使,功擅温阳涤饮,适用于痰饮病。

【饴糖 桂枝】 30-60g;5-10g 饴糖得桂枝之使,功擅甘温建中,缓急止痛。适用于中虚脘痛之病证。


【石菖蒲 郁金】 鲜者10-15g;5-10g 菖蒲得郁金之使,开窗之力益宏,适用于湿温病痰浊蒙敝心包、杂病惊痫、失眠等神态失常病证。

【石菖蒲 川贝母】 10-15g;1-2g 石菖蒲得川贝母之使,开窍之力尤宏,适用于急性热病之神昏。

【吴萸 槟榔】 3g;10g 理气止痛,祛寒利湿,适用于气滞挟寒之脘腹痛、寒湿脚气。

有些病人服后大便增多呈灰黑或淡黄色,症状改善快。反之,症状改善慢。这是有形寒湿之物排出的缘故。


【鸡内金 槟榔】 消食积炒制10g、排结石生用3g吞服;10g 鸡内金得槟榔之使,功擅消食排食,适用于食滞脘腹、胆囊或尿路结石。大黄 桃仁 酒炒10g;10g 大黄得桃仁之使,麻黄 肺热轻者3:1;肺热重者5:1 宣肺止咳,清热定喘,有宣肺止喘无蕴热之弊,清肺泻热无冰伏之优,适用于肺热咳喘病证。

【石膏 桂枝】 10-30g先煎;5-10g 一在表祛风清热、无温通助邪、寒凉抑遏之弊;二在里既能清热降逆,又能温化水饮。适用于风湿热病、胃热挟寒饮病。

【羚羊角 桂枝】 0.3-1研末吞服;3-4.5g 清郁闭之热结,散外来之寒邪,适用于寒热夹杂之痹病。 羚羊角可用10倍山羊角代用煎服。


古今名医经方一剂愈病验案摘录


《长沙方歌括·卷首·劝读十则》云:“经方效如桴鼓。非若后世以地黄补阴,以人参补阳,以香、砂调气,以归、芍调血,笼统浮泛,待病气衰而自愈也。《内经》云:一剂知,二剂已。又云:覆杯而卧。


《伤寒论》云:一服愈,不必尽剂。可知古人用药,除宿病痼病外,其效只在半剂一二剂之间。后世如薛立斋医案云:服三十余剂及百剂效。李士材云:备参五斤,期于三月奏效。此岂果服药之效哉?乃病气衰而自愈,若辈贪天之功而为己力也。


余阅其案,深悯病患之困于药甚于桎梏也。则以经方之疗效神速,为第三劝。”


章太炎先生言:“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经方医案是经方具体应用的记录,是仲景著作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极具研究价值。


历代医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经方进行阐释和发挥,并在临床应用中留下了大量的诊疗记录,以医案的形式保存至今。


本文从古今中外名医经方医案中筛选出“一剂愈病”的经典验案,作为经方“一剂退热”的续篇,以飨读者。


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陶节庵医案)


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江)瓘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血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则热越而出,血自止也。(《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狂证(张景岳医案)


一少年姻妇,以热邪乘胃,依附鬼神,殴詈惊狂,举家恐怖,欲召巫以治,谋之于余。余曰:不必,余能治之。因令人高声先导,首慑其气,余即整容,随而突入。病者亵衣不恭,瞠视相向。余施怒目胜之,面对良久,见其赧生神怯,忽尔潜遁,余益令人索之,惧不敢出。乃进以白虎汤一剂,诸邪悉退。此以威仪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类经·论治类》上册十二卷)


咳嗽发呕,小便不利(郑钦安医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便通,而诸症立失。(《医法圆通•肺病咳嗽》卷一)


满头剧痛(曹颖甫医案)


女儿若华,忽病头痛,干呕,服吴茱萸汤,痛益甚,眠则稍轻,坐则满头剧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则益不可忍,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不类阳明腑实证状,盖病不专系肠中,而所重在脑,此张隐庵所谓阳明悍热之气上循入脑之证也。按即西医所谓脑膜炎之类。及其身无热,脉微弱之时,而急下之,所谓釜底抽薪也。若身有大热,脉大而实,然后论治,晚矣。处方:生川军三钱,芒硝二钱,枳实四钱,厚朴一钱。佐景按:若华女士服本方后约三小时,即下,所下非燥矢,盖为水浊也,而恙乃悉除,不需再诊。(《经方实验录》上卷)


久泻(范文甫医案)


上海一名贾,年卅余,形气壮实,饮食如常,而苦于泄泻,日五六次,已五月余。遍历名医,投清利、峻攻、固涩、温脾、温肾之剂皆无效果,邀余至上海往诊。余按其脉,右寸独紧,其余皆平,呼吸略气促,便意迫急。余曰:此乃肺移热于大肠之候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余热则下移大肠,大肠受之,则为暴注下利。前医治病,未求其本,故而不效也。投以麻杏石甘汤,麻黄用9g。药后当夜得微汗。次日余按其脉,右寸转平。告曰:此将愈之兆也。果然,即日泄泻停止。五月之病,安然而愈。(《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


水肿喘满(张菊人医案)


一水肿患者,年五十余,因水浸于肺,喘促不休,喘满并作,苦不能耐。与以小青龙汤加芫花五分,泻水数十遍,次日喘平肿消。(《菊人医话》)


小儿急惊风(吴佩衡医案)


柯某之长子,年一岁半。1922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目上视,指纹赤而浮,唇赤舌淡白,脉来浮缓。由于风寒阻遏太阳经气运行之机,加以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以致猝然抽搐而成急惊风证。此为太阳肌表之证,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中于太阳肌腠之邪,得微汗而解。桂尖10g,杭芍10g,甘草6g,生姜10g,小枣7枚。加入粳米一小撮同煎,嘱服后温覆而卧,使得微汗。一剂尽,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吴佩衡医案》)


脉结代伴下利(章次公医案)


昔与章次公诊广益医院庖丁某,病下利,脉结代,次公疏炙甘草汤去麻仁方与之。当时郑璞容会计之戚陈某适在旁,见曰:此古方也,安能疗今病?次公忿与之争。仅服一剂,即利止脉和。盖病起已四十余日,庸工延误,遂至于此。此次设无次公之明眼,则病者所受苦痛,不知伊于胡底也。(《经方实验录》中卷)


不寐心烦(刘渡舟医案)


王某,男,28岁。数日来,心中烦郁,懊难眠,低头不语,家人靠近则挥手斥去。舌红脉数,然大便不结。辨为虚烦之证,服栀子豉汤。当日晚,我刚睡不久,即闻有人叩门甚急,出去看,原来是病人之弟。言其兄服药不久,突然呕吐,满头大汗,一家人惶惑不解,让我速往诊视。到了他家,病人却已熟睡,次日其病即愈。(《伤寒论通俗讲话》)


脚跟痛(吉益东洞医案)


20岁男子,某日足跟忽痛,其痛如锥刺刀刮,手不可近之。众医来诊,未能开出处方。某外科医师认为已化脓,故穿刺之,但未抽出脓而无效。于是,迎东洞先生诊之。腹肌挛急,按之不缓,强度紧张。故作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即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石菖蒲   燥湿   荆芥   附子   半夏   桂枝   柴胡   清热解毒   湿热   偏颇   体质   痛风   病人   患者   中医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