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每当听到“中风”这个疾病,我们往往会联想到老年人,殊不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中风而倒下。

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中风?

中风也称作脑中风、脑卒中,是急性的脑血管疾病。人体的大脑正常运转,需要氧气和养分才能发挥功能,当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或脑组织和结构受到损伤,就形成了脑中风,其实脑中风与心脏病发作的病理相同,只是血管堵塞或者破裂发病于脑部,在医学界也往往将两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中风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顾名思义,即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所引起的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占大多数,大约有70%-80%的患者属于此类中风。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过相关的数据统计,中风是我国第一常见致死病因,同时我国也是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国家,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中风在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大约在250万左右,每年因此死亡的约200万左右,占总死亡人口的22%,其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年龄段介于55岁至65岁。然而目前35岁以下的年轻人脑中风的比例占我国中风病患的10%左右,且近年来脑中风的问题越来越年轻化,值得大家警惕。此外,脑中风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是1.4比1。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中风发作可能有“小中风”前兆,了解症状有助早期治疗

中风往往都是急性发作,但在此之前可能有“小中风”的前兆,也就是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以说,在患者实际出现中风前可能已经面对中风的症状,比如,会出现面部或肢体突然麻痹、走路不稳等,这些在中风前7天身体可能发出的警示信号,不过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太久,最多也就是维持5分钟左右,因此很多人很多人会忽视,尤其是年轻人平时身体比较高,出现这些轻微征兆也以为是其他小问题。

中风的症状根据脑部血管阻塞的区域而有所不同,当靠近眼球的血管突然堵塞,那么患者视力就有所影响;一些脸部神经供血不足时,则会引起面部的症状,可能出现脸部歪斜抽搐等等。

所以,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同,感受程度也不一定,但大略可总结整理出几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一旦发现自己有以下症状,哪怕是轻微的体征也要赶紧就医,以防中风。

以下是5种中风的前兆,帮助大家了解:

面部麻痹、抽搐或不协调。

四肢突发麻痹乏力,通常是身体的一侧有感。

视力模糊、常看到重影,甚至失明。

突然感到混乱,无法理解事物及正常地说话。

失去平衡感及协调能力,身体失去重心摔倒。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了解病因预防中风,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高危人群需定时检查

诱发脑中风可分为三大类:我们无法控制的原因,可用药物或治疗控制的病因,以及我们完全可控的生活习惯与不良嗜偏好,我们逐一说明。

先说无法控制的,那就是年龄、性别及家族病史。直属亲人或自己曾中风的患者必须定期做身体检查,发现健康指标异常,就应该提前做好防护。

第二种诱发脑中风的原因是糖尿病、三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房心律不齐等疾病,当患者出现一些身体症状时必须立刻求医,切勿以为症状过了就没事,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另外,引起脑中风的原因有很多都来自人们不良的生活作息,比如肥胖、酗酒、抽烟、久坐不起或缺乏运动、高糖、高盐、高脂不良饮食习惯等。这里重要要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有这些问题,因为工作需要熬夜操劳,压力比较大,无论是在办公室或居家办公都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数据显示,久坐90分钟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导致静脉血栓风险增加10%。

加上年轻人一般都在外饮食或者叫外卖,长期吃外卖摄入了高油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容易引发激素分泌紊乱、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都会增加中风发病风险。虽然青壮年人是社会及职场的主力军,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消耗自己的身体,千万别以为自己有年轻的优势而忽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患有慢性疾病者可通过定期服药及介入治疗来控制病情,确保这些疾病不会引致血管硬化或堵塞,以减低脑中风的风险。但这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遵从医嘱服药并定时复查病情,自行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不但不会保护肝肾,反而会造成身体各器官及血管的负担,容易导致疾病发作。

维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可预防各种疾病,包括中风、心脏病、肿瘤等。有三高、糖尿病或心律不齐的患者,要定期复查了解自己的病情。同时确保饮食均衡并培养规律的运动习惯,这能有效预防中风危机。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中风治疗,紧急情况需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中风的治疗取决于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如果及时入院接受治疗,医生可采用静脉血栓溶解治疗,就是在静脉注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但这项治疗必须在患者脑中风的3小时内进行,也就是要掌握中风治疗黄金3小时原则;而对于出血性中风,如果患者的脑部有出血性梗塞,则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块。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手术的紧急介入可以挽救生命。

曾出现“小中风”或有很大的中风几率的患者,可接受药物稀释血液治疗,避免血管血栓。在身体检查中发现血管硬化、狭隘或有堵塞问题的人,则可通过手术去除血管脂肪堆积,或植入冠状动脉支架以预防重大的中风事件发生。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部分患者有诸如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也有称为毛样脑血管疾病,导致血液供氧量不足,则可接受血管重建手术来恢复血流。当患者完成了以上治疗后,最重要的是康复阶段,他们必须定期接受物理治疗,尽快恢复因中风而受损的身体功能,保持肌肉及神经的正常机能,有助于早日回到原有的生活轨道。

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风是否有区别?遇到中风该怎么做?

年轻人及老年人的中风原因和症状是没有区别的,最大的不同是年轻人中风后,复原能力及程度比老年人更理想。中风的严重性不可低估,与心脏病发作相比,现代人们对中风的危机处理方面缺乏意识。除了无法辨别身体的症状,当一个人突然倒下时,身边的人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将带给患者危险。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突发中风时,尽快拨电求助及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时间就是生命,中风的治疗必须快速介入。医生可采用药物溶解血管中的血栓,或通过手术、神经保护药物等疏通血管,尽快恢复血量及氧气的供应,减低细胞及器官损坏;而这些治疗必须在中风的4.5小时内完成,错过黄金治疗期,恢复的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另外,大部分人脑中风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患者本身外,家人的心理及生活也会有所改变,尤其年轻人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很多患者及家属会因为一场中风而被击垮。要管理好中风,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至关重要。中风虽不会在一夕之间变好,但家属也不要过于悲观,中风仍有机会康复。最重要的是更注意患者的身体健康,让他慢慢恢复身体功能,并防止再次中风,预防胜于治疗,这样才能避免憾事发生。

人们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1、只有老人才会中风

这是以前的观念,现在来看年轻人患中风的几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小,在一些城市,年轻人患病几率甚至能达到20%左右,所以对于中风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提前预防,出现前兆,年轻人也不能大意。

2、中风是不常见的,家族如果没有病史,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前面说了,遗传史只是中风的一个方面的原因,慢性病例如三高、糖尿病、心脏病等也是有可能诱发中风的,而且即使没有慢性病,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管出现异常,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情绪激动、压力大、大量饮酒、吸烟等,也可能突发中风。

所以,不能以有没有中风家族史或者病史,来推断自己是否有可能患上中风。

中风年轻化,和老年人中风有哪些区别?对中风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3、血管堵塞仅在心脏处才会发生

血管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堵塞,但在不同的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在心脏堵塞就是心脏病,在脑部堵塞就是中风,在肢体末端堵塞就可能是肢体坏死……,所以不要小看血管异常,人体循环无异常才能保证人体运转正常,循环出问题遗祸无穷。

4、中风是无可避免及无法治疗的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中风可以避免也能够治疗,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控制好慢性病,有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那么就预防中风,并且如果出现中风征兆及时就医也能够避免中风突然发作。中风的治疗可以通过溶栓药物,必要的时候需要手术,不过预后是否良好,要看具体的发病部位。

5、如果中风的迹象消退,那可能是疲劳所致,无须进院接受治疗

如果有中风征兆,这往往是中风急性发作的前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中风发作的七天内。中风征兆由于血管堵塞还未严重,可能会在短时间里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血管堵塞的情况并未改变,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的,跟是否身体疲惫无关。

#谣零零计划##秋季健康不打烊#@头条辟谣@头条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缺血性   前兆   血性   脑部   征兆   心脏病   老年人   误解   血管   症状   药物   患者   脑中风   手术   区别   年轻人   身体   常见   疾病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