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乐观派》|从农业到城市——城市胜利

《理性乐观派》|从农业到城市——城市胜利

大家好,我是辛元,前篇文章我们来学习能源革命与集体智慧,这篇文章我们来共同学习我们是怎么从农业发展到城市,而城市成为了现代最优的解决方式。

视频加载中...

人类在开始长达200多万年的时间里都是以狩猎的方式生存繁衍,即使部落人数少并经常迁移,但是在大约一万年前,这一切都变了,人类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来圈养家畜和种植农作物,人类开始长期的定居在一个地方,这一场人类生活方式变革的革命,今天的我们称之为农业革命。

9200年前,秘鲁种出了南瓜和花生;8400年前中国种出了小米和大米;7300年前,墨西哥种出了玉米;6900年前新几内亚种出了香蕉;6000年前北美种出了向日葵、非洲种出了高粱。

靠着农民多生产出来的食物,加上新的运输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住在一起,先形成村落,再形成城镇,最后成为城市,再由王国或商业网络(交换)把他们紧紧相连。

首先我们来讲农业。

没有交换贸易, 就没有农业耕作

发明农业的一大动力, 是为了养活富裕的商人, 并从他们身上牟利——也就是生产盈余, 交换黑曜石、 贝壳或其他容易腐烂的商品。 先冒头的是贸易。

第一批农业定居点有个有趣的地方: 它们似乎同时也是贸易市集 。

《理性乐观派》|从农业到城市——城市胜利

资本与金属

随着农业取代了采集, 放牧亦取代了狩猎。 早期人类的定居点有可能发展成了市场 。

在人类的层面上, 农业开始最便利的莫过于把交换的倾向固定下来, 因为, 要协调食物生产专业化和食物消耗多元化这两大需求, 没什么能比得上交换。

农业出现必然带来了金属冶炼的发明。

随着金属冶炼发展,比如开采出来的铜, 先做成重量标准的铜条、 铜锭, 之后又由其他的人切开, 大范围的流通, 很快变成了整个欧洲都广泛使用的原始货币形式, 便利了货物的交换。

化肥革命

184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和卡尔·博施发明了利用蒸汽、甲烷和空气大量生产无机氮肥的方法。如今,你身体里将近一半的氮原子都来自此类氨厂。

多亏了拖拉机、化肥和小麦新品种,到1931年,也就是克鲁克斯预言里饥荒爆发的年份,小麦的供应远远超过了需求,价格暴跌,欧洲各地种植小麦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

博洛格的基因

基因革命

到2008年,转基因技术发明不到25年,全世界整整10%的可用耕地(3000万英亩)种植起了转基因作物,这是农业历史上采用新技术最迅速也最成功的一次。

全球反转基因作物运动的主要结果是:拖延了化学农药退出市场的时间;使得只有商业作物才花得起钱,穿越监管的丛林进入市场;

最终,也就意味着小农户和慈善机构根本就无法接触到这些作物。由于只有大企业才承受得起环保主义施加压力制定的监管条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基因工程仍然会是它们的保留地。

我们再来看看城市。

《理性乐观派》|从农业到城市——城市胜利

旗帜跟随贸易走

认为君主或农业盈余带来了城市革命的看法其实把顺序搞颠倒了。首先出现的应该是贸易的加剧。 农业盈余是靠贸易召唤出来的,有了贸易,农民才有途径把作物换成其他地方出产的贵重商品。帝王,还有他们的神殿和金字塔,大多是靠贸易修起来的。纵观历史,帝国都是从贸易区域崛起的,之后才成了内外军事强盗的玩物。城市革命是劳动分工的延伸。

海洋革命

到了公元前1200年前后,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有可能通过海运实现大规模的劳动分工了:埃及来的小麦可以养活安纳托利亚的赫梯人,安纳托利亚的羊毛可以为尼罗河上的埃及人提供衣物,克里特岛上的橄榄油可以丰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亚述人的饮食。

整个地中海沿岸,集市变成了小镇,港口变成了城市。

城市的示范效应

《理性乐观派》|从农业到城市——城市胜利

放眼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农民们如潮水般离开土地迁徙到城市,找到劳动有报酬的工作。

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用脚投票,雄辩地表达出对城市的热爱,因为城市里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贫穷,始终都充满机会,也有更大的自由。

也会有很多表示反对,自给自足也可以过得很好的,但是自给自足的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制造出一样自己想要制造出来的物品。

听着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耕种一块土地,其实需要世界各地的几百万人协力合作才能以现在低廉的价格产出足够的收获。

耕种需要种子,如果种子没有经过科学的改良,是不可能养活得了全球90亿人的,种子的改良需要多少人多少代的更迭?就拿实验室最简单的滴管来说,滴管是玻璃,滴管的尾巴是橡胶,这就需要玻璃的制造和橡胶的制造,玻璃的原料是沙子,沙子要经过高温才能制造出玻璃,制造玻璃管又需要玻璃管的器械,制造玻璃管的器械又需要多少人的分工与参与,橡胶需要种植、提取、运输、制造成型,这里的器械又需要多少人的分工与参与

农具的生产,农具是铁具,铁需要铁矿,铁矿需要探采,矿工开矿需要器械、食物、衣服、照明、运送(机械与燃料),这些东西又需要多少人的分工与制造才能让矿工产出铁矿。铁矿需要炼制批量生产,这又牵扯到炼制的机器,机器所运转需要的能量又是另一部分人分工合作的结果。

有了这些人的分工与参与才能像现在一样用低廉的价格使用工具和改良过后更容易得到收获的种子开始种地,而且这还不包括化肥与农药,你也可以说你自给自足纯绿色。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自给自足纯绿色那么我们现在可能还用着石锄费力的开垦着土地,辛辛苦苦收获少得可怜的收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城市的比重越来越强,贸易和交换让人们在城市里分配劳动,专攻一业,互相交换,本来很复杂很昂贵的事物,在分工与合作的相互作用力下渐渐变得简单,我们身边的商品越来越多,而价格却越来越物美价廉就是很好的解释。

农村的自给自足只不过是浪漫的海市蜃楼,城市的机会才是人们想要的。2008年,全世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首次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经济进步的一项衡量标准:超过一半的人口脱离了自给自足,去探索以集体大脑为基础的生活所充满的无穷可能性。2/3的经济增长都出现在城市。

2025年,恐怕会有50亿人住在城市里(农村人口实际上会很快下降),有8座特大城市的人口都将超过2000万:东京、孟买、德里、达卡、圣保罗、墨西哥城、纽约和加尔各答(作者并没有谈到中国,2018年,中国超过200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三座,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

对地球而言,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和乡村居民比起来,城市居民占用的空间较小,使用的能源更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小。世界城市容纳了全球半数人口,但它们的面积还不到全球陆地面积的3%。

《理性乐观派》|从农业到城市——城市胜利

总结

农业让人类定居了下来,通过交换(贸易),又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大量的粮食结余又反过来推动了贸易的繁荣,这样的良性循环,农业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大,贸易越来越繁荣。从而,农业能养活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人口的增长,其实也是人类集体智慧增长的过程,养活了90亿人,知识之间的融合让人们的生产效率提高,更好的种植技术,让作物能够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产量提高,逐渐的退耕还林,受到威胁的动物得以恢复。

当人口数量达到一定数级的时候,天才出现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一个人的智慧的爆发(如蒸汽机的发明),类似于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形成了推动全人类巨大动力,形成人类的集体智慧,最后,必然会进化出工业革命。

从熵增定律来看,随着城市的人口数量的越来越多,那么城市需要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多,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类社会不会发展成无序,副作用就是会给人类以外的外部环境带来熵增,就是无序。

这就使得我们人类社会发展不断的增长才能维持有序,不然就会走向灭亡。人类从农业到城市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如果重来一次,也不过是或快或慢的问题。最后,一句话,只有发展才能救人类。

如果您还认可辛元的作品,请多多转发、收藏、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滴管   农业   城市   自给自足   盈余   橡胶   铁矿   作物   美文   小麦   器械   理性   乐观   人口   年前   人类   土地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