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文行不远 ——有感语文教学中的偏颇

以前语文备课时也曾不忘积累,偶尔也让学生来个仿写,除此之外就是针对文本的问题设计,一篇文章,上个两节课甚而三节课,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我也曾问我教给了学生什么?我让他们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提高了他们哪些语文素养?这样自问之下,我常常觉得自己付出不少,学生收获不多。可症结在哪呢?不知道,苦思之后只有苦恼。

“国培”之后,眼前顿觉豁然开朗起来,我似乎找到了解决困惑自己多年的问题的答案所在。

巢宗琪教授说,要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理解问题,从语言文字的层面去理解问题,这样才是不偏离语文的语文教学。细思下来,巢教授真的是一语中的。语文方面的问题,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层面,只是从内容中去理解,去寻求答案,这样的回答过程,学生能在语文的素养上提高什么呢?不能,二十来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真的不能!

言不文,行不远。浩瀚文海中能流传下来的,都是文质兼美的,那么我们语文教师为何不能从“言”“文”的角度,来教学呢?我们是能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时,从语言文字的层面,在感悟语言美的同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能留在自己脑中的,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有用的,真的只有语言文字,还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人物形象!

现在学生的学习热情已是大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的我们,甭说课下,就是课堂上,教师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与学习规律,学生也是难以以旺盛的热情去学习的。——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倍感头疼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通过这次“国培”,我认识到需要在以下几个问题中加以注意。首先是课堂问题的预设问题,摘抄如下:

首先,问题设计指向要明确。一是这一问题是针对那一个教学目标或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而是这一问题是针对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的。

其次,问题设计要有梯度。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提问有这样几个层次:知识型、理解型、分析型、综合性、评价型。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梯度,一堂课中知识型、综合型、评价型的提问都不可太多。

其三,问题应当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保证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一难度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当然,要注意不同的学生,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是知识型问题,或是理解型问题,或是评价型问题。

其四,一堂课的问题设计不宜太多,问题与问题之间要预留追问的空间,这种追问可以是教师向学生的追问,也可以是学生向教师的追问。

其中一堂课的问题不宜设计过多,激发了我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简明课堂教学”的设想。就是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把文章核心问题解决掉(其他的问题学生大都能自己解决),课堂余下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让学生读书,感悟积累,反思动笔。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学生定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语言的文字的学习中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欣赏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的这一设想,也得到其他教师的肯定。其摘抄如下: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

由邢现军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1:06

平时阅读教学一般比较繁琐,给学生提出支离破碎的很多问题,一篇课文往往要上到两到三堂课。由于已了解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课堂学生烦,没兴趣,教师也是感觉左右为难,讲吧,学生已无兴趣;不讲吧,总感觉有很多东西没有学。

现在我正在试验“简明的阅读教学”,一个文本就抓住一到两个问题,深入地理解,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在这一两个问题中能培养一点学生的能力或让学生有点知识上的收获就行。

不知以上这种做法如何,还望同行们指教一二。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司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5:50
由一两个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这样的教学应该是高效的,邢老师能具体说说吗?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任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5:16
主问题的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向你学习了。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于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4:36
邢老师高啊,这与余映潮老师提倡的“主问题设计”的教学理念大概是不谋而合吧!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刘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3:38
邢老师说的很好,希望你实验成功,我们也向你多学习。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孙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3:18
举一反三,灵活应答应该没问题,抓住主干问题深入探究也很好,值得学习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朱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3:14
可以,课下让学生先预习,课堂上简明的讲解,我觉得除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进行情感教育。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刘发表于2012年04月 18日 星期三 17:08
让学生试着去发现文中的问题。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朱发表于2012年04月 19日 星期四 09:24
邢老师的想法很好!以点带面、提纲挈领,以四两拨千斤,转动阅读教学这个大球,较有创意!但如何简、如何明,这一两个问题如何确定,确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如何执教,还望大方之家赐教!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邢发表于2012年04月 19日 星期四 09:42
这个简明的问题,我想一定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像赵本山小品中的“扯蛋”的那根线吧。譬如《黄河化险》一课,可抓住“化的什么险?”“如何化得险?”就像巢教授说的让学生从语言层面进行回答。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梁发表于2012年04月 19日 星期四 14:39
如何把握简明度,是个问题。
回复: 应提倡“简明的阅读教学”由刘发表于2012年04月 19日 星期四 19:47
对,邢老师说的那个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很关键,例如鲁迅的《社戏》课文很长,如能设计“作者为何说再也没吃过那夜那样吃的罗汉豆了,那夜的豆问什么这样让作者难忘呢?”这样一个主问题贯穿全文的话,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我想这也是创设“高效课堂”之一途吧。

一个多月的“国培”即将结束了,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在海边提篮拾贝的孩子,在一天行将结束时,看着自己篮中或大或小的些许贝壳,心中既高兴满足又对明天充满了几多期待和憧憬。——自己一定能把篮中的些许贝壳变成七彩石甚而是珍珠的,我在心里这样默默地祝愿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语文   偏颇   语言文字   简明   素养   美文   层面   不远   阅读教学   课堂   全身   文本   兴趣   星期   两个   老师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