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的调查迟迟未见结果,我们以后还会捐款吗?

最近爆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闹心的消息,比如关于鲍毓明让人愤怒的社会新闻,比如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经110万,而且还在增长......

插在各种坏消息新闻里的为数不多值得庆祝的似乎就是“武汉数字终于清0”。上周,小果也回到武汉了,已经感受到这个城市在逐渐恢复。不再封锁的高速出入口;重新正常的航班;在逐步恢复的餐厅堂食,已经恢复自由进出的人群......

红十字会的调查迟迟未见结果,我们以后还会捐款吗?

只有每个人脸上还戴着的口罩和刻意保持开的距离才让人想起两个月前,新闻里面描述过的那种场面。
该表彰的表彰了,该提拔的提拔了,该出书的出书了,该火的火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好。对比隔壁美国的总统鼓励和消毒水和英国的“群体免疫”,中国似乎是整场疫情里做得最无可指摘的。

但是小果我自己却还在关注着一个事情:疫情最初时,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武汉红十字会事件。下派专人对红十字会的调查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回顾一下,在疫情初期,全世界人民积极向湖北红十字会捐款捐物资,几乎举全国之力帮助一个武汉,可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却表示物资奇缺,缺到了需要医生护士自制防护用品的程度。

小果曾经写过详细情况。《家住武汉,替医院一线人员,问湖北红十字会几个问题》

再一次讨论这件事之前,我想先讲讲故事。真人真事。

红十字会的调查迟迟未见结果,我们以后还会捐款吗?

差不多我读初中那时候,荆州电视台搞一个贫困帮扶的栏目,具体名字我不记得了,反正就是城市家庭帮助农村家庭的那么一个事。

当时我妈就开开心心地拉着我选了好久,最后我们选了一个洪湖的小姐姐。选好之后就联系吧,然后就是打款付学费,我爸专门去了她的学校一趟,把三年的学费都给她了,貌似还多给了半年还是一年的生活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联系,打电话过去再也没人接。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义务教育已经非常普及了,这种“贫困学生助学学费”的事情,等我接触的各种营销方案多了,奇葩也见多了,再细细想来,很有拿温情当噱头的嫌疑。

而现在我们打开淘宝的捐助活动,还会发现诸如以下的项目,小果也颇有疑问。

红十字会的调查迟迟未见结果,我们以后还会捐款吗?

给无电地区居民供电,这是谁该做的?我们付的电费并不便宜,电网公司的收益并不低,起码没有低到做不好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不做,与“回报不如投资成本高”,有没有关系呢?

或许在捐助说明中,还可以考虑对这种事情解释清楚。

红十字会的调查迟迟未见结果,我们以后还会捐款吗?

给当年参加过战役的老兵助养,这又是谁该做的呢?当年的硕果并不是也不该是几个人的功劳,是全中国的,至少是参加过那些战役老兵以及他们后代的。

如果我们把那些给了少部分人,以及他们子孙后代的“特权”,该收的收回,转交给这些老兵一部分,是不是就没那么需要社会力量来捐款做这件事了呢?
诸如此类的捐赠太多了,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小果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是想说这个现象。

红十字会的调查迟迟未见结果,我们以后还会捐款吗?

无缘无故的感情太泛滥,应该是一件并不好的事情。因为它推动的不一定是社会的发展,而是会出现更多像武汉红十字会事件之类的闹剧。

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时,他们有义务向外界合理地解释钱款和物品的去向,有义务解答捐助人的质疑;捐助人有权利合理质疑这样的机构。
大家都该明白,公信力是很难得的东西,是在一点一点的被质疑然后解释中慢慢构建起来的。

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监督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到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洪湖   捐助人   荆州   湖北   武汉   美国   疫情   美文   战役   学费   当年   物资   权利   不好   事情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