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养其精神,守其素朴(九守|守朴)

大家好,我是辛元,文中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也可以添加辛元:xinyuanxs,辛元会尽自己能力为大家解答,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九守的:守朴,也是九守的最后一篇。

视频加载中...

守朴老子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真人:合于天性,以虚无、平易、虚静、柔弱、纯粹素朴与天同应而天人未分,则便是真人。

真人与道混沌而一,让人无法通过表象来体察到真人的心思,更无法通过表象来控制真人,真人如同道一般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治其内不治其外,明白太素,无为而复朴,体本抱神,

治其内是要内守精神,而不被外物所累。

太素可以从《庄子外篇马蹄》中解释:同守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知其道,守其德,笃守而不离便是明白太素,无为而复朴。

体道德,以精神内守而虚静其心历,盛神抱道而不离。

以游天地之根,芒然仿佯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知道、体道、用道、守道知其万物之根本而与造物者神游于天地,这是多么强大的心智,庄子也在齐物论这个篇幅中表达了这些。

越脱傲游于人之争、之积、之斗的尘垢之外。

逍遥于大道虚静之中,能用道无为治理天下,天下则能应道而自正,无需再用人去助天,如同无所事事一般,而天下却莫不应道而自然自化。

机械智巧,不载于心,审于无假,

妄为智巧之心不载于心,要用神来审视万,体察万物,而不是用小聪明去理解或者控制万物,否则自己会被外物所累,物有千万,如果每一样都得要用自己的小聪明去理解诶处理,那么是不可能的,只有知其事物变化,自守道而不离,才能以一而应万,不被物所控所累。

不与物迁,见事之化,而守其宗,心意专于内,通达祸福于一,

能够做到前面的守道以神而接物,那么就能够知其外物的根本,自然不会被外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而是能够知晓外物的起伏变化,自身也根据外物的起伏变化及时的调整发展的方向,这样便能知道事物最终的发展结果是福还是祸,当然这需要自己本身就通道,而且能知阴阳,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是非常的负责,有兴趣的同道可以看看《鬼谷子》这本纵横之书,里面就有对道术的运用有详细的解说,但是要弄明白道术也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不学而知,弗视而见,弗为而成,弗治而辩,

这一段看到一些注解是说坐着不知所为,行动不知所往,这简直是亵渎古圣贤的帝王之学,如果按照这样的注解那么古圣贤和傻子有什么不同呢?

自身虚静而盛神,盛神养气而通和外物,让外物源源不断的与自己相接,所以能够不学而知,不视而见,不为而成,不治而治,因为已经不需要用九窍来接物应物而是以神来通和万物,所以才能无所不通。

感而应,迫而动,不得已而往,如光之耀,如影之效,以道为循,有待而然,

廓然而虚,清静而无,以千生为一化,以万异为一宗。

如何能感而应,迫而动,是因为能够知晓事物的变化,事物只要轻微的发生变化便能体察,并应万物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如果公司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反馈及时调整相对应的方针和策略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道家学说中描述了用道来通万物治理万物如同光芒一般照耀万物,万物如影子一般随圣人的变化而变化,以道为法则来正于天下,天下万物虽然形殊体异,但是皆出于玄牝之门,万物形状有别,却同为一宗。

有精而不使,有神而不用,守大浑之朴,立至精之中,其寝不梦,其智不萌,其动无形,其静无体,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无间,役使鬼神,精神之所能登假千道。

有精而不使用,有神而不用,这是指精和神都内守心中而不散,我们平常也会常说要闭目养神,不要过度的消耗自己的元神。

虽然我们常说却不知道这当中的原理,其实这也是在精神内守的过程,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的人非常喜欢喝酒,因为喝酒会让自己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平常想说不敢说的话也会滔滔不绝的往外倒,这便是非常散神的一种表现。

这样不仅在不断的耗费着自己宝贵的精神,更是将自己明明白白的暴露在外,如果别人想加以利用只需要顺着你让你不断的把神外泄出来即可,所以平常我们自身也该好好的修为自己,懂得让自己把精神内守而不被外物说累。

守大道之朴,立至精之中,这是说要立于天地自然之中,循道而动,这样妄为的伪智巧才不会萌生,与万物生死一体,出入于无间,浑于道中,合天而动,则神能通达天地之间,神接万物周知万物,而不损耗自身。

使精神畅达而不失于元,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即是合而生时于心者也。

神接于万物后,需要不间断的时刻与万物对接,否则失联后就会不通,所以圣人必须要无时不刻的知晓万物的变化,以春然和气接万物,即要盛神,只有神盛才能牢牢的与万物对接而不断,如果心无虚静则无神,神弱者无法不间断的与外物相接。

故形有靡而神未尝化,以不化应化,千变万转而未始有极,

所以说形体是可以消亡的,而神却不会,人有子孙后代,子孙后代会继承着先人的神继续延续,神是可以传承的,并不会因为人形体的消亡而断了,所以说我们其实也是继承着我们先人的神在继续延续,即使我们的形体发生着千变万化,但是我们的神是不会停止不前的。

化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俱生者未尝化其所化者即化,此真人之游纯粹素道。

万物变化,各有生死,各复其根,则化者复归于无形,天地无生无死,却能使万物生生死死,则不化者与天地俱生。

道生万物而不自生,道亡万物而不自亡,道不生不死则不终。这一段话在《道德经》第七章和《列子》天瑞篇中也有详解,有兴趣大家看可以去拓展阅读。

这便是真人之游纯粹素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素朴   精神   尘垢   道术   子孙后代   真经   同道   小聪明   先人   形体   美文   万物   真人   平常   事物   天地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