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私的夫妻难以幸福?


为什么自私的夫妻难以幸福?

这世上有一种人嫁给谁,她都会幸福。为什么?曾经有人给出了很多答案,但是没有唯一答案。现在读了《认知驱动》,我相信有一种人幸福,是因为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说白了,在舍与得之间,她是舍。

这世上也有一种人,干什么都会成功,原因同上。

不信你看看古往今来的历史,所以我们需要用底层规律开启认知驱动力,让自己的努力变得真正有效。

为什么自私的夫妻难以幸福?

一舍就是最大得

在孙频的小说《铅笔债》里,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商小燕的父亲与母亲,经常吵架,父亲活的很没有尊严。终于父亲失踪了,那个晚上窗外下着大雪。

商小燕醒来之后,发现父亲的被窝是冰凉的,她知道父亲半夜走的,站在窗前静静地流泪。

很早之前她就知道,父亲一定会走的。当母亲和他吵完架把饭藏起来不让他吃的时候,当他回家晚了母亲把门关上不让他进来,她知道这天会来。

父亲离开后,母亲一个人苦苦撑起整个家庭。为了赚钱,她无暇顾及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家庭里,母亲不像母亲,孩子不像孩子。

想起再也没有回来的父亲,商小燕抱着桥头那根斑驳的石柱,低低抽泣。

一个不被尊重的父亲,一个没有得到宠爱的母亲,两个无望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一个女人不幸福,总是想从男人身上找原因。

可是却没有明白,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因为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想想看,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人家凭什么关注你、支持你、为你主动调用社会资源?所以成长的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而且你创造的价值必须是长久的,因为越长久,价值就越大。

就像商小燕的母亲,最后她又得到了什么?只有悲苦的一生,没有得到儿女的理解,也没有得到男人的宠爱。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为什么自私的夫妻难以幸福?

二利他的本质是爱

如何让自己有价值?如果只是从“我”的角度出发,那么思维就有局限性。

一般来说,利己之事让我们得到了眼前的好处,却让我们失去了更大、更长久的好处—力量。

我们常说为母则刚,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就会天然的对孩子有责任感、有保护欲。

在为人父母之前,我们可能看到一只蟑螂都会吓得跳起来。但在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也许能冲向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把孩子抱到一边,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爱就是一种强大的利他力量。

比如在寻找目标这件事上,很多读者会在咨询的时候说:我想变得很有钱,我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想成为学霸,我要养成5点起床的习惯。仔细琢磨这些话,我们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人们往往只单方面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

绝大多数人在确定目标时都采用“我想要”的思维模式,因为说出“我想要什么”很容易,而且这种“利己思维”驱使下的目标往往很多很大,很容易让人陷入不切实际或急于求成的境地。

一旦我们把视角从“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的时候,很多浮躁、妄念就会马上消失。“利他就是利己”这句话真不是什么鸡汤,而是这个世界无比真实的运行规律,谁能早一天正视它,谁就能从中受益。

创造价值,改变人生 ¥29.9 购买

就像办企业,如果没有超越私欲的利他力量,我们就会在遇到重大选择时变得目光短浅,患得患失,因而变得软弱无力,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使个人或企业发展受限,甚至陷入困境。

只有能发自内心的为社会发展,为人民福祉去做事,他就会真的充满力量,完成难以达成的任务。

利他的结果是利己,那些不带功利心的付出,最后都会通过某种形式加倍返还。

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

为什么自私的夫妻难以幸福?

三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无端付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或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而不是试图用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人。

正如父母在保护孩子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不断修炼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才是真正的爱。

我们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常说:“身教大于言传”,自己做好了,自然就形成了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环境。

想起之前看的一部纪录片《镜子》,当时感触颇深。

记得当时有一集,讲述的就是沉迷游戏的早恋孩子,与父母关系对峙,不愿回家,脾气暴躁!

母亲哭泣,父亲无奈,想把他送入特殊学校学习。看到培训学校的老师,强制摁倒他,孩子像一头愤怒咆哮的狮子。

你能说这就是孩子的问题吗?

记得俞敏洪在一次访谈里,他一直强调一个观点:中国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的问题。中国家长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自然就教育好了。

十分赞成,每个父母都是画师,孩子最终的底色,都是我们一笔笔画上去的。你想望子成龙,你最好也生在龙庭。指责孩子,先照照镜子。

一个人改变认知,认知创造价值,价值才能改变命运。才能真正消除焦虑,获取人生幸福。

为什么自私的夫妻难以幸福?

结语

所以在《认知驱动》里,作者看来,写作、成长和成功其实是一回事:写作就是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成长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成功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究其根本,它们都遵循价值交换规律。

成长的根本是做成事情、创造价值。一个人最终的成长也是通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来实现的。

世间的幸福之法和成事之法,无不如此!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记:幸福即贡献感,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幸福   都会   这个世界   美文   认知   自私   规律   思维   父亲   母亲   父母   夫妻   力量   目标   价值   孩子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