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韩村.韩擒虎的故事

【村名来历】

此村取名小韩,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传于民间:隋朝大将韩擒虎,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他死后,人们将他葬于金堤河畔,并且修庙塑身,供后人祭祀拜谒。他手下有一大将,名曰韩春,甘愿为老将军解甲护院。数年后,他的儿子长大成人,他让小儿子-小韩,在庙西安家,日月更替,岁月轮回,小韩的儿孙逐年增多,渐成一个村落,后人为纪念先人,将其名字命为村名,小韩村名由此诞生。

小韩村.韩擒虎的故事

【姓氏 人口 民族】

小韩村属黄河流域。在旧社会,黄河疏于治理,多次决口改道,洪水吞没了两岸村民的田园,致使两岸村民不得不举家迁徙。于是,小韩村又添加了冯、耿、张、李、刘、邢、燕、许、宋、赵、杜、温姓汉民。

小韩村村民辛勤劳作,播种耕耘,繁衍生息,到20世纪40年代初,村民已有1600余人,如今,人口已达4000多。

【地理位置】

小韩村位于滑县东北部,金堤河横贯小韩村东西,黄庄河斜插小韩村东南,北与内黄交界,东和濮阳接壤。土地面积6000余亩,村居人口4000多人。

【过节风俗】

春节期间直至正月十五,小韩村东西南北四道街都有自己的“锣鼓经”表演,成为这个村庄过节期间独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韩村的“锣鼓经”自隋末初创,沿袭至今。

据说韩春为追念韩擒虎,每逢初一、十五,都会率其儿孙在五爷庙前敲锣打鼓,重温追随老将沙场杀敌的场景。后经子孙代代研发更加完善,并且添加了梆、钹、笛、号等乐器。演奏现在的“锣鼓经”,至少需要11人。大鼓率先,其他随同,鼓声点点,好似催征号令,激人奋进;锣号浑厚,宛如高山猛虎,引颈长啸;锣声铿锵,仿佛雄狮狂吼;钹声清脆,好像珍珠落于玉盘之中。鼓乐声鸣,悦耳动听。演奏者精神抖擞,激情四射,欣赏者笑脸灿烂,陶醉其中。

除了“锣鼓经”,村里逢年过节还流传着这么几句顺口溜:东街牌坊西街桥,南街烟火踩高跷,武看舞狮耍大拳,文赏戏班二夹弦。

牌坊本指名门望族门前的建筑物,可小韩村的牌坊却与众不同,它是大众性的,每到春节、元宵节,村民便扛出木棍,由能工巧匠跨街搭建。东街的形似城楼,称作牌坊;西街的貌像拱桥,唤作金桥。每到新年佳节将白萝卜分段做灯,均匀地放置横木之上,夜晚点燃,灯火通明。虽现在已经被彩色灯泡替代,但萝卜灯依然是人们的追忆。大家在灯下舞狮耍拳,唱戏踩跷,自娱自乐,热闹非凡。

南街的高跷也非同凡响,演练者不但能做各种游戏,还能蹲叉、翻跟头、跳桌子等。

小韩村.韩擒虎的故事

二夹弦剧目在小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有第六代传人2人,第七代传人5人,第八代传人10人,曾多次赴县汇演,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民办企业】

村民张进仓同志创办的益隆蛋鸡养殖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示范单位,县级龙头企

【村中故事】

韩擒虎的故事

在小韩村东金堤河与黄庄河的交汇处有一座庙宇,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远近的善男信女来此上香,虔诚拜谒令人敬仰的老五爷。老五爷就是隋末名将韩擒虎,原名韩擒豹,字子通,据说在13岁时生擒一只猛虎,后改名为韩擒虎。因排行第五,人们都称他为老五爷。韩擒虎出身名门,饱读兵书,武艺高强,有胆识有谋略,且仪表堂堂,身材魁梧,有英雄豪杰之相。

在滑县赵营乡小韩村这么僻远的地方,怎么会有老五爷的金身?老五爷韩擒虎与小韩村有何渊源?

韩擒虎的父亲韩雄,系河南洛阳新安县人,据说曾在现在的滑县做过县令。韩擒虎的母亲是滑县留固横村人,而韩擒虎就出生在留固横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荒淫无道,生活奢靡,连他的姨表兄弟李渊都带兵造反起义。隋炀帝大怒,便派出大将韩擒虎追杀李渊,还要求韩擒虎必须取李渊人头回去交差。韩擒虎一路追杀李渊,在小韩村这个地方展开一场恶战,因韩擒虎骁勇善战,李渊被活捉。

小韩村.韩擒虎的故事

正当韩擒虎要取下李渊人头回去交差的时候,李渊没有丝毫畏惧,他对韩擒虎说:“隋炀帝骄奢淫逸,老百姓民不聊生,你身为杨广近臣,不会不知道。今天你可以杀掉我,我一个人的性命无足轻重,也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我带兵起义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推翻隋炀帝暴政,解救天下百姓苍生。”韩擒虎听了李渊这一番话,举起的钢刀又悄悄放下。隋炀帝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韩擒虎都看在眼里,虽有不满,但作为隋朝一员大将,却又无可奈杀掉李渊,固然可以给杨广一个交代,却又于心不忍。可是,如果不杀掉李渊,自己又如何回去交差?几次三番,思前想后,正直侠义的韩擒虎毅然拔刀自刎,以结束自己性命的方式放李渊一条生路。

后来李渊起义成功并称帝,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感念韩擒虎的义举,在小韩这个地方为老五爷韩擒虎建庙塑身,供世人拜谒祭祀。当年的五爷庙几经风雨,拆了修,修了拆。特别是清朝道光年间,此地有一个叫耿继武的大户,召集周围13个村的有钱人集资重修的五爷庙,规模最大,也最为壮观。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庙会,远近的小贩商人聚集此地,有买有卖,香火极盛。现在的五爷庙会是三月初八和十月二十。自唐朝至今,1000多年,五爷庙的香火不断。

小韩村.韩擒虎的故事

除了这个故事,在小韩村还流传着老五爷卖马的故事。

传说,有一天老五爷韩擒虎去山东东明赶会卖马,碰巧有人来买马。老五爷上前和买马的人交谈,最后以一个元宝的价格谈成了。老五爷给买马人介绍马的详细情况,还特别交代,买走这匹马后,只许马干活,只许马吃草,千万千万不能让马饮水。老五爷问买马的人是什么地方的,买马的说是黄河以南,简称河南。买马人又问老五爷是什么地方的,老五爷回答说,往西是小韩,往东是大韩,我家住三韩(就是五爷庙)。两个人,一手交钱,一手交马,又交谈了几句各自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买马的人越来越好奇,心想:“世上哪有这样的马,只管干活,只管原草料,却不准饮水?”有一天,马干完活之后,浑身是汗,很是疲惫。买马人实在不忍心,就让马喝了水。突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那匹马很快就成了一堆泥。

买马人感到非常奇怪,想弄个明白,于是就按老五爷说的地方来到了“三韩”,结果一看,原来是一座庙。买马的人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急忙买了一把香来求神。当他把燃着的香插进香炉的时候,却怎么也插不进去,于是扒开香灰沙土,却看到了一个元宝(原来买马人给老五爷那个元宝在香炉土下面埋着),意识到是老五爷来帮自己的,买马人十分感动,为了感谢老五爷,就用了这块元宝,在庙前给老五爷修建了一个避风墙,长二丈,高一丈。

小韩村.韩擒虎的故事

直到现在,老五爷的很多故事还在老百姓中流传,老五爷的侠义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老五爷韩擒虎,成了小韩村的一个标志。

整理人:小韩村村委会

座谈人:冯文选等

撰稿人:李兰芝

摘自:《滑县一村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滑县   庄河   东街   猛虎   牌坊   西街   故事   隋朝   锣鼓   韩村   元宝   传人   大将   美文   村民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