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轻贱”的樊胜美和叶小朗,为什么刺痛了我们?


“被轻贱”的樊胜美和叶小朗,为什么刺痛了我们?

在看《乔家的儿女》时,看到叶小朗父母的那副嘴脸,我就想到了樊胜美,叶小朗与樊胜美有非常相似的原生家庭环境。

可是,显然叶小朗的结局与樊生美大不同。

这不应该,也不科学。毕竟在《乔家的儿女》这部剧中,叶小朗所生活的时代远不如樊胜美生活的时代好。樊胜美所生活的当下信息更发达,物质更丰富。

在看了《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这本书后,找到了她们人生不同的答案。

“被轻贱”的樊胜美和叶小朗,为什么刺痛了我们?

一 善于清空大脑,紧盯当下的目标

在《欢乐颂》中,樊胜美生活在繁华的上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与其他两个女孩合租在一起。

因为年龄偏大,她更像一位大姐一样为他人指点迷津。

有人说她是“捞女”,喜欢去钓所谓的“金龟婿”,收到昂贵的礼物后,转手就卖给别人,只为拿到现金补贴她哥家。

在剧中,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化妆、敷面膜、穿漂亮衣服。

她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吗?有的,她就想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在上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为了所谓的幸福生活,为了摆脱她的原生家庭,她做了什么努力吗?我没有看到。

但是,叶小朗就不一样。

她父母“吸她的血”接济她那不成器弟弟的样子,和樊胜美的爸爸妈妈一模一样。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能怎么办呢?

在《乔家的儿女》这部剧中,乔一成是这样评价她的:只要是你想去做的事,没有不成功的。

叶小朗想过更好的生活,想摆脱她的原生家庭,想为她未来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她拼了命地学习,考托福,出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一书中指出:好的想法要出现,我们必须为它腾出足够的空间。不幸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大脑都被无关紧要的事所占据,这些事四处徘徊,劫持我们的思想。

樊胜美就是被生活中这些事情所劫持,拥挤封闭的大脑,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当你的人生出现了别的好点子,我们必须为它腾出一方净土。

“被轻贱”的樊胜美和叶小朗,为什么刺痛了我们?

二 愿意接受新想法是人改变的开始

在《乔家的儿女》这部剧中,乔一成的人设是一个学霸。

当他选择了新闻这个行业之后,他就一直兢兢业业地在这个岗位工作。他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换工作,他想要的就是稳定。

反观叶小朗就不一样。

叶小朗刚开始进的是报社,也就是大家所谓的“铁饭碗”。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让人很羡慕的职业。

可是叶小朗却不这么认为,她直接辞职了。选择了一家起点不错,却刚刚起步的私营企业,后来为了有更多时间复习考托福,她辞职,专门去电脑城卖电脑。

她这样的人如果放在当下,是让人觉得很惋惜的。是不是把一手好牌打成了一副烂牌。

可是,叶小朗关心的根本就不是这些。她的脑子当中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她想去尝试、想去创造、想去改变。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为善于创新思考的人,有一颗开放的心,愿意接纳新想法。

《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书中说:善于创新思考的人更喜欢不可思议的想法,就算其他人认为这些想法荒诞可笑也没有关系。他们不在乎别人觉得他们的想法怪异,也不在乎同他人格格不入。证据表明,那些敢于提出荒唐想法或不切实际观点的人是金点子的主力军。英国哲学家怀赫德就曾说过,几乎所有新想法在产生初期看起来都有点蠢。

叶小朗就是这样的人,不管出生的家庭如何,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坚定目标,就要考托福,就要出国,即便辞职。

这可能就是她的人生与乔一成活成不同版本的原因。她更加独立,目标更明确,更坚韧,也更愿意做出抉择。

“被轻贱”的樊胜美和叶小朗,为什么刺痛了我们?

三 遇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大于纯粹寻找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纯粹地寻找,而不是乐于构思解决方法。

就像一些教育者认为,老师只负责传授正确答案,教给学生确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找出问题答案靠寻找,而不是构思,就好像答案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

长期以往,我们会不思进取,我们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

但是,思考一个问题之后,我们会顿悟,会找出一个解决方法的视角。

你会发现一个乐于构思解决方法的人更乐观更容易找到多种答案,事业也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在《欢乐颂》和《乔家的儿女》这两部剧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叶小朗的父母来到南京,为了见女儿一面,甚至想到了说自己得了重病这样的借口。

叶小朗太了解自己的父母了,她气得在那直哭。她指责乔一成不应该把钱给她的父母,更不应该承担那一份不属于她的责任。

他们的共同好友宋清远,直接把叶小朗的父母带到医院做了一个全身检查。看似关怀备至,实则是狠狠地揭穿了他们的谎言。

在看《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面对家庭里面的危机,她除了崩溃、无助,好像再也没有他法。

但是在同样的问题上面,安迪和曲筱绡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冷静而有智慧。

解决了难题,还敲打她的父母。简简单单几句话,让樊胜美的父母羞愧。

正如《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指出的:事实上通往真理的路杂乱无章,常常没有逻辑可言。我们的认知行为塑造者所知。

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不必步步正确;找到答案的方法不止一种。

“被轻贱”的樊胜美和叶小朗,为什么刺痛了我们?

结语

拥有希望的人,和满天的星星一样,是永远不会孤独的。拥有独立思考的人,才不会平庸。

我们都想成为更聪明的人,然后朝自己的目标迈进,最终走向人生巅峰,《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一书中有答案。

想象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时刻,如果一不开心,就寄希望于“如果当初”那你永远都不会开心。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会思考的方式,成为更有决心、更机智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欢乐颂   托福   美文   剧中   构思   刺痛   儿女   善于   大脑   想法   父母   答案   目标   家庭   人生   时代   工作   樊胜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