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哈喽,我是JunFeng,一名自媒体教育博主,曾经的我是一位迷茫,焦虑,专业是撸铁的学渣。

在人生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后,彻底大彻大悟,上天有好生之德,愿意给我一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结果我找到自己热爱,理想后,被写作拯救,被文字治愈,如今弃械从文,在毛主席的影响下,突然有一天开窍了,开悟了,在毛主席身上我能深刻感受到中国的优秀文化对一个人的自我教育以及人格的塑造,甚至一个人的人生发展等都是极其重要的。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我感谢天地,感谢父母,他们没有给我一张能言善辩的嘴,但却给了我天生热爱思考的天赋,给了我一颗性感的大脑,也感谢背后支持我的读者们,我会在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深耕下去,写下去,创造有价值与优质内容,希望我们一起精进,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继续分享《道德经》中《道经》的天道,这是中篇,欢迎阅读留言区占位讨论交流。

8:有限之道

《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一节老子是在讲人生存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世界里,宇宙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它也是有限的。

而你一生做的事情也是极其有限的,在当下你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一生也最多做成几件有成就的事等。

下面来分析下老子是怎么解释宇宙世界的有限之道的?

佛家讲:万法皆有度,跟道家讲:存在的世界,就是有限度的世界。这其实就在向人说明人生存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世界里。

所以,老子就开始分析了,人本来手上拿满了东西,但是还想要不停的多拿,生怕落下什么,那结果就是什么也拿不动,什么也拿不走,但是人懂得适可而止,反而拿的更稳,更长久。(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这其实在说,人的能力,资源等都是极其有限的,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责任,自己配不上东西不要去强求,懂得适可而止反而对你更有益。

其次,是人使用与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也是有限的,的确如今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工具确实能帮助人在工作某方面提高工作效率,但工具的使用实质上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帮助人偷懒,比如你说互联网下应用的工具,你说好不好呢?肯定好,帮助人们改善了物质生活,但是牛逼的算法却在帮助很多人思考,代替很多人思考,很多人的思考能力在退化,思想变得空洞。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这个世界好玄妙,凡是看的见,物质性的工具,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不可能长久的保持,都是有限的,今天这个可能很实用,这个人可能现在很厉害,但是说不定哪天就分分钟钟被出现的新事物代替,新旧永远在交替,所以,物质性的世界不是永恒的,也不会永远长期保持的。(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那接下来就说到很多人感兴趣的点,那一个人的财富能长期保持吗?假如你金玉满堂,生前如果都花掉了,说明你没有守住,金玉离你而去了;如果生前没有花掉,但是你又守不住这个身体,必然会死,死后又带不走金玉,说明这个财富还是没有守住。

所以说啊,财富有其自身的特性,不是谁想守就可以守得住的,就像春晚小品中说的那样:

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没有花完,而人生最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

所以,老子教人不要做守财奴,因为钱根本守不住。

其次,你还会发现一些人在富贵后开始骄傲自满,挥霍金钱,贪欲享乐就会引来祸患,或者这些财富就会消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举个例子,有的人在有钱以后就开始张扬,本来很多人对ta的印象还不坏,但是慢慢地觉得自己有几个钱很了不起,就开始乱搞,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奢侈和引以为傲,结果呢,大众都开始厌恶ta了,这个人也开始慢慢返贫了,生活中这种人还是很多的。

说到这你可能不信,那我们用老子说的“有无相生”来帮你论证一下:

你说自己很有钱,那是因为普通大众没钱(无),才衬托出你很有钱(有),钱是你赚得没错,但你的富有是建立在普通大众贫穷的基础上的。用老子的有无来分析就是,你的财富,你的有,是建立在普通大众没钱,贫穷,也就是无的基础上的。

假如现在让你现在到美国,你的左边是巴菲特,右边是比尔盖茨,你还会说你很有钱吗?与他们相比你也成了穷人。人看不清自己才是最大的无知。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既然你的有钱是建立在普通大众无钱的基础之上,那你就要注意了,无论是无意,有意,好意,还是恶意,你都踩到了人家头上,你再在上面跺上几脚,得瑟显摆一下,下面的普通大众就更按捺不住了,不把你摔下来才怪。

那你可能会说,难道有钱也是错吗?有钱没有一点错,但显摆有钱就是错,你不显摆你的有钱,普通大众的穷就不会被你暴露出来,炫富等同于骂穷,炫美就是在骂丑,富贵后骄傲自满就是在伤害那些衬托你富有的普通大众,伤人终有一天会伤己,为自己留下灾祸的隐患。

所以无论你显摆什么,其实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德行差的一种表现,真正的有钱人不会显摆自己有钱。

其次是在功名上,老子告诉你,当有一天你功成名就后,就应当功成身退,如果功成名就后还贪功索利,不择手段,就会威胁到他人,社会,必将招致灾祸,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打回原形,让ta重新做人,这是天道的规律。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开国功臣基本上都没有得到好下场,其中有几个得以善终的,就是因为懂得了功成身退的道理,比如曾国藩。(功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穷时不忘志,富时不忘恩与责任。人间正道是沧桑,富贵险中求。

所以,老子思想中的“有与无”在教人做任何事不要只顾一面,只顾自己,另外一面从来都存在,并且与你息息相关,要二者兼顾,阴阳调和,这才是符合道的。

古人常说,月满盈亏。这是天道的法则,你在追求美好生活时,不可一味地追求圆满,不要被冲昏头脑,忘了万事万物皆有度,要懂得适可而止。

毕竟每个人都是生存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世界里,这个有限性是宇宙世界的根本属性。

9:虚实之道

《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面一篇文章,我已经提到,“有与无”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抽象概念,为了让你更能理解老子“无与有”的哲学思想,所以这一节就是老子用“虚和实”来辅助你理解“无与有”的抽象概念。

无与有”和“虚与实”是对应的,这个宇宙世界不仅是有无结合的,也是虚实结合的。

凡是看起来“实”的东西好像没有什么用,凡是看起来“虚”的东西,反倒能起大作用。

怎么理解呢?我们看老子是怎么解释的?

古代的车要是没有中间空的毂(gǔ),指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其中有圆孔,用来穿插车辐并连接车轴,车轴就没有穿过的地方,车就用不成;没有模具的空间,器皿就无法做出来;房子没有空间,人就住不进去。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也就是说人们买房买的不是那种看的见,摸得着的实体的房,而是买的房间里能住人进去的空间,用的是里面能为你遮风避雨的空间。

再比如人在用人民币对吧,那人民币重要的不是那一张看的见的纸(实),而是它可以让你去投资学习进行价值交换后能获得的价值(虚)。

所以老子告诉你,事物“无(虚)”的一面才是本体,“有(实)”的一面只是载体而已。

怎么理解呢?就好比,我们经常说要看透事物本质,那你只是在事物的表面,表象,看的见的地方(实)上下功夫,而不去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与运动规律(虚),那你也只能认识一些皮毛而已,看透事物本质不是说你坐那里,想想就能看透的,那样看到的永远是表面,表象,需要自己去探索研究分析它的实质,内部,无的层面。

就好像你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不可能只看表面外在的(实),更多的是要去了解这个人的内在的(虚)。

所以,无永远比有大,比有更重要,而人往往很重视看的见的有,而忽略看不见的无。比如教育孩子,过于重视孩子物质生活上的关心,但却忽略了孩子精神内在的成长教育,而孩子内在的精神人格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存在,发展是为了无;无是有的方向和意义,也就是说人(实)的存在,发展是为了追求精神层面(虚)的成长;而人精神层面的成长(虚)是人(实)的方向与意义。

比如拿学习来说,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不是有的过程?答案是的,但是学习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有,积累知识的过程,而是去应用的过程,你需要把大脑中的知识迅速调用出来,内化成你的经验,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无的过程。

再拿写作来说,写一篇文章是需要我去大量积累,是一个有的过程(输入),而文章中我的思考,分析,思辨等是一个无的过程(输出),所以,输入输出的过程就是有无不断交替迭代的过程,输出后让大脑清空,处于“无”的状态,然后又重新输入新的东西(有),继续经过大脑加工,思考,输出“无”的东西,比如观念,思想,传递的价值观,信仰等。

乔布斯说: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采访者问:“聪明人没有尊严吗?”
乔布斯补充说:不,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所以,交朋友就是这样,要去交和你一起愿意成长的,追求内在精神层面(虚)上提升的甚至双方可以相互不顾及对方的面子愿意指出对方错误的人,而不是明明看到对方的缺点,错误却因怕伤了对方的尊严,为了维护对方所谓的外在的面子(实)而选择隐瞒,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所以,认知越低的人越在乎外在的面子,尊严,真正智慧的人不是没有面子与尊严,而是他们愿意放下面子和尊严,正确面对别人的指正与批评,而去追求内在的成长。

就像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理念,远景等看起来很虚,没有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决定了这个企业能不能做大,走得更远。

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可以用“虚与实”来分析一下教育。

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学生一些有的东西,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有用,实用,看得见(实)的东西。比如文凭,证书,考试分数等,算数能力,答题能力,记忆能力等这些具体术的层面,而把真正重要的“虚”却忽略了。

什么是有用的“虚”呢?就是大爱,互助,独立,坚强,自信,责任,担当,信仰,魄力,奉献,公德,文明,人格,精神等(虚)。

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虚无缥缈,而且也不在教育考试的考核内,但正是这些虚无缥缈,无的,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在未来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只要把孩子的内在层面培养丰富,得到滋养,那孩子长大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热爱特长,需要什么具体学科的知识,再自己补充就行了。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没有得到滋养与丰富,那这个人是学不进任何东西的。

所以,先立人再立业,先做人后做事,前者是后者的放大器。

但是现在反观一下现在的孩子,包括很多成年人,他们天天学这些“实”的东西而把“虚”的东西给抛弃了,人没有立好,就去立业,人没有做好,就去做事,这就是本末倒置,放弃源头,人的能力成长必将成为一潭死水。

这就是违背了教育本来的规律,没有遵守人成长成才的自然规律。但是人只要人格培养完善了,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更有机会走向成功。

现在社会严重的内卷现象大多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太过现实,一味追求外在的民族将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因为内在不足,无不足就无法生成更多的有。

人的发展都是有由未知(无或虚)的领域再不断拓展与引领的,而那些把自己圈在已知(有或实)的领域里,只会让自己原地打转,低水平重复,裹足不前,因此,人们应当在道德上务实(有或实),在观念上要有务虚(无或虚)的精神。

10:唯心之道

《道德经》: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 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a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 为“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这一章,是老子通过自己的领悟,发现了宇宙世界存在一个普遍的东西,那就是“道”。他想要对“道”来进行描述,还原它的本来面目,但是他发现“道”根本不可能全部描述清楚,认识全面。

那为什么老子说“道”描述不清楚呢?因为“道”是指导万事万物运行的客观存在,客观规律,一旦老子把这个“道”描述清楚,那就不是客观存在的“道”了,而是个人主观上,唯心上所认为的那个“道”了,成了独属于老子一个人心中所认可,对一个人,也就是老子自己,或某个特定的事物起作用的那个“道”,而不是客观存在于万事万物,对所有万事万物起作用的“道”。

所以,老子早就明白,虽然宇宙世界存在“道”,但是不得不承认,后人如果看到他写的“道”,会因人而异,各有各的理解与认知,一旦老子给“道”下了一个具体的概念,那就会限制后人对“道”的理解与认知,他之所以说“道”很抽象,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描述它,关键取决于后人自己对“道”的正确认知,正确观察,正确体悟,正确理解。

一个人对“道”的理解是正道,那这个人就会走正道,一个人对“道”的理解是歪门邪道,那这个人就会误入歧途。

毕竟每个人对这个宇宙世界的感知,认知都是因人而异,每个人对“道”的认知,感知也是因人而异,各有各的理解与看法。

从唯心观来看,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心中所看到的世界,世界是不确定的,没有绝对确定的存在。

你认知的层次与境界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的大小。

你对“道”的理解与认知,决定了你去行什么样的“道”,你去行什么样的“道”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产生的结果与收获。

此时,老子突然顿悟,他发现人类对于宇宙世界存在的客观规律(道)与客观事物的认识很难达到全面,认识清楚或只能认识“道”的一小部分,只要人对客观事物有认识,有理解,有认知,那都是人的主观认识客观,主观在解释客观,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有认识,有认知,有理解,那就是唯心的,主观的。

那是老子在反对唯心吗?显然不是,是老子发现了一个唯心之道。只要人类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与分析,那就会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有理解,有认识,有认知,只要有理解,有认识,有认知,那就存在唯心之道,就存在唯心的客观规律。

个人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学习,钻研,实践后所顿悟的“道”,就是形成这个个人独有的“道”,我们称为唯心之道。比如个人的方法论,经验,价值等。

比如,人人都有可能去学习研究投资领域,那投资领域肯定也有自身的“道”,但是这个“道”到底具体是什么,人们无从得知,也描述不清楚。

但每个人都去投资领域去学习,研究后,所领悟的“投资之道”也是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不同,人家有人家自己去学习钻研领悟的“投资之道”,你也模仿,复制不来,那巴菲特与查理芒格也有自己领悟的“投资之道”,你也模仿,复制不来。

所以,你想要在一个未知领域成为高手,那你自己必须去这个未知领域去自己学习,钻研,实践,去领悟这个领域的“道”,当你彻底掌握了这个领域的“道”,你就是高手了。

佛家称为悟道,修成正果;道家称为得道,修炼成仙。此乃“佛道同源”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高人只能给你一些启示或建议,不能替你悟道,只有你自己在这个领域顿悟了,你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因此,老子就开始分析了,道存在,但是无色无形无味,你永远看不到,看不透,就像宽广的宇宙存在边际,但是你却看不到边际一样,老子把这称为夷;道,你可以听清它,有时候是大音希声,超出人的听觉范围,老子把这称为希;道,没有实实在在的形状,你根本没有办法触摸到,老子把这称为微。这三个方面一直追问下去,但没有一个最后的结尾,并且不同形式,不同的层面的道是交织在一起,从而使事物的道更加复杂深邃。(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 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从宏观上看,道不是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看去分析,道只能被人认知一部分。“绳”指的是钻研。只有人不断的对“道”深入钻研,研究,学习,最后一定会进到未知的领域,因为不清楚未知的世界,你就不能给新事物命名,弄懂新事物的义理,特点与性质。

也就是说道的规律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但是你要发泄到认识到就要从对“道”的“固有认知”转化到对“道”的“虚无认知”上来,为什么一个人在未知的领域很难做到拔尖?就是因为这个人没有经过那个转化,这个人对道的认知还停留在自己“固有认知”上,还停留在自己的狭隘,偏见,欲望,贪婪中。

为什么这样说呢?

按照老子的思想来看,天道的规律,从你对事物认知的方面来看,道不尽才是常道,看起来比较固定的认知,只要你转换角度与视角,深入层次,放大范围,打开你的思维与认知,提升你的格局,胸怀,眼界,那你之前被固化的认知就会发生转移,变得不是那么确定,只要你不停的钻研一个事物,对这个事物的固有认知就可以转移到“虚无”而不确定,所以一切执着不放的理念,执念都是不对的。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相反你进入心流,放轻松,平常心对待,抛弃一切杂念与执着,让自己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你可能做的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得道。

就像佛教经典中的《心经》中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你一切固有的认知与认知的改变并不矛盾,不确定的认知与固有的认知也是相统一的,因为固有的认知存在,可以认定为不是绝对不变的,你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层次不同,那你对事物的解读就会不同,对作用于存在事物中的“道”的领悟与认知就会有所不同,不确定的东西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确定,它是一种不确定的确定。

所以,老子才说,“道”是难以形容的,无形无状是什么状?无物之象是什么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老子给取名为“恍惚”。(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 为“惚恍)

走在前面看不见它的前头,走在后面又看不见它的后端,这就是道的样子。拿着古已有的“道”来分析今天的事物,依然有道理;反过来说,我们分析了今天事物的道,同样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情况,这就是道的传承规律。对于宇宙来说道就是恒久存在的绝对真理,它的法则永恒不变,当代的空间天体科学就是通过现在所认识的规律反推出远古的宇宙现象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1:规律之道

《道德经》:至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 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是老子在讲天道的规律,宇宙事件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其实都是在按规律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

之前,我写过毛主席文章,不管是人的人生发展,职业发展,成事等都是有规律的,虽然人生看起来很是让人琢磨不定,但既然这个世界有规律可循,那就应当将这些规律作用于你的人生,人生就不会有灾难,也将活得精彩。

毛主席,曾国藩,老子,王阳明,孔子等这一批人,他们都是将规律应用于自己的人生的。

老子先用:致虚极,守静笃。

这句统领这章主要大意,教人要减少虚伪,颠倒的自我认知,而且还要消减到极致,直到没有这些虚伪,颠倒的认知。

同时你要牢牢保持这种“致虚极”的认知不变,也就是人的心灵是保持虚空的,一种空杯心态。

为什么这样做呢?所以,老子就解释了,宇宙万物都会按规律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万物看起来纷繁茂盛,但最终都会返回万物的本源点,绝不会超越这个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有生就有灭,这是万物的平衡法则,顺从尊重这种法则就叫“静”,不尊重,妄想破坏这种法则就叫“躁”。这种“静”就叫做万物归顺了“道”赋予的本性,万物按规律返回本性的法则就是正确,永恒的法则,懂得认同这个永恒的自然法则就是高明的智慧。(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 曰“常”,知常曰“明”)

所以,如今那些陷入内卷,安静不下来,心里乱糟糟,满身虚妄以及被欲望缠身,焦躁不安的人,他们是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也不会生出什么大智慧来。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不到事物本质与规律以及真相?是因为大多数人静不下来,焦躁不安,我之前说过,静能生慧。大多数人被浸淫在刷短视频,直播,各种娱乐,鸡汤,奶头乐,算法中无法自拔,只适合当别人的韭菜,等着别人收割他们。

老子给你指得明明白白的,按照老子的思想来看:一个有道之人,无论外界如何纷繁复杂,他们内心始终强大,内心的观念原则,心态都是处于“静”的状态。让自己“守静”从而不去虚妄的行事,他们才会有强大的力量,才能产生智慧,这种力量来自何处?就是来自于静,静可以让他们在“无我”的情怀下看清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并接受认同,敬畏这个规律,就能自觉的按照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这就是最正确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被欲望缠身,被形式控制,被狂妄挟持,就会失去自我,就会虚妄的行事,就会处于混乱状态,就会焦躁不安,就会陷入自己的思维牢笼与认知监狱,正确的能力就会慢慢消失,智慧就会磨灭。

所以,“静”是人走向强大的表现,焦躁是人走向弱小,平庸的体现。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那人如何更容易地做到“守静”呢?就是按照老子说的,人要按无为的原则去做事,才能守静,把自己的一切主观意愿彻底放下,以自然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内在认知,天人合一的准则不仅是最本质正确而且又最高效率,你必须自觉遵守。

如果你不懂得,不认同这个自然法则而去胡作非为,就会有灾殃。这个天道法则,无论人类认不认同,它都在作用着万事万物的正常运行,如果一个人无法无天,胆大妄为,存在虚妄想要撞破这个天道的牢笼,最后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

你知道上天有这个规律,也要敬畏这个规律,做起事来就会客观,不虚伪,不妄为。你有这个客观不妄为的思想,就能做到公正无私,就能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就是最高水平的方法,而这种最高水平的方法就合乎自然之道,即天道。

合乎天道就是合乎大道,合乎大道就可以长久的做下去,这样做终生都不会有错误,有危险,而那些不遵守天道规律的做法,ta在做事方面,不管做任何事都做不大,做不成,而且也会不长久,ta做人方面也会一塌糊涂,导致一败涂地,最终自取灭亡,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2:平衡之道

《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是老子从社会生活几个层面来阐述世界是讲究动态平衡的。之前也写过毛主席在军事中应用动态平衡的文章,可以去结合看看。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这个世界一定会一种东西来维持万事万物运动的平衡。

凡是让你痛苦的,最后都会以另外一种快乐还给你;凡是让你快乐,爽的,最后都会以另一种痛苦的方式还给你。

先苦后甜,先甜后苦凡是你所投机取巧走的捷径,实质上捷径的对面是万丈深渊;你以为你走的是天堂,实质上天堂的背后是地狱;你以为人生是得到的越多越好,那上天一定会设法去减少它,让你失去更多,相反,你付出,牺牲,失去的越多,那上天一定另有安排,会以另一种方式给你补回来。

这就是万事万物的平衡之道。老子说,因为社会乱了,处于无道之中,所以仁义的概念就会提出来,仁义的思想行为才会被提倡,目的是使社会的平衡状态得以保持,但这种平衡稳定是在低水平的层级上的。(大道废,有仁义)

如果社会有道,社会就处于高水平的平衡稳定中,大家都讲究仁义了,仁义就没有必要特别提出来说,人有了聪明智慧的头脑的同时,就要相对应的让自己配上有灵魂,良知,信仰等,否则你的智力得不到控制与约束,就会干坏事,干违背仁义,良心,道德的事,这样使人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智慧出,有大伪)

所以,人的信仰会随着大脑智慧的发展,让自己的信仰配得上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人的信仰随着人的智慧而改变。

按照老子的这个平衡原理来分析推理:你能取得多大成就,有多高的层次,取决于你的信仰能达到怎么样的程度,一个没有信仰的人,ta的人生就会摇摆不定,被别的事物所操控与影响,终将一事无成,甚至还可能带来灾殃。

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事物,比如科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能达到什么层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没有信仰,那科技对这个国家与民族来说,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带来危害与灾难。

那企业发展也一样,一个企业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得多大成就,建立多大功德,取决于这个企业中的愿景,创始人以及所有企业人的信仰到什么程度,什么层次。

一个没有信仰的企业一定做不大,更走不远。

在电影《天道》中有个观点: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如今再看我们的祖国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中国有优秀的文化基因,优秀的中华文明,按照老子的思想分析就是,文明的层次体现了智力水平。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如果人放弃了对文明的追求,对文化的自信,那人的智力发展就将会停滞,中国的文明就是有良知的灵魂。

比如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大批生产乌合之众?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对良知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最高智慧文史哲,物理,数学等抽象,难理解的追求,以及文化文明的追求而转移到对短平快生产的扭曲社会价值观,鸡汤,利益,庸俗事物上的追求,让自己沉浸其中,看不清自己,甚至变得六亲不认,胡作非为。

当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对良知的追求,对文化,文明的追求时,人就会变成愚蠢,就是人们常说的乌合之众。

比如你看如今的那些贪官污吏,能力不差啊,智力不差,但竟然都贪到了连小孩都能看出来是极其愚蠢的地步,这不是他们智力差,而是德性差。

按天道的规律,如果一个人德性差而智商高,社会的平衡将会被破坏,这个人迟早会出问题,这种人很可怕。

所以,老子就说了,六亲之间不和睦,才会提倡孝慈,有了孝慈,六亲间才能维持平衡,朝政乱了,是有昏君在,才需要忠臣挺身而出来维持国家稳定平衡。(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那盛世不是说没有英雄,不需要英雄,而是英雄总是在人民,社会,国家需要的时候出现,出来伸张正义,维持平衡。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因此,老子告诉你,道无处不在,随时都在起作用,道就是让万事万物能处在平衡稳定中,只是会在不同的层级中保持稳定,无论用什么形式,使万事万物维持平衡的力量一定存在。因为天道有平衡事物的属性,这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来平衡一样,阴一定会有阳来平衡。

13:唯物之道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 此。

这里老子用道的原理来推理微观世界,一样有道的存在。

在宇宙世界,从宏观规律去把握事物时,只要需要人去理解,研究,探索,分析,认识等,都是先认识客观事物表象入手(外在),它是偏向于唯心的,因此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都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说法与观点;但对于物质本身来说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每个人认识与理解的就那么一个,也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以及主要矛盾与运动规律(内在),此时,它是偏向于唯物的。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讲到:物质本身是有限的存在(唯物),但对物质的认识却是无限的(唯心)。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个孔是孔洞的意思,指的是洞里的世界。

而“德”是用来代替“道”字,老子为了顺口,好理解,没有说成“孔道之容,惟道是从”而是说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让人为了便于理解“道”,而选择把“德”来代替抽象的“道”,毕竟每个人一看到“德”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相反人看到“道”觉得很抽象,很玄乎的东西,反而更不便于人理解,这也是老子的良苦用心啊。

其实,“德”就是人本身中的“道”,“道”就是万物中的“德”。当道作用于一个物质时,是不易被认识清楚的,可道(非常道),又不可道(常道)。

之前我们说宇宙是由组成万物的最小单元原质构成的,在天体科学中,正是从散落于宇宙空间的原质追问到万物及宇宙的起源的。

所以,按照老子道的法则来分析,无穷的物质就不会存在于世界,物质是有的存在形式,是从小往大发展的,如果没有起初的开始就不可能形成后期的大块,而且是有形的物质。

比如人是从母腹中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形成的胚胎,一点一点长大,出现婴儿,再到长大成人。

因此,根据之前物理学中所说,原质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物质会体现原质的特性。

如此,老子按照原质的特性推理出“道”的特性:第一,守一。原质下面不会再有物质。第二,质朴,特性不再改变第三,成全他人,原质是组成万物的最小单元,所以,原质成全了万物,万物都是由原质贡献自己后成全而来的,而万物最后也是成了原质的万物。

所以,老子在教人:通过成全他人而必然成全自己,他人的有功是因为有你的基础,他人最后的有功,也是你的有功。

而物质的背后是一团能量体,按道的规则是说,物质只是表面或外在呈现出物质的特性,但实质内部是呈能量状态的。

一旦物质达到能量状态,就呈现出无的状态。比如你看那些能量越高的人,影响力就越大,能量扩散的地方很大,他们一般是处于“无我”的状态的。

那人如何提升自己的能量呢?就必须唯物,在事物研究,分析,学习,实践上磨,在事物上磨,还可以跟能量高的人交流,接触能量高的人,向高维的人学习,提升你的价值,价值越高,能量越大,覆盖范围越广,影响力就越大。

14:因果之道

《道德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这里是老子用自然界生活中的例子来推论,分析表面现象与内在原因的必然关联

事物内因,内部主要矛盾与内在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才是改变事物状态的决定力量。

《道德经》中隐藏的21条天道,读懂的人彻底大彻大悟(惊人)中篇

遇到问题,智慧的人都是寻找内因,看本质,而愚笨的人是寻找外因,看表象。

比如,一件事搞砸了,很多人都会把最主要原因归结于是别人的错,是外在环境的错,而从不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凡事出现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会绕过很多弯路与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很多人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外求,想要走捷径,投机取巧,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没有认清自己,自己的心里内部主要矛盾都没有解决,人是很难觉醒与改变的。

事物的外表随事物的内因而变化,这是事物内因积累的必然结果,在天道的规则中,因果关系互为里表,但因才是人立足的核心。

因是阴,是内在,果是阳,是表象。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与事物发展规律

所以,老子就说了,懂得变通的人才能成全自己,成全自己是外表,结果懂得变通才是内因;能弯曲的东西才能进入直伸的状态。比如,你看芦苇,当刮风下雨时,它总是可以向暴风雨低头,这样不至于风把自己吹断,从而保全自己。就像喜欢逞强好胜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

只有低洼的地方才会积水,没有洼池给你再多的水也无法把水保存起来;去掉旧的东西才能生成新的东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正因为东西现在少,才有再得的可能,贪图得多了,人便会迷惑,当人迷惑了是因为贪图太多,什么东西都放不下。

所以按照老子的天道规则来分析,就是教人注重事物的内因,而外与事物所表现的相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不去自我的表现,别人才能感知你的明达能干与智慧,如果逞强好胜,必然会显示别人的无能,就会伤害到别人,别人还会认为你很智慧吗?不会。

不自以为是,别人才会认为你很牛,如果自以为是,必然显示出别人的不是,就会嘲讽贬低别人,别人还会认为你很牛吗?不会 。

不自夸功德,别人才会认为你的功德很大,如果在别人面前总是炫耀自己,夸耀自己,必然是想显示别人的不足,同样会伤害到别人,别人还会认为你有功德吗?不会。

不骄傲,自己的才华才能长久保持,正因为有道之人不与他人争,所以天下都没有人能与他争,没有争就没有成与败,处处化敌为友,反而可以成全自己。

如今有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成为大富翁,有钱人,认为自己机会不好或者命运不济,其实这种认知是因果倒置的错误认知,如果把财富比喻成水,天上下的雨水,在哪里都是均匀的,你想要承载更多的水,只有当你心中内在之“洼”(价值),拓得深,挖的宽才可以存得住,没有承载水的深洼,即使给你更多的水,你也留不住。

当你的“德(得)”厚了,自然就可以载得住万物,无德了,不仅载不住万物,有万物反而成了祸害,所以做人做事要立足于事物的内因,不被事物的表面结果所迷惑。

如果你不去追求厚的“功德”(价值),而无缘无故拥有大量的财富与高位的名利,必将带来祸患。

最后,《道德经》的中篇,七条天道就写完了,希望你好好领悟啊。

祝你精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道德经   天道   大彻大悟   美文   认知   法则   万物   老子   万事   宇宙   客观   事物   惊人   规律   物质   智慧   东西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