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正常后,仍可发生结肠癌,研究发现其原因

根据一项回顾性的基于人群的168例结直肠癌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结肠镜检查后的结直肠癌更有可能在近端结肠中出现,并且显示微卫星不稳定性(MSI)。MSI是指与正常组织相比,在肿瘤中某一微卫星由于重复单位的插入或缺失而造成的微卫星长度的任何改变,出现新的微卫星等位基因现象。

研究报告说,总共有64%的结肠镜检查后的大肠癌位于近端结肠,而检出的大肠癌为44%(P = .016)。此外,在结肠镜检查后的结直肠癌中有32%检测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而在检测到的结直肠癌中则有13%(P = .005)。这些发现可能表明结肠镜检查后结肠直肠癌和检测到的结直肠癌的潜在生物学差异。需要进行研究以“确定结肠镜检查后癌症是否通过可能加速肿瘤进展的特定遗传途径发生”。

研究人员指出,结肠镜检查后的结直肠癌是“大肠癌的一小部分,但在临床上很重要”,该患者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后未发现任何癌症,因此被诊断出来。这些癌症的全球患病率估计为3%至9%,合并患病率估计为3.7%。结肠镜检查后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腺瘤检出率低,检查设备差以及非消化科医生的检查。然而,研究人员说,与检测到的癌症相比,肿瘤特异性和患者特异性因素,包括结肠内的位置和存活率,增加了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潜在分子差异的可能性。


肠镜检查正常后,仍可发生结肠癌,研究发现其原因

为了研究这个想法,研究回顾了1995年2月15日至2009年1月31日期间在犹他州的两个大型临床机构之一进行结肠镜检查的50岁至80岁之间的犹他州居民的数据。研究使用州人口数据库,将这些患者的医学信息与犹他州癌症登记处的癌症病史合并在一起。这使研究能够将所有84种结肠镜检查后的结直肠癌(定义为在结肠镜检查后6-60个月内检测到的)与可用于分析84种检测到的结直肠癌(在结肠镜检查后6个月内检测到)的组织进行比较。


在多变量分析中,MSI是唯一的分子特征,在结肠镜检查后比检测到的结肠直肠癌更为频繁(优势比为4.20; 95%置信区间为1.58-11.14)。然而,结肠镜检查后的结直肠癌更可能是早期阶段(86%对比检测到的结直肠癌为69%; P = .040)。两组之间的五年生存期无显著差异。

在研究中,结肠镜检查后结直肠癌的分子特征与零星的MSI和锯齿状路径重叠,表明这些机制在结肠镜检查后结直肠癌中起着不成比例的作用。还需要进行其他研究来确定这些结肠镜检查后结肠直肠癌是否通过散发性病变的家族性癌症途径和/或锯齿状肿瘤途径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犹他州   锯齿状   不稳定性   结肠   直肠癌   特异性   检出   研究人员   癌症   肿瘤   患者   途径   差异   特征   分子   结肠癌   原因   发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