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在泽宇读书会,俊峰也慢慢养成读书并学以致用的好习惯,也许现在还看不到太大的变化。

但是请相信,保持好奇心,求知的过程一定会造就传奇的人生。

读完《达芬奇传》,俊峰就被达芬奇传奇的一生所触动,俊峰也曾无数次问:究竟我们如何从凡人到天才实现这样一个蜕变呢?

这个从小都被知道的“熟人”,应该被每一个人听到、记住、看到,俊峰还将书中的内容讲给父母和妹妹听,哈哈。

然而,我们所知道的达芬奇是一位画家,其中他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吧。

其实,达芬奇,他是一位伟大的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刨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成就。

达芬奇的一生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俊峰简单总结3点。

01

用心坚持做好一件事

《蒙娜丽莎》他创作16年,虽然中间无数次走神、拖拖拉拉、去研究光学、研究人体解刨学、甚至画出假想的飞机模型....

所有的这些看起来“不务正业”,才使得他能从不同角度完善画作,引发很多人产生共鸣。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如果他只是每天窝在画架旁,恐怕永远不会有这么高水平的作品。

但是,真正的坚持与自律,就源于心底永远不放弃。

真正的坚持,就是你每天在做起,并且心中时刻铭记,坚定如初,继续前行。

02

保持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索

在达芬奇一生待完成的事项中,他写到这样一条:希望后人能验证下啄木鸟的嘴是啥形状?

不知道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反正俊峰是没想过,你有过类似的疑问吗?大多数人可能会说:想这干嘛?这跟我们的生活又没有半毛钱关系呀?

书中说,真正的发明是什么?应该是对自然、对世界充满无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会有飞机的模型、科技的创新。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而达芬奇呢,一个好奇心,让他一辈子在发光发热,心流不断。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有用,有时求知的过程就会让你的人生多姿多彩。

保持好奇心和热情,学海无涯,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俊峰相信会有奇迹出现。

03

人的一生,有三件事必须风度翩翩:走路、骑马、言谈

当然这句话不是俊锋说的,而是对达芬奇影响最深远的人--阿尔贝蒂的一句话。

阿尔贝蒂在他的《论绘画》中曾写道:“一个人必须在三件事上做到风度翩翩,那就是走路、骑马和言谈,因为其中的每一样都让周围人觉得美好。”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后来呢,列奥纳多在这三件事上都无可挑剔。

简单解释下:

走路,体现人的精气神,就是靓丽的着装,轻盈的步伐、挺拔、优雅;

骑马,战场上凯旋的既视感,一种帅气、担当的美感;

言谈,深层蕴含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朗诵、大量的储备,然后口吐莲花的美好。

达芬奇喜欢色彩鲜艳的衣服,温文尔雅,保持好奇心。

还有就是听别人的故事成长自己。人不是因为知道而改变,是因为触动而改变。

生命因为触动底层生命力,而愿意改变。

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未来教育孩子,都要培养好奇心,挖掘潜能,和对世界探索的欲望,践行行走的力量,去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美好。

一日充实,一日安眠;一生充实,含笑九泉。

04

年轻时唯有读书,才是我们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的姿势

俊峰一直认为:拥有持续的自律学习阅读习惯,才是成功者的标配。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那些说“读书无用论”的朋友,俊峰不知是抱着什么心态?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你读了不会用。

年轻时,这种看似慢慢长期的读书过程这件事情,其实是你在做让自己走的最快的事情。

陆奇曾说:“20岁需要做让你可以走的很快的事情,快速学,快速失败。”

20多岁,习得什么能力最重要?

陆奇认为有两个:

第一,学习能力。在这个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里,拥有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以及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认知能力是基础。

原因很简单,因为创新,世界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唯一的应对,是与它共跑甚至赶超。方法就是学习,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让自己不断拥有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强的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能力。

第二,交流能力。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随着中国开始进入万元美金社会、以及人工智能普及化的影响,中国人的财富状态,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人和人的连接,正在决定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转移。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一个人的财富状况,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能力,还取决于自己有什么样的人际连接能力。

刘润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交流能力,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愈发紧密联结的世界,通过各种数字通讯服务与工具,社交网络,人们能够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与更多人保持交流。

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人越擅长结识他人,表达自己,形成相互学习并共同完成某些理想的关系和友谊,对这个人就越好。

20多岁,要学会快速失败,尝试、反馈、改变。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在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机会中,可能为未来创造更高的收入。

那陆奇的20多岁在干什么?

那就是读书,以及继续读书。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17岁的陆奇埋头狠狠啃了两年书,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读书期间,陆奇特别用功,他的同学们回忆说:

“他瘦瘦小小的身影,每天穿梭于教室和图书馆,夜里图书馆熄灯,他才穿过农田,回到另一区的寝室。”

“他背着大书包在校园里穿梭,在林荫小道反反复复背着单词。他是全年级最瘦的男生,但扛着全年级最大的书包。”

凭着超凡的努力,陆奇顺利考入复旦的研究生。凭着读研期间优异的成绩,他毕业后留校任教。

勤奋的学习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带给陆奇的远不止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还包括更多的人生选项。

1989年,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克拉克到复旦交流讲学,讲学时间选在周末。不巧的是,当天天气很不给力,暴雨倾盆,周末加坏天气使得听讲座的学生寥寥无几。

校方为了不让教授尴尬,就安排周末留校的师生去听讲座,因为暴雨取消回家计划的陆奇就是其中之一。

克拉克教授讲完,让在场师生提问,陆奇抓住这个机会,就接连向教授提了几个专业问题。

克拉克听完,立刻就对这个提问的复旦老师的学术水平刮目相看。讲座过后,他还专门翻阅陆奇写的论文,看过之后,克拉克就邀请陆奇去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

那年陆奇28岁,有点犹豫:“在大学当老师已经是很不错的职业了。”

克拉克只回了一句:“你是鹰,不应该局限在笼子里。”

陆奇去了美国。

唯有读书,才是普通人通过教育跨越阶级,实现人生逆袭最正确姿势

走入卡耐基梅隆大学这个更大的平台,才有了陆奇对计算机科学更深入的研究与理解、才有了陆奇与李开复的相识以及后面的开挂人生。

59岁的陆奇还在试图重构知识体系,20多岁怎能不学?

2016年陆奇在硅谷接受采访时说:

“最近几年我重新觉悟--你必须要重新学习,以前学的东西不光过时了,而且现在很多理论包括物理学都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你要从根本上重新构建知识、认识世界。”

举个栗子,陆奇从微软离职原因之一是练习倒骑自行车摔伤了腿,那辆车是他和同事改造的、反向骑行的自行车,骑车时人和身体反应全部是倒置,所以,要忘记过去学习到的全部经验。

就连之前选择加入YC,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学习,他说:我还希望我的工作不能只利用过往的经验,而是要每天学习新的东西。不学新东西的话,就没有什么乐趣。

陆奇还说,尤其是这几年观察到人才市场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趋势,整体的需求从原来的技能驱动型人才,越来越往知识和创新驱动人才转移。

所以他认为,一个人能否快速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新的价值也变得愈发重要。

现在他仍旧保持着每天学习英语、阅读计算机领域最前沿论文的习惯。

他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软件,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的版本好,明天的版本一定要比今天的版本好。”

年近60岁,陆奇还试图重构知识体系,20多岁的我们又怎么能不学习不读书呢?

读书虽不能改变你的起点,但一定会改变你的终点,关注俊峰公众号【goujunfeng1996】,俊峰在泽宇读书会等你哦,和牛逼的人一起悄悄变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贝蒂   克拉克   蒙娜丽莎   达芬奇   复旦   人生   言谈   美文   好奇心   普通人   阶级   姿势   教授   正确   能力   版本   快速   财富   知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