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公众人物和知名企业的“公开道歉”,每每都能成为各大平台的爆款新闻。

而最近这段特殊时期,更是出现了名人名企密集扎堆“道歉”的奇葩现象。

三星继承人道歉,肖战再次道歉,罗志祥道歉,池子道歉,中信银行道歉......

似乎谁要是不出来犯个错再道个歉,都对不起大家的热情关注。

于是小编可得友情提示那些个还想蹭这个道歉热度,却仍在犹豫的明星大佬们,如果真的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可以让你们的助手,赶紧公开假抽你们几个耳光,再发封道歉信,还来得及。

方法就这么简单,可不是开玩笑,最近好几个网红的助手们都已经在如此“花式道歉”了。

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可是为什么大家这么爱看别人道歉呢?

有些人是因为压力大,平时就在接受生活的捶打,疫情期间,焦虑情绪更是急需疏导。而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又告诉我们,我们在压力下常会责备别人。但责备别人往往不是为了说明对方有多么不堪,而是希望得到道歉,转移部分压力。

这种明明对方可能没有错误,却希望对方给自己道歉的情感需求,自然总是难以得到满足。

公众人物、企业的“公开道歉”,就一定程度地“填补了这个技术空白”。

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有些人则是喜欢用休闲时间,“审查监督”着那些名人、名企是否会犯错。

而且不少人似乎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仿佛这会让人具备了某种“审判权”。

传播和统计的规律都告诉我们,一旦名人们犯的错并不严重,只是个我们“可接受”的小错误,那么我们会很快原谅他,并极大地认可自己的“仁慈”。

而一旦名人们犯的错,是个不可原谅的“原则错误”,那我们还可以通过取关、拉黑、持续声讨,进一步疏解自己的情绪。

总之,对参与审判的人们来说,不论是否原谅那些犯错的人,都能获得一些情感上的收益。

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还有很多人还常常要反复验证,我们是否还能相信正义?

例如最近脱口秀演员池子,公开声讨中信银行违法将他个人银行流水账单,以“配合大客户要求”为由,偷发给了正在与他打官司的“笑果文化”。

而中信银行则选了个凌晨时间对此发表道歉文案。大致就是说,我们已经把背锅的那个部门经理(不论是不是黑锅),给开除掉了,给大家道个歉,大家都散了吧。

在这件事上,广大吃瓜群众,更关心的就是,这就完了么?这还有人管么?正义何在?隐私何在?

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当然,乐意围观名人道歉也无可厚非,就是最好别一不小心,喜欢上用“早就知道他们不是好人”的方式,验证自己的“高明”。或者用“仇富”“仇穷”“仇外地人”“仇小众”等等仇这仇那的腹黑情绪来看热闹。毕竟“不利于成年人身心健康”。

而且不论出于什么原因,用看人道歉的方式,排解情绪,实在有些低效率。

不如去试试真心赞美和承认他人。同样如《人性的弱点》所说,当我们真心赞赏他人时,会发现很多矛盾就不存在了,很多事情也会变得好办了。

我们还可以用真心赞赏的方式,把那些原本花在期待别人道歉上的精力,节约出来,用在把早餐准备得更温暖营养一点上,或者多跟亲人朋友打打招呼上。

是谁在让名人们密集地扎堆道歉?

而更重要的是,与其等待着有谁会为自己的“不公正待遇”道歉,或从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公开道歉信里寻求一点心理安慰,的确不如用自己现有的真实水平,取悦自己。

或许作为平凡的人,我们的“水平”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亮点,我们既没有走向人生巅峰,更谈不了东山再起,但这很可能正是我们的幸运之处。平凡,让我们每天提交的工作、学习成果总带着很多疏忽、倦怠和粗糙。我们因此只要再多留一点心,就能比绝大多数已有卓越成就的人,更轻松地改掉一个错误,完善一点细节,加快一点进度。

这不能带来多么伟大的变革。但我们不妨为此试着真心赞赏自己,再给自己一点掌声,或许我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也不再那么爱看别人道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三星   脱口秀   人时   中信   池子   美文   爱看   密集   弱点   正义   助手   真心   情绪   名人   错误   方式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