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军阀土匪有多少——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2)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十二)

民国时期的军阀土匪有多少

文/崔金山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小时候听奶奶讲,老年的人们如惊弓之鸟,整天提心吊胆,大年初一能坐在热炕头上安安稳稳地吃一顿饺子,就感觉幸福地不得了。不是那个时候人们的幸福指数低,而是民国时期的灵寿百姓活下来真是不容易。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开始,灵寿百姓难得有几天好日子过。1914年8月的蝗虫横扫,1917年夏天的连续40天淫雨,1920年的大旱全县绝收,1921年的贫民大饥,1924年的42天连绵淫雨。但这些自然灾害与军阀混战和匪患相比起来,已经是很幸福了。


民国时期的军阀土匪有多少——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2)

冯国璋


民国前期,直系军阀冯国璋的国民第三军一个营驻防灵寿县城及附近村庄。1926年,军阀阎锡山的晋军一个营驻守县城一带。1927年春及夏,军阀张作霖的奉军驱逐晋军,晋、奉两军“拉锯战”两次蹂躏灵寿。1927年秋,奉军第十九师1万多人攻击娘子关被晋军打败,退驻灵寿城及附近村庄。随后又增援一个师,师长应振复,师部驻西孙楼。应振复师在滹沱河东岸及倾井岭一带,挖壕筑垒,与进驻平山境内的晋军隔河对峙,昼夜炮火不息。同时,在阜平长石岭一带,也与晋军对峙。他们经常派出游骑,深入各村催粮催款,索物拉夫,并立命送往滹沱河沿岸南线和阜平长石岭北线,百姓疲于奔命,稍有抵触,立遭枪杀。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28年4月才结束。奉军战败东撤,临行之际,又肆意抢掠民夫及牲口,全县百姓深受其害。奉军撤退后,晋军进驻,百姓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无论是直系、奉系还是晋军,只要路过县境,肯定扩充兵员,强令各乡派送指定名额新兵,或者看中对象后扣住不放,甚至派军队突入村庄,强行抓丁当兵。石友三部一次经过县境,就抓兵百余名,致使百姓视兵如匪,避祸不及。


民国时期的军阀土匪有多少——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2)

石友三


1932年初夏,山东土匪头子刘桂棠被韩复榘打跨之后,率残匪1万多人窜入灵寿境内,一路剽掠奸淫,百姓四处逃避。进入西北部山区一个多月时间,民户贵重财物被洗劫一空,百余名平民惨遭杀害,70多名妇女被掳掠。有的妇女被强奸后又被割下乳.房,有的被轮.奸后还在其肚皮上打牌取乐,兽性之残,令人发指。当年秋季,刘桂棠匪兵200多人自阜平又来到灵寿山区,并进入陈庄附近村庄为非作歹。对其恨之入骨的各村百姓暗自相约,统一行动,刀砍斧剁,将匪众全部杀死。

1933年至1936年,灵寿百姓相对渡过了一个比较安稳的短暂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灵寿百姓的更大灾难降临了。1937年8月,国民党冀察游击区总指挥孙殿英部进入灵寿县境,驻扎在慈河至滹沱河之间的广阔地带。同时,西北军杨虎城部特务团二营在营长刘建忠率领下,于灵寿岗北一带设防。两支队伍于10月6日分别在本县北岗村和岗北村阻击日军失败后,孙殿英部剩余人员溃逃,杨虎城部除几名重伤员外,全部壮烈殉国。当日日军侵入县城,民国政府县保安团退居陈庄一带。


民国时期的军阀土匪有多少——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2)

孙殿英


不久日军又撤离县城西犯,灵寿处于无政府状态,国民党散兵游勇大量窜入县境各据地盘,催粮催款,拉夫当差,鱼肉百姓,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百姓简直无法存活。入境灵寿的国民党杂牌军主要有:夏维礼部约2000人,范子霞部一个团约1000人,盖子厚部500人,崔二旦部500人,赵英津部400人等。

县内地主、乡绅、旧军人及一些流氓恶棍势力乘机蜂拥而起,或为保护家产,或为聚势发迹,或为乘机捞财,纷纷打起“抗日”的旗号,拉帮结伙,招募饥民,自封“司令”,建立起各种土匪或杂牌武装。有一定规模的有:(1)苏团。1937年9至10月间,由倾井村回乡旧军人苏明禄所建,众500人。苏出身贫寒,本质好,军纪严,曾拒绝孙殿英部为其下达的向正太路以南集结的命令,率部驻扎县城以西滹沱河沿岸,伺机抗击日军。这是一支比较好的队伍。(2)李树林部。李为行唐人,原国民党保定警备司令,后解职归里。“七七”事变后,以部分旧军人为骨干,广招兵员,组建武装部队,众达2000余人,驻扎南、北城寨至慈河沿岸的谭庄、柏山一带,曾三次袭击日军。李树林部成分复杂,多有抢劫、奸淫等危害百姓的不规行为。(3)黑队长部。黑队长为灵寿人,旧军人,其部有100多人,多由地痞流氓组成,绑票奸淫,作恶多端。(4)黄老婆部。黄为正定塔底人,音容均像老太婆,人称“黄老婆”。此人面善心毒,手下有4个小头目,与其为八拜兄弟,人称“四大金钢”。共有130多人的土匪武装,常驻县城东边的南托村一带,百姓深受其害。其他拥有百名以上土匪的武装有:常驻正定、灵寿交界各村的贾五连、卢尚秀部,常驻岗北村的张连三部,常驻阜安村的李振五部,还有兰习会部,何永连部,小纪子部,白司令部,均吃拿百姓,祸害乡民。地主武装有:狗台阎家组建的3个连,下邵赵家组建的1个连,南贾良赵家组建的1个连。

国民党散兵游勇、土匪、杂牌武装既共同侵害百姓,又相互交织、争权夺势。1938年3月,盘踞在灵寿、行唐交界一线的国民党杂牌军夏维礼、范子侠部与本地的李树林部展开火并,在谭庄到行唐城寨一带激战一天,李树林部受到重创,几乎覆灭。

也是从1937年秋开始,共产党八路军进入灵寿山区,灵寿的社会秩序开始恢复。县保安团最早接受八路军改编。日军侵入灵寿后,国民党县政府撤逃,保安团长傅昆山、团副王增印(中共党员)带残部300余人到陈庄南沟驻扎。当年10月,保安团主动与驻守陈庄的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联系,接受改编,除自愿国家务农的200人外,其余100余人被编入抗日义勇军第二路十二大队。同时,十二大队还在灵寿征兵,80户的徐家疃征兵一个排,不足200户的卢家洼有80多人入伍,其中杜喜明一家父子3人及两个侄子同时参军。保安团的100余人加上灵寿新征兵员,组成十二大队第一中队,号称“灵寿营”。县保安团长傅昆山被任命为十二大队(团级)副大队长(后被八路军镇压)。第一中队参谋长杜化仁、副营长马炳武、三连长卢银南、三连指导员卢冬喜均为灵寿人。

苏团也主动接受八路军改编。苏团成立不久,灵寿共产党人尚会文等六人以“修枪”为名打入苏团内部,开始做苏明禄的工作。后来在共产党抗日救国政策感召下,苏明禄拉队伍到平山南甸镇八路军120师687团驻地,接受改编。之前,苏团曾消灭土匪势力李振武部。

李树林部也被迫接受了八路军改编。1938年春,在与夏维礼、范子侠部发生激烈冲突遭受重创后,李树林率余部600多人,接受八路军改编。之前,黑队长率众投靠李树林,1938年2月被李树林处决。

黄老婆部的改编费了一些周折。灵寿县委先派党员贡秋来打进内部,不久当上了副司令。贡秋来屡次给黄老婆做工作参加八路军,黄老婆一直推三阻四。后来。县委派县大队政委郭强带两名战士深入虎穴,直接与黄老婆接触。经过一天的谈判,黄老婆及“四大金刚”回家种田,其余118名人员全部加入八路军,并改编为一个连,贡秋来任指导员。

1938年冬,日军占领县城一带。在“七七”事变后的一年间,剩余的国民党杂牌武装和各种土匪,有的被八路军消灭或收编,有的在相互火并中被对方“吃掉”,有的投降了日军,有的被日军赶跑,境内杂牌军和土匪逐步绝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灵寿   军阀   土匪   行唐   杂牌军   阜平   县境   兵员   日军   国民党   美文   大队   县城   保安   民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