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4《国富论》——亚当·斯密(2)

第三篇 论财富在不同国家中的不同发展

1、根据事物的自然进程,每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会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农业,其次是制造业,最后是对外贸易。

2、一个不能得到任何财产的人,一心追求的就是多吃饭、少干活。但凡他的工作量超过购买其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工作量,他是不会主动增加劳动的,除非用暴力从他身上榨取。

3、当人类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时,往往满足于获得生活必需品,因为积累更多的财富只会招致压迫者更加恶劣的不义之举

4、人类可以安全地享用他们的劳动成果时,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改善他们的境况,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便利品和奢侈品。

5、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和富裕,为农村提供巨大而便利的市场,刺激农村土地的开发和进一步改良。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1、商品除了交换货币之外还可以胜任多种用途,而货币除了用来交换商品之外几乎一无所用。因此,货币必然总是追逐商品,而商品并不总要追逐货币。

2、限制或者阻碍商人、手工业者和制造业者产业的发展,对于土地所有者和耕作者来说毫无益处。这一非生产阶级享有的自由权越多,构成它的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从而其他两个阶级就可以得到更低廉的国外商品和国内其他制造企业产品的供给。

3、君主只须履行三项义务,这三项义务极其重要,然则简单明了,世人皆知。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1、资本和信用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不是稳定而持久的收入,从而不适合作为最保险的重要基金来源。只有稳定而持久的收入,才能够维持政府的安全和尊严。

2、一国所有国民都必须为支持政府缴纳税收,缴纳的数额尽可能与其个人能力成比例,即与个人在国家的保护之下所能享用的收入成比例。

3、国民应纳税赋应当是确定的,不能随意变动。纳税时间、纳税方式、纳税数额,都应当让纳税人和其他人清楚明了。

4、征税应当以便利纳税人完税为原则选择纳税的时间或方式。

5、一切赋税的征收,都应当设计得使人们实际支付的数额与最后缴纳到国库中的数额之差尽可能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严正   亚当   国富论   生活必需品   君主   工作量   数额   美文   阶级   持久   货币   国民   收益   便利   收入   社会   国家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