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亚洲拳王靳贵第——你所不知道的灵寿(88)

悲壮的亚洲拳王靳贵第

文/霍书平


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奥运会上,有一个中国人成为“唯一进入十六分之一正式比赛”的亚洲拳王!然而今天,这位拳王悲壮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这位拳王正式的身份是位军人,在捍卫祖国领土的正面战场上,他毅然决然将头戴拳王光环的身躯绑满炸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壮烈殉国,年仅21岁!此人名叫靳贵第!


悲壮的亚洲拳王靳贵第——你所不知道的灵寿(88)

靳贵第


靳贵第是河北省灵寿县三圣院乡同下村人,生于1916年。他出身贫寒,自幼习武,从师家乡著名武术家张思桐练习少林派大小洪拳,练石锁,举石担。他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其臂力过人,三两个壮小伙儿都难近其身。

1933年,靳贵第17岁时参军入伍,编入阎锡山部下商震将军的第32军当兵。当时,第32军驻防在河南省中部和北部。商震还兼任着河南省主席,雄踞中原。商震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不但英勇善战,还特别重视广大官兵的体育锻炼,他命令军中开设体育部及体育训练班,设有足球、篮球、田径、马球等项科目,每个师还编配体育总教练一人。军队除训练之外,人人从事运动。在军中建立了武术队、摔跤队、拳击队等专业团队,锻造了一支体魄强健的部队。其中,拳击队在各专业团队中表现得最为杰出,队员有靳贵第、李梦华、王润兰等十余人。商震不惜重金,从天津聘请德国拳击手丁格尔到军中担任教练员。丁格尔施教认真,对靳贵第等人实施科学而严格的训练。一两年后,靳贵第等人的拳击水平提高很快,且他们学的是欧式拳击打法,在比赛中屡次击败来华的欧美各国业余拳击手和很多专业拳击选手,声名大噪。由于靳贵第本人具有扎实的武功基础,所以,在部队迅速鹤立鸡群!


悲壮的亚洲拳王靳贵第——你所不知道的灵寿(88)


中国的拳击运动项目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20年代才逐渐开展起来。当时,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外国侨民兴起一股拳击运动热潮,接二连三举办不同级别的拳击比赛,这股热潮吸引了中国的一些爱好者参与进来。由于中国选手大都身体素质比较差,缺乏专业的训练,在与英、美、日、德、意等国的拳手对决时,多半失利。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西方拳手的傲气,也灭杀了许多中国拳手的士气。但是10多年之后,在西方“东亚病夫”的叫嚣声中,中国人不畏强势,顽强崛起,到了30年代中期,中国的拳击运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可以与欧美拳手抗衡的优秀选手,接连在国际拳击赛中取胜。

1936年初,中国报名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上海申园健身房进行了拳击选拔赛,挑选赴柏林奥运参赛的拳击运动员。1936年4月4日,32军拳击队受命奔赴上海,他们下榻隶属申园体育会馆的招待所。靳贵第一行极少穿军装,一般都是着便装。由带队的军训处体工科长马姓中校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还有一名军医跟随。两天后,不放心的教练丁格尔赶来上海,坚持与拳击队员吃住一起,精心指导拳击队员的击打技术和体能锻炼。当时,上海拳击界无人关注32军这支来自北方的拳击队。但是,很快在之后举行的赴奥资格选拔赛中,上海、宁波、广州、汉口等9个城市中的40多位拳手个个被靳贵第、王润兰等4名军人拳手击败,而且这40多位选手中多半以上未经几个回合就被淘汰下来,其中有17位选手单被技术性动作击倒退出。32军拳击队在选拔赛中优秀的表现,彻底折服了其他选手、教练和体育官员们。靳贵第、王润兰、靳桂、李梦华过五关斩六将,以前4名入选,组建了中国赴柏林奥运会参赛的拳击运动代表队。同时, 这场赴奥拳击运动员选拔赛引起了上海拳击界的高度关注,声震全国。王炳毅先生在《商震与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拳击队》一文中写道:“预选赛中以靳贵第战绩最佳,上海市民和拳击爱好者们都对中国拳击队打进奥运会前10名抱有了希望,就4位拳击手的个人战绩和综合实力而言,最引人注目的也是靳贵第。”英国著名拳击教练费丁森看了中国拳击手选拔赛后,对中国拳击队主教练余衡之说:“怎么也没想到中国这几位留着平头,身量中等的青年拳击手拳技如此娴熟”。他对靳贵第的评价最高,认为这个中国士兵步履稳健,动作敏捷,出拳正点,有希望在柏林奥运会上进入前10名。余衡之不谋而合,对他的队员信心满怀。临行前,商震又一次慷慨解囊资助拳击队银洋2000元。另给主教练余衡之500银元,以示鼓励。


悲壮的亚洲拳王靳贵第——你所不知道的灵寿(88)


是年6月2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乘坐意大利邮轮从上海出发,途经印度孟买、意大利威尼斯,改乘火车到奥地利,最后到达德国柏林,行程28天。在漫长的辗转远航途中,拳击队员们不畏疲劳,每天坚持对决技术训练。7月23日,中国代表团抵达柏林。第一时间各大媒体对靳贵第等4位中国拳击运动员奔赴柏林参加奥运会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纷纷在显著版面进行报道。中央通讯社记者冯有真在1936年7月12日《申报》刊登的报道中写道:“一般人以为第32军所派的4位拳击运动员一登世界舞台,就要被人家打得鼻肿血流,倒下地来。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据说商震军长提倡军队中的体育,不过两年时光,不但已使士兵的兴趣提高得很多,并且发生很大的实际效用。尤其是拳击这种运动,就是被击倒在地,只要能爬起来,还是要继续抵抗。这种一息尚存拼命奋斗的精神,对于整个军队是有很大关系的……”

柏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36年8月1日开幕,8月16日闭幕。中国军团派出了69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其中拳击项目4个运动员。

在柏林万国拳击台上,来自亚洲的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选手都被欧美等国的拳击选手打败出局。中国选手王润兰两胜两负后,遭遇黑哨,败于荷兰名将福克之手。

靳贵第出场第一轮遇到的是加拿大选手库克,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了对手。第二轮与埃及拳王阿里尤苏夫交手,靳贵第又轻松拿下。第三轮,他遭遇英国的重量级拳击冠军希立姆敦。首局比赛,靳贵第如猛虎出山,重拳出击,正中希立姆敦的下颚,对方倾倒在地,但经验丰富的希立姆敦喘息片刻后一跃而起。靳贵第不容对方出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击数拳,直打得那个傲气十足的希立姆敦趔趔趄趄向后退,招架不暇,显然处于劣势。靳贵第信心倍增,越战越勇。拳击台下德国观众们对靳贵第勇猛的拳术极为欣赏,报以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中国运动员、教练员们纷纷为靳贵第鼓掌呐喊,许多欧美观众,尤其是华人华侨激情高涨,鼓掌助威。第一局比赛靳贵第获胜。来自汉诺威的女华侨韩之花女士还代表旅居德国的几千名同胞向拳风剽悍、凌厉的靳贵第献了鲜花。
在第二局比赛中,双方互有攻守,从点数看,靳贵第还略占上风,但瑞典籍主裁判考采夫有意偏袒希立姆敦。交手中对手违规,哨声未响便抢先出拳,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击中靳贵第下颚,台下嘘声四起,巡边裁判德国人门第尔也表示此拳击中无效。但考采夫视而不见,裁定击中有效,可继续进行比赛。在此情形下,有恃无恐的希立姆敦更加变本加厉,又连续三次犯规。靳贵第毕竟还缺乏国际拳击比赛中的规则经验,一时间情绪低落,拳法、步伐乱了阵脚。第三局对决中,打到第8个回合时,他被希立姆敦一个重勾拳击倒在地,败下阵来。靳贵第是唯一进入十六分之一的亚洲拳王,虽败犹荣。


悲壮的亚洲拳王靳贵第——你所不知道的灵寿(88)

拳击赛结束后,德国著名拳击裁判克勒尔茨在记者招待会上发声,主持正义,公开指责瑞典裁判考采夫执法偏颇,希立姆敦没有职业道德。同时,他还高度赞扬了靳贵第、王润兰等四名中国拳击选手,不畏强手,勇敢拼搏的奥运精神。在私下闲聊中,当克勒尔茨得知中国拳击手的主教练是丁格尔时,十分兴奋,因为丁格尔正是他在慕尼黑甲级拳击队的同门师兄,是因伤残而离队来到中国任教练。由此,更增加了克勒尔茨对中国拳击队的亲近感,他还表示,希望有机会去中国当一名拳击教练……

1936年夏秋之交,罗马尼亚拳击健将戈奇米奥应邀来华访问,在上海八仙桥基督青年会的健身房举行拳击表演,并与上海万国体育会的欧美拳击选手进行比赛,打了9场连胜9场,还打败上海精武馆3名拳手。风光出尽,但意犹未尽,趾高气扬地来到南京,扬言要打败中央国术馆的拳击手。当时,中央国术馆虽设有拳击课,但面对戈奇米奥这个强手根本没有胜的希望。就在此时,参加柏林奥运会的拳击队员靳贵第、王润兰、靳桂、李梦华刚刚回到上海,商震将军电令他们立即赶赴南京,为中央军校和教导总队的军官们进行5场示范表演。他们住进了南京中央军校招待所。

  那时在南京还没有标准的拳击台,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让后勤部门在军校礼堂中间拉上绳圈,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拳击台,4位国手就在这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台上,为上千名军官学员一场接着一场示范表演。巧合的是,戈奇米奥正在南京四处逞凶。经张治中和军校体训部长惠齐等人接洽,促成了一场4位国手与戈奇米奥在军校礼堂举行的拳击对决。戈奇米奥人高马大,出拳凶猛,曾有33次全胜记录,并在欧洲拳坛排位前10名。可以说是名扬四海,他根本不把靳贵第等4名中国选手放在眼里。经过分析商定由战绩最佳的靳贵第压阵,王润兰先上场。王润兰拼尽全力,始终无法占据上风,无奈败下阵来;紧接着靳桂上场不到6个回合实在无回天之力,不得不退下来;靳贵第从前两位比赛过程中看出了戈奇米奥战术上的一些关键弱点与轻敌思想,等不及李梦华上场,提前上场对阵。只3个回便将戈奇米奥重重击倒在地,军校礼堂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久不能停息。翌日,戈奇米奥沮丧着脸悄悄离开南京,取道上海溜回了罗马尼亚。

1936年9月底,中国拳击队奉命解散。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致电商震,有意将靳贵第等4名军人拳击手留任军校教官,并给予优厚待遇。商震宁舍钱财不舍人才,以征求靳贵第等人的意见为名,婉言谢绝了。开明豁达的张治中在4位拳手回到32军前夕,送给他们每人一份纪念品和一笔钱,奖励他们为国争光。

靳贵第从柏林奥运会回国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10月上旬,日军集结重兵进攻河南重镇安阳,安阳保卫战打响!当时第32军驻扎在邢台一带,在接到抗日前线作战的命令后,靳贵第将随军的妻女张连姐送归原籍灵寿同下村,当时女儿尚不满4岁,骨肉别离,生死难料,但他义无反顾。靳贵第所在的先头部队首先与日军遭遇,由于刚刚经过补给,火力配置上尚且能与日军一战。经过半个月苦战,歼敌2000多人,开创了抗战史上以弱抗强的又一战例。但是,敌我力量悬殊极大,中国军队以3万步兵阻击拥有炮兵、飞机、坦克的5万日军,打得十分艰难。日军的坦克如履平地,凭借机械化部队的作战优势,步步推进,几次突破了商震部队的防线。看着无数将士受坦克的攻击血洒疆场,靳贵第顿时怒目圆睁,青筋暴起,将十几枚手榴弹缠在身上,向战友们大喊一声:掩护我!便只身一人冲向了敌人的坦克,随着一声巨响,靳贵第英勇就义,壮烈殉国。

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四个拳击手,其中三个牺牲,一个参加过诸多战役,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王润兰1913年出生于河北饶阳县留楚村一个富裕的乡绅之家。自小热爱武术,长大后考入商震将军在北平举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1937年8月,王润兰在河北元氏战役中,坚守阵地几天几夜负伤,身上绑满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年仅24岁。

靳桂在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英勇牺牲,年仅23岁。

李梦华虽然没有战死,但也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诸多战事!

作为代表中华民族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体育健儿,靳贵第、王润兰、靳桂、李梦华为中国拳击运动史争得了荣耀,创造了辉煌;作为抗日卫国的民族英雄,他们的名字永载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拳王   灵寿   拳击手   拳手   德国   亚洲   南京   军校   日军   拳击   悲壮   美文   上海   坦克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