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高粱的故事

一筐高粱的故事

白德俊,白道口蔡胡村人,出生于清朝末期。他乐于助人,为人宽厚,村里人都叫他“白善人”。

白善人膝下有两个女儿,女儿出嫁后,他和老伴住在蔡胡的村口。蔡胡村,北邻鹤壁浚县,早些时候,这里的濮阳濮阳通往浚县的交通要道,时常有过往的牲口马车从白善人的门前经过。遇到雨雪天气,过往的车马,常常陷入泥泞的路沟里,白善人经常帮助过往的人们,有时他他从家牵出牲口,帮人拉车,遇到天黑,把路人让到家里,吃了饭,住上一宿,次日再走。就这样,天长日久白善人乐于助人的名望四处传播开来。

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饥荒。1942年夏,久旱不雨,夏秋两季绝收。大旱之年,群蝗飞舞,瘟疫横行,灾荒涉及了全省百余县市,约计300万在饥荒中度日。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亡命天涯。

蔡胡村和其他地方一样,劫数难逃。许多村民饿得面黄肌瘦,人们挖野菜采树叶,饥寒度日。白善人把家中的粮米,分散给村民,饥饿的村民们,携手并肩,共同抵御着这大灾之年。

1943年秋,蔡胡村周围,草木干枯,庄稼稀少,白善人耕种的几亩高粱田,在村南的高地上,格外显眼。

灾荒之年,夕阳西下时分,这几亩高粱,像株株火把,映红了天际,风一吹,沙沙作响。

蔡胡村的周围,除了这几亩高粱,便是满目干瘪的土地。成群的麻雀,偶尔腾空飞起,乌鸦也在低空里盘旋,忽一声“呱----”,绝望地飞走了。蔡胡村,这方水肥土沃的土地,依然被饥荒笼罩着。

傍晚时分,白善人来到村南的高粱田边,看看可否收割。他忽然看到有一个身影,在剪高粱穗子。白善人走近一看,只见那人,采了满满的一大箩筐。那个人,他见过,是隔壁村的王二小。“来,来,来,让我给你扶起箩筐,不然,你扛不起来。”白善人对王二小说到。“大叔,这是谁家的高粱啊?俺老娘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全家都快饿死了。”王小二颤抖着说。“没事儿,别管是谁家的高粱,先填饱肚子,活命要紧,吃完了还来取就是了。这地没了高粱,去我家拿些米面,我就住在蔡胡的村口,你照顾好老爹老娘。”白善人嘱咐道。“谢谢大叔,我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高粱,度过了这灾年,日后我定会补报这家主人。”王小二感激涕零地说道。白善人给王小二扶起箩筐,王小二吃力地扛着,一步一个踉跄,顺着高岗南边的沟地,奔西南而去。

数日后,王小二经过打听,知道那处高粱田就是帮自己扶起箩筐的白善人的,又打听了白善人的家,便来到蔡胡村,胆怯地进了白善人的家门。

王小二一进白善人的家,就“扑通”跪下了。白善人连忙将他扶起,拉着王小二的手,进了家门,令其坐下来,又拿出馒头,给王小二倒了一大碗热水。小二感动得不能言语。王小二临走时,白善人又给了王小二两升高粱面,叮嘱他照顾好父母的身体。王小二嘴头笨拙,表达不出心中的感恩之情,只是不停地说着:“谢谢大叔,大叔,谢谢您了,您救了俺一家人的命。”此后,王小二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时常来到白善人的家,给白善人打扫打扫院落,担担水,也时常去地里帮白善人做些农活,二人成了忘年之交。后来,灾荒过了,村民们日子逐渐好转,王二小应征入伍,成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名战士,他勇敢坚强,个性刚毅,在屡次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战功卓著,后来,他荣升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名指挥官。

王二小在一次“参加革命,促进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动员大会上说:“三年灾荒,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救民无望;共产党心系灾民,抓生产,促革命,能叫日月换新天。曾经,一箩筐高粱,救了我一家老小,我与白善人,成了忘年之交,乡邻和睦,军民团结,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后来,王小二率领所属分队,来到了蔡胡村,专程拜望了白善人,他握着白善人的手,如同当年在高粱地里,扛起那一箩筐高粱的时候,哽咽着不能言语。白善人那苍老的面颊,依然慈祥,依然矍铄。两人的手,紧紧相扣,默对无语。这是,朝阳已经从东方升起,院子里,缤纷斑斓的霞光,透过树梢,落满院子。王小二觉得再多的表达几经没有必要了,许多年来,在王小二心中,重比泰山,一箩筐高粱,让两个人一辈子在心里都结着亲。

文字编辑:王海晓

摘自《一村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高粱   浚县   潼关   太行山   濮阳   忘年之交   灾荒   革命根据地   善人   牲口   乐于助人   村口   饥荒   箩筐   美文   大叔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