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地带的传说

据村中老人讲,在闫村南地有一块20多亩的三角田,曾经滑县不管、浚县不问、延津县不提。此地是地地道道的“三不管”地段。

据说,在清朝年间,闫村村南的千亩土地,因沙荒无人愿意耕种,撂荒土地和很多。当地群众都有习武健身的习惯,为进一步切磋交流技艺,经三县交界处农民磋商,决定在三县交界处划出一片空地,作为舞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年末时节,开展三县农民武艺切磋大会。

开始,闫村、延津县高寨、浚县大屯三地的百姓,每到武艺切磋时节,都如约前往。在大家的监督下,练练拳脚,互相学习讨论一番。不分胜负,也没有奖赏。

这样和谐的武艺切磋大会,一直流传了上百年,吸引了周围三县数千人前来助威观赏。

大约在清末年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习武之风盛行,特别是村里的年轻人常常在休闲之余,舞刀弄枪。举办者担忧,这样的武艺切磋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让人提心吊胆。

有一年,年末的武艺切磋表演又一次如期进行,方圆数百里的群众前来观看。表演刚开始,闫村的一个青年以一个漂亮的“猛虎倒山”刀术赢得满场喝彩。紧接着。浚县的一个小伙子精湛的少林棍术赢得延津小伙的掌声。就在大家欢呼雀跃之际。有一名外乡青年一个漂亮的“就地拔葱”腾空而起飞到舞台,握拳施礼道:“小生自幼学武,看了大家的表演,想讨教几招,不服者,只管上来,有伤有残的,各不相负。”

这个外乡青年的傲慢叫板,引起了众多年轻武艺人的不满。有几个施拳青年纷纷上台,均被这个外乡青年轻松打败,狼狈下台。

这时,一位管事的老者上台劝阻这个外乡青年。不料,台上的青年人误以为上来的是挑战者,一剑刺向老者的胸部,鲜血直流,老人倒在了台上。

“出人命了。大家一起上,打死这个外乡青年。”不知谁大喊了一声。顿时,千百人向舞台中心涌去,场面失控。喊叫声、呻吟声、刀枪撞击声......乱成了一片,由于场面极其混乱。,造成多人伤亡。

从此,享誉三县交界处的武艺切磋大会,在愤恨、结怨声中结束。原有的比武台,再也没有人往前。直到民国时期,三县勘界时,界碑都在舞台之外,无人管辖,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不管”地带。

撰稿人:王海晓 王圣

摘自《滑县一村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延津县   延津   浚县   滑县   沙荒   猛虎   外乡   武艺   交界处   老者   美文   年末   时节   舞台   大会   地带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