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0《悲剧的诞生》——尼采(2)

10、尽管在所有具有创造性的人那里,本能恰恰是创造、肯定之力,意识显示出批判性和劝阻性;而在苏格拉底那里,本能变成了批评者,意识变成了创造者——一种真正的畸形缺陷!

11、“美德即知识;无知才有罪恶;有德者常乐。”悲剧之死就死在这乐观主义的三个基本形式中。

12、音乐不是现象的,不是意志恰如其分的客体性的写照,而直接是意志自身的写照。

13、贪婪的意志总是通过笼罩在万物上的幻觉,让它的创造物活在世上,并迫使其继续活下去。

14、歌剧特征绝没有显示出永恒失落的那种哀歌式痛苦,而是显示了永恒的重新发现带来的欢乐,显示了对一种田园诗般的现实所感到的惬意快感。

15、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从放纵出发,只有一条路,这就是通向印度佛教之路,它为了使自己对虚无的渴望一般可以被忍受,需要那种难得的超越时空和个体的心醉神迷状态:这类状态再次要求一种哲学,这种哲学教人通过一种观念克服中间状态那种难以形容的不快。

16、音乐同戏剧的关系恰恰相反:音乐是真正的世界理念,戏剧只是这种理念的一种回光返照,是它的一种个别影像

17、没有神话,任何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自然创造力;只有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能将整个文化运动圈定在一体中。

18、神话的形象必然是不知不觉中无处不在的魔鬼般的守护者,在其守护之下,年轻的心灵成长壮大,借助其符号,人类解释自己的生活和斗争,甚至国家也不知道有比让人确信国家与宗教间关系、确信国家从神话想象中发展起来的神话基本原则更强有力的不成文法。

19、如果一个民族开始历史地理解自己,捣毁自己周围的神话堡垒,那么相反的情况就会出现。与此相联系的通常是一种明显的世俗化,一种同它以前生存的无意识形而上学的决裂,以及由此造成的所有伦理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尼采   不成文法   苏格拉底   创造物   确信   写照   美文   本能   戏剧   意志   悲剧   哲学   理念   意识   状态   神话   国家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