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写作,是对写作者最好的回报。

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陷入一种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写好什么?可是,不管文章如何,在写的这个过程中,我的确很享受。

这种感受可能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最近看了《写作工具》这本书,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写作者案边必备的50个写作技巧。

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认识很多文友,有人坚持一段时间就渐渐隐退,还有人没有稳定的更文。有些文友也会给我留言:你还在写啊,真厉害。

是啊,我还在写。那些不写作的时间,其实也就那样过去了,可是那些过去的时间会让我更焦虑,稳定的输入输出,让我更踏实。

也许,在写的过程中,我没有那么多掌声,没有太好的流量。我觉得只要默默地坚持就好,那是在扎根。

“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一个作家要开展大项目故事时,会使用的两个方法

多么庆幸看到《写作工具》,那些时常会用,却又用不好的技巧,被作者讲述的很详细,同时实操性也很强。

比如下面这个:你知道一个作家要开展大项目故事时,他们会使用什么方法吗?

第一个是堆肥。要培育出漂亮的花园,你需要给土壤施肥。因此,一些园丁在院子里堆肥,这是一堆别人可能会扔掉的诸如香蕉皮的有机废物。

第二个是收集线头。一小段麻绳被卷成一个小小的线球,这个小线球又会变成更大一点的线球,线球越变越大。

这不就我们常说的素材吗?

也许,我们的手上会有很多素材,但是我们却不会用。只是简单的摘抄,然后搁置在案头,让它落满灰尘。想起来的时候,感叹一番,如果当初我怎么做,结果就会跟现在不一样。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留下线索,收集成堆的调查资料,留意开始写作的时间点,比你原本认为你可以开始写作的时间更早的落笔,让那些早期的草稿促使你做更多的调查和梳理。

事实上,每一个话题都是如此巨大,如此壮观,有可能压倒作者的能量和想象力。这就是要收集线索的原因。一个物件接着一个物件,一件轶事接着一件轶事,一些统计数据接着一些统计数据,你的求知盒子不费气力就被装满,创造出一个文学生命周期:栽种、培育和收获。

把它们一个个的记下来,一个片段接一个片段,直到有一天你抬起头,看到一座坚持的纪念碑,等待着被树立在城市广场上。

一个个文字像水滴一样聚成水洼,一汪汪水洼又串成小溪,一条条小溪又汇成深深的池塘,这种写作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二为你的作品撰写目标陈述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觉得写作像登山一样难?可能从一开始,我们就缺少了目标。

本书的作者会给自己的每个故事都撰写目标陈述。

它涵盖了故事的内容和形式,要写的内容以及想如何写它。在写作过程中,它可以被测试、扩展和修改。

目标陈述将聚焦独立的故事或正在丰满的故事内容。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非常好的,因为不管你是写小说还是写图文作用都很大。

比如,我们写图文,目标陈述就像是我们要写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目的有了,我们需要再去搭框架,然后再在框架里去填充内容即可。

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它的逻辑就会非常的清晰。我们的写作速度也会非常的快。

那么写小说也是一样的,你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你有什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会去如何设置悬念?人物有什么冲突?有什么设置?关键人物有几个?剧情如何推动?等等。

所以说所有的写作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一通百通。

“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三把拖延变成预演

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拖延症患者。“拖延”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明天”。绝不在今天完成能推迟到明天的写作任务。

对于很多爱好写作的人来说,看了很多理论书,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有时候脑海中会出现一个非常耀眼的想法,因为耽搁,然后再也没有下文了。

一旦产生了这种情绪,拖延对于作家们就变成了一种恶习。那么,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拖延症患者,为什么有些作家却那么的多产呢?

简单的说,多产的作者在他们的头脑中写故事。

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交稿期限就是写作者的生产力,这是每个学科的学生都感同身受的事情。考试写作是一种限时的写作形式。即使有两周的时间写报告,一个典型的学生总要拖到最后一个晚上才开工。聪明的老师在作业布置下去之后会和学生沟通,激发学生进行研究、准备和预演。而聪明的学生则会在论文布置的当天开始“写作”。

愚蠢的学生则等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截止日期的压力大得无法抗拒、极具破坏力时才动手。替代方案是把不写论文的时间重新安排成做预演的时间。这种智慧中散发着禅宗的意味:写作者不应该为写作而写作。慢慢地写是为了更快地写完。想要落笔有文字,必须脑袋有文章。

如何粉碎你的拖延症,作者提下了如下几个观点:

1.信任你的双手。暂时忘掉你的大脑,让手指去书写,慢慢的你就会找到了感觉。

2.把写作变成常规。文思泉涌的作家倾向于从早晨开始工作。关键在于下笔写而不是等待。

3.尽快落笔。许多作家的写作时间被研究占得满满当当。详尽彻底的探索是一个作家成功的关键,但是过度的研究会适得其反。在这个过程中尽早地下笔,这样你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搜集信息。

4.不要低估低质量文字的价值。有的时候你的文字质量不高,但有的时候又会笔下生华彩。质量不高的文字会是你创作出好文章的必经之路。

5.重写。质量来自修改,而不是速度。流畅的写作过程让你有时间和机会把速成的草稿变成发光的作品。

“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四要读体裁,也要读内容

这一章节,我也觉得非常值得分享,也许会给爱好写作的朋友提供一个思路。

现在的人很容易“内卷”,一旦“内卷”起来,人就容易忘记自己的初心。

但凡想要在写作上有大动作的时候,都从阅读开始。

所以,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谁比谁读得多,读得快吗?写作者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我们既要读作品的内容,也要读它的形式。如果你想完成拼图,印在盒子上的那个图案会帮你的忙。

很多时候,作者继续学习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阅读自己欣赏的作品,试图研究透文字下的机理。这才是正道。

在阅读的过程中,当你发觉自己舍不得放下一个故事的时候,你应该把它放下。把它放下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如此成功。作者施了什么魔法,让你从这一段读到下一段,这一页读到下一页,这一章读到下一章呢?

阅读是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三口之家。说到底,读者就是作者。

想写出好文章,这的确是很好的方法。

“翻滚吧,流量”,流量的密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结语

曾经有三大定律被大家一再提起:竹子定律、荷花定律、金蝉定律。

这些定律都在说一件事情: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需要坚持、忍住煎熬、忍受寂寞。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很少。

我们缺少的是行动,积极的行动。所以,持续写,坚持写,就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堆肥   目的   水洼   文友   美文   定律   流量   作家   密码   目标   文字   简单   质量   时间   方法   作者   故事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