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用你的感受,戳破情绪黑洞,虚假的外衣

01‬ 惧怕你的惧怕


闭上眼,想象,此刻深处黝黑的森林,漫无目的地行走,耳边吹过的风,如狼吟熊吼,卷起一阵阵恶寒,游荡在身侧。

月光照射下忽明忽暗的倒影,打在枝叶交错上,站在微弱光影下的你,仿佛早已是虎口的盘中餐,等待被捕的那一瞬。

但其实,什么都没有。

那耸人听闻的风声,也许是气流遇到了阻碍物,比如尘埃,比如树枝,因而产生了漩涡,带起了震动,发出声响。

那仿佛被紧盯着的视线,来自于内心深处,存留着的基因,对于未知事物的警惕。


有时候,那些恐惧害怕,并非与表面所看到的事物,达成共谋。他们也许,还是被诬陷的那一方。

被内在的黑影,披上不同角色的演出服,上演一幕又一幕,精彩的故事。

成长记录|用你的感受,戳破情绪黑洞,虚假的外衣


02‬ 情绪黑洞,是个神奇的事物


它犹如哈利波特中的博古特,为你展现灵魂深处的惧意。

又如摄魂怪一般,稀释你的养分,随着空气侵蚀你的神经感官。让你因恐惧,变得小心翼翼,麻木而僵化。

最近在看一本书《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欧文亚隆,一本谈论死亡恐惧的自传式小说。

文中,在一次团体治疗里,来访者的状态,影响到了他的情绪。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医疗团体中。一共五位团体成员:

轮椅上的马丁,自杀未遂瘫痪的桃乐丝,两位厌食症女性罗莎和卡罗,以及带着蕾丝帽患有昆虫体感的梅格诺莉亚。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黑色污渍,来到这里,带着一丝渺小的希望,来表达自己的无能。

因而,起初的团体开展,并不容易。

大家都早已沉浸在自己的悲伤系统中,无法抬头。

还好,一切虽难,在亚隆适时的调动下,在向着不错的方向开展。


马丁因生理状态越来越差,而感到价值丧失,不被人需要,蜷缩在自己涂抹的漆黑世界里。

但在团体中,他的敏锐,为多方的对话进行解释与回应,为团体带来有效的进展,这一刻,他的价值感回升。


罗莎,受制于厌食症的偏执中,无法逃离,需要裹着厚重的衣物,让人忘却她的瘦弱。

但在团体中,她的勇于表达,获得了被他人所了解的需求。

到这里,团体的作用正在向不错的方向延伸,亚隆也从中感受到自己在帮助他们。


成长记录|用你的感受,戳破情绪黑洞,虚假的外衣


而梅格诺莉亚,不知根源的瘫痪和皮肤瘙痒,让她备受折磨。

在团体中,虽然在尽力,一直表现自己固有的角色,助人。帮助罗莎去化解厌食带来的固执,去看到她身上的闪光点。但却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面对她,亚隆感受到自己的无力与虚伪。看似在团体中帮助她找到了症结,但却无济于事。开始产生了对自己的愤怒与愤慨。


然后他不断地往下走,分析自己的感受和感觉。

他察觉,在梅格诺莉亚身上,她的微笑,她的手臂,是母亲的样貌。他对她矛盾的情绪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情感。


梅格诺莉亚,在亚隆心中代表着一类人,道德高尚的母亲。

这类人,是被捧在道德模范上的人群,仿佛不怕疼痛,不畏险阻。但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此。

他们会恐惧,会绝望,会愤恨,会怨恨,那些我们作为人该有的负向情绪,他们也有,只是他们故意不表露,或者舍弃。

而亚隆这份被激发的复杂感受,就源于此。


他受到这类人群的影响,经受着他们的爱恨折磨,在团体中的那一刻,亚隆给梅格诺莉亚赋予了虚影,打破了治疗的原则,带上个人情绪色彩,进行对他人的防御剥离。

以便让她保留母亲的角色,依然穿着道德高尚的外衣,以此来安抚自己因失去母亲,而产生的无措与失落。

梅格诺莉亚带来的波澜,让亚隆得以看到自身的黑洞。


直面自己的黑暗,努力挖掘那最深的阻碍,犹如在漆黑森林中,坚毅而勇敢的猎人。

也许你会说,这是你们身为心理咨询师该有的职业修养,去习惯性地探索自我,和内在的自我对话。

但我想说,这份能力,如果放到每一个人身上,也并非难事。


‬03 自省感受,是成长的基础


读书时代,老师常说:“要学习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当时我们被教育要反省自己做错的地方,做得不够的地方,以此来自我成长。

一开始挺有趣的,但时间一长,会有强烈的受挫感,产生自我攻击,仿佛自己事事不如人。

成长记录|用你的感受,戳破情绪黑洞,虚假的外衣

是以,现在我对此,有一个新的想法。

对自己不足之处的自省,是高级能力,是当我们可以分清情绪感受之后,才能进行的成长方式。

而自省的初级阶段,需要的,只是自省自我的感受,认可和接纳它们的存在。


就像亚隆在面对梅格诺莉亚时,若他对自己的难受,自责,焦虑不安,是以否认。

那么深藏在亚隆心中,对于母亲的情感将再一次被淹没在情绪的浪潮中,直到它再起汹涌的波澜,不得不面对。


去面对他们并不容易,但置之不理,不意味着会消失。


前几年,我也深处死亡焦虑的恐惧之中。

源于母亲身体的不适,却由于害怕见医生,不断地推托,眼看她越发的消瘦,无济于事。

恐惧感,濒死感不断的加剧,不断地会做梦,梦到自己牙齿掉了,或者满口的牙齿都碎了,或者被拔掉了。

正好在学习CBT的治疗方法,于是活学活用地搬到自己身上,去分析自己现阶段的恐惧是什么,我的表现行为是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去拆解,走向我的核心信念。


‬04 直面自己的黑洞,让它无处可躲


当你就有底气去处理它们,去拆解他们外在的虚壳。

例如我上述的例子,直面恐惧后,内心就有力量去对恐惧进行拆解。

把恐惧拆分为:内在的恐惧,外在的恐惧。


1 内在的恐惧,源于对于死亡的恐惧,源于不可控的恐惧。

死亡的恐惧,这是生而为人,必然会存在的一种恐惧,我无法把它消除,只能消减,程度降低。

不可控的恐惧,要完全可控,也并非现实,只能尽力去把事件范围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框架中,同时做好未知的心理预案。

2 外在的恐惧,源于母亲的恐惧,影响到了我,使我的焦虑和恐惧不断加深。

进而再进行细分,她恐惧中,害怕医院的比重占多少,害怕看医生的比重占多少,害怕生病吃药受苦的比重又是多少。

上述的大框架分析,我用了两个晚上去确立,后续的细枝末节,是在不断的觉察自我,和母亲沟通中再进行整理。

成长记录|用你的感受,戳破情绪黑洞,虚假的外衣

当恐惧被细化赋予新的定义,你的恐惧不再是胡乱一团的云雾,漂浮在上空,等待不可预知的雷电闪过。

在慢慢的沟通下,加上母亲的感受不断被承接,感受周围人对于她当下的状态,不只是焦虑和恐惧,还有关心和爱护。

当再一次身体出现不适时,爸爸陪着她去见了医生,检查出是甲亢,乖乖开始吃药。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当后来母亲因为吃药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烦躁时,我才能够,不被她的情绪卷入。可以暂时地隔开自己的恐惧,先去协助她面对害怕与焦虑。


‬05 无需战胜黑洞


到这里,我想以欧文亚隆书里的这则故事,和我自身的经历,表达这样的一个想法:

情绪黑洞的存在,事出有因。

若它开始成为影子,撩拨你的一举一动。

首先,请鼓起勇气,承认它的存在。


承认不意味着要先去解决它,要去和它对抗。

承认,只是不让它逃走,流窜进更深的密道丛林。


接受它的存在,才能去分析,它的组成,它的构造,它的形态。

而这,也是心理咨询中,我们会进行的工作流程。


有时候,我们并非要打赢黑洞,让它永远不再出现。

因为恐惧害怕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


和黑洞,和平相处,

利用黑洞,探索未知的自我

是我们面对它,分析它的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黑洞   马丁   情绪   厌食症   美文   外在   比重   外衣   焦虑   虚假   可控   团体   恐惧   害怕   身上   母亲   状态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