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武汉大学这一期的珞珈夜话邀请到武大校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教授,与我们分享“硝烟里”的故事。

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周晨亮教授是李兰娟院士的致谢信中第一提到的人。

周教授目前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而这次采访的内容,小果在这里就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 Q:此次疫情爆发和整体抗疫,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A:作为一线的这个医护人员,我大概分为四个阶段吧。

第一个就是惶恐,为什么惶恐呢?就是因为对疾病认识不够。我们当然也怕。

第二个呢,就是安心,我们做好了防护。对于疾病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我们处于一种安全的环境里面。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政策上的一些安排的,反正都让我们变得更加安心。

第三个阶段的就是信心。当我们治愈了。这些比较严重的病人,以后我们就信心百倍,我们绝对可以把这些很危重的,这个感染者能够拉回来。

最后呢,就是有希望。有了信心以后,自然产生了很大的希望。

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2. Q :您认为在疫情的最开始面临着哪些问题?

A:在早期的时候,因为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这个疾病是否存在人传人的问题有个短暂的一个彷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就出现了,关于这个医疗资源的挤兑。特别是对床位设备的不足,以及医生的防护装备不足这样的一些现象。

到后面这些病人能够迅速的被确诊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能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试剂盒来明确诊断。每一级的疾病控制中心(省一级的,市一级的以及区域级的)有没有权限下沉到最低层的这样的一些疾控部门,这也是一个问题。

另外呢,就是有没有政策,上面要求可以做得到应收尽收的这样的一个目标,这也是考验这个政府的这个决心。因为这个里面是成本的问题。


3. Q:目前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复阳率大概有多少?复阳患者是否有可传染性?

A:这个问题呢,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关于复阳的问题,我觉得不是重点。因为从我们的这个东院收治的病人来看,我们观察到的大量的病人,也就是在东院的几百例病人。我们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研究,我们就发现实际上整体还是转阴的一个整体的趋势。

所谓的复阳呢。也许是前面的阴线是一个假阴性。

也许是我们的检查和前面的检查是有区别,比如说前面是做的是咽拭子,但是后面做的是肺泡灌洗液。

我觉得复阳的问题呢。我们肯定是要注意,但是不要引起恐慌,值得在意的人是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

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4. Q: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在如何避免被这样的人感染。

A:无症状携带者不是说我们没有症状,都属于这一类所谓无症状携带者。一般来说他就是一个亲密接触者,也就是说他可能和这种被感染的病人曾经接触过。

或者是与从国外的这些确认病人有接触啊,但是自己暂时是没有症状的,这一群人。

或者呢,是那种自己感染了,但是还在潜伏期,没有症状的这批人。

正是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我们在解封之后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问题和防护问题。也就是这一批病人。他有可能逃过了我们应收尽收的这样一个系统,因为这种病人很难甄别它,可能就从这个网里面就漏掉了。

那么未来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要针对这一批病人,要增加甄别筛查,那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


5. Q : 咽拭子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怎么样?

A:咽拭子的核酸检测准确率应该是比较好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咽试纸呢,他是查的是这个上呼吸道的啊。那么这个病毒呢,它实际上是主要攻击下呼吸道,也就是说下呼吸道的病毒载量是很高的,是明显的超过了上呼吸道,所以有可能存在假阴性。

所以说做肺泡灌洗液的这个准确率和敏感性要更大一些。所以说我们定点医院呢,提倡做咽试纸,做肺泡灌洗液。

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6. Q:治疗危重症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有难度有多大?

A:一般来说,治疗周期很长都在两个月左右。

然后呢,这种病人要经历这个呼吸衰竭。如果呼吸衰竭不能够有效阻断,就会发展成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所以。要救活每一个危重病人都很不容易。

金银潭医院(重症定点医院)有一个发表在《柳叶刀》(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上一篇文章,上面说了插管以后的病亡率达到了81.3%。这是早期的一个数据。

我要说的是,这也是我们东院终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的插管后的病亡率只有20%。


7. Q:既然那么多人治疗并出院,那么目前是否存在治疗的特效药?

A: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抗病毒药物显示还是有些作用的,那么都是用于确诊的病人,比如说阿比多尔。呃羟氯喹啊,这些药物都还是有作用。

但是它的作用有多大,我们在临床上面的发现呢,也不是立竿见影。

只能说在统计学上面有意义。

所以我觉得这个病毒性的肺炎主要还是在预防,而不是在治疗。

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8. Q:治愈的病人是否可以产生终身抗体?

A:这些病人一定是会产生抗体的。但是这个抗体不是终身抗体,他可能是这一次啊,只能说是这一次在近期内是不会再被感染。

那么过一年他会不会感染这个很不好说。这个抗体是短期的,不会是终身免疫的。


9. Q:复工后是否可以开中央空调?

A:对于相关病毒的这个传播问题,以前认为他是一个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现在看来,他还有空气传播的这种可能性。空气传播主要是通过气溶胶,所以说这个如果是中央这个空调的话。通风系统要是打开的话,通过这个系统一般可以传播到一个整个空间。这就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说呢,开空调是可以的,但是就不要把那个通风系统打开。


10. Q:您是否赞同英国目前的 “群体免疫”法?

A:这个英国的这个全面全民免疫的这个说法,实际上倾向于一种政策面的一个问题,英国首相说的群体免疫,实际上就是社会优胜劣汰。

我觉得全民免疫这样一个医学表述,实际上是我认为不太合理啊。

独家专访分享|采访武汉一线ICU主任,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

11. Q:病毒会突然消失吗?

A:我觉得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在短时间内新冠病毒可能是和我们的社会生活相伴而行。

所有的烈性传染病它都不会突然的消失。他一定是和人类的社会活动并存,也就是说和人类实现共生。


12. Q:病毒是否会在短期变异?

A:病毒的变异是需要周期的,它不可能那么快就出现重大变异,所以我们的这个育苗是有效的。这一点不要担心。

那么在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呢,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个人的防护,注意带口罩注意。这个减少聚集在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这个。距离保持在两米左右,这样就可以既保护自己,又保护别人。


13. Q:您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去掉口罩?

A: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啊,我现在保守的估计。至少是两个月以上。

夏天这个温度升高,肯定是有利于这个我们控制这个病毒的。在56度的高温半个小时以内,病毒就灭活了。但是呢,这不意味着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就要脱去口罩啊,这个要脱口罩还是要根据整个的抗疫情情况。


14. Q:一些个人的思考,是否有什么遗憾的事情?

A:要谈到遗憾的事情呢。我就想说一下这个问题。

非典是发生在03年。03年的时候,我也是刚毕业两年。

那么我现在的在2020年成了这个抗议的这个主力军。

但是让我回想一下,03年的非典给我了什么样的一些治疗经验或者说是防护经验,我觉得是空白的。

我的整个的防护经验还是在这个08年以及13年的禽流感中学习和积累的。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的防护培训没有融入到我们的本科生实习生以及研究生的教育当中,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以后要抓的问题。

就让我们现在的医学生规培生。和研究生们能够都建立了很好的防护的理念,以及能够很好的运用这样的一些理念去开展工作,那么。我们就不担心未来再发生这样的烈性传染病的时候没有医生去有效地控制病情。


好了,这次采访的问题就整理如上,小果我作为湖北人,作为武汉人,我特别感谢在这场疫情中付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每一位志愿者,每一位默默付出的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同样经历了恐惧,害怕,彷徨,信心,希望......

那么也希望这一篇来自一线人员的专访,可以让我们对疫情的知识更了解一些,也对未来更放心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肺泡   上呼吸道   准确率   英国   武汉   抗体   肺炎   口罩   疫情   美文   武汉大学   免疫   专访   重症   病人   防护   采访   主任   病毒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