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席卷全球的智人

大家好,我是辛元,上一篇我们了解了智人认知革命的前半部分,这篇我们将来了解智人认知革命的下半部分,还有智人在当时生活得如何,又是如何扩张全球。

视频加载中...

一、和智人相同的习惯

《人类简史》|席卷全球的智人

我们人类演化了这么多年,但是有些事却深深的烙进了人类的心里,即使是现在,我们大脑和心灵还是以狩猎和采集的思维方式生活。

不难发现我们的饮食习惯、冲突和性欲还基本保持着以狩猎和采集的思维方式生活,但是我们却身处在工业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比前人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多的资源,但是却有更多的烦恼和沮丧,还不一定有前人过得简单满足。

身边也总会有人说,等自己退休了要回到农村养养鸡,种种地,这其实就是那个世界还在我们的潜意识中。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现代人类对甜食,很油且高热量食物都难以抗拒,其实这和前人的饮食习惯也息息相关,当时最难获取的就是高热量甜食,很甜的甜食只有熟透了的果实,如果在野外碰到了一颗熟透了的果实,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吃到不能再吃下为止,因为熟透的果实很快就会腐坏,更不用说还有其他的动物想要品尝这些甜食,所以即便是今天我们的DNA还在用智人的习惯挑逗着我们,让我们看见甜食和很油又高热量的食物,就忍不住想要一直狂吃。


二、有趣的远古智人

《人类简史》|席卷全球的智人

现代人拥有丰富的知识,种类繁多的食物,是否会觉得当时的智人一定很无趣,吃得应该也很简单。

其实在大多数的居住地,智人部落的饮食都是见机行事,有什么吃什么,这也造成了,即使相隔不是很远的部落吃的食物都会大不相同。

他们会采集野果,挖掘根类植物,捕捉小动物,甚至也会吃昆虫,在智人不断采集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很多知识,开始了解每种不同植物的特性,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什么是美味的、什么是有毒的、什么是易获得的、什么是能治病的。

渐渐的采集者对于他们周遭的环境会了如指掌,他们知道该怎么制作石刀,怎么制作陷阱,野果该什么时候去采集,破损的衣物又该如何缝补,当时的智人了解的东西可能会比现代人更加的全面且丰富,毕竟在现代人们不需要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只要能弄懂属于自己的领域就能存活在这世界上。

现代人的知识一定远远超过远古人类,但在个人层面上,远古人类则是有史以来具备最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类。

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依地区、季节的不同,内容也大不相同,比起现代的人类的工作而言,他们的生活可能更加的舒适有趣且有意义。

《人类简史》|席卷全球的智人

现代社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0~45小时,有些地方甚至能到60~80小时,现代人的工作环境也是大楼办公室,每天面对的环境基本是一致的,往返的路线也基本固定,每天看到的景色甚至都基本相同,每天上班累得半死,7点下班,晚上回到家还要做饭、洗碗、洗衣服,这样也能明白现代人为什么会说自己孤单又劳累了。

而远古人他们的大概是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小时,一般时期这样已经完全足够养活整个部落,每天只需要到附近的森林和草地上晃晃,采采蘑菇、抓点小动物,挖点根茎,有时候再躲避一下猛兽,一般中午过后,他们就能回到部落享受午餐,接下来的就是自己的时间,他们可以陪孩子玩,或是聊聊八卦、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只是躺着放轻松,也许他们会死于猛兽,但是现代人不也会死于车祸吗?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现代很多人会营养不良,或者营养不均衡,其实这也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为了提前购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会选择勒紧裤腰带,提前分期购买物品,然后每日的三餐就是饿着、泡面、泡面,这样一来就会缺少人体很多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其实这样的人也不占少数,因为我国八零后、九零后都是支出大于收入的状况。

而远古的智人没有这些烦恼,他们不需要提前为心仪的物品买单,而且他们吃的可能比我们现代人还要丰富,通常他们会吃到十种以上的食物。

早餐可能是浆果和蘑菇,中餐吃水果、蜗牛、乌龟,晚餐则是野兔派和野生洋葱,第二天的菜谱可能又和第一天完全不相同,正因为这样远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能比现代人更好。

当然这都是较为理想的状况,在远古环境肯定也没有这么简单,自然灾害、野兽袭击、生病、部落冲突这些都能让远古人死亡,一旦这个地方不再适合居住,那么远古人开始渐渐的向地球各个角落探险扩张,茂密的丛林、酷热的沙漠、寒冷的极地都有他们的身影,那么我们再看看,智人又是怎么没像全世界扩张的。

三、席卷全球

《人类简史》|席卷全球的智人

在认知革命前,所有人类都只住在亚非大陆,他们也靠着游泳或简单的木筏抵达附近的岛屿,但是也并没有向远洋进行冒险。

宽广的海洋阻止的不仅是人类,还有亚非大陆上其他的动植物也到不了“外面的世界”。

当智人开始更迭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后,智人成功的穿越了远洋,开始向外扩张,当然这些扩张给当地物种带来的冲击是毁灭的,当智人登录澳大利亚后,短短的几千年澳大利亚的巨大动物开始消失殆尽。

这些与世隔绝的动物看见这些长相弱不禁风的智人时,并不会在意,因为智人没有锋利的牙齿、巨大的体型、迅猛的速度、这些巨兽可能不会想到短短的几千年,这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智人就让他们物种灭绝。

因为它们还没有见识过人类集体合作捕猎的威力,当人类开始合作捕猎时,这些巨兽的体型便不再有优势,而且人类经过漫长的积累,捕猎的技术也再不断的提升,更不用说还有巧妙的陷阱和锋利的石制武器。

加上人类会用火来刻意烧毁森林,这些森林中行动缓慢的巨兽就在意无法逃脱,当丛林被烧毁后,此区域的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原本巨兽所吃的植物都已经消失殆尽,它们自身是通过长久的演化而形成的习惯,又没办法像人类一样有多种食物可以选择,数量就会开始急剧下降,再加上人类的捕猎和自身生育的缓慢,短短几千年当地很多巨型动物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地球上。

接着一些智人步行到了遥远的西伯利亚,在这艰难的旅程中,智人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解决很多路上碰到的难题,他们来到冰雪世界后,开始学做雪鞋,用针将层层兽毛和兽皮缝紧以抵御严寒,他们将磨练已久的打猎技巧和先进的猎杀工具用在了冰寒地区。

当地的物种也像澳大利亚巨兽一般对这些外来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智人没有戒备之心,这也让智人获得了大量肉、脂肪、皮毛,在不断的提高捕猎和缝纫技巧后,智人也越来越勇于冒险,层层深入冰寒地区。

越深入就越发现这里都是大型而肥美的动物,如驯鹿长毛象,特别是长毛象不仅能够有大量新鲜的肉,还有美味的脂肪还大量的毛皮,更不用说当地的气候就像是天然的冰箱,让肉可以长时间的得到保存。

这也让智人能够向更远的地方进行扩张,公元前12000年,全球暖化融冰,阿拉斯和美洲出现了一条比较容易通过的通道,智人开始借由这条通道向美洲进发,智人飞速的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并且开始在当地捕猎采集,发展壮大。

当然智人所到处,当地的环境都因为智人的火耕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型动物都因为不知道眼前这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智人危险,最终在几千年就走向了灭亡。

地球上的第一波大量物种灭亡就是这些捕猎采集者的扩张,第二波灭绝是农民的扩张,接着就是我们今日的工业扩张,其实很多环保人士认为我们的祖先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但真相是我们人类确实是整个地球生态的最致命的一环。

近年人类也开始向深海扩张,因为人类是陆生动物,所以海洋的破坏并没有陆地那么巨大,但是人类的工业革命在不断发展进步,也许下一轮的大量物种灭亡就是海洋生物,当然人类经历这么多,也会总结自己的过错,也许知道在之前毁灭了多少物种,才会更加积极的保护珍稀现有的物种。

我国的退耕还林,和大力开展自然保护区,也是为了在人与动物之间找到自然平衡,相信在将来我们的子孙不用只在影片中去认识地球上的动物,而人和动物一定会更好的共同生存。

如果您还喜欢辛元的内容,还请多多转发、收藏、点赞,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智人   泡面   人类   澳大利亚   弱不禁风   甜食   简史   物种   前人   远古   美文   现代人   巨兽   食物   动物   环境   部落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