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修养就是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每个人都是人,是人就有人性,正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立场,自己的信仰。没有对错,小孩子才谈对错,成年人只谈利益,成年人最大的修养,不要去试图改变一个人,你连你自己都改变不了,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1、与其发情绪,不如做好事

我们天天话多,喋喋不休,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人家根本不会尊重我们。相反,我们话少,看谁有问题了,一句话帮人解决问题,人家对我们感激涕零。可惜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一说话,就开启“祥林嫂模式”。做任何事都不要情绪化,人有了情绪,此生注定碌碌无为,说话有情绪,就会得罪人,得罪的人多了,就会被人灭掉。

成年人的修养就是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与其发情绪,不如做好事

为什么地位越高的人越乏味?他说话没有情绪,办事没有情绪,他的喜怒哀乐都藏在心里。见识越多的人,越是习惯性的话少,习惯性淡化自己的情绪。我们话少,得罪的人就少,尊重我们的人就多。我们话多,得罪的人就多,尊重我们的人就少。委曲求全,求全的风光的背后,都是一肚子的委屈。什么叫委屈?说不出来的才叫委屈。要是这个事能说出来,还叫委屈吗?

很多时候我们说了一些自己认为很好的话,是提醒别人的话,或者是关心别人的话,但是别人不但不接受,反而内心开始憎恨你。人之患,好为人师。意思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了。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控制情绪,少得罪人。有那个发情绪的时间,还不如好好把事情做好。


2、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没必要强求别人和你一样,当然,别人也没权利要求你和他一样,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峰还是那座峰,只是不同位置看的人,看到的峰不一样而已。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庐山还是那个庐山,只要在庐山上的人,看到的庐山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已。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高度,认知,立场,境界不一样。

我们可以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看法相同,我们可以引以为伙伴,不相同,也不是你的敌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能指望别人都和你一样,这个看法,只是我们的看法,但我们的看法只能代表我们,他们的看法只能代表他们,君子和而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会穷,还不想改变,这样的人能改变吗?任何人都是改变不了这样的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不然神仙都奈何不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脑袋里面装了不应该装的东西,所以才造成平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人,只要能够习惯性的尊重他,他就会对你感激涕零。千万不要说刺激他的话,更不要得罪他,要多说他想听的话,他们只是想听他们想听的话而已。

成年人的修养就是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他学习不好,要习惯性认可他,说:“学习好有什么用啊,全国几十万大学生都在送外卖。”如果跟他说,就算这些人送外卖,也是有很多机会的,随时都可以不送的,只是暂时的过度,毕竟有学历,见识不一样,遇见的机会就不一样。他会说,得了吧,要是他们这些大学生有能力,还要送外卖吗?我不学习,照样送外卖。大家感觉到了吗?这是天与地的对话,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的对话。

他找不到工作,习惯性认可他,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虎落平阳被犬欺,强龙不压地头蛇。放心好了,大水冲不了龙王庙。如果跟他说:你要努力,就算这家公司老板不认可你,别人的老板也会认可你,也会更给更多的回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责任担起来,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随便挑选老板。他会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老板,所有的公司都是一样的,都是剥削员工的,没有必要这么努力,混下去就好了。

他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习惯性认可他,说:“买不起车买不起房的人多了去了,人活一世,草活一秋,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这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跟他说,现在买得起房子的人太多了,他会说这些人供房子太辛苦,工作太辛苦。怼得你哑口无言。其实买房子,工作,还不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吗?

他说现在的生意真不好做,习惯性认可他,说:“现的生意是真的不好做,因为疫情,因为经济危机,所以生意不好做。如果跟他说,再不好的环境也有人赚大钱,他会说别人是运气好,他会说别人是有人支持。

这样的事情起争执有必要吗?完全没有必要,习惯认可别人是合情合理的,这样的人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做任何事情都是要100%赚钱,对于赚钱,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至于行动,那是说说而已,蠢蠢欲动,打死不动,能力再强又如何,就像老虎一样,关在笼子里,因为心态的问题,认知问题,价值观的问题,能力全作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具备思辨能力,要是人人都有思辨能力,天下还不大乱?见识大于能力,能力在见识面前,确实一文不值。习惯性认可别人,和气生财,让自己少动气,动气伤身,何况还伤财,何必呢?


3、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生争执,就是因为各自的认知出了问题,别人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改变的,理解全在于观点,角度,高度,认知,立场,信仰。观点有错吗?没有,只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角度,高度,认知,立场,信仰不样而已。赵高的指鹿为马,他是为了指鹿为马而指鹿为马吗?赵高从小就跟秦始皇,难道他这样的人会不懂得指鹿为马是何意义吗?指的不是鹿,更不是马,而是看群臣是臣服于他,还是臣服于胡亥,赵高是要除掉不臣服于他的人,是鹿是马又怎么样呢?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角度,高度,认知,立场,信仰不样而已,带来认知的差距,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而已,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我们认为的观点都是狭隘的观点,我们认为的事实才是事实。人类说老鼠是坏东西,因为老鼠偷吃我们的粮食,但对老鼠来说,这叫觅食。人类夸奖蜜蜂是勤劳,因为蜜蜂在给我们酿蜜,但对蜜蜂来说,这是基本需求。所谓害虫和益虫,都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利益立场划分的。

成年人的修养就是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所以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习惯性认可别人,不谈对错,只谈利益,对了又怎么样,如果最后的结果要你买单,再对也是错的。就像我们说时间比钱更重要,但是有人却说:“钱才是最重要的,我就是时间多,什么都没有比钱重要。”这样的话要去挣个输赢吗?如果没有利益,挣赢了又如何,损失的还是自己,我们认为损失点钱财还是小事,如果是浪费的是时间,那罪过就大了,毕竟时间可以换钱,但是钱却不能换时间,与其纠缠在这里,还不如好好的把事情做得更好。小孩子才谈对错,成年人只谈利益,习惯性认可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这是一个成年人做的事情。

所以要习惯性认可别人,我们秉承着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我们总想去说服别人,没有必要,不要因为我们认为对人,就必须要求别人一定要认为是对的,因为别人承担着他自己的行为后果,所以他有权利决定他自己的想法,因为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负责。我讲得再对又如何?如果你不同意,你不认可,那又如何?你当然可以不同意,因为这个责任是你在担着,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是怎么看的,而不是想改变你,更不是为了说服你,何况,我也无法改变任何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改变,神仙都没有办法,我们的意见不同,相当正常,当我们表达完了以后,如果别人不接受,那就随缘咯,自已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抓主意的,毕竟最后的结果都是自己买单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启发

生活中,总是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你遇见你的,让你感觉一见钟情,如沐春风,这样的人,他们的阅历,见识,情商,智商都在你之上,只要这样的人愿意,他们是可以跟谁都一样,让每个人都舒舒服服。

一个人最大的祸患是认知不足,如果是观点上的差异,就更不要去争执了,如果观点的差异,如果还有情绪化,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么小的事情都藏不住,还能兜住什么大事呢?情绪化只会让事情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

如果我们遇见这样的人,他们的观点只是取决于对方的观点的人,只要是对方赞成的,他就反对,而对方反对,他就会赞成。这样的人是没有观点的,他们的观点总是以别人的观点相对立,遇见这样的人,习惯性认可别人,你是对的,我们内心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我听你说,你想说就说,你随便说,只要他开心,只需要说:“你是对的。”因为争论下去,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而且还会让别人嫉恨。

我们要习惯性认可别人,人与人之间终究是不同的,不要强行去劝诫一个三观和认知跟你不同的人,不然不仅会无功而返,还会惹上一身骚,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几十年塑造的人生观,世界观,全局观。开始去情绪化,习惯性用智慧化解一切,习惯性认可别人,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最大的修养,道不同不想为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习惯性   庐山   和而不同   指鹿为马   求同存异   对错   美文   认知   成年人   修养   情绪   立场   看法   利益   欲望   观点   事情   能力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